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监督 【海南: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检察院】

靶向监督【海南: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检察院】李轩甫 王松林“公益智能辅助系统高效、精准,加之办案中采取‘空中巡、手中核、现场看’的三项举措,有力破解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发现难、核实难的困境,2018年以来我院共办理国土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0件,督促相关企业或犯罪嫌疑人补植复绿80余亩。”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检察院检察开放日活动中,该院检察长付铮向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介绍说。

为解决办理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案件难题,海南省检察院积极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协调沟通,合作开发了“一图一员三排查”App。秀英区检察院在省院的支持下,作为试点利用该系统先后办理了两起非法占用四级林地30余亩的公益诉讼案件。通过登录该App即可即时了解目标土地的土地性质、坐标位置以及被破坏土地面积等综合情况,真正实现了“无人机航拍天上查、平板电脑掌中看、检察干警地上核”的案件证据固定流程。同时通过共享大数据成果,及时了解辖区发生的国土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综合掌握坐标位置、被破坏土地面积等综合情况,全面解决了办理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案件难题。并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涉嫌破坏林地、硬化土地、盗采矿产资源的区域进行锁定,重点了解其不同时间段的卫星影像图变化。

2018年6月,在办理海口日发大道一沥青储油点涉嫌破坏林地建厂房公益诉讼案件中,办案干警调取了2016年以来的卫星影像图20余张,图片直观显示了林地被破坏的状态。该院随即向秀英区国土资源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该局立即采取有效监管和处置措施,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该局收到检察建议后,认真履职,并对被破坏的林地进行了补植复绿。

该院还将公益诉讼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检察长在公益诉讼工作中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在办理海口南渡江秀英流域采砂案件过程中,多次召开民行部门会议,明确调查取证方向。并建立有效的内部衔接机制,组建公益诉讼办案组,加大对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的调查、分析和研判。

据悉,今年以来,该院依托接入海口市“12345”举报平台系统,实时动态了解关于辖区国土资源的办件进展情况,做到精准调查、靶向监督。

(本报记者李轩甫 通讯员王松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