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甲午战争,清军有很大的优势,连《泰晤时报》都看好清朝,为何清政府还是失败了?

考拉说史


日本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是向中国学习的蕞尔小邦,远远落后于我们的。自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发现根本不是英、法、美等这些西方国家的对手,输给他们也就认了,但是在大清和日本发生的甲午战争中,居然完败给了日本,这是清廷说什么也不能接受和理解的,究其失败原因,大致归纳为三点。

改革的程度不同

清朝接连输给西方列强之后开始反思,我们地域这么广袤、人口众多为什么就输了呢?曾经的八旗铁蹄那不是见谁秒谁的存在吗?输就输吧,为什么输的毫无还手之力?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我们用的是大刀长矛,都是近身武器,洋鬼子都是洋枪大炮,都是远程攻击,不待我们近身就把我们放倒了。我们的问题就出在装备上,如果我们的也装备上洋枪大炮一定就没有问题了。于是乎就搞了个“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


可是这些兵工厂都是传统的官僚在管理,根本没有近代的工厂管理概念,下面的员工都是看待奴隶一般而不是工人。此外兵工厂生产的东西都是自产自销,没有使命赚钱的概念,那领头的自然不会对质量要求有多高,没有了效益的考核,那生产出的产品质量那是能低就低,不然往自己腰包装的钱从哪来呢?


日本就不同了,自从“黑船事件”发生以后,日本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落后,直接自上而下就全盘西化了。想想的确应该是比清政府全面改革要容易,因为“黑船事件”之前的日本,制度和礼法之类的都是学习中国的。看到曾经自己崇拜的偶像“中国”被西方列强肆意蹂躏,就明白中国的那一套不行,我得向强者学习,于是抛弃中国的那一套,直接照猫画虎来西方的那一套。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那是一家的,这两者在一起促使了日本飞速的向前发展。


双方之间的态度

在甲午战争之前,中日就时不时的在朝鲜发生点冲突。虽然日本的发展速度很快,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日冲突中,中方在硬实力上一直占有优势。不得不佩服日本这个民族,这是一个非常要强的民族(甚至于要强到不要脸的程度,苦心孤诣的粉饰战争,不敢承认自己的黑历史),在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行的时候,就格外的努力,格外的刻苦。

自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全民一心以赶超清朝为奋斗目标。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总吨位约17000多吨。当时清朝的海军实力列世界第六,可以说是很不错了,于是乎清庭又骄傲自满起来,放松了继续努力“赶英超美”的信念。自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军之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甚至于自1891年开始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不够买枪炮弹药,那部队拿什么训练呢?

落后于清朝的日本埋头苦干到1892年,海军有军舰32战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 日本还出动乐善堂、玄洋社等间谍组织和人员潜入清朝,加紧对清朝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而清廷一向是看不起日本的,去哪会关注日本的情况呢?

对战争的态度

日本卧薪尝胆的发展,处心积虑的盯着大清国而大清国还浑然不知,“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单纯在这一层面上,清廷已经输了。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趁乱进攻朝鲜。不明白日本野心的清廷,对日本就没有提起警惕,给了日本以可乘之机。日军不断的增兵,加紧准备战争,终于于1894年7月下旬,中日两军在朝鲜境内开战,做好充分战争准备的日本,对上了准备不足且将领昏庸的清军,最终陆战以日本占领朝鲜,清军的失败而告终。


陆战结束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挑起了激烈的海战。日本虽然在战前的总吨位上超越了北洋海军,但是在大型战舰上还是处于很大的劣势,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战斗的军舰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华。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号诸舰,但北洋舰队中扬威、超勇二舰亦受重创。北洋舰队的战舰虽然在大型战舰上占有优势,但是毕竟都是许多年前的产品了,而日本舰队的军舰都是新式的,速度快,炮弹射速快。日本第一游击队平均航速达19.4节,清朝的平均航速在15.5节。另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速度慢,炮口径大又如何,追不上打不着对方;双方对轰也不行,你打人家一下,人家打你三下。这两者结合起来,人家既灵活出手又快,结果就是挨打呗。


