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為古老絲綢之路注入新元素


數字經濟為古老絲綢之路注入新元素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絲綢之路”分論壇聚焦數字化轉型,對接需求分享經驗,取得務實合作成果

數字經濟為古老絲綢之路注入新元素

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絲綢之路”分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圖為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論壇上致辭。

苗露 攝

數字經濟為古老絲綢之路注入新元素

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絲綢之路”分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作為此次論壇的務實合作成果,來自8個國家的15家中外企業對新簽約的8個數字經濟合作項目進行了文本交換。

苗露 攝


數字經濟為古老絲綢之路注入新元素


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絲綢之路”分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作為此次論壇的務實合作成果,來自8個國家的15家中外企業對新簽約的8個數字經濟合作項目進行了文本交換。

苗露 攝

中國已經與16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協議,聯合7個國家共同發起了“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合作倡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成超過30條跨境陸纜、10餘條國際海纜,在50多個國家探索遠程醫療合作,與40多個國家的相關企業合作開發移動支付等新應用……

這是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從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絲綢之路”分論壇上獲悉的一組數據。近兩年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努力下,“數字絲綢之路”從理念轉變為行動,從遠景轉變為現實。本屆高峰論壇新設立的“數字絲綢之路”分論壇也因此備受關注。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近年來,中國政府積極部署電子商務、智慧城市、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中國政府秉承“開放創新、包容普惠”的宗旨,大力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分享數字化轉型的變革紅利,為古老的絲綢之路注入了新元素。

“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老撾郵政電信部部長坦沙邁•貢瑪西說,在中國的數字經濟項目支持下,老撾衛星公司開始將數字電視機頂盒佈局到農村地區。“非常期待中國能夠繼續支持老撾發展數字經濟,幫助我們開發信息技術基礎設施,進而實現減貧。”

古巴通信部部長豪爾赫•路易斯•佩爾多莫•迪•萊利亞也談道,早在2011年,中國和古巴就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引進了中國在DTMB和AVS兩個領域的標準,並在哈瓦那建立技術示範區。“在中資公司的幫助下,古巴數字電視覆蓋率達到70%,所有省份都建立了電視發射器。”

目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各國都在致力於繁榮數字經濟。“塞爾維亞比任何其他歐洲國家都需要數字化轉型,以縮小我們過去幾十年基礎設施的差距。”塞爾維亞副總理兼貿易旅遊和電信部部長拉西姆•利亞伊奇認為,數字化轉型能夠把全球連接在一起,增加全世界範圍內的工作機會,促進全球市場的形成。

埃及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部長阿姆魯•塔拉阿特說,“各國都在朝著數字經濟轉型,藉此縮小彼此之間的差距。數字化革命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他表示,數字經濟的發展,也讓隱私保護等面臨挑戰,“這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國際國內合作”。

格林納達基礎設施發展、公用事業、能源、交通部執行部部長格雷戈裡•鮑恩表示,格林納達政府希望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尋求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區塊鏈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共同實現數字化轉型。

“數百年來,古絲綢之路不僅是重要的國際貿易通道,更是人類交換知識和文化遺產的重要渠道。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絲綢之路也成了數據流通的重要通道。”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部長默罕默德•扎喜德•圖爾罕認為,全球的數據已經在總量和種類上有了“爆炸性的增長”,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將會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量。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建議,深化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製造業、交通、能源、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加強智慧城市建設合作,消彌“數字鴻溝”,不斷拓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共同推進數字經濟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據悉,作為此次論壇的務實合作成果,來自8個國家的15家中外企業對新簽約的8個數字經濟合作項目進行了文本交換。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付朝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