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背着2万的包包,但我出门依然挤着公交

我背着2万的包包,但我出门依然挤着公交

——《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扮演的农家少女霍莉·戈莱特一心想过上精致的生活

1

“Joey,第五个了,再帮我点一下。”

午饭时间到了,小张又在为了领取最大奖励的外卖红包到处求我们点击链接了。

“小冷,链接发你了。”

对于这种事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我背着2万的包包,但我出门依然挤着公交

2

小张穷吗?

至少我不这么觉得。

她每天早上都会点一杯星巴克;为了健康她不怎么吃糖,下午茶时间喝的都是巴黎水;在公司附近最好的健身房办了健身卡;背的包包很多都是大牌新款。

小张很有钱吗?

似乎也谈不上。

她在点外卖时很喜欢找同事拼单,以达到最低起送,还可以节省几块钱配送费;

她找人代购大牌包包化妆品时会找好几个代购询价比对;

逢年过节回老家时她一般都会选择火车卧铺,她觉得动车高铁太贵了。

所以前段时间网上火热的“隐形贫困人口”刚出来时,我们立马就想到了她。

我背着2万的包包,但我出门依然挤着公交

3

老实说小张人还是挺好的,待人温和,幽默善良,很喜欢搞笑,时不时还会请我们吃饭,大家都挺爱跟她玩儿。

但是,有时候她又会在一些奇怪的地方锱铢必较。从她朋友圈里得知,她跟大学的闺蜜之间还发生过这种事:

我背着2万的包包,但我出门依然挤着公交

我们完全能想象,凭借小张的精打细算和爱搞笑的个性,她是说得出口这种要求的。

她还跟我们讲了她在大学时的奇葩事,

比如她请朋友吃火锅,一起打车过去的费用要求AA;

几个朋友聚餐时,谁点了她不吃的菜,她会要求把这道菜的价格,从最终要摊的钱里面扣掉再计算。

我们都听得瞠目结舌,不过她最后跟我们解释,其实她只是口头提出来供大家娱乐,并没有真的这样做过。

结合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花费在别处。其实我们有理由觉得她说这些时,可能确实带了半分认真。

5

而她的这种“花费在别处”的生活方式,也吓退了好几个跟她相亲的男人,觉得她不够经济适用,过于追求虚无的享受。

有个朋友就劝她:你把消费观念改变一下啊。

小张问:改变什么呢?

朋友说: 就可有可无的地方可以省一点,在其他方面没必要那么省了啊。

小张想了会儿说:

我没觉得有哪些可有可无的啊,可能你们觉得我为了一些消费,在其他地方省钱很难受,但是那些消费是可以给我带来幸福感的。

我如果老实把钱,平均到每一笔消费上,那就没有这种幸福感了。这种幸福感会让我每天都很开心,人不应该活得开心吗?

朋友眨了眨眼睛,不知道拿什么反驳她,没有说话了。

确实,我们看小张每天开开心心的,就知道她这种看似虚荣的生活方式,并没有给她造成困扰。

6

但仔细想想,小张真的虚荣吗?她买大牌,追求某些方面的精致并非是拿来炫耀,只是为了讨好自己,让自己开心而已。

人活在世上,追求能让自己开心的生活方式似乎并没有问题。

我们听过了太多关于“节俭”的故事,好像一个人如果追求物质就是肤浅,而像小张这样,为了一些在外人看来虚无的享受而节衣缩食更是可笑。

而反过来,像王菲背着Céline挤地铁,乔布斯永远是同一套装扮,马云穿布鞋却能受到夸赞?

凭什么啊?

有钱人做低端消费就是美德,普通人攒钱享受一下就是浪费了吗?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他们可以不在乎吃穿用度,用自己的事业来满足自己;我们怎么就不能在辛苦工作之后,攒下钱来偶尔消费一次鼓励自己呢?

7

“物质”和“虚荣”这两个词,更多的是男性评价女性时的专用词,那是以前女人作为男人的依附,需要男人提供经济来源,而一些男人在无法满足女人时创造出来的词语。

拜托!这都2018年了,我们女人早就独当一面了,用自己赚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天经地义,就算这是虚荣或者物质,但既然男人可以醉心于权势,女人怎么就不能寄情于物质?

我喜欢的东西有贵有贱,只要我愿意,我可以为了一个包包吃半个月泡面,也可以每天点高级料理却挎着廉价布袋;

我可以为了出去旅游乘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也可以因为追求舒适而购买头等舱。

只要钱是我自己赚的,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千金难买姐乐意。

我们用的穿的吃的喝的,和我们是怎么样的人,和我们本身的高低贵贱,没有一毛钱关系。

那么为了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在其他地方做一些牺牲,有什么问题呢?

8

前段时间看知乎,上面有一个问题是:背2万多的LV包包,挤公交地铁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心态?

她说:

1.我买一万块的PRADA,是因为喜欢,即使它不是PRADA,我也会买;

2.我背着它挤地铁,是因为真心喜欢,花了钱就是拿来用的,所以不害怕它受损;

3.包包是什么牌子不重要,你把包当什么最重要。

其实换个角度想,我都挤公交了,这个包为什么不能当做我给自己的犒劳呢?

生活不易,自己的生活,自己快活的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