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率先出現插入式刺刀的中國沒有出現套筒刺刀?

火器工坊


刺刀真正普及是燧發槍時代的事了。

這種塞入式刺刀都曾經在東西方的歷史上出現過,明朝的我不瞭解,而且我個人感覺也有可能是用來發射的鐵箭。
早期火槍,不管是火門槍還是火繩槍,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射程、射速都很感人,而且還面臨雨天無法使用的問題,所以兩軍對陣,步兵在射擊之後還是要以冷兵器搏鬥的,直到燧發槍時代也是如此。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歐洲都是給步兵方陣搭配長矛手來保護火槍手,比如西班牙大方陣、古斯塔夫大方陣等,即便是莫里斯橫隊,也有三分之一的步兵是長矛手。
後來出現了塞入式刺刀,簡單點說就是一個箭頭連一個軟木塞子,將軟木塞子塞進槍口,一根火繩槍就成了山寨長矛。



但是問題是,這鬆了容易掉下來,緊了還拔不出來,也就是說實用性打了折扣,我想明朝這種發明也存在這種問題,所以還不如搭配長矛手以及給火槍手配備肉搏武器來的實在。

比如說,明清兩朝都給火槍手裝備腰刀用來肉搏。
無獨有偶,歐洲的俄國也給射擊軍的火槍手配發大斧子來肉搏。


後來到了燧發槍時代,
由於燧發槍具備火繩槍不具備的優點,比如說陰雨天氣依然能夠射擊的優勢,為了應對肉搏,套筒式刺刀這才應運而生。套筒式刺刀的優點在於,裝上刺刀並不影響射擊,也不用像塞入式刺刀那樣擔心掉下來或者是拿不出來的問題。
而為什麼中國沒有套筒式刺刀?簡單點說,沒那個需求。

第一、明朝連火器都沒有普及,更別說刺刀;第二、清朝在鴉片戰爭之前的所有對手,基本上都頂不住清軍步兵炮兵集火射擊以及騎兵的衝鋒。所以,在這一程度上,刺刀是不會出現在中國的,結果這反而讓清軍因為迷信火力而導致武德喪失,導致清軍在近代根本頂不住洋人發動得刺刀衝鋒。
清軍道光年間平定張格爾的阿瓦巴特莊之戰很好的體現了清軍的戰術思想,即步兵炮兵居中射擊,騎兵兩翼迂迴。而且戰鬥往往在射擊階段就已成定局,因為清軍的連環陣在當時的東亞大陸上是火力最強的步兵方陣,等到清軍發起衝鋒的時候,敵軍早已因為密集的火力而崩潰,此時肉搏戰的比重已經大大降低。

所以,清朝對刺刀的需求微乎其微,直到公元1840年。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歐式刺刀的起源及相關傳說

位於法國與西班牙兩國交界處的巴斯克小城巴約訥(Bayonne)數個世紀以來都以製造餐具和兵器而聞名歐洲。雖然並無確鑿的證據,但刺刀bayonnette這個法語單詞的語源通常與巴約訥城聯繫在一起,並且很可能是從當地的一種獵刀演化而來。16世紀後期,該地出產一種名為巴約訥匕首的刀具,此種刀具可能就是歐洲軍隊所用刺刀的直系祖先,當這種匕首與火繩槍搭配在一起使用時就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刺刀(bayonet)的前身。1611年,蘭德爾·考特格拉夫在其所著英法雙語詞典中,將bayonnette釋義為“小而平直的開刃袖珍匕首或懸於圍腰下的形如匕首的大刀。”這是歐洲文獻中最早的關於bayonnette的書面解釋之一。由此可見,此時用於刺擊殺敵的原始刺刀在歐洲尚未出現,但由於文獻的缺失,學者們也難以斷言歐式刺刀真正的起源,而僅能從民間傳說以及隻言片語的記錄中去推導刺刀出現和發展的源頭。

