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有人要包场请全淄博人听演唱会?快来看看是谁这么壕~

淄博南广场为何要挖全市最深基坑?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第一中学

位于位于博山城西北两公里,系市属完全普通中学。它的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创办的鲁中公学。1924年建校,时名为博山县私立颜山中学。

1936年,更名为博山县私立洗凡中学。

1946年9月,淄博联合中学在博山建校。

1948年,淄博联合中学更名为淄博中学。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1949年,淄博中学接收洗凡中学并入,1950年更名为山东省立博山中学。

1953年,改称山东省博山第一中学,同年11月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

1955年,更名为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2000年8月,淄博市政府决定:淄博一中与原淄博三中合并组成新淄博一中。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第二中学

学校1952年10月始建于博山区山头镇万松山,有3个初中班,133名初中生,14名教职工。

当时的校舍就是古庙一座,设备极为简陋,条件极差。1953年11月寄居原域城赵庄小学,校园占地20多亩,房屋280间,学校规模至1958年扩大到18个班,学生955名,教职工增至70余人。1959年4月迁至源泉,与当时的淄博十一中合并,定名为山东省淄博第二中学,

是市属中学,始创于1952年,位于博山赵庄,后迁至博山源泉(即当时的博山区政府所在地)至今。该校占地4.5公顷,校舍总使用面积为8550平方米, 学校藏书10000余册。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二中毕业照)

淄博第三中学

原座落于博山西北隅的英雄路北首,1954年建校,原名博山第三中学,1953年奉命并入山东省立淄川中学,1955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改名为淄博第三中学。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学校占地面积52840平米, 1993年将校园东隅一闲置洼地转让给淄博钢厂,现52000平米,折78市亩。1991年前,学校校门朝北,为白虎山25号;1991年校舍改造,新开西校门,门牌为英雄路34号。2000年8月,淄博市政府决定,淄博一中与淄博三中合并组成新的淄博一中。

现在的淄博第三中学,原名淄博铁路职工子弟中学,位于张店区商场东街17号,始建于1958年。2004年1月1日,学校由济南铁路局划归淄博市人民政府管理,2004年12月,经淄博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山东省淄博第三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3090平方米,建筑面积8233平方米,在校学生1100人,教职工120余人。

2016年8月,市委市政府从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出发,作出决定:三中初中学生到柳泉中学学习;三中高中部和十七中逐步合并,并在西五路南首建新校。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老三中篮球队)

淄博第四中学

座落在淄川淄城西门里,是一所具有深厚精神传统合文化底蕴的名牌老校,前身为始建于1929年(民国18年)的淄川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改建为山东省立淄川中学,1955年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1980年被淄博市教育局确定为市属重点中学,淄川县立初级中学建于1929年(民国18年),地址在淄城西门里路北(现四中南侧),是淄川县第一所中等学校。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抗日战争时期,淄川县中一直没有开学。只在1943年,伪县公署就县中校址改办过简1952年,在原淄川县立中学旧址上,建立山东省立淄川中学。1953年博山三中奉命并入该校。同年淄博第二速成师范停办;其校舍和部分校具亦有该校接管。

1955年改名为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第五中学

前身为“耀南中学”,创建于1942年,是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马耀南烈士而成立的,是清河地委、清河行署领导下的一所培养军政干部的学校。

1942年8月10日招生,录取中学班2个,师范班1个,学生共140名。1945年春,学生并入"耀南公学"学习,学校暂时停办。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同年11月,学校在长山县焦桥复校,以后又多次转移,至1947年2月与渤海三中合并,校址在博兴县高庙李村。同年秋国民党军重点进攻解放区,学校北渡黄河,在利津县奉命停办。

1948年秋复校,校址由高庙李村迁至桓台邢家坡,改名为山东省渤海第三中学。

1950年改称山东省桓台中学。

1951年学校定居张店,改称山东省张店中学。

1955年设高中班,更名为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并定为省重点中学。

1980年,山东省教育厅重新公布淄博五中为省重点中学。

淄博第六中学

位于周村区育才路2号,始建于1897年,其前身是英国传教士兴建的教会学校,原名“光被中学”。解放初收归国有,1955年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山东淄博第六中学”。是一所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的普通中学。学校分文理部、艺术部和初中部。现有教职工400余人,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余人。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第七中学

原在周村韩家窝,是淄博矿务局子弟中学,1951年归市管理。

现在的淄博第七中学位于临淄区辛店南二路东首路南,始建于1952年秋,是原临淄中学。

当时校址在辛店南二路中段路北,现临淄八中处。建有教室12间,206平方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均系砖木结构。

1954年3月,在今址另建新校称为临淄一中。18个教室,房屋54间,1970年临淄县从昌潍专区划归淄博市后,临淄一中改称淄博七中。

学校经数次扩建和改造, 现已占地达1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从之初不足3000平方米,现达5万平方米。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第八中学

