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話巨匠丨吳冠中先生的執著

名家话巨匠丨吴冠中先生的执著

名家话巨匠丨吴冠中先生的执著

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

已故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在世的時候,曾有記者問他:“您怎麼看待執著?”吳冠中先生答:“執著應該是一種真實。”我感覺這話可說是夫子自道。我親眼見識過吳冠中先生的執著。

記不清是2000年還是2001年的一天,吳冠中和老友朱德群到上海魯迅紀念館參觀。上午十點多鐘,吳老、朱老一行五六人到達紀念館,我滿懷敬意地接待了兩位德高望重的藝術界耆宿。當我帶領他們一行通過大堂的大樓梯,登上二樓,踏入魯迅生平陳列序廳,正要開講時,吳冠中忽然問道:“這裡是魯迅先生的故居嗎?”我很詫異,心想,這不是一看就知道的嗎?當然不是啊!於是就回答說:“這裡是魯迅紀念館,不是故居”。“啊!那我不看。我要看故居。我們走!”說完扭頭就往樓下走,我試圖解釋並挽留,可他根本不聽,一行人就呼啦啦跟著他下樓去,把我一個人撂在後面。

這讓我一下懵了。我們這個新館,剛剛改擴建完成不久,是全新的紀念館,裡面陳列了大量第一手的魯迅文物,明顯跟故居不是一回事,吳老不會看不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牴觸呢?是他看到什麼讓他十分厭惡的東西了嗎?而且,他來以前,不知道這是紀念館嗎?或許是因為時間緊吧?

儘管詫異,但我還是立即回過神來,趕緊跟上去,熱情地帶他們去山陰路上大陸新村的魯迅故居。到了故居,我仔細地給他們講這個故居的情況,講魯迅在這裡的時候的方方面面,講那些房間都有什麼人借住過,那些傢俱、擺設都有什麼來歷和故事。吳老他們看得很慢很仔細,似乎是在沉思,話不多。小小的三層樓,一般人看二十分鐘就算很仔細了,吳老他們大約看了有半個多小時,才看完了。到了樓下,吳老突然提出:要看看魯迅家的衛生間。我再次詫異了:一般來說,比較重要的客人,時間都比較緊,所以常常是不看衛生間的,即使看衛生間,本來裡面很簡單,介紹也比較簡單,客人一般在門口探頭一看就離開了。這次,因為在紀念館耽擱了一會,時候已經不早,所以我在帶吳老他們經過二樓衛生間門口的時候,也就沒有作介紹。但是吳老看完了卻要重新上樓去專門看衛生間!好吧,我就帶他們回上樓去看衛生間。在二樓大衛生間,他指著浴缸問我:“這是原來的嗎?裡面沒有改變過嗎?”看完後,又問:“就這一個衛生間嗎?還有嗎?”我又是一愣:哪有這麼仔細看衛生間的?魯迅家的衛生間其實有三處,但最主要的是二樓的大衛生間,帶有一座鑄鐵浴缸,就是濮存昕演《魯迅》電影中跟海嬰一起洗澡的那種。還有兩處我們一般是不對觀眾開放的:一處是一樓後門口的廚房對面,利用樓梯下的夾角設置的;另一處是在三樓的樓梯口,兩處都很小,都只有一個抽水馬桶。吳老對每一處都不放過,非要一一看過,我只好帶他們去。在三樓的小衛生間,他打開門,進去細看。然後回過身來,指著裡面的鑄鐵水箱問我: “這也是原來的嗎?”我說:“是啊!”吳老說:“這種水箱現在看不見了!”我說:上海魯迅故居的原狀保存非常完善,裡面總共400件物品,除了一個八仙桌,是1950年許廣平親自從北京到上海佈置魯迅故居、準備對外開放時,特地從淮海路“淮國舊”買來的,其餘全部是魯迅在世時的原件。

看完一樓樓梯下的小衛生間,時間已經過十二點了。吳老一轉身,看到對面就是魯迅家廚房,就問我:“這是廚房嗎?”我回答說是的。廚房門鎖著,吳老問:“這個能不能看?”我再次詫異,並犯難了:這個廚房間,當時還沒有對外開放,裡面沒有打掃,有點亂,而且鑰匙在紀念館,一時打不開。我抱歉地說:“吳老,這個還沒有對外開放。鑰匙不在這裡。”吳老執拗地問:“那鑰匙在哪裡?能去拿嗎?”我說:“鑰匙在紀念館,你們想看,我讓人去拿,不過要花點時間,你們能等嗎?”吳老說:“那好,我們等!”我趕緊讓人去紀念館拿鑰匙。吳老和朱老,就在故居隔壁的接待室坐著聊天。我說:“吳老,衛生間、廚房這些地方,從來沒人看的。”吳老說:“我就要看這些角角落落,就要看每一個生活細節。”這時候已經十二點半了,可是他們仍然興致勃勃,毫不在意時間。我聽著他們兩位老友的聊天,心裡十分納悶:我真是不懂他怎麼會對這些犄角旮旯這麼感興趣,以至不惜餓著肚子等候觀看這些灰塵跋扈的地方。