早期的滑膛槍射擊精度低,裝填和擊發的過程極為繁瑣,因此當獵人們在追逐諸如野豬之類的危險獵物之時往往要額外攜帶一把短矛來防備萬一。然而這種一手持槍一手持矛,致敬武悼天王的cosplay在實際的應用中多有不便,因此獵人們還隨身攜帶匕首和短刀,並將刀柄插入槍膛中,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製作成一支用於近身格鬥的短矛。最早的關於刺刀的傳說即與巴約訥城周遭地區所流行的野豬狩獵活動息息相關:被獵槍打傷的野豬猛烈反擊,而來不及重新裝填彈藥的獵人在情急之下將匕首插入槍膛中自衛。另一說則是巴斯克當地的居民在與山賊的對抗中耗盡了彈藥,而不得不將劍柄插入槍膛中與山賊展開白刃戰併成功地驅逐了對方。17世紀末的另一種推論則認為最早的刺刀是由巴約訥城的弩手們所用的短刀演化而來。

雖然缺乏翔實可靠的文字資料,但不論是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還是後人的推論都無一例外的把刺刀在歐洲的起源與巴約訥城所出產的刀具聯繫在一起。基於所能蒐集到的資料,筆者所能作出的推斷也僅是16世紀後期的巴約訥所出產的某些刀具(匕首、獵刀或其它用途的短刀)可能因其形制和尺寸較為合適而受到當地火繩槍手的青睞,並且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被插入槍膛中組裝成臨時性的近身格鬥的兵器並於1640年左右演化成為歐洲最早的插入式刺刀。這些最初的、原始形態的刺刀在歐洲被稱為“手柄刺刀”(bayonets with handles),之後則被命名為插入式刺刀 (plug bayonets)。

插入式刺刀的發展

就軍事層面來說,早期的火繩槍手在裝填彈藥時用時太長,因此需要長矛手保駕護航。結成戰陣的長槍兵近戰威力十足,但不足之處在於他們的機動性較差,同時過多的長槍手也會遭成同一支軍隊中火繩槍手的數量不足。17世紀中葉的火槍較之前更為輕便,叉形槍架不再是必備品,這大大提高了火槍手的機動能力。但這一機動性方面的提高卻在一定程度上被行動遲緩的長槍手抵消了。

在1647年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法軍將領雅克·德·查斯特耐指揮的軍隊並不攜帶劍,而是裝備了柄和鋒刃各長一英尺的刺刀,特製的刺刀柄能夠固定在槍膛內。查斯特耐解釋到之所以讓士兵們攜帶這種刺刀是方便他們在開槍射擊之後可以快速的組裝短矛以應對敵軍的突襲。這也是有據可查的最早的關於歐洲人在戰場上使用刺刀的文字記錄。雖然部分資料聲稱刺刀在歐洲戰場上的首秀始於1642年,但這實際上是後人在轉述查斯特耐的記錄時出現的數字錯誤。

在法王路易十四長達72年的統治中,法國軍隊逐漸成長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軍隊之一,他所推行的相關的軍事改革也深刻的影響了刺刀在歐洲的發展。1671年,路易十四以官方形式將刺刀引入軍隊中,此舉開歐洲軍隊之先河。在此之前,法軍只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由將領們自行決定是否有必要使用刺刀。軍隊也不提供刺刀刺殺技術的相關訓練,因為在肉搏戰中唱主角的還是長槍。然而從1671年開始,刺刀及相關的使用技術也成為法軍的訓練項目之一。

英軍約在17世紀下半葉引入刺刀,1662年查理二世派遣三個營的英軍前往丹吉爾,這應該是最早裝備插入式刺刀的英國軍隊。1672年4月查理二世下令為新組建的12支龍騎兵團提供火繩槍,“一柄刺刀或一把大刀”。至1673年,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裝備了插入式刺刀,但是真正堅持使用刺刀的只有擲彈兵。

型制及優缺點

最初的插入式刺刀沒有刀鐔,外形不似匕首卻更像長槍的槍頭,刃長1英尺,寬1英寸。從17世紀80年代起,刺刀的外形逐漸有所改進,刀柄變得更短,上粗下細的外形更明顯;刀鐔也成為標準的配置。插入式刺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火槍手的自衛能力,但也帶來了種種的不便。首先,安裝插入式刺刀之後,火槍就無法再次裝填發射;其次,刺刀塞入太緊則難以取出,塞得不緊即容易掉出又有可能在突刺後陷在敵人的身體裡。

