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经过了漫长干冷的冬季,这座城市对绿色的渴望已经达到了顶峰。

研究植物种类的周建云老师告诉我,西安的冬季之所以给人一种颜色单调的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本地以落叶植物为主,到了冬天,街道上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但也正因为如此,西安的四季格外容易辨识,就和陕西人的脾性一样棱角分明。

一年之中,3、4月是这座城市气温最和煦的时节,也是交游的好时机。

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周建云老师的时候,才下完几场半大不大的雨,早晨的天空是灰蓝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空气里有春天的泥土气息。我提议让他带着我从大庆路开始,一路向东,穿过西安城的东西方向,然后顺着解放路向南行,直到大雁塔南广场,完成我们全长16.6公里的西安春日之行。

我很好奇植物学家眼中的西安是什么样子的。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西五路上的街道。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早上10点半,我们在大庆路集合。周建云穿着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做好了随时暴走的准备。他从1994年开始教书,研究树木分类学,我们在路上经过的所有植物他都认得。

大庆路很开阔,六车道,路中间是绿化林带。两旁树木成荫,树干是青绿色的,到了一定的高度,自然分成了五六个支干,像一个向上半摊开的巨掌,在头顶交织成整片的树荫,周建云告诉我,这些都是梧桐。

“梧桐学名悬铃木。国内有美国梧桐、英国梧桐和法国梧桐三个树种,学名分别是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你可以简单地根据球果的数量来确定到底是哪一种。”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大庆路上的悬铃木。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悬铃木上的球果,这棵是三球悬铃木。

最为人们熟知的法桐,其实是三球悬铃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里,主要由法国人种植在法租界中。最早的传说中,悬铃木是印度高僧鸠摩罗什来中国宣扬佛法时带来的,户县曾有一棵存活了1600多年的古悬铃木。

走在这条被法国梧桐树阴遮蔽的街道上,周建云忍不住感慨:“多好看啊。”

高大的法国梧桐外侧两旁,可以看见修剪得很规整的行道树,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绿治愈了我的春困。后来,我在《苏联在西安首轮总规划》中,找到了大庆路绿化林带的痕迹——“布置绿地的原则,是如何使市民能方便的享受到公园,街心花园主要是美化街道”。小小的绿化带里,也藏着过往的记忆。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一路向西,到了莲湖路,街道中间的绿化带已经完全消失。在刚刚经过的绿化带植物里,我最喜欢雪松和油松,这两种树冠的形状都是塔状的,拥有绿色的尖顶。第一眼看过去像是没有装饰过的圣诞树,有节日的喜庆感。

周建云向我解释了它俩的不同,“雪松又称为香柏,原产地是喜马拉雅山脉和地中海沿岸地带,属于常绿树木,针形叶。咱们兴庆宫公园南门口就有雪松,还是上世纪60年代南京市提供给西安的。油松虽然也是针叶,但形态和雪松其实相差很多,它的大枝干平向上伸展着。油松其实不适合作为行道树,因为树冠比较窄没办法遮阴,但确是很好的造林树种,不娇气。”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能存活于西安的植物,确实需要不娇气,像西安的市树国槐和云杉、毛白杨等乡土植物,最是常见。西安位于中国大陆腹地的关中盆地,春季干旱、夏季炎热,秋季潮湿多雨,冬季寒冷,降雨年际虽然变化大,但都不算多。因此,长在西安的植物需要耐寒耐旱。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槐树和梧桐树。

西安的市树国槐,生长缓慢,木质坚硬,最早在隋唐时,就常常被当时的人种在自家宅院里,诗中写过“俯十二兮通街,吕怀参差兮车马”。国槐和其它三种树连起来,是关中四大金刚树——“椿榆楸槐”,都是本地用途广泛,木材硬挺的树种,被叫作乡土树。

站在莲湖路上,我仰头看向了一旁的槐树,此时没有风,树叶安静。槐树的枝干像是墨水画出来般的桀骜,肆意而弯曲的长着,没有固定形态。枝干伸到哪里,叶子就密集地长在哪里,随意投下一片荫凉。

前几日路过莲湖路时,满天飘着恼人的白絮。周建云告诉我,白絮就是路两旁毛白杨雌花絮上的种子,这样的场景可以解释为“植物为了繁殖,对环境的响应”。毛白杨的形态和槐树完全不同,它们的树干笔直地伸向天空,树皮上是排列整齐的菱形皮孔。我仔细辨了辨,小的时候我们常说长了眼睛的树,原来它的名字是毛白杨。