最终的结果是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虽然日本联合舰队也损毁的差不多了,但是胜利是日本的。甲午战争之前,外界一直看好中国,的确无论在国家实力还是在军事实力上,中国都是全面占优的,但是西方国家在分析这些的时候忘了把统治阶级加进去。统治阶级就是战争的头脑,一个是清醒的,一个还是昏昏沉沉,眼还没睁开,走路都不稳的人,就算体格再强壮,那也只能是一个活靶子。


棍哥观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甲午战争满清没有优势可言,只有表面上数量的庞大,但都是虚的。

用鲁迅的话来说:一头猪就算再肥,也是被人吃。

以满清最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为例。

北洋水师是满清耗费巨资建立,是满清最先进、最强大、最训练有素的军队。

北洋水师也是和日军差距最小的部队,现代化程度非常接近。

开战之前,西方很多军事观察家认为,北洋水师实力占优。

为啥?很简单,北洋水师有2艘铁甲舰(战列舰的前身),而联合舰队没有。

可惜,实际上联合舰队远比北洋水师强大。

为啥?

打仗不是单纯比某样武器就行的,而是体系的对抗。

当时北洋水师相比联合舰队,其实只有铁甲舰这一个优势,其余各方面都不是对手。

而铁甲舰来说,也就是防御力一点有优势,火力、航速等等也都是很大劣势。

除了2艘铁甲舰以外,其余北洋水师的军舰都不是联合舰队主力舰的对手。

就火力来说,北洋水师只有破烂的广丙舰有3门先进的速射炮,其余都是老旧的慢速跑(架退式),2.5分钟才能射出1发炮弹。

而联合舰队呢?他们敏锐的看到先进速射炮的优势,全部换装,总数高达71门。

以120毫米速射炮为例,1分钟可以发射5发。

实战中,日军炮弹投射量是北洋水师的20倍(也就是说北洋水师开炮1次,对方开炮20次)。

这主要是北洋水师的军舰除了2艘铁甲舰以外,一旦遭遇120和152毫米中口径速射炮的打击后,立即就会重创。

比如仅次于铁甲舰的经远号和来远号,都是所谓的装甲巡洋舰,具有还不错的装甲防御能力,舰体装甲板厚达70多毫米,炮塔装甲更是200多毫米。即便这样,也挡不住敌人速射炮的炮击。经远号被击沉,来远号被重创。其中来远号没有被击沉,也属于运气好,全舰中弹225发,上层甲板及军官舱木制部分全部烧光,甲板尽毁,钢梁暴露钢铁变形,整艘军舰只剩下骨架。

这样打仗,武器装备差别这么大,还能不输吗?

最终北洋水师被击沉5舰军舰,其余都是重伤,而联合舰队没有1艘沉没,重伤的也不多。

就算是最强悍的铁甲舰定远和致远号,虽然日军120和152毫米难以击穿主装甲,但也绝对能够重创它们,让他们失去有效的作战能力。

此战中,定远和致远号虽没有沉没,但也被日军打的重伤,分别中弹一二百发。

可以看到,即便是满清最强的最现代化的北洋水师,相比联合舰队尚且如此,其他陆军就可想而知了。

就陆军相比,战斗力尚且不谈,日军的兵力都不比清军要少。

日军参加的部队都是主力正规军,有17.8万人,装备统一,训练有素,中高级军官都受过西方的教育、素质很高。

而清军的陆军五花八门,属于各派系,中高级军官识字的没几个,更别说受过西方军事训练了,参战的总兵力大约是20万。

然而,这20万清军是分批陆续投入战场的,实战中日军反而有兵力优势。

以第一次大战平壤战役为例,日军有1万6000人,清军只有1万5000人。

第二次大战鸭绿江江防之战,日军3万兵力,清军勉强拼凑也只有3万人。

本来人口有优势,却无法转换为兵力优势,单兵战斗力也不如敌人,这还打什么仗!

