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华学院积极推进“思政+”教学改革创新

近年来,西安培华学院积极发挥思政课作为“高校第一课”的地位和影响力,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激发创新潜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学院思政部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新途径,从探索到复制到跟进再到创新,逐渐探索出“专业课+思政课”成熟的思政教育新路径。

西安培华学院积极推进“思政+”教学改革创新

思政部和二级学院结对子

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而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动力。陈宝生部长在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回归时说道,要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培养又红又专堪当大任的一代新人。

据此,学院思政部积极与各二级学院结对子,开展“思政教学的艺术化”尝试。

按照这一逻辑,学院思政部将思政课教师相对稳定于各二级学院有利于教师们尽可能熟悉学生、了解各专业特性,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开展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和教学改革。

从2017年开始思政部根据学科专业属性将二级学院分为四大板块。如人文艺术类板块(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医学类板块(医学院)、经济类板块(会计与金融学院)、科学与信息类板块(智能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同时积极开展教改活动,针对人文艺术类专业学生,教改的主题是“艺术化的思政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的艺术化”,让学生结合专业学习,以艺术作品的形式“诗情画意说思政”。在医学专业提倡围绕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志愿者精神、大健康理念、临终关怀、医患关系等问题开展教研教改。在经济专业围绕职业诚信、数据与人性等问题开展教研教改。在科学与信息专业,围绕科技与人类社会变革、人与机器人、信息革命等开展教研教改,如当机器人有了意识,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从思政教改1.0到2.0淬炼出6本厚厚的册子

2017-2018学年,思政部在艺术人文类专业开展教改试点。涵盖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传媒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十多个专业的近千名学生。

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高”、“两多”:“到课率高了、抬头率高了、及格率高了”,“互动多了、欢声笑语多了”。

最令思政教师感到荣光的是看到学生们的手绘作品、诗歌作品印刷成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成果汇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生成果汇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成果汇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十大历史人物与故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学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教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美女性篇》、《采撷学生作品,献礼培华九十》。这些初步成果体现了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的巨大魅力。

2018—2019学年的时候,学院思政教学改革进入2.0时代,思政课的艺术化教学在全校铺开,受益学生为全体大一大二思政课学生。

高擎红色旗帜 锻造出培华思政的特色内涵

西安培华学院自诞生起就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在不同的年代烙上了深深的红色印记,学院思政部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也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结合。

进入2019年三月以来,思政部和陕西省红色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了10余场“红色文化宣讲会”活动,邀请了革命后人来校宣讲革命事迹和家风,同学们备受鼓舞、也深受震撼。

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是学院思政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思政部史晓眉教授说:“新时期的思政课教育要有跨界意识,与专业课结合才能让思政课接地气,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结合思政课才能有底气”。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记者 张志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