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分享吗?

影星大爆发


说起来,好笑的是还真是不少,我就说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吧!

初中的时候特别调皮,疲倦和烦恼就都在上课用睡觉来解决,那个时候可能也是长身体,睡得还特别的死。

记得有那么一堂课,前一天刚好逃课去网吧通宵来着,上课睡得特别的死。那堂课到底讲了什么我倒是不清楚。因为我们语文老师很年轻,不知怎么地就说开了旅游,问大家伙儿去郭哪儿,刚好我睡得一身汗,朦朦胧胧中听见了这茬,我就听啊听,有去过海南的,去过香港的,去过北京的.....

我听得都好高大上的说,一阵吵杂喧哗以后,我醒了...开始绞尽脑汁的想,我去过哪里,这个时候听得老师问,有同学去过“太原”么?喔,我的天,那是我的故乡...我就开始滔滔不绝:

太原有晋祠,住过大宰相;出了李世民,当了唐太宗;蒙山大佛撒光芒,汾河的两岸吐芬芳....听着我的高谈阔论,我感觉大家都对我给予了肯定...笑的都很开心....

平时要好的女同桌激动的不得了,拉着我的袖子跟我讲,老师说的是大连,兄弟你别说了....

喔...晒特...一个机灵,好个美少年,当时就一声报告冲进了厕所了...下了课才回来!

后来长大了,去的地方多了,但是驻足的时间少了,总想着去哪儿去看看,但是看的却不那么认真了,多希望长不大,那时候天真的玩笑倒是让我怀念到今天。

欢迎品论,青春的您请关注,分享无知纯粹的少年情怀!


一壶清酒了残生


我帮朋友包哥搬家,正在往外面帮运电脑和拉杆箱,

这是一个女子看着手机走进门,很诧异的看到我在卖力的搬运东西,

问道:“哎,你是谁呀?”

我很和气的说,“嗯,我是替包哥搬家的。”

女子纳闷的说:“包哥?包哥是谁呀?”

我更纳闷的说:“这不是包哥的家吗?”

女子生气的说:“这是我家,什么包哥的家,我现在就报警,你怎么进来搬我的东西,赶快把东西放回去。”

我很不情愿说:“别报警,别报警,我搬回去。”

女子说:“赶快点,身上没有带什么我家的东西吧?”

我故意高声说:“没有啊,大姐。”说完那就走出门了

,到了电梯口,正纳闷自己怎么记错包哥的家呢?心里想着:真悬啊,差点让人当贼。

这是女子跑到电梯口大声说:“哎哎,大哥,别走······”

我紧张的说:“大姐,我真没带你家东西······”

女子不好意思的微笑说:“对不起,是我走错家门了,你还回去忙吧。”

······


逗沙包搞笑


《古代那些超搞笑的段子》

先来一个明代大咖写的搞笑段子:

【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小孙子在院子里玩雪球,被艾子一眼瞧见,

当即强令他脱光衣服,跪在雪地里!那孩子冻得脸色发青,浑身发抖,儿子见后不敢求情,当下也脱光衣服跪在孩子旁边。艾子惊问道:“你儿的过错,你为什么也要跪着受罚?”

儿子哭着回答:“你不顾我的感受,冻我的儿子,所以我也要冻你的儿子。”艾子听后大笑,当场宽恕了父子俩】

这个笑话作者是陆灼,出自他编写的《艾子后语》!是一本笑话集!

从上面这个笑话功力来看,陆灼也是个中高手!!经过600年的流传,现只剩下三个段子!

要是活到现在,一定是抖音网红。。

再来看一个清朝的笑话:

【有个人在大年初一出门拜年时,心想:“今天是新年的头一天,出门一定要吉利才好。”于是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吉”字,然后才放心地走出门。没想到,他接连去了好几家,竟然连一碗茶都没吃上,只好沮丧万分地回到家里。他把“吉”字倒着来看了一看,猛地说:“怪不得如此,原来写了‘口干’二字,难怪是吃不上茶了】

~~哈~~哈哈~~~

这是清代陈皋谟所写的《笑倒》上的一个笑话!这个段子结构完整,前后有续!陈皋谟个人一定是阅历丰富多彩,才能编入这么好笑的段子!