必败了。


萨沙


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北洋舰队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大的海上舰队。早期的北洋舰队的确对日本有很多优势,不过后来军费缩减严重,加上腐败和军备物资不足。尤其是舰队的弹药短缺,直接影响了北洋舰队的作战能力。如果,清政府能多投入一些军费到北洋舰队,情况估计就大不一样了。不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向日本赔了2亿两白银,可见当时的清政府也不穷。

我们暂且不说军费,其实当时清政府在人口上面有很大的优势,且日本离中国又远补很困难,在甲午战争当中损失也非常大。如果,清政府继续打下去,绝对可以把当时的日本拖垮,但是慈禧向日本媾和,这个决定直接决定了中国后来的命运。日军在甲午战争当中,开战的前8个月接连取胜,但是伤亡减员达到了3万多人,且军队的疾病泛滥。国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殆尽。当时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也承认:“日本国内海陆军备空虚,由于战斗减员,军需已经相当缺乏。”所以,日本当时希望早日议和,并逼迫清政府赔款,以充当军费。

慈禧太后打算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清军大多数将领都很反对。当时清军一些将领已经看到日军已经疲惫,认为日本大不了持久战。当时统帅山海关外诸军的刘坤义曾提出意见,日本长途跋涉,悬师远斗,不能久留,力尽势穷。如果能持久战斗,很快就能将日本拖垮,也就是战斗是最好的办法。连镇守辽东的将领认为,如果能长期僵持下去,不过三年,日军必死伤殆尽。还有山东前线最高军政长官李秉衡,甚至提出,如果把拱手送给日本的2亿白银用来养兵,中国肯定自强,并表示自愿与日本血战到底。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慈禧真正的印证了梁启超说过的那句话:“宁赠外邦,不予家奴”。清朝要是能打得过日本,那就奇怪了。

慈禧不顾反对,与日本媾和,签订《马关条约》。其实,当时的李鸿章也很无奈,毕竟作为臣子,不答应也没有办法。所以,被迫前往日本,背负一生骂名。其实,真正的祸首是慈禧太后。没有慈禧点头,在当时的清政府没人敢这么做。当时的光绪虽然是主战派,但是失败后他也觉得很耻辱,《马关条约》也拒绝签字。所以慈禧老太婆,要负主要责任,对日本赔偿2亿白银,增强了他们的战斗力。日本后来侵华,就是用这笔赔款,培养了一批军国主义分子,踩在中国的领土上,滥杀无辜。假如,慈禧真的把哪些赔款用到军费上面,号召全国勇士一致对外,我相信要不了几年。中国就能强大起来,反过来日本就没有这么猖狂,所以慈禧老太婆与日本媾和,直接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命运,不得不让人痛心。


谋士说


甲午战争,中日双方投入的战舰、鱼雷、火炮等武器装备在数量与样式上差别不是很大;在人数上,中国投入了六十多万,日本投入了二十多万。单从军事实力上来看,谁占有优势谁占有劣势一目了然,然而结果恰恰相反,中国被日本打的是屁滚尿流,一败涂地,最后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清朝末年,西方经过工业革命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脱亚入殴,也一同跟随西方列强走向了强国之路。大清朝的状况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体制腐朽的不行,就像一根烂木头支撑着一个大屋顶,怎有不塌方之理?

清朝的封建体制是落后,但是更落后的是人的思想。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非常排斥新兴事物,甚至只要是洋人发明的东西,不管优劣,那就一律要抵制。这群守旧派的人不思进取也就罢了,一方面还挖空心思去陷害倡导新事物的进步人士,不惜用大肆杀戮的手段来镇压。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这一年,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前方战事紧急,将士们浴血奋战,死伤无数,慈禧太后却在颐和园大摆寿宴,开怀畅饮。由于布置寿宴的经费不够用,慈禧太后还下令挪用海军八百万的军饷,以满足自己奢侈的享受。

自从1840年,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开始,大清朝的统治者就对洋人害怕的要命,像耗子见到猫似的,只会东躲西藏,从来不去想办法干掉这只老猫。慈禧太后就是如此,战争还没开始,就派李鸿章去与日本人谈论议和的事情,给多少钱,割多少地,全然不顾,只求苟且偷生。即使如此,日本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还是没有同意议和,毅然向中国的北洋舰队开火了。



一场战争还没有打,就抱着求和的心态,战斗力能发挥出百分之五十那都是挺神奇的了。况且,指挥者贪图享乐,肆意妄为,把战争当作儿戏,瞎指挥、乱指挥,有时还不指挥,这仗还怎么打?难道让士兵扛着枪炮,再闭上眼睛抱头鼠窜不成?