1689年基利庫蘭基之戰(Battle of Killiecrankie),對戰雙方為裝備匕首,闊劍和雙手劍的雅各賓保皇派和使用插入式刺刀作為近戰武器的政府軍。在承受住了政府軍的射擊後,順山勢而下的保皇派戰士疾風般殺入敵陣中,抽出隨身攜帶的闊劍一陣狂砍亂殺,來不及安裝刺刀的政府軍隨即被擊潰。此戰無疑是傳統刀劍對插入式刺刀的一場完勝,也充分暴露了插入式刺刀安裝困難的缺點,而這一缺點在殘酷的戰場上無疑是致命的。

環式刺刀

為了在不影響火槍裝填和射擊的情況下把刺刀和槍管更牢固的聯繫起來,法國人又發明了環式刺刀 (ring bayonet)。據雅克·佛朗西奧斯·德·查斯特耐(雅克·德·查斯特耐之子)記載,他曾目睹一些士兵攜帶的短劍沒有劍格,取而代之的是銅環,劍柄尾部也有一個銅環。這兩個銅環可以穿過槍管把刺刀固定住,時間大約是在1678年8月之前,這可能是一種出現時間較早的環式刺刀。根據圖片記載,流傳至今的環式刺刀既有劍格又有銅環,很可能是改進後的新樣式。

作為新式的試驗品,法軍裝備和使用環式刺刀的時間並不長。雖然環式刺刀不妨礙擊發火槍,但它的固定裝置太不可靠,刺刀經常從槍管上脫落。但環式刺刀不影響火槍射擊的設計理念無疑是一項革命性的創舉,突破桎梏的關鍵在於發明更為可靠保險的固定裝置。最有效的解決方式是用包覆性更強的金屬管取代銅環以加強閉鎖效果。然而這一創新在具體的實施中卻不得不面對一個頗為棘手的問題,即因標準化的缺失而造成的火槍口徑大小不一的實際問題。為每一杆火槍都專門製造一把與之相匹配的刺刀顯然是不可能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裂式套筒刺刀(split-socket bayonet)應運而生。

開裂式套筒刺刀

早在1688年,法國人就曾經試驗過套筒式刺刀,可惜這次實驗並不成功。主要原因就在於口徑不一的火槍使得套筒式刺刀無法牢固的固定在槍管上,刺刀不是自行脫落,就是被火槍的擊發所震落。雖然軍部的大臣不看好套筒式刺刀的前景甚至一度打算讓步兵攜帶拒馬來加強防禦力。但天才的軍事工程師沃邦堅決反對這一提議,他力薦軍部保留套筒式刺刀,並開發出了適應性和閉鎖性更強的開裂式套筒刺刀。

這種刺刀的刀柄為中空,圓柱形套筒狀。套筒的一邊開一道長槽,長槽旁邊再開一直角型的槽。使用時只需將套筒套在槍管上再旋轉半圈即可將刺刀固定在槍口的準星上。這種新式的刺刀比插入式刺刀更方便安裝和拆解,同時又比環式刺刀更牢固可靠。但這並不表示它就是完美無暇的,首先開槽的刺刀整體強度較差,使用壽命較短。另一方面它仍然沒能解決刺刀脫落的問題,根據斯科特爵士(Sir S. Scott) 的記錄,在1843年的米亞尼戰役(Battle of Meanee)中,第22兵團的英軍士兵不得不把刺刀捆紮結實以防脫落。無論如何,套筒式刺刀無疑是成功的,除了一些些微的改進之外,套筒式刺刀的基本型制在其問世之後的150年間改動不大。