座落在淄川区商家镇冶西村,建校于1958年6月,是淄川区属中学。

淄博第九中学

座落在淄川区罗村镇瓦村,创立于1956年5月 ,校舍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1998年因种种原因与淄博十中合并,原淄博九中的这片校舍开始荒废。2005年8月28日淄博市第九中学重新揭牌。

淄博第十中学

始建于1956年,座落在淄川区昆仑镇育新路15号,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占地75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米,藏书5万余册,师生近一千五百人。

淄博第十一中学

1957年秋始建于张店斜马路,1958年11月迁往索镇,1959年3月与博兴三中(今桓台一中)合并。1960年淄博专区在博山李家窑重建淄博十一中,1962年撤销。1965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又在张店共青团西路重建淄博十一中。1999年6月淄博十一中与淄博开发区实验中学合并,成为新的淄博十一中。

淄博十一中是市属重点中学,现座落于淄博高新区。学校现有60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600余人,教职工306人。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第十二中学

座落在博山区八陡镇大黑山后村(石炭坞),建校于1957年8月,是区属中学。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十二中毕业照)

淄博第十三中学

座落在博山区石马镇,建校于1958年8月,区属中学。

淄博第十四中学

建于1958年8月,位于龙泉镇龙三村,占地面积70余亩,在校教职工123人,本科学历67人,专科学历50人,中师学历6人,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0余人,区属中学。

淄博第十五中学

座落在淄川区洪山镇,居般阳东路、湖南路交汇处,占地五十余亩。于1958年8月经淄博市人民政府批准始建,2007年8月,淄川区人民政府对全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原淄博第十五中学初中部、原淄矿第二中学初中部、原洪山镇松龄中学合并组成新的区属初中学校,仍然沿用“山东省淄博第十五中学”校名。

学校自至二OO七年八月,学校合并成为新的区属初中学校,现在学校有三十四个教学班,在校生一千六百多人,教职工一百五十多人,学校建筑面积达到一万七千五百八十余平方米。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第十六中学

座落在淄川区双杨镇杨寨。1958年8月建校,区属中学。

淄博第十七中学

1958年8月建于淄川区王村镇,时有12个初中班,学制3年,学生600余名,教师35人,1962年撤销。

新淄博第十七中学创建于1981年,地处张店城区中心,在张店区西五路十七中北街1号,东靠西五路小西湖绿化带、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南临市博物馆,西面是淄博市京剧院、淄博市歌舞剧院、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三个专业剧团,形成了独特浓厚的文化氛围。年学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淄博艺术中学”,学校两牌共存。市属重点中学。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第十八中学

原在淄川般阳路66号,建于1958年8月,1978年撤销改为淄博师范学校,2000年8月淄博师范、淄博二师合并组建新的淄博师范学校。

现在的淄博第十八中学位于张店潘南西路18号,始建于1982年,占地88亩,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是一所年轻、规范、特色鲜明的市属重点学校。

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淄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国家外专局批准的全市第一家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单位。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淄博第十九中学

在周村凤阳路16号,1958建校,市属中学。2000年和淄博第六中学合并,现在为淄博六中北校区,设初中部。

淄博第二十中学

原在淄川区太河乡东同古,1958年建校,1976年迁至太河乡新村,1998年6月,淄川区人民政府对全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原淄博第二十中学、淄博第二十六中学、淄博第十五中学合并,在原淄博第十五中学校址成立新的区属普通高中,仍然沿用“山东省淄博第十五中学” 校名。

二十中改为淄川区教师培训进修基地,二00五年又恢复淄博第二十中学,区属中学。

淄博第二十一中学座落在博山区南博山镇,1958年建校,区属中学。

淄博第二十二中学座落在张店区卫固镇,1958年建校,区属中学。

淄博第二十三中学座落在张店区北石桥,1958年建校,区属中学。

淄博第二十四中学座落在周村区张坊,1958年建校,区属中学。

淄博第二十五中学座落在张店区昌城,1959年建校,1962年撤销。

淄博第二十六中学座落在淄川区东坪镇小东坪村,1959年建校,区属中学。

淄博第二十七中学座落在临淄区金岭镇,1959年建校,1970年3月改为临淄五中。

淄博第二十八中学座落在临淄区边河乡,1959年建校,1970年3月改为临淄六中。

淄博第二十九中学座落在淄川区磁村镇,1959建校,1962年撤销。

淄博十一中!它的老校在现在的王府井广场……

十一中,也就是淄博市第十一中学,也是当时七十年代淄博市政府所在地张店区除了淄博五中之外的,较为正规的一所市属中学。

据我所知它成立于1965年,可现在的淄博第十一中学的校志却记载为,1957年秋始建于张店斜马路,1958年11月迁往索镇,1959年3月与博兴三中(今桓台一中)合并。1960年淄博专区在博山李家窑重建淄博十一中,1962年又撤销。