中日甲午战争,一场不需要打就注定要失败的战争,这是何等的耻辱?满清误国,不然我泱泱大国,与世界潮流一同发展,现在很可能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了。


妖娆夜话


甲午战争中,清军对日军并没有优势,只不过清朝从上到下,都还活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罢了。

甲午战争对于中日两国来说,绝不仅仅只是一场战争的胜败而已,这场战争重新定义了当时的东亚格局,对中日两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甲午战争失败的消息传来后,清朝上下无不震惊。亲历其事的革命家吴玉章曾经说过:我们以前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败的这么惨,条约订的这么苛刻,这是多么巨大的耻辱。

在甲午战争前,中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并且颇具成效。北洋舰队更是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在东亚事务中,中国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其实,这个时候的中国,国际环境已经改善了很多。而日本在历史上就是以中国为师,直到近代几乎是和中国差不多同一时间开始学习西方,似乎中国也没落后很多。然而,这只是一种虚幻的表象。

甲午战争的惨败,无疑于给中国迎头泼了一盆冷水。一方面,国民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萎靡不振。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从一个还能说得上话的国家,彻底沦落为西方眼中一个不入流的国家。也就是这场战争带来的阵痛,让中华民族慢慢开始了民族觉醒。

为什么甲午战争清军会输得一败涂地呢?其实,这场决定国运的战争,在还没开始前,就已经分出了胜负。当时中国的落后,不只是军事上、武器上的落后,而是制度、理念等全方位的落后。

北洋舰队是洋务运动的产物。而洋务运动中所有的观念都还停留在“器”的层面,以为只要武器和别人一样了,大炮口径和别人一样粗了,铁甲舰和别人开的一样快了,就不会失败。这真是天大的一个笑话。毛主席说过:决定战争的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说到底,而那个时候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体制的农业国,虽然朝廷内外有李鸿章这样的现代化官僚,军队中有刘步蟾这样的现代化军官,士人中也有魏源这样的现代化知识分子。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封建的朝廷,封建的军队和封建的臣民。北洋舰队也不是一支真正的现代化海军,只不过是洋务运动背景下的产物而已。

而反观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彻底学习西方。明治维新后,日本民族意识觉醒,已经由一个农业国,慢慢转型成工业国。具备了现代化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对资源的掌控能力,以及高效的政府机制,完全可以进行一场现代化战争了。甲午战争就是一场现代化海战,而清朝还不足以应付一场现代化战争。


一卷青史


这个甲午战争时期,连《泰晤士报》都看好清朝,可能是由于英国人乃至整个欧美帝国主义列强都挺看好当时的大清朝,毕竟中国不管是在历史上、地域文化以及综合实力上在东亚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不仅地大物博连中国的文化都影响了周边小国数百年之久。

而日本正是那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一员,同一时期中国在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遂即便展开了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而日本也在黑船事件的数年后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了明治维新的改革运动。


毕竟,当时的中国虽已遭受欧美列强侵略多年,但瘦死的骆驼总归比马大吧,搞了这么多年的洋务运动和建设了曾经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自然而然地,欧美列强就认为甲午战争清军必胜日本,但事实相反,清军在甲午战争中与日军相比,根本毫无优势可言。


为何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会失败?

清政府顽固坚守封建主义旧制度、昏庸腐败是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清政府至始至终都坚持着封建集权的政治制度,坚持闭关自守的政治思想,坚持军队只是为了巩固维护清帝国封建制度极权的产物,这也意味着北洋海军的建设运用必然处处受到封建旧制度的制约。

其次,在战争前夕,昏庸腐败的清政府更是为了太后的六十大寿,置外患日亟、敌兵与境于不顾,大肆筹备慈禧的六十庆典,动用原本用于海军建设的巨款修颐和园、京城的南海、中海、北海的修建工程,这样的清政府简直是愚昧腐朽。