由於保管鑰匙的工作人員剛好去吃飯,所以等了好久,工作人員才拿來鑰匙。兩位老人興致勃勃地去看魯迅家的廚房,看到一臺老式的OPHIR牌煤氣灶,很感興趣,問了很多問題:這什麼年代的?什麼廠家生產的?還能使用嗎?我告訴他們:這是當時的標配,這一帶當時已經有管道煤氣了。但目前沒有通氣,因為作為文物是不能使用的。吳老他們圍繞著煤氣灶左看右看,一邊議論,覺得裡面結構並沒有損壞,認為應該還是可以使用的。然後,心滿意足地往外走。這時,吳老忽然又說:“我記得以前有一個魯迅的石膏面模,怎麼沒看見?”我說:“對!有的啊!” “那在哪裡呢?”“在咱們剛才去的魯迅紀念館裡展示啊!”吳老連聲稱悔。可是,這時候已經是下午將近一點,吳老他們還要趕到別處去,實在來不及去紀念館看了,只好連午飯也不吃,就匆匆趕到別處去了。

望著吳老等人離去的身影,我留下的只有感慨:這就是吳冠中先生的執著!現在想來,吳冠中先生畫過《野草》,畫過《魯迅詩意圖》和《魯迅的故鄉》,甚至畫過魯迅遺像,但是沒有畫過魯迅與上海的題材。那次竟然到了紀念館而不看,急切尋訪上海魯迅故居,執意搜尋故居的每一個細節,莫非打算創作魯迅在上海題材的作品嗎?雖然我最終也沒見到他創作出這個題材的作品,但這並不表示他沒有這個意向,或許倒正是體現了一種執著:他還在尋找真實,尋找靈感,因為“執著應該是一種真實”。

文章、圖片來源 / 文匯報

監製 / 淵默、大白

名家话巨匠丨吴冠中先生的执著
名家话巨匠丨吴冠中先生的执著

《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與《百年巨匠》美術篇巨匠吳冠中合影

名家话巨匠丨吴冠中先生的执著

2016年6月19日,《百年巨匠——吳冠中》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開機

名家话巨匠丨吴冠中先生的执著

巨匠軼事 | 啟功:人生沒那麼複雜,就是找樂子啊

魯迅之子周海嬰用鏡頭定格的歷史瞬間

林鄭月娥接受《百年巨匠——饒宗頤》專訪

走近巨匠丨傅抱石的四次寫生足跡

走近巨匠丨楊廷寶:能書擅畫的建築大師

己亥迎春 | 張大千、齊白石……畫過的《歲朝清供圖》

己亥話豬 | 徐悲鴻畫墨豬,濃淡刻畫,趣味十足

蔣兆和:願將對萬物真實的情感訴之於畫作

走近巨匠 | 傅瑞麟改名“抱石”,意喻一輩子追隨石濤

走近巨匠 | “中國只有這麼一個徐悲鴻,還嫌多嗎? ”

走近巨匠 | 潘天壽曾經如此評價石魯

視頻 | 林鄭月娥在《百年巨匠——饒宗頤》開機儀式上的致辭

李小琳:欽佩於饒宗頤先生對中國文化的敬意和深情

走近巨匠 | 茅盾謙稱“字殊拙劣”,書法成就受尊崇

走近巨匠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於右任書法精品50件

開國大典,哪些巨匠登上天安門城樓?

《百年巨匠》配音孫悅斌朗誦|余光中:中秋

走近巨匠 | 黃胄:筆走龍蛇點畫出心

走近巨匠 | 沈尹默:書法曾“俗在其骨”,何以成為一代大家?

巨匠軼事 | 老舍:對白石翁為人與繪畫,我最佩服

巨匠軼事丨1966年8月24日,老舍最後一次出門,再沒回來

關於我們

名家话巨匠丨吴冠中先生的执著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等聯合攝製的《百年巨匠》,是我國第一部聚焦20世紀人文、科技領域大師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一季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共110集。《百年巨匠》第二季由建築篇拉開帷幕。

《百年巨匠》已在中央電視臺(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光陰、博覽欄目)、重慶衛視、浙江衛視、黑龍江衛視、山東衛視、河南衛視、甘肅衛視、新疆衛視、青海衛視、寧夏衛視、西藏衛視、廣東衛視、廣西衛視、北京紀實高清頻道、上海紀實頻道等國內80餘家省級衛視、地方電視臺,以及馬來西亞電視臺等海外電視臺播出,受到廣泛好評。《百年巨匠》已獲8項紀錄片獎項。

《百年巨匠》連續兩年立項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被列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8年紀錄片重點項目,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項目,並獲得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創新發展資金資助。

《百年巨匠》系列叢書連續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列為高雅藝術進校園教材。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共產黨員網”將《百年巨匠》美術篇紀錄片、書籍作為視頻教材和知識講座內容。2017年,《百年巨匠》影像製品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向全國老年人推薦的優秀出版物。2018年,《百年巨匠》系列叢書(10卷)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優秀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