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中年時期的安思遠


安思遠曾經收藏過的部分中國宋元明清玉器欣賞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元-明 青白玉鳳首發簪

安思遠(Robert·Hatfield· Ellsworth),紐約知名古董商兼收藏家,

原蘇富比教育學院中國區首席代表、資深藝術品市場顧問。

他是美國及整個西方藝術界公認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國古董教父”之稱。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南宋 瑪瑙花口盞

安思遠1929年7月13日出生於美國。

1948年安思遠為一家經營陶瓷的古董店工作,

在此得到經營亞洲藝術品的古董商貝尼的賞識,從中學習了中國陶瓷、傢俱和繪畫等。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遼代 蜜蠟獅子墜

就讀耶魯大學時,指導晚清書畫研究的王方宇為他起了中文名“安思遠”。

王方宇不僅教安思遠中國藝術知識,還教他為人為商之道。

而龐耐則給予安思遠資金和渠道支持,

讓安思遠有更多機會去了解中國陶瓷、傢俱和繪畫等,以及日本、印度、泰國等亞洲藝術。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唐-遼 瑪瑙盞

1960年,他和古董商詹姆斯高德合夥在紐約開了安思遠高德畫廊,經營英國傢俱、工藝品以及亞洲藝術。

1981年安思遠大膽購藏了1500件印度藝術品,

其中半數很快出售,他也成為最具權威的國際亞洲藝術古董商。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遼代 瑪瑙鑲金鏤雕刀具

經過多年的鑽研和實際運作,他成為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泰斗,

是美國及整個西方藝術界公認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國古董教父”之稱。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以前 玉筆洗

安思遠的中國藝術品收藏中最著名的是碑帖和明清傢俱收藏,

因其頗具建樹的明式傢俱收藏被稱為“明朝之王”。

而讓安思遠與中國產生淵源的還包括其收藏的北宋拓《淳化閣帖》六、七、八三卷及第四卷的轉手往事。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以前 白玉梳

1996年9月,安思遠攜北宋拓四卷《淳化閣帖》來到北京,在故宮博物院進行了展覽。

啟功和國內專家對這四卷法帖進行了鑑定,一致認為是宋刻宋拓無疑。

故宮博物院通過王立梅女士溝通,希望能夠促成其他文物交換,未果。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清 螭龍紋玉扇柄

2003年4月初,上海博物館邀請王立梅代表上海博物館和安思遠商談購買《淳化閣帖》一事,終以450萬美元成交。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元-明 白玉鳳首發簪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晚明 青白玉雙龍耳六方盞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 白玉臥鹿擺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晚明 白玉桃型洗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 白玉螭龍紋劍具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十八世紀 黃玉龍紋帶鉤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元/明 青白玉鏤雕連生貴子帶板十二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清 玉璧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或以前 玉仿古管形墜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清 玉璧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或以後 青玉紙鎮及青玉小琮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清 玉仿古管形墜兩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黃玉琮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末/清初 玉雕龍紋帶鉤兩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或以後 玉雕螭龍紋璏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清初 青白玉瑞獸把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 青褐玉瑞獸墜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末/清十八世紀 青白玉臥鳳銜桃把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 玉串飾連印章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十八/十九世紀 瑪瑙瑞獸把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 蜜蠟透雕鳳穿牡丹紋珮一對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末/清十八世紀 水晶獅子擺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玉雕螭龍紋璏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末/清十八世紀 青白玉螭龍紋璏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 青白玉鳥形把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 黃玉雕螭龍紋璏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末/清十八世紀 黃玉螭龍紋長方章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十八世紀 白玉雕龍紋帶鉤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 灰褐玉鴛鴦墜及灰褐玉雕獅子紋墜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末/清十八世紀 白玉水牛把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十八世紀 白玉雕龍紋帶鉤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末/清初 玉雕龍紋帶鉤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 灰玉圭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明或以後 白玉褐沁枕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碧玉擺件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 白玉環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 白褐玉筒形蓋盒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 白玉螭龍紋韘



所有收藏家的宿命:聚了散了(安思遠玉器)


清白玉龍形飾


2000年,安思遠發現自己在港澳地區購買的一尊五代王處直墓漢白玉彩繪浮雕武士石刻是被盜文物後,主動與中國政府取得聯繫,並隨即無償捐贈中國政府。

2014年8月3日,安思遠辭世,享年8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