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预测!看完分众传媒的年报,我笑了…

神预测!看完分众传媒的年报,我笑了…

写在前面:关于分众传媒的逻辑,分歧很大,表哥认为,分歧并不一定是坏事,代表着投资机会。

4月24日晚间,分众传媒发布了2018年年报和2019年一季度季报,业绩下滑,现金流变差。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神预测!看完分众传媒的年报,我笑了…

在2018年季报中,看到分众传媒关于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的时候,表哥就是坚定的看空派。

十几年前,表哥负责公司的资产盘点系统的研发,在听某家国际公司介绍基于SAP标准接口的资产软件介绍后,赞不绝口,问了下价格,数百万美元。

于是通过自己对SAP的深入了解,写了一套接口程序,然后找了一家国内公司做了一套基于条形码的资产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SAP对资产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的不足。

表哥为什么扯这一段?想表达的是,十几年来,大型集团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一个难点痛点。

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在哪?

公司买了一批笔,分发完了就不用管了,会计处理就是进了办公费;公司买了一批椅子,给各部门分完了还要管起来,坏了要修,会计处理通常进低值易耗品;公司买了一批生产设备,要更新配件、要维修、要定期盘点,还有可能换件,一件资产好管,一百件还行,一万件有软件还可以,如果是公司规模庞大遍布全国,资产多达几十万件,动态盘点就成了很难完成的事情。

如果庞大的资产不能实现定期的动态盘点,那可能存在着毁损等减值风险。所以,许多难以盘点的资产,基于稳健性原则,一些公司进行了费用化处理。

根据旧会计准则,2000元以上的比如计入固定资产。而2007年后的会计准则开始,固定资产不再设定严格的价值标准。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标准由企业自行掌握,这其中的门道也比较有趣。

事实上2000元列入固定资产的标准都超过20年了,表哥当年设计盘点功能的时候,某老总家里的空调还在公司账上。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今5000元起步计入固定资产都不为过。

一、分众传媒的固定资产

2018年年报显示,分众传媒的固定资产巨幅增加。和历史数据相比,已经不是普通的增长了,这是一飞冲天式增长。

2012年公司账面固定资产只有2亿,到了2018年达到了惊人的17.85亿。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季报,这个数据继续增加到了18.54亿。

神预测!看完分众传媒的年报,我笑了…

公司既不练钢,也不勘探石油,为什么增加了这么多固定资产?

据公司年报,这些新增的资产主要是媒体显示设备。

据年报数据,公司共有电梯显示设备72.4万台,以现有资产总额粗略计算,平均一台设备大约2500元左右。

对于分众传媒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表哥认为有三点瑕疵:

1、单位价值过低

20年前2000块以上的才计入资产,现在价值2500块的屏幕也计入资产?起码也得5000吧?这个价值的显示屏,一般建议计入低值易耗品作为费用处理比较稳健。

2、管理困难

表哥设计的系统管理几十万个资产的时候,是在公司内部,从总部到基层都有专门的资产管理员进行清查盘点,盘点一次兴师动众。

如果设备在公司外部呢?

必须进费用了,因为不可能管起来。

3、折旧期过长

神预测!看完分众传媒的年报,我笑了…

据公司年报,媒体资产的折旧年限是5年。

公司的办公设备折旧期是5年,这是在公司内部方便管理员工爱护的前提下,而媒体资产是挂在外面电梯里高强度24小时循环播放的屏幕,5年的折旧期是否合理呢?

应该怎么处理?

很简单,费用化或者2-3年折旧期。

二、媒体资产按照固定资产入账其实是为了延迟体现业绩下滑

先从数据上看,再分析逻辑。

如果媒体资产都费用化处理,对公司的业绩有多大影响?

据公司2018年年报,全年媒体资产的折旧额为2.07亿元。如果新增媒体资产全部费用化处理,会减少2018年12.27亿的利润。

2018年公司的净利润57.9亿,差不多是全年净利润的五分之一,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一般而言,资产结构的大幅变化,背后是因为公司的盈利模式发生了巨变。

根源在哪?还是新潮。

在这点上,一些资深的分析师及某知名大V的解读颇有屁股决定脑袋的意思。表哥很佩服那些公开持仓情况的知名大V,但是正是因为持有,所以看不清楚—只缘身在此山中。我看中国对比赛的时候通常都是希望中国队赢的,这个时候的分析还能客观吗?

