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多关注“千与千寻和千惠”的文字,不会让您失望。真的,废话不说了,直接上干货。

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叙以边境处一片狭长的山地,海拔高度在六百米到一千米之间。戈兰高地原本是叙利亚的地盘儿,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被以色列攻克,并一直占领至今。去年小编走进以色列,登上戈兰高地重要的军事据点——兵头山,探访这处炮声虽已远去、但硝烟依然不散的昔日战场。(下图:兵头山,Mount Bental,又译“本塔尔山”,山上坑道纵横)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戈兰高地居高临下,向西可俯瞰以色列最富饶的加利利谷地,向东可直取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堪称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下图:竖在兵头山上的指示牌,标示着中东重要城市的方位及里程: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240公里;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85公里;伊拉克首都巴格达,800公里;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60公里……)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后,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发生战事,叙利亚就在戈兰高地修筑防线。但是在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胜利,攻占了戈兰高地。这场扭转中东局势的重要战争只打了6天,所以也称为“六日战争”。(下图:一群北美来的学生正在兵头山上听导游讲解戈兰高地的战史)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1973年10月,前番战败的叙利亚军队利用以色列赎罪日举国放假的当口,发动突然袭击,进攻戈兰高地,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响。正在享受假期的以色列第7装甲旅官兵仓促集结,驾驶坦克奔赴兵头山至黑门山一线,以一旅之兵力迎战叙利亚的一个装甲师加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下图:兵头山上的军事工事,这些工事是数十年前由叙利亚军队修筑的。)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以军官兵深知一旦戈兰高地被攻克,以色列将无险可守,灭国的厄运就会降临。在这场打了两天的战斗中,以军第7装甲旅把军人的勇气和毅力发挥到了极致,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抵抗住了数倍于己的叙军,挽救了国家和民族。战斗结束后,黑门山到布斯特尔山之间的谷地上,到处是坦克的残骸。这处惨烈的战场,后来被冠以“眼泪山谷”的名称。(下图:从兵头山上俯瞰“眼泪山谷”。)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第四次中东战争因为在犹太教最重要的圣日——赎罪日发动,所以又称为“赎罪日战争”。其中发生在戈兰高地的“眼泪山谷之战”,成为现代军事史中装甲防御作战的经典战例,而被收入世界各国装甲兵的教科书中。(下图:兵头山上,休息、喝咖啡的以色列女兵。)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下图:兵头山下的犹太人定居点“梅伦戈兰”(Merom Golan)。1967年以色列打赢六日战争后,在叙军丢弃的兵营中建立了这个“基布兹”(Kibbutz,以色列的集体农庄)。戈兰高地原本是叙利亚的领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以色列在戈兰高地建立定居点是非法的,但以色列不管那套,你说你的,我占我的。目前以色列在戈兰高地建有数十个犹太人定居点。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即1974年,为了避免战争再起,联合国成立了名为“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UNDOF)的军事维和力量,进驻戈兰高地,设立“缓冲区”,隔离叙以双方的军队。(下图:设在兵头山上的UNDOF观察哨,左侧的那位是挪威军人,胸前的军衔标志显示他是一名少校军官。)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下图:在兵头山上执勤的芬兰维和军人,从他胸前挂的军衔标志看,应该是一名上尉军官。从1974年至今,已有多国军人参与在戈兰高地的维和行动。2014年还发生过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扣留当时在此维和的菲律宾军人这样的恶性事件,好在事件最后得以和平解决。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尽管有联合国维和,但戈兰高地仍然是一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阿拉伯人曾表态:只要还有一寸阿拉伯土地在以色列的占领之下,中东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可问题是,在中东这地方,历史、宗教、文化、民族……各方面的矛盾纠结在一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冤冤相报何时才能了呢?(下图:一辆标有UN字样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车辆,停放在兵头山停车场。)

走进以色列:硝烟不散的“戈兰高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