清政府为什么会败,这是原因其一。

划疆而守、分洋建军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建设的几支海军在军事体制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体制编制,这几支舰队并不是由一个统一的海军部组织来指挥的,而是分别由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与两广总督统管,这四支海军舰队,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是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不仅四支舰队之间难以得到统一管辖,就连各个舰队内部也难以统一指挥调度,而且还产生了新军种与旧军种之间的矛盾,新式舰船与老式舰船的交叉混编。虽然也从外国进口了各式新式军舰,但整个清朝海军内部的编制可谓“新旧陈杂”,编制仍是旧军制的翻版。


晚清政府虽然斥巨资建立了一支规模可观、装备先进的近代化北洋舰队,但这支舰队在清政府中体西用、重器轻制的结果下,充其量上只不过是一支“铁甲水师”。

为什么战时的日本舰队要称“联合舰队”?因为这是日本在战前将国内的“常备舰队”与“西海舰队”组织合并成“联合舰队”,目的就是为了击败北洋水师。虽然清政府在1885年10月建立了海军衙门,但实质上并未成为海军领导指挥的中枢,清廷也不能对各舰队实行统一调度,其海军的整体实力优势也根本无法发挥出来。

僵化的封建政治军事体制,这是清政府会败的原因之二。


武器装备倚重外购必然难以自给自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先进可靠的武器是打赢战争的物质基础,清政府为什么会败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只注重引进国外先进舰船而忽视相关技术,只注重外购而忽视自造。

1866-1867年间,中国先后创设了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高薪聘请外国工程人员前往指导,试图自行建造新式舰船和枪炮。但由于后期中法战争的爆发以及朝廷对主要的机器制造局经费的锐减,这些机器局、船政局造出来的舰船和枪炮、弹药,大都质量不过关,也谈不上自主创新。



整个甲午海战参战中的军舰,仅仅只有北洋的“平远”、“操江”,广东的“广乙”、“广丙”、“广甲”为国产自造,其余的均由英德两国生产。再反观日本,在斥巨资购买西方战舰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为发展本国造船工业,例如“三景舰”中的“桥立”号就是在日本横须贺造船部所制造的。买和造相结合,相辅相成,在甲午开战前,日本海军的整体实力就已经迅速赶超北洋舰队。


清政为什么会败,武器装备倚重进口,这是原因三。

海洋意识淡薄、海权观念落后

明末清初,正当欧洲殖民者纷纷东涌之时;中国统治者的思想则被深深的禁锢在了陆主海从的思想上,只见陆地不见海。海禁政策的实行,也迫使人们的海洋观念十分淡泊。

而晚清政府对于夺取制海权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固守着“以陆制海”、“陆主海从”的思想,把海权弱化为海防的思想,而斥巨资建立的北洋舰队仅仅是为了清政府拱卫京畿地区安危的产物,用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话来说,就是“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是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


再反观日本,到甲午战争前夕,在日本海军军部和内阁中,对海权问题早已有了充分的认识,从其所模拟的甲午战争作战计划来看,完全是围绕黄海、渤海制海权而攻击北洋舰队所进行的。

海洋意识淡薄,“海权”化“海防”是清政府在这场战争的失败原因之四。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宇泽历史


古人云:兵者,国之大事。又云,兵者,凶也。

凶,就是不吉利。打仗这种事,是靠真刀真枪、血流成河拼出来的,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可以决定胜负的。

某种程度上说,甲午之战也是清廷的那些清流派官员怂恿出来的。而其中,又由帝师翁同龢及其手下的那些弟子为罪魁祸首。

在这些人的不断鼓噪下,光绪皇帝毕竟年轻不懂事,局势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引发了近代中国近五十年的灾难(日本阴影与伤害)。



和懵懂的光绪、无知的清流相比,打仗的实际负责人李鸿章其实是知道中日双方的战力对比的,但在那些人的逼迫下,如果不战,先掉脑袋的就是李鸿章了。

不仅是清流们对中日战力一无所知,国内一些媒体(当然,主要是在租界)如字林西报、点石斋画报等,也都纷纷鼓吹清军大胜,大败日军云云。

殊不知,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清军就没有一场胜仗。或者说,这几乎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败仗。



那么,为什么那些清流和国内报纸会如此乐观,认为对日作战必胜呢???真是奇哉怪也!!!

