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近聞“茗”~來看梅江區這個小小“茶葉村”的發展變遷記

遠近聞“茗”~來看梅江區這個小小“茶葉村”的發展變遷記

清涼山茶田。清涼村平均海拔約800米,茶園面積約6000多畝。茶葉種植歷史有千年之久。

在梅江區西陽鎮清涼村,春茶採摘漸入尾聲。一大早,59歲的茶農熊權祥從清涼山採摘了一袋新鮮茶青回來,走進作坊和二兒子熊廣慶攤曬茶葉,晾乾鮮葉表面的水分。此時,熊權祥的大兒子熊苑興正忙於企業申報梅江區茶葉產業園專項資金等工作。

在戶籍人口147戶、500多人的清涼村,像熊權祥這樣的“茶農世家”不在少數。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小村莊在數十年間上演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荒山野嶺變成遠近聞名的清涼山茶種植基地,形成了“家家有茶園、戶戶會製茶”的產業特色,帶動小小“茶葉村”振興發展。

開荒墾地“種茶熱”

清涼村位於平均海拔800米的清涼山,氣溫比位於盆地的梅州城區低五六度,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走進清涼山,記者彷彿置身於“清涼世界”。清涼村的茶葉栽種歷史可追溯近千年,但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科技落後等原因,早期的清涼山茶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化、規範化的生產,不僅賣不到好價錢,還出現過滯銷的情況。

“上個世紀70年代,原梅縣人民政府委託清涼村的清簡供銷社,挨家挨戶地向茶農收購清涼山綠茶,並轉贈給葉劍英元帥,他品嚐後高度讚賞。”在“茶農世家”長大的熊權祥耳濡目染,從10幾歲開始便跟著阿婆學習手工製茶。他依稀記得,上個世紀70年代時,純手工、無機械製作的清涼山茶產量極低,穀殼茶等品種的綠茶價格僅6元一斤。

新中國成立後,葉劍英元帥曾多次指示要儘快恢復和發展清涼山茶生產。“1972年冬,村裡來了一批年輕的知青,在環境惡劣的高山開墾種茶。”熊權祥介紹,1973年,國營清涼山茶場(知青茶場)成立,帶動周邊農戶廣泛種植茶葉,改革開放後,清涼山的茶產業逐漸呈現一派蓬勃發展的景象。“過去,大家認為種茶代替耕田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很滿足了,現在大家不愁茶葉的銷路問題,反而擔憂產量不夠供應哩。”說起甜蜜的“煩惱”,年近花甲的熊權祥喜笑顏開。

遠近聞“茗”重傳承

時代變遷,清涼山茶的製作工藝從純手工演變為半機械化,卻依然延續著柴火炒制這一傳統的加工工藝,清涼山茶獨特的“山韻味”猶存。清涼村黨支部書記侯保添表示,清涼山茶醇厚甘香的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遠在印尼、毛里求斯、加拿大、法國的海外華僑,即使年過古稀,也要親自踏回故土,尋找家鄉的味道。

遠近聞“茗”~來看梅江區這個小小“茶葉村”的發展變遷記

59歲的茶農熊權祥沒有歇息的念頭,從清涼山採摘回來的他揹著一袋新鮮的茶青,走進作坊和二兒子熊廣慶攤曬茶葉,晾乾鮮葉表面的水分。

自2007年以來,熊權祥的兒子熊苑興、熊廣慶先後返鄉發展茶業,成為家中第四代茶農。2010年,熊苑興成立清涼山苑興茶莊,並於2017年註冊成立梅州市山之韻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政府和政策的支持下,其種植規模不斷加大,佔地200多畝的生態茶園主要栽種了細葉黃旦、水仙等茶種,年產量約2萬斤,年收入達200萬元。熊苑興說:“依託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梅江區茶葉產業園的創建,我們作為返鄉創業的新茶農也越來越有信心,近年村裡返鄉種茶的新農人就有10多位,待標準化廠房等項目落成,將進一步帶動清涼山茶高質量發展,助推清涼山茶走向全國。”

目前,清涼村的茶園面積約6000多畝,總產量約20萬斤。其中,曾經6元一斤的穀殼茶已成為當地的名貴品種,因產量稀少,其價格可達500元一斤,小小的茶葉見證了村莊的鉅變。“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重視下,特別是西陽鎮茶葉協會成立後,清涼村的茶農有了更多學習種植、加工、管理等技術的機會,為提升茶葉品質和品牌價值創造了有利條件。”侯保添表示,如今,廣東舉全省之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將為清涼山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下來,清涼村將進一步完善交通設施建設,久負盛名的清涼山茶產業將藉助大灣區的東風,走出圍龍,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