固定式套筒刺刀

這種簡單但堅固的固定方式大約出現於1730年,與一側開長槽的法國式開裂套筒相比,這種新套筒的尾端套上了一枚厚度較大的鐵箍,側邊開之字形短槽。這一稍為改良的刺刀在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比之前的形制更勝一籌,並演化出多種不同的形制。但它們時不時的還是會從槍管上脫落,因此人們又逐漸添加了諸如鎖閉環、彈簧扣等加強鎖定的小部件。

明代銃劍

與缺乏文字記載的歐洲不同,古代中國關於銃劍(或銃刀)的記錄是有據可查的。據《明會典》記載,嘉靖年間(16世紀上半葉)明軍即裝備可插入槍頭的快槍,快槍乃是一種全長6.5尺的火門槍,士兵擊發火銃之後,將槍頭塞入銃口即可組裝成一支長槍。關於快槍所用銃劍的具體形式似乎並無可靠的文字記載,以圖形來看,其外觀更似槍頭而非短劍,但其出現的年份毫無疑問要遠早於歐洲。快槍造價低廉,北軍士兵裝備及多,但快槍做工粗劣,“腹中斜曲,口面大小全無定製”,更兼“柄短贅重”,因此其實用性無疑要大打折扣。打放之後,以柄代棍鈍擊敵人反到更實用。

成書於萬曆年間,並於崇禎3年(1630年)增補完成的《兵錄》一書亦記載子母鳥銃銃管中可插入劍鋒長一尺三寸的短劍,稍微扭轉之後,即可扣緊。以此來看,此類銃劍亦屬於插入式刺刀,為不得已的情況下方才使用的近戰武器,其優缺點在前文以有論述,在此不做詳談。

至隆慶、萬曆年間,明軍裝備火器數量之多較前代大有漲勁。戚少保所練軍士的火器持有率一度高達50%以上,但在火器打放完畢之後,給予敵軍致命一擊的仍是以冷兵器殺敵的鴛鴦陣。自張居正、戚繼光之後,明朝國勢軍勢日衰,士兵疏於訓練,甲兵器械多粗製濫造。明軍此時尚處於刺刀研發的萌芽時期,插入式刺刀不但對於火銃口徑的要求極高,其可靠性及實用性也遠不如傳統冷兵器,在戰場上所發揮的作用有限,對於尚未摸到火器標準化門檻的明軍來說自然屬於雞肋。政府在危難之時更為看重威力強大,殺敵效果立竿見影的西式重炮,因此大量的財力和人力被用於購置火炮。

此外,明朝銃劍的研發主要得益於少數人才的努力和靈光閃現,財力物力雄厚的朝廷和兵部對此似乎並不感冒。因此當這些人才凋零之後,內憂外患的大明王朝自然也就不會去進一步開發這種在當時的環境下可有可無的雞肋武器了。

清軍的武備和發展

清軍入關之後,火器的發展和裝備一度繁盛。早在努爾哈赤時期軍中即有身披重鎧,善使冷兵器肉搏的“死兵”。在寧遠、錦州連吃兩次大虧之後,皇太極對於重型火炮的引入極為重視,鑄炮和操炮技術的引入無疑成為清軍關注的重點。定鼎中原之後,八旗及綠營兵制更為完善,無論是駐防八旗還是禁旅八旗,在春秋二季的合操中都要演習槍炮弓矢及藤牌刀矛等冷兵器,至於銃劍則未有提及。

清軍仍處於冷熱兵器混用時代,刀、槍、鏜耙、大斧、弓矢等冷兵器極多。各營官兵除專習弓箭、槍炮及藤牌外,還需兼習長槍大刀等冷兵器。順治5年(1648年)規定,無論馬步兵丁皆須裝備腰刀一柄以防身自衛。此外,清軍裝備的鳥槍雖然名目繁多,但兵丁所用鳥槍皆為落後的火繩槍,不利於裝備和發展刺刀。雖然清軍戰陣中鳥槍兵的比例高達40%-60%(雍正年間),但仍混雜相當數量的弓箭手以及長槍手和刀牌手等,而此時的歐洲主要國家的陸軍已發展出了較為成熟的套筒式刺刀並淘汰了長槍兵。

