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手上有錢了要投資什麼呢?絕大部分人的建議都是房子!不錯,在中國當前好像只要投資房產才是一本萬利的投資方式,因為房產的升值空間大,而投資風險可以說是極小的,所以有錢人都會購買好幾套房子拿在上中。當然,中國的房產之所以值錢說白了還是因為需求緊張所導致的,畢竟任何商品供求關係都是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不過,中國房地產業還有一個最大的穩漲特性,那就是房地產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房地產的地位舉足輕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會影響到整個金融市場的變動,所以穩定房價是近年來國家所提出的目標。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利益派都判定中國的房價不會下跌,因為房價下跌會影響到金融市場,情況嚴重還會引發經濟危機。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這種樓市局面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中國房價已經維持了幾十年的上漲趨勢,老百姓的存款也都砸到了房子上,這個時候穩房價就顯得更加尤為關鍵。而且隨著中國城市化的推進,戶籍政策的放開,未來還會有很多人口往大城市集中,那麼這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依然是個窗口期,至少老百姓對於住房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但是,當中國樓市進入到2019年以後,也意味房價的高速增長期的結束,因為現在房價上漲的危機也很大,對於國民經濟來說,房地產的瘋狂擴張已經嚴重的影響到實體經濟的發展,高地價、高房價讓中小企業發展受限,甚至由於資金過度往樓市裡湧入導致很多中小企業失去了融資空間,最終只能迎接破產倒閉的命運。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企業倒閉最終所帶來的結果就是會造成大量的人口失業,一旦人們失去了經濟來源之後可能房貸等經濟壓力都難以承擔了,而沒有住房的更是買不起房子,這樣的後果就會更加主推房價的大幅下跌。所以截止到當前的市場現狀,房價已經到了必須要平穩的關頭,短期內無論是漲還是跌都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但從長期市場來分析,中國人口結構已經在面臨著巨大的變化,隨著新生人口的減少和老齡化人口的增多之後,未來中國老百姓對於住房的需求肯定是不斷下降的,逐漸的房地產市場就會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隨之房價也會向下調整。另外,根據其他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當城市化達到一定的水平,人口就會出現逆城市化發展的現象,開始往中小城市和鄉村轉移,到那個階段時,房價也就失去了上漲的主要動力。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拋開炒房者不說,很多專家認為剛需買房是不需要考慮房價問題的,因為買了房子是自己居住,所以“無所謂”,殊不知在往往專家的說法與實際是不符的,“說一套做一套”成為了代名詞。剛需買房不需要考慮房價問題?這是一個謬論,因為誰都不可能買套房子居住70年,中途有很大概率是要換房子,在換房子的時候,房子價值高低就顯得尤為重要。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舉個例子,張三在2019年買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位於二線城市,均價2萬元, 總價值200萬元。在沒有考慮房價走向的情況下,因為是自己居住就匆匆入手,隨著時間推移,10年後,張三工作城市換了、工作地址變了。社會發展自然帶動城市格局變化和房價的變化(有的城市房價漲了、有的城市房價跌了),等到張三想要在另外一個城市買房子時,由於手中錢款不夠,就需要把原來這套房子賣掉才行。

不過,由於買房時沒有考慮好區位因素對房價的影響,別的城市房價已經再翻一倍的時候,這裡的房價原地不動,200萬元依然還是那200萬元。可能很多人說,買的時候200萬元,賣的時候也是200萬元,這不算虧本。但是虧本還是賺錢這是相對的,10年的時間裡,其他地方的同樣房子從200萬元漲到了400萬,用原來的200萬元只能買“半套房子”了,其實這套房產的價值已經變相縮水了50%。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未來5年房價如何?是“漲”還是“跌”?不少房地產專家認為“房價問題,長期看發展、中期看人口、短期看政策”。這句話的含義很簡單,從短期來看,房價是看不準的,因為政策導向怎麼樣不知道,房價調控可以影響商品房市場的工序變動,這種工序變動了,價格自然跟著變化;中期看人口,哪個城市的人口吸引多,房價自然上浮較快,因為人口多少就直接影響住房需求多少,間接從供需角度影響房價;長期看發展,隨著城市的發展,產業佈局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就業人數也會隨之增加,那麼久必然產生更多的住房需求。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曾經的首富李嘉誠對於房價問題,是身體力行的,在2013年的時候,他提出不看好房地產,房地產在產能過剩的時候就不值錢了,他認為現在的房地產已經產能過剩,如果繼續生產下去可能不值錢,現在收入與房價脫節,需要多建造一些公租房、保障房之類的房子,保障住房需求。

從而,傳遞出十年後房子一文不值想法,至今過去接近6年,李嘉誠從那時起,拋售內地全國的房產,這麼多年,房價依然如火如荼,從實際情況來看,他出售房子的時機並不是最高位。不過這也正是他的行事法則,不賺最後一個銅板,因為最後一個錢或許真的不好賺。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看看首富李嘉誠怎麼做的就明白了

各位施主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