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医生不再给患者开辅助检查,开药也只开最简单基本的药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康医生说健康


病人把急性心肌梗死当感冒命令医生开药散打发生命健康,医护人员省心多了!据说小概率事件的急性心肌梗死再怎么样也都轮不到自己身上,况且哪有那么多求医时突然死翘翘的!

这是当前大家几乎要自掏腰包医疗所面临的“过度医疗过度检查”和“看病难看病贵”所痛恨的事情。

按照某视理念,NNN种疾病一律都给口服药散,吞服药片也有风险,会噎死人的。输液只适合“垂死”的时候,比如感冒后病毒性心肌炎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然后临阵磨枪血管打不到。

如果是自掏腰包,再便宜的东西也很贵。这就不论男女老少老弱病残轻重缓急,一律不用检查假设也没有医疗仪器设备给查,一律开口服药散!病人看个小病急性心肌梗塞,不就一点胸痛嘛,花5毛钱。那有多好啊!不过火葬场就热闹起来了。

医生护士也都省心多了!脑出血没CT、RMI可以做,不能确定脑的哪个部位出血、出血量多少、脑出血性质如何?需要内科药物保守治疗还是紧急手术干预呢?最后还是拉回去顺其自然吧。

人均寿命延长的,突然间又回到旧社会40岁已经是老态龙钟了,很难有60甲子圆满的。更别想说现在95岁还那么硬朗帅气。

都是钱在作怪。如果医疗全部由国家掏腰包,估计病家一天做10个头颅CT都闲少!免费急救车都被占为己有:免费急救司机免费急救医护人员……然后真真正正需要急救的,只能排队100年。

当人们平均寿命延长,100岁都不是梦。在享受岁月静好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众多的医护人员在如履薄冰负重前行!临床第一线医护人员超强度运作连轴转导致许多30多岁左右就疲劳死,刚刚毕业不久,医学博士又有什么用呢?


脑力王子范知旭


如果到那一天,任何捡查医生不拿回扣,没有医药代表给医生开多少药给多少红包的现象存在,那医患矛盾就基本解决了。本人深有体会,那是年后,在贵医附院家人因手掌心脱皮开裂,手肿。医生开了各种捡查,跑了三天。花了一千多。最后一个内科医生还是什么砖家,在看不出什么毛病的情况下,开了伍佰多块钱吃不死人,医不好病的,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的药回家,並说,回家未好,再回来外科,皮肤科,内分泌科都要看一下。有这种砖家害人不淺,錢花了,有屁用。后来转一中医院看,运气好碰上好医生。不嫌脏亲自翻看一下,结论为湿疹加感染,开一些洗洗搽搽药回家。錢不多,半月完好,这种医生是黑暗医疗中的一亮点。


dddwww


1、首先解决体制问题。

2、树立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理念。

3、取消检查费,化验费,B超费,CT费,磁共振费,生化费……等各种仪器费用。

4、一次开3~5天药!品种不超过3种药,用小方低包好,放入小纸药袋中。既不发生药物交叉毒性,又不让费,还节省开支。

5、住院免费医疗。(职工)

回恢到免费医疗的情况!迫在眉睫!


用户1839855933088


说个例子吧,每天的三餐管叫吃饭,目的是解决肚的问,我们除了要米饭之外,还要有肉,鱼,青菜,油,盐,调味料,这里除是饭是主药,其它的都是辅助药,如果你们觉得只吃米饭就可以其它的全停我相信医生也能做得到的。再说一个例子建房,除了泥士是主药,其它的钢筋,水泥,沙子,石头,石灰粉,油漆,门窗,瓷砖,石板,电线,灯具,拦杆,马桶家具等都是辅助药,全部不用。我们就回到了山洞时代。

所以能说出上面假设的人就能看也一点点医学或者药品见短都没有的人提出来的。


手机用户53009976517


关于辅助用药我来说说,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辅助用药,虽然有争议,但一般认为辅助用药是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 或在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物。辅助用药按临床应用习惯一般包括营养支持药、预防并发症、调理类中成药等,临床主要用于麻醉、肿瘤、手术、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感染性疾病等的辅助治疗。从这个概念看,辅助用药不是疾病的治疗药物,但对治疗药物有辅助作用,换句话说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治疗疾病的是治疗药物,不是辅助药物,辅助药物是治疗疾病时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的药物。既然这样有人会问如何把握用与不用,这就全掌握在医生的手上,如果医生医术高,医者仁心,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药物与辅助药物的关系合理使用,达到两者的完美结合,既提高了治疗药物的效果,降底了其不良反应,又节省了费用,比如化疗时,治疗药物为化疗药,辅助药为止吐药,保肝药等,这就是一定要用的辅助药,如果不用,化疗时患者会因呕吐痛苦不堪,也有出现肝损害的风险。还有术后患者恢复期使用氨基酸等营养药。目前由于利益驱动,医疗腐败出现了滥用辅助药的现象,比如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正常饮食,还长时间输注氨基酸、脂肪乳,一些中成药的长时间使用,同类型药物联合使用,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增加了医疗风险。所以国家在近1一2年已开始加大了对辅助用药的整治力度,制定了辅助药的使用目录,加强了对医生及医院在辅助用药的监控,相信在一系列的措施的作用下,辅助药会回到一个合理的范围。所以作为一个合格医生,应该合理使用辅助药,该用时一定要合理的用,不该用时则要慎用,而不是一概停止使用,武断的处置,如果那样就违反了作为一个医生的良知,也增加行医的风险,得不到患者的信任。


不惑91141856


看了上述文章感觉医患之间完全没有真正的对医疗问题的勾通。完全缺乏真正的信任与理解。这些根本上的问题不解决医患矛盾或者说叫理解只会更激烈。

目前为止医改政策已经很多了。为什么医患双方都满意。这样的医改可能只会越来越越乱。给民众一感觉没抓住要害和重点。有头痛治头 足痛治足的感觉。还是恳切希望政府部门不沉医院,下沉底层民众多多了解真实情况。一点一点的改革。医疗改革太复杂真的不能极慢慢改半年改一点几年后逐渐完善。用半年把问题全解决不可能。总之慢点好,稳步改革是上策。


NW荷塘清风


所有内科患者得病就都可以不住院


香约


你跟一个病人说你患的病肺炎,病人问你有什么依据,凭什么说是肺炎?

医生说你有咳嗽、咳痰、发热,肺炎就是这症状啊。

病人说哦咳嗽、咳痰、发热就是肺炎,那开药吧,你看是不是,不用辅助检查就能知道是什么病。

题外:据说引起咳嗽、咳嗽、发热的病还有肺结核、肺癌、支气管炎。


雷人一生


这种说法是极端片面的,没有医学常识,首先搞清楚医生看病为什么要开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为了帮助鉴别诊断一些相同症状的疾病,以及查出患者隐藏的其他合并症,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降低医疗风险。比如一个发热患者就诊,医生除了询问病情测量体温之外,还要给患者开血常规检查,看看有无白细胞增高或者减低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是中老年患者还要开胸片心电图等检查看看有无心肺疾病。当然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或者私人诊所由于缺少相应辅助检查设备,往往是靠医生临床经验做简单体格检查和询问病情后就开药,患者当然觉得很便宜,但是医生难以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会有一定医疗风险。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互相换位思考理解对方难处,相互沟通才能改善医患关系。


善良的神童喷子


医疗弄得人人自危,因为医保这也限制,那也限制,大夫没法正常用药看病,不能过度检查,况且现在病人也不相信大夫,以后靠老天保佑吧,活不了的就去死,死不了的就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