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可以让人卑微到什么程度?

大boss634


我奶奶生了六个,我爸爸最小,于是承担了照顾老人的义务。

其余五个大爷姑姑都很富有。

我父母就是普通工人,他们辛勤工作着,默默的伺候老人。

98年,我在美国混了将近10年的三姑回家,这时爷爷已经离世,奶奶跟我们一起住,这个三姑来到我家挑我家这不行,那不好,说我父母没本事,在我家吃住,我爸妈伺候她,她总挑刺。终于我忍无可忍了,那时候我17岁,当面把她骂了一顿,还差点跟她动手,她也喏喏的跑到我二伯家里“享福”去了。

家人越是说我错,我越是恨这个海外探亲的三姑。

我觉得她对我父母就没有尊重。更不是来看奶奶来着。

我爸妈最后跟人道了欠,我一气之下就在我姥姥家住几天,在我姨家住几天,不愿意回那个家。

后来我家的那些亲戚是一个比一个富,聚会都是开车来,只有我家是坐公交参加所谓的聚会。酒桌上飞机大炮的炫耀,根本毫无亲情可言。

于是我大学毕业就离开了故乡,我不打算在那没有尊严的活着,虽然在异乡苦点,累点,难点,但是我觉得我是自由的,我是有自尊的活着。

终于,那些有钱亲戚因为钱的问题闹掰了,而我却渐入佳境。我不想联系他们。即便是他们比我有钱有势。

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人穷不能志短。做人,有钱时别欺负穷人,没钱时要活的有尊严。


明智启勋


结婚第一年,媳妇怀孕想吃米线,没钱,为父亲要了二十块钱,给媳妇买了一碗米线,一个肉夹馍,我什么都没吃,媳妇是含着泪把米线和肉夹馍吃的一口汤都没有剩。

家里人是不愿意我娶她的,但是我用我全部的积蓄和能借到的借款把她娶到家里。所有的彩礼钱我都给了家里,我以为这样能够赎回我违背家人意志的错误,但是我发现我幼稚的很可以。

所以当我第一个小孩还没生我就去工作了,媳妇在家看尽脸色。但是我没有办法,我只能带上金箍,为你打下一片江山,如此才能够和你一起踏着七彩云霞遨游世间。

我虽然已白发丛生,但是你美丽依旧,如果你能不离不弃,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1983春晓


当时非常穷,好穷。在广州身上仅有两块钱,还有一张工商银行的卡,卡上还有24块钱。无疑,这24块钱无法在ATM上取出来,于是,我只能在柜台取,我拿了号,填单子24块钱的单子,排队取钱。在我前面的都是大户,有预约的几十万的,有存进几万的。我呢,没有钱吃早饭,已经过了中午的时间了,我还是在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单子递了进去,眼睛却看着自己的脚尖,24块钱,我厚着脸皮,我甚至想转身就逃跑。

我没跑,我咬着牙,那个银行职员是吃了一惊,不过马上回复正常,保持着微笑,在桌面上迅速拿着24块钱,放进格子,让我拿走。

她还在问我,您好,请问您还需要别的服务吗?

我当然在评分器上给了她满分,我拿着这钱就在外面吃了一碗面,大碗的,撑到爆那种。

现在,当然我已经摆脱那种局面了,可是我有时候还是梦见那个场面,工商银行。

广东广州海珠区燕子岗工商银行,谢谢,谢谢您,谢谢您的无差别待遇,那位职员,我祝福你万事顺利,一切和......一切都顺利。


李勉9


小时候八岁之前在村里生活,那时我父亲贷款买车跑运输失败了,80年代中期的时候欠国家几万块,当时是天文数字,我清楚的记得,六岁左右的时候,家里特别穷,三天两头都有银行的人来催款,有一次,一个邻村卖猪肉的瞪着自行车,车上有个竹筐,里面放的猪肉,路过我家,我从小都爱吃肉,我让妈妈买点,妈妈说,没钱,一点钱都没有,说等爸爸回来有钱了再买,我不肯,一定要吃,卖肉的等了半天不见我妈买,起来推车要走,我一急眼,上去拉着筐子不让走,哭的哇哇叫,后来记不清楚了,成年后每次跟妈妈聊到这,我俩都感慨万千,妈妈特后悔的是那晚最终还是没买肉,我常常安慰她:当时都是那个条件,哪有钱买撒,没什么,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了,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对我的儿子和姑娘给予我能给的最高水平,老婆常常说,别把他们惯坏了,其实老婆没吃过我小时候的苦,她是城里蜜罐里长大的~我也庆幸有过家里特别穷的经历,这样我在人生中,对金钱的把握是很有分寸的,哪些钱该花,哪些钱没必要花都有数,而且我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很容易满足~幸福感爆棚~(附儿子姑娘照片,路过的朋友帮忙点个赞,谢谢大家~)




俊哥156795079


穷!曾经深深刺痛了我!因为穷,母亲跟人跑了!因为穷,我上不起学了!因为穷,十五岁的我出门打工!因为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记得那时刚好上初三,马上中考!成绩一直很好可以保送重点高中,可是因为新学期开学各种费用一共180元,父亲出去借了半宿,只借到30元,最后实在拿不出,我哭着决定退学出去打工。人生也因此转折,十五岁身上没有一分钱,吃了上顿没下顿!终于挨到发工资,人生的第一笔收入75元!呵呵!现在想想也是带着眼泪笑笑!我的同学没我成绩好的目前有做飞行员的,有做支行长的,有做医生的!人生啊!