比如有意无意的作比较的时候拿新潮的净资产说事,然而事实上,新潮并非上市公司,就是负资产一样可以烧钱和分众拼,分众能吗?

王兴150亿收购摩拜的时候,摩拜也不过27亿净资产,实际能用来偿还债务的资产极低。但作为互联网企业,它的生命力在于净资产吗?

分众倒是想烧钱品市场,因为分众并不是太缺钱,所以分众疯狂的投入屏幕来抢占市场,但是又顾虑到业绩,只能做到固定资产里,来延迟体现业绩断崖式下跌。

为什么表哥断定业绩一定会下跌呢?

三、坏账准备

以表哥多年的做报表的经验,折旧上做文章的,大概率会在坏账准备做文章。据2018年年报,分众传媒坏账准备及损失 33,040.8 万元。

这个数字有点惊人了,毕竟公司虽然应收账款激增,但也只有48亿,公司的为什么这么高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呢?

神预测!看完分众传媒的年报,我笑了…

查了一下坏账准备计提依据,原来公司超过30天就开始计提坏账。

看起来,公司的计提坏账的比例相对严谨。根据惯例,如此严谨的计提比例,会带来坏账转回。什么叫坏账转回呢?就是公司按照计提比例提取了坏账后,客户的欠款还回来了。

让表哥吃惊的是,2018年的坏账转回竟然是0。

也就是说,公司计提的标准并不是过严了,而是还很松,只要过了账期,客户压根不还钱。

分众都是些什么客户?

神预测!看完分众传媒的年报,我笑了…

从年报中披露的部分核销应收账款看,并非像分众自我标榜的都是“大客户”,虽然的确有一些优质大客户,但是是欠账不还的客户也不少。

神预测!看完分众传媒的年报,我笑了…

更为难以理解的是,分众竟然对关联方的淘宝软件计提了坏账准备。

而根据公司的计提规则,正常情况下,关联方计提比例为0。按照规则,淘宝软件这763万确认不还了?

四、毛利率和护城河

2017年以前,公司的毛利率超过70%,这在A股上市公司中属于第一集团。虽然无法和一骑绝尘的茅台比拼,但和五粮液有的一拼了。

2018年,这个数据略有下降,到了66%。

70%左右的毛利率是什么概念?

雷军有句名言,小米的综合净利率永远不会超过5%。华为荣耀赵明总裁表示,如果荣耀可以达到综合硬件净利率5%,会更开心。

手机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只有10%左右,一群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为了这点毛利率争的焦头烂额。

放着70%毛利率的市场,为什么不去抢啊?是他们都瞎了还是江南春太聪明?

课间题:五粮液70%左右的毛利率靠的是什么?分众传媒70%的毛利率又是凭什么?是因为江南春长得好看吗?

A股上市公司中,有一些细分领域确实能达到比较高的毛利率,但这些领域都有一个共同点:极其狭窄的市场空间。

分众传媒的毛利率如此高,正是因为这个市场空间太小了,根本容不下巨头插足。

五、市场空间有多大

在楼宇广告市场,分众传媒是当仁不让的龙头。

表哥想要问的是:这个市场空间有多大?

几百亿?几千亿?

如果是百亿级别的市场,145亿营收的分众传媒已经逼近天花板了;如果是千亿级的市场,10亿营收的新潮传媒怎么可能没有机会?

从现在分众的表现来看,表哥倾向于市场空间并不大,并且新潮追的还不慢!

六、一季报里的信息

发布年报的同时,公司发布了2019年一季报,在政府补助2.4亿、投资收益4000万、公允价值变动2000万加持合计3亿的情况下,公司一季度盈利3.4亿,和去年同期盈利12亿相比,公司今年的利润可谓是跳崖式下降。

公司的毛利率从70%左右降到了36%。

这才是一家正常公司的正常毛利率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