当然,这本笑倒还有更让你开心大笑的其它段子,比如下面这个:

【一个老翁乐善好施,一天大雪,看到一个人在门口避雪,于是可怜他并把他请进房去,留宿了一晚。

第二天雪又很大,还是不能出行,于是又留他住了一宿。这样过了三天后,天气开始晴朗了,这个人将要离开,却向老翁借了一把刀要用,老翁取出刀后,那人拿着刀对老翁说“向来不相识,承蒙你如此款待,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只有杀掉我自己来报答了”,

于是就要自杀。老翁大吃一惊并制止他说“这样的话可就害惨我了”那人说“为什么呢”

老翁说“家里无故死了一个人,先不说要吃官司,就算没事也要用十两来做丧葬费啊”那人说“这样的话,承蒙你好心,不要搞那么多麻烦事儿,您先拿十二两丧葬费给我,我就离开好了”

~~哈哈哈~~~哈哈~~~~~

简直就是现在老人跌倒碰瓷的清朝版!!!讹你没商量,!可见碰瓷是祖传的。。。

时间往前推到宋代,搞笑段子一样牛,比如:

【五代时冯瀛王门客讲《道德经》首章,有“道可道,非常道”。门客见“道”字是冯的名字,要避谓!但又不能停下来不讲经,急中生智地读:“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哈哈哈~~~哈哈~~~~~

段子是宋代一本叫《籍川笑林》上记载的,可!作者竟然是:无名氏撰。

历代都没有考据出作者是那一位大侠。。还真是不敢说。。不敢说。。!!

唐朝前中期近200年老百姓生活安定,闲下起自然就多笑话,艺术源于生活:

【一个富翁买了桶酒,在桶盖上巾了封条,他的仆人在桶底上钻了个洞,每天偷酒喝,富翁发现封条完整无缺,可是酒大一天天减少,惊奇不已!!有人建议他检查一下桶底,看看是否有破绽,富翁答道:"你真是个傻瓜,是上面的酒少了,下面的酒一点儿也没少." 】

这么聪明还能富起来的富翁,估计也只能在唐朝才可以出现,要是搁现在!一个P2P产品就把你骗的脑上发光。。

还有顺手牵牛的段子

【某人犯了偷窃罪,被官府锁上枷销示众。有人问他:“犯了什么大罪?”他长叹道:“一个人倒起霉来,走路都撞板。昨天我偶然见到街上有条草绳,心想以后会有用,便随手拾起来......。” 问者道:“拾了一条草绳也判这么重?”只听犯人继续说:“哪知草绳那端,还绑着一条牛呐!】

说不准,那牛是自己来的。。。。

更有假和尚的:

【一个和尚偷偷买了大虾来吃,煮虾的时候,只见它们在热锅里急蹦乱跳。和尚对着锅里合掌念诵:“阿弥陀佛,你们耐心一些吧,过一会儿全身变红熟透了,就不觉得疼了。】

也有笑话读书人的:

【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写一篇。塾师便从古本里规规矩矩的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丈的祭文。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塾师解释说:“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吧】

这些笑话段子上搞笑事,其实现如今还在不断重复上演!!!

正如历朝历代的书上都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以前搞笑的事,千年后还是搞笑。。~~哈~~哈哈~~~




滑你一稽


每次提起好笑有趣的事都要想很长时间,感觉笑点越来越高了,很多时候都是别人在聊天,我在一边听着,他们笑的时候如果我不笑会觉得很尴尬。

真正有趣的时光是18-20岁年纪,过的每一天都很有激情,虽然一群光棍在一起,但是真的很开心。每周休息的时候晚上不睡觉6个人打牌打通宵(够级。现在只能在手机上玩了,凑不齐人),第二天睡觉。也有时候一群男的去逛街。晚上才回宿舍。

印象很深的一次,我们四个人出去玩晚上回宿舍的时候被一群社会青年围住向我们借钱,那时候我们刚踏入社会,身上没什么钱,每个人拿了4-5十块钱才让我们走,有一个人身上装了张100的也被拿走了。

往后几天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半路遭劫,本来钱不多的我们就一下子变成没钱了。几个人谁也不往外张扬,也不告诉家里人,因为同是一个宿舍,就相互帮扶,每个人把剩余的钱拿出来,再算算还有几天发工资。

刚开始还好,因为白天上班,能在厂里吃饭。可是距离月底还有7天的时候,我们放假了(那时候每个月日前完成目标就会放假)。在这7天里真是度日如年,前两天可以每天吃两碗面条。后3天就每天吃一碗面条,其他吃馒头就咸菜。最后两天每天每个人吃两个馒头,而且是就水吃,咸菜都买不起。那时候真的明白了什么叫“穷”,自从那以后也学会了节约。(那时候18岁)


骑兵连营长


一生就很好笑,忙忙碌碌为谁?只笑他人看不穿,自己又看穿了什么?人活着多受累啊!



文月奇


孤身一人,老想红杏出墙,最后发现颜值不咋的。

只能一张床睡半边,另一半留着。


董德刚270


过往的事很多,这方面没在意过;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