莊子與孟子的思想,誰的思想更高?理由是什麼?

醉墨客林世偉


論及思想性的高度,可以說兩位大咖都各有所長,而且這個問題要因人而異,比如我就比較中意莊子的思想,下面我們就具體討論兩人的思想。

莊子之道可以說是對己之道,而非具體意義上的天下之道,當然莊子的道從廣義層面上來說是可以普及的,不過在目前的生產力情況下是無法做到人人都信仰莊子的道的,《莊子》原文晦澀難懂,不過仔細讀過之後,可以看得出來,莊子的道大多數是對自身的,比如逍遙之道,養生之道,這些思想都是針對個人而言的,遵循自然規律,增強個人的精神力量,在當時以及在當下,這種思想只能是極個別人能夠做到的,因為實在太難了,舉個例子,比如逍遙之道,我們根據《逍遙遊》提煉出一箇中心思想,簡單而言就是無所恃即無所恐,也就是一個人不去依靠任何東西,就能達到精神的絕對獨立,也就完全的自由,這樣的境界幾個人能做到,的確如果有人能達到這種境界,那真的可以稱之為得道高人了,拋卻對物質的依賴,做到內心的純淨自然,與天地融為一體,以我們現在人的眼光來看,一不小心就會被理解能精神病,是不具有普世價值的,從個人的角度看,莊子的道是高深的,但是從整體社會來看,莊子的道並不適用,如果所有人都跟莊子想的一樣,社會必定會倒退,老莊思想走的極端就是太過的遵循自然,自然到連文字都無法描述,這顯然是完全形而上的東西,不過也沒成系統的哲學理論,因此只能從作品中觸及一二,雖然高深,但目前為止並不適用。

再說孟子的道。孟子之道就容易理解了,因為儒學是從緊貼社會衍生出來的道,相對莊子的對己之道,孟子的學問就是對人之道,放諸社會是很適用,儒學十分注重自己的修養與反省,尤其是孔孟儒學,很少空談,這就註定了儒學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主流,中國人是注重實用的,而孟子之道觸之可得,為民為國,並不抽象,相對孔子,孟子的思想中多了“剛毅”的成分,不是說孔夫子老人家不“尚武”,只是孔夫子並不推崇,而孟子不一樣了,孟子將儒家中的這種“尚武”精神給挖掘出來了,簡單說就是他做的不好就幹他,帶有很明顯的社會契約思想在裡面,如果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孟子的思想是極具普世價值的。

所以從思想的高深角度來比較兩者的思想,莊子的思想無疑是高深的,但卻並不是實用,孟子的思想次之,卻很實用,如果我們不端著,去看待兩種思想,孟子的思想又是走在前頭的,畢竟對大多數人是有用的,這就看評價標準了。


胡仁禃


不在一個頻道上,不好比較。

如果說非要比的話,我用一個比喻說明。孔孟思想就像陸地上的交通安全法一樣,它對我們開車,騎摩托車,自行車,行人在公路上行走作出了各種規定,內容太多,要求人生必須遵守。