这一折腾和绕圈儿到让我觉得这还是当年我在那里读了四年书的十一中吗?甭管如何,每当提到十一中,说起母校都会有点儿小激动。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1973年我跨进了十一中的校门,开始了初中的学习,当时的十一中坐落在市中心医院对过,现在的王府井广场处。

当年的十一中看上去是那么的不起眼,只有一座灰不拉几滴四层教学楼,楼的西半部分是教师办公区,还有一个炉渣灰铺就的操场。

教室也基本上是按照一个年级一层楼来分配的,自下而上依次是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初高中加起来也就是20多个班。需要和现在的校友们解释一下的是,当年的学制可是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哦。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1973年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一年“文革”已经进入了第7个年头了,打倒一切、砸烂一切的动荡日子也将告一段落,毛泽东决定重新启用被打倒了的邓小平,让他分管教育,让他重整教育秩序,重抓教育质量。

也就是在那一年,初中升高中有了多年来的第一次考试,成绩好的被录取到五中和十一中这样的好学校,差一点的将被分到企业和农村的高中。也就是在那一年,我们都难得地专心的读了一年的书,为了验证教学成绩,全校还进行了数学的“百题测验”和语文的“百字测验”。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可安稳读书的日子没几天,一场大运动套着的小运动又开始了,也就是“批林批孔运动”。这场运动除了将刚刚恢复的教学秩序再次打乱以外,最主要的是将几百年来的尊师重教的观念和孔子儒家思想的学说,来了一个颠覆性的破坏。

学校也处于半停课状态,学生们写文章、抄大字报,亢奋地参与着这场运动,现在想想如果我的毛笔字和美术字还算可以的话,那一定要归功于那场运动,因为我们写大字报和画漫画用的纸和笔都是学校免费提供的。

直到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又掀起了一场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我是待啊,我们这一代人,九年的学生时代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中度过的。我们是真正的专业“运动员”。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可话又说回来了,我在十一中的四年的初、高中生活里,虽没学到什么文化知识,倒也有时间学点“旁门佐道”,跟着同在十一中的邻居大哥王建新学了点“琴”技,凭于此居然能混迹于学校宣传队。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当年的十一中,除了排球是打遍淄博无敌手的传统体育项目外,文艺宣传队也是相当了得。记得鼎盛时期有近百人,除了乐队阵容整齐以外,舞蹈队也是人才济济,尤其是男舞蹈队员我还能记得有苏勇、王卫东、鲁顺生、张晓明等。

当时男生跳舞蹈的绝对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啊。还有教英语的王老师、教历史的毕老师还有教体育的李老师也经常参加学生乐队的排练和演出。有时一些厂矿企业宣传队人手不够,还会将我们“借用”一下,因此我们还能赚得几两粮票的补贴和几毛钱的“外快”。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我们真正课堂上文化课学习到没系统的学多少,可社会实践活动到是经常的,学工到过机床维修站(现在的齿轮厂),跟那里的师傅学会了开车床。学农去了付家公社的牛家村,一待就是一个多月,跟农民伯伯一起学会了许多农活。学军跑到南定部队靶场,那老式步枪实弹射击时,那后座力顶的肩膀生疼,现在还印象颇深。

不学习没作业的日子也是不好打发的,学校相邻的几个单位也因此成为了我们骚扰的目标。

一是学校东邻的淄博日报社,他们存放印刷报纸裁下的纸屑的仓库,就紧挨着学校,我们就经常从仓库的后窗户里爬进去,翻跟头竖旁连,大闹一番,也经常被报社保卫人员逮住,押送回学校。我们还会屡教不改地继续前往,因为那个地方太吸引我们了。

其二便是学校西邻的淄博电影公司了,那里经常放映内部参考片和新电影的试映,还有一些电影招待会,且多是白天进行,我们会从电影公司门口自行车的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有无电影可看。获得了“情报”便会从学校这边翻墙而过,混入放映厅美美地看上一场电影,日后看门大爷有所察觉,一有电影放映活动,便会守在墙脚下,等我们翻入便可将我们一举拿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便会用声东击西的方法,“牺牲”一名同学,用他去吸引老大爷的注意力,其他同学便会分头狂奔最后溜进放映厅,当然那名去吸引老大爷注意力的同学,也一定是一位“觉悟高,肯奉献”的好同学。我们当然会用其他方式对它进行“补偿”滴。

「渊源」再回首,带“淄博”之中学竟有29所!

(原淄博十一中毕业证书)

你的母校是哪个?

母校留给你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淄博南广场为何要挖全市最深基坑?

【聚焦】下午开幕的全国“两会”要定这7件大事!

【关注】定了!淄博这40所学校要做试点,一门全新的学科!

【微侃】交警查酒驾查到自己老婆!这可难办了!

【羡慕】淄博这些市民将获得87.95万元分红!

【愤怒】山东发生一起抢夺司机方向盘事件(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