結論

古代中國無愧於研發刺刀(銃劍)的先驅,早在16世紀上半葉即出現了與火門槍搭配使用的銃劍。鳥銃傳入之後,最遲於1630年左右明朝軍事家們就製造出了插入式刺刀。雖然受限於各方面的原因,明軍未能普及和進一步發展刺刀,但明朝軍事家們的這一嘗試無疑值得肯定。

自入關直至十九世紀列強染指東北亞大陸的漫長歲月裡,清軍的槍炮投射力量冠絕東亞,無論是面對大明王朝,李自成的大順軍,各自為政的南明諸王或是稍後崛起的準格爾汗國,清軍都能夠以數量龐大的火炮壓制對方。在列強介入之前,清軍始終能夠對周邊諸國保持或多或少的軍事優勢。客觀來說,彼時東北亞的軍事技戰術及相關的科學研究全面落後於同時代的西方,而清軍作為當地的龍頭老大,憑藉其冷熱兵器混編的軍隊和戰術已然可以壓服周邊任一勢力,那麼在缺乏強大外力侵入的情況下自然也無需發展刺刀以及相關的技戰術。

自17世紀50年代中後期始,東北亞大地上清王朝的主導地位已基本確立,大規模的戰爭不再頻繁。相反的,歐洲各國反而進入了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且這一大戰頻發的趨勢一直延續至20世紀。此時西歐諸國的軍事技戰術發展可謂一日千里,相關的軍事改革以及重大的技術性突破層出不窮,作為歐洲刺刀起源地的法國在17世紀末的刺刀革新中反倒漸顯頹勢。無論是沃邦還是查斯特耐都對這一問題憂心忡忡。他們都對長槍在軍隊中的地位提出了質疑,沃邦甚至認為在火藥武器如此興盛的情況下,長槍幾無存在的必要,它們過於不便,幾乎拖慢了三分之二的將士在戰場上的機動性。饒是如此,歐洲戰場上長槍與刺刀之間的共存與競爭仍達數十年之久,直到17世紀末歐洲軍隊才開始開發出刺刀作為進攻性武器的潛力。當更高效的槍支(煫發槍)和更牢固的刺刀(固定式套筒刺刀)問世之後,火槍手的作戰效率和獨立性大為提高,至18世紀初歐洲各主要國家才相繼將長槍從部隊中淘汰。由此可見,對於傳統的革新並非朝夕之事,在軍事技術交流頻繁的歐洲尚且如此,更遑論相對保守的古典中國了。


派大早


這個問題應該算是古代中國火器發展遲緩、重視不足所致的。插入式刺刀確實就是中國率先推出的,不過只能算是一個雛形,並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刺刀。

早在明代,明軍的單眼銃確實是可以裝刺刀的,1610年以前的書籍中確實有印證,不過那會兒叫銃刀。稍晚一些的時候,法國人也推出了刺刀,插入式的刺刀。



插入式刺刀的缺點就在於和槍並不兼容,插入槍口之後就不能射擊了,侷限性特別大,一旦插入刺刀,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冷兵器了。基於這個原因,才出了套筒刺刀,就是套在槍口上的。


而這個時候,中國的槍械其實是一個停滯不前的局面,清代推出個叉子槍,其實根本就不是專門為了拼刺設計的。


但是與此同時的歐洲,槍械的發展非常迅速,1688年,法國人推出了套筒刺刀,這個時候,槍手便不需要長矛兵的保護了,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他們的冷兵器時代已經結束了。

但是這個時候,中國的作戰思想裡面還是停留在冷兵器時代,重視的是騎兵步兵,而不是槍炮類的熱兵器。這就直接導致中國的槍械停止發展,針對槍支的使用戰術都隨之停止。

並不是說,拿出了插入式刺刀,就能拿出套筒刺刀。沒能拿出來,說明的問題就是,思想不同,理念不同,思想理念全停下了,而且還拋棄了,差距就出來了。


軍武文齋


我瞭解的有記錄的插入式刺刀不是中國首創吧?畢竟我水平有限,如有史料望告知


四海天驕


沒明白你的意思,說清楚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