老莊思想就像我們的航空安全法一樣,它只對開飛機的人少數人有規定,而且規定很少。

兩種思想不在一個層面,老莊一般乘飛機,所以,他們知道交通安全法,但他們不遵守陸地上的交通法規。

老莊講的是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儒家只是其中的一種規律,就是人的行為規範。


飛飛貓1


先秦諸子爭鳴,開創了我國古代思想史的先河。其中猶以道墨儒法四大學派著名,而莊子學派為道家學派獨樹一幟,而莊子又有其獨特風格。莊子名周,戰國中期宋國蒙人,(今河南商丘縣東北)約生卒公元前369-286年,與粱惠王齊宣王同時。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年輕時曾為漆園小吏,後來一直過著隱居生活。莊子是道家學派主要人物,是老子繼承人。後世將其與老子並稱老莊。《莊子》一書思想與《老子》一脈相承,並有較大的發展變化。老子根據所觀察到的宇宙自然運行之道,倡導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主張無為而治天下,莊子主張清靜無為而養生全年。老子對盈虛禍福等對立的現象具有樸素辨證的觀點,而莊子則對大小貴賤死生壽夭是非善惡得失榮辱等作了相對主義的解釋。莊子的這種思想,無疑在社會思想與人生態度上,無論是消極的還是具有啟發性的方面,對後世均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無情的揭露了那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社會,拒絕與統治者合作,鄙視富貴功名,否定鬼神的存在,有著積極的意義,值得肯定。有的學者斷定莊周代表著當時沒落的奴隸主貴族階級的思想階級的思想的觀點,確定有待討論!而所謂誰高誰低?我認為老莊要比孔孟高的不是一點半點了!連孔丘都承認老子像一條神龍,見首不見尾,思想深邃,猶如汪洋大海!而孟子所提出的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在當時以及後世,根本不為封建奴隸主統治階級所喜!他提出的天下大同的觀點,根本無法實現!二人為仁,二人必生二心,礻豊為禮,民眾飢寒何以為禮,知曰為智,矇蔽民眾拿手好戲!亻言為信,謊言與暴力貫徹3700年家天下封建奴隸制社會!毛主席詩詞中所說:孔學名高實秕糠!秕糠都為過譽,實乃糞土不如也!而東漢以來,政教分離,為什麼分離!道德教中出現了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德,利用道德教一些功法,道術欺騙人民,危害朝廷聲譽,侵犯國家利益!道德教從此取消其德,成為道教,道教從此脫離朝廷約束,逐漸走向方術陰陽家巫術家等歧途。他們互相組合在一起,成立了各類的方士集團。如謬忌的太一方,樊少翁的神鬼方,李少君卻老方,竭力鼓吹人可以長生不老,人能成神仙。後世其子孫再拿這些鬼神之說欺騙封建君主,而所謂煉丹制器衍化雙修這些東西經過這些人的鼓吹,在朝野民間廣泛流傳!煉丹制器有點原始物理化學之外,糟粕精華摻雜其中!我住所位於城郊結合部,樓西面是一所小學,自8點開始,喇叭集合聲,校長教師訓話聲,宏大嘹亮,樓東面,辦白事的笙簫鐃鈸之聲,交織入耳!孟子與莊子如果穿越到今天,他們該當如何?


被動專家


莊子是道家,和老子合稱為老莊,說的是天人合一,萬物自有變化規律,人必須通曉規律,運用規律,才能合理運用規律,趁勢而為。所以莊子理解的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不一定反對人道,只是認為天道更好。

孟子是儒家,和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說的是人道,按照華夏文化的說法,天道定人道,天倫定人倫,周公確定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把儒家發揚光大,儒家強調人道,到人的思想在很多時候是有侷限性的。

道為儒之首,儒為道之末,失道用德,失德用仁,失仁用義,失義用禮,失禮後,戡亂用法。孟子思想是老莊思想的延伸,是一道多用,當然莊子思想高度更高。



一介布衣411


莊子主張順其自然,不是後來人們認為的迴避矛盾,或者不思進取。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就失去了人作為自然屬性的價值。莊子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自然狀態下獲得生存和發展。在《庖丁解牛》莊子得出養生的道理。

孟子也認為,人有自然的屬性,如食色,性也。

孟子強調人的社會屬性,即人生存的社會價值。大義和生命的關係,當熊掌和魚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捨生而取義。也就是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遇到衝突的時候,人所要選擇的正確方向。

孟子提出的民貴君輕的思想,後來被唐太宗演繹成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它實際上也屬於人的社會屬性的範疇,也就是說怎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問題。

當然,孟子的思想從現在的角度看來,也有一些問題。沒有把人的社會屬性設定一個邊值,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當統治階級為了自身的利益,設定了一個邊值的時候,那就是對人性的摧殘,和對生命的價值的蔑視。


淡定秋菊


不能比,一個是談管理,一個是談人生,一個入為主,一個出為主


user4854707042392


莊子夢蝶:不知道莊子是蝴蝶?還是蝴蝶是莊子?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二者高下立判。


村夫196903617


張仲景孫思邈華佗李時珍分別幾高?相差?幾何?絕技幾招?俺都茫然,咋去高談亞聖?


lzz170405233


秦始皇的思想最高


阿卜杜爾


顯然莊子,孟子思想只能說是一種洗腦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