后来我去当了兵,退伍后靠自己上的了大学!工作几年娶妻生子,目前不好也不坏,自己在和朋友创业做东北特产和乡村旅游!

希望努力的人选择不了出身,但可以靠自己闯一片天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沧浪之花


十几岁的时候,我们邻居非常富有,家里的房子也大,面包车,摩托车都有,95年的时候,拥有这些,足可以让人羡慕了。他儿子和我同学,自己一个房间,晚上不敢睡觉,总让我去陪他,我父母很随和,每次都同意,一次两次可以,后面经常去他妈妈看不惯,就去找我妈,说你儿子身上脏,你看看被单被罩都有味道了,我母亲很是生气,但是没有办法,只能陪着笑脸,以后让我不要过去,当时就跟我说了,其实那时候,我在农村算是非常讲究卫生的,即使条件在简陋,我也会自己拿着毛巾擦擦身体,有次在他家里洗头,因为那个洗发膏很香,他父母不在家,我同学让我也洗洗头,在洗头的时候他父母回来了,直接让我出去。从此,在没去过他家里。现在混的不错,每次开车回家,给父母买很多东西,也给亲戚和关系好的邻居带些东西,同学的父母也渐渐老去,过年不管他们怎么邀请,我一次没有去过,他们可以来我家里做客,但是我不会在去他们家里。真的,我直到现在,只要是伤人自尊的事儿,我从来不干,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人,我都是以礼相待。


大卫98156


2004夏天,我15岁,稻谷收割时节,非常辛苦非常热,父子俩一身泥巴回到家,连个鸡蛋都没有得下饭,自己也不好意思向邻居赊借,到菜地拔了一碗花生米炒了送饭,当时老爸很激动,让我这辈子都铭记这个时刻,一定要走出大山,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穷极父母十几年,本科毕业,小有成绩!现在父子每年团聚一说到回想那个夜晚,都会湿润了眼睛!感谢老爸对我的教育,老妈无微不至的付出,感谢上天对我的考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019大家一定会更好!


达者852


2011年,被骗到传销,钱被拿走,银行卡被拿走,为了逃出来借了钱交了入会费,才跑出来

身无分文,朋友接济了500块钱(真的很感谢那个朋友)

因为没钱,当时找工作只敢找包吃住的工作,然后又被黑物流骗走了身份证,找到警察帮忙拿身份证,结果黑物流买了一条中华当着我的面塞给了警察,看来这事他们没有少做了。

当时那个警察看着惊恐的我,想了一会儿,拒绝了烟,帮我把身份证要了回来,并开着警车把我带到了很远的地方才让我下车,下车以后提醒我一个人在北京注意安全,这个城市不是我想象中的城市。

而我,学会了坚强,那些事情也都成了往事

最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一切向前看,相信自己,当一个男人委屈的时候,没法和家人说,只能自己承受,哪怕是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生活依然要继续,抗在肩上的担子依然在,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一切终将变好


懂马帝


穷可以让人卑微到什么程度?

只有经历过穷的人才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我有个朋友,十五年前穷的让人无法想象。她家在大山深处,住着土砖做的房子,房顶是用那种茅草盖的。夜里睡着了,还会有茅草屑掉在脸上。

她和他的老公带着孩子背着被子从大山走到城里打工,租住在我家附近。我常常看见她十岁的孩子拖着两条永远流不完的鼻涕,在菜市场捡商家扔掉的烂菜叶。

有城里的孩子不懂事,追在他背后喊他乡巴佬,鼻涕虫。十岁的小男孩儿也不仇恨,抬起胳膊用脏兮兮的袖子把鼻涕一擦,嘿嘿冲欺负他的人笑笑,抱着捡来的菜叶一溜小跑的回家了。

有好几次,我看见她家房东大姐教训他们两口子:能不能把衣服洗干净了穿?能不能把被子洗干净?那么大的味道,都能熏出几里地。臭的哟……!

三十几岁的人,毕恭毕敬的站在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房东面前,诚惶诚恐的舂米似的点头。

时至冬日,臭味熏出几里地实在是夸张了。看着涨红脸羞愧难当的夫妻俩,我把房东大姐拉到一边,说他们不一定是不讲卫生,估计是没钱。房东大姐也不是那种奸邪之人,想想他们家捡菜叶回家的孩子,摇摇头走了。

夫妻两个冲着我尴尬的笑笑,一来二去的我竟和他们家成了朋友。他们也的确是因为贫困,没有多余的换洗衣物。贫穷让他们连洁净都失去了,面对指责他们能做的就是全盘接受,态度诚恳。生命卑微如尘土,哪里还有尊严?

好在夫妻两个勤劳又节俭,孩子也懂事。在城里干了几年也有了积蓄,生活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在他们身上早已看不见当初贫穷的印记。但是每每讲到过去,他们夫妻都会红了眼眶。那是一段深刻的记忆!




豆米豆蓝


记得70年代,自己5岁左右,家里比较穷。没有什么玩具,也没有兄弟姐妹。隔壁有户人家有海外亲戚资助,比较有钱,房子也很大。他们有两个儿子和我年龄相仿,有很多从香港带回来的玩具和图书。我总是厚着脸皮想去他们家玩。但那家的女主人按现在的话讲起来叫很势利。我十次去他们家,有八次被挡在门外。有时就是进去了,没多久就会被‘劝’回家。现在想想也心酸,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要玩玩具,象只小猫小狗一般,徘徊在人家门外,要看别人脸色,要讨别人欢心。渐渐长大后我懂得,人要有志气,只能靠不懈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生活。这样你就不必在意别人是否看得起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