整条莲湖路上,大概有三排行道树。最外侧是一排高大挺拔的毛白杨,中间是枝干分明的国槐,马路边则是一排树皮斑驳的梧桐。这三类植物几乎组成了西安城墙内所有的行道树种类。偶尔也有开满粉色花的泡桐,作为绿色的调剂。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泡桐。

周建云告诉我,行道树最好“适地适树”。我们面前这些树木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遗留下来的树种,单调但是很符合西安从前的气质。西安主要的落叶树种,槐树、柿树、柳树、梧桐等,虽然长得慢,但主支干分明,桀骜有力,枝叶散漫适合遮阳,很符合西安的地域特征,也很合西安的气质。植物因为城市而存在,也与城市一同生长,相互适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植物的气质可能就是城市气质。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在西五路的北新街天桥扶手上,种了很多忍冬。忍冬叶子是椭圆形,枝枝蔓蔓地长着。此时还没有开花,等它开完金黄色和白色的花后,人们就能自然地联想到它第二个名字,金银花。

周建云摸着忍冬的叶子,“这是学习了国外的绿化做法,用植物来装饰我们的城市。我在伦敦的时候,看见国外很多人家在空调外挂机上种着忍冬等绿化植物。”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忍冬。

行至五路口,前进的方向调整向南,解放路上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穿着入时的年轻人,三三两两成群地来往进出。五路口附近的尚检路、东四,遍布了西安大大小小的新开网红店,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唤醒了这块本原本有些衰落的城区。

“这就是柿子树”,周建云指着西三路上的树。

柿子树是落叶大乔木,高可达十米以上。西三路上的柿子树被修建的只有一点点冠,阳光直透过稀疏的叶片照在街上。再过不久,树叶会变得肥厚。到霜降后,叶子们会由绿变红,真正成为苏轼描写的“柿树满庭红颗秋”。

像柿子树这样既可以观赏也可以结果子的植物,还有西安的市花石榴花。石榴花虽然是本地代表,但据史料记载,石榴是汉武帝时引入中国,西晋陆机的《与弟云书》中记载,“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这是植物迁徙后,逐渐适应环境的典型例子。而接受一个外来物种成为市花的西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各类元素融合而成的多元城市。西安接受着其他地方的果实智慧,继而同化成本地特色。城市也因此不断地变化着。

在和平门外的环城公园入口处,有两种很相似的树,树冠瘦瘦长长,一个是翠绿,一个是深绿,“这两种分别是侧柏和柏木,你看柏木的枝条柔软而下垂,更温柔。”

最可爱的植物是棕榈,扇叶裂成剑的样子,正开着黄色的花,很个性。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和平门外的环城公园。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棕榈树。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女贞。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随着一片开阔之地出现,我们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大雁塔北广场。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大雁塔北广场。

“那几棵树就是银杏树”,周剑云指着广场上几颗孤单的高大树木。

幼年期的银杏树冠像是锐角三角形,树枝散漫。它们的叶子现在还是绿色,一旦到秋天这几棵银杏会逐渐变成美丽的金黄色。银杏树被称为“活化石”,在近两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这类植物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西安最有名的银杏树应该就是古观音禅寺里的那棵,足有1400多年的历史。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广场上的小花园被围了起来,我们站在防护带外朝里张望,周剑云已经认出了很多植物,他一边仔细地辨别,一边指给我看。

石楠是最多见的,开白色的花。红叶石楠也很常见,在安康又被称为“巴山女儿红”。石楠旁边的千头柏,叶子像小小的鹿角,越嫩的地方绿色越淡,也有小小的白花。法国冬青挤在一边,这种植物也叫珊瑚树,叶片表面是暗绿色,白色花远看更像是一粒粒籽。还有腊梅、桂花树、圆头柏、樱花、金叶女贞、紫叶李,都是些很平常的植物,此刻都在春天相聚,显得娇小可爱。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石楠。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法国冬青。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千头柏。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樱花树。

顺着雁塔东步行街,向南,人越来越多。树木也多是五角枫、槐树等高大的树种,负责为行人提供阴凉。今年过年,大雁塔广场一带接待了380多万人。直到现在,广场上的旅游咨询亭里也仍然都是游客,一日游和两日游的景点信息贴在玻璃上供人们参考。

被春天阳光晒到流汗的旅游者们,纷纷躲到了树荫下。这片由植物组成画面,应该是他们以后回忆起西安的重要一幕:西安的春天是绿意融融的。


和植物学家在西安的街头散个步


贞观作者

版式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