当然,如问题中说的,也确实有一些外媒鼓吹中国必胜,但这种只是媒体的瞎写瞎吹,不能当真的。

像打仗这种国之大事,还得听专业的。如当时英国海军情报处就认为:

“日军步兵最佳,炮兵次之,骑兵一般。

……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中国军队都是前途未卜的,从现有条件下,中日如果交战,只能有一种结果。”

这种结果,不言而喻。



英国人还说:“日军与中国军队相比,就像十九世纪的文明军队之与中世纪军队一样。”

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最终的结果,不正是和英国人认为的那样么?

要知道,打仗这种事情,是来不得任何侥幸的!

这个历史的教训,足够深刻吧!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老祖宗的精髓,都被丢到哪里去了?

但愿今后再不要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坑爹史册


据说甲午战争,清军有很大的优势,连《泰晤时报》都看好清朝,为何清政府还是失败了?

在其他国家的眼中,甲午战争是中日开展的第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的前夕,大清陆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96万,而日军仅有24万,这等于是清军和日军大约是4:1的比例。日军这边在战前是派出了32艘军舰,24艘鱼雷艇,达到的总排水量是72000吨。北洋水师这边派出的是25艘舰艇,所以从军事武力上来看,日军要更胜一筹。至于那些所谓的清军有优势,是因为看到了清王朝的拨款数量超过日本,派遣兵力超过日本。但若真正来分析其原因,就会发现清军是处于劣势地位的,那清政府最后当然就会失败。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原因。



原因一,过分自信导致准备不足。由于在当时,中国已经引进了不少先进武器,使得军事实力有所增强。但这就让大清对自己有一种过分自信,他们认为现在的军事力量已经相当厉害,再加上他们派出了这么多的兵力,碾压日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因为这份自信,使得他们低估了日本的实力,最后反而被日本碾压了。


原因二,老佛爷庆典将近,她比较主张议和。她这个人已经奢靡惯了,在甲午战争发生之时,也是接近她的六十大寿之时。在那时候,她的心思都在举办大寿的上面,根本就不想要打仗。而李鸿章也不想派自己的水师出去,怕到时候消弱自己的势力,因此他们一直都在主张谈判。但那时中日谈判失败,又迫于朝中压力,李鸿章这才在光绪帝的要求下出兵。打得心不甘情不愿,那自然士气就会低落,如此一来,怎么可能打得了胜仗呢?



原因三,朝中的统治就出问题。那时候的清王朝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朝中大臣人心不齐,各有各的心思,大家的心都如同散沙一般,后方都做政不稳,前线当然就打不好仗。再加上平日里北洋水师本就缺乏训练,打仗之时,指挥官的指挥能力不行,下面作战人员的服从力又不行,最后打起仗来就变得慌乱不堪。但越打不好仗,心就越急,最后反复产生消极情绪,这些思想在作战中是大忌讳。



原因四,一心只想外交,延误了军机。因为慈禧这一派一直都在主张议和,因此他们的心思都一直想着外交,而并不想着打仗。即使两军在作战,他们也认为这场战争会很快结束,只要议和成功,他们就能收兵回家。抱着这样的心态,使得他们在作战之时,并没有认真的研究战略,导致战机都被延误了。反观日本那一方面,不仅派了间谍过来,还一心一意的和中军作战。一方抱着懒散态度,一方抱着认真谨慎的态度,哪一方能够获胜,这已经很明显了。

所以综上来看,表面上清军的实力应该强于日军,按照常理,清军获胜的可能性很高。但实际上,这场作战中,清军内部就出了问题,他们并没有向着一处使力,这就导致好好的优势也补不了劣势,最后会失败,也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紫禁公子


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

一场战争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外交等多种因素起作用,国家意志是精神支柱和脊梁,也是力量的源泉。即使规模再庞大的军队,如果将士没有发自内心地作战,也很难发挥作用。反之,如果具备上下一心的精神意志,即使武器装备上稍有欠缺,也同样有机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清廷内部党派争斗激烈,为了攻讦北洋军事集团,帝党的清流派言官们不惜用夸大事实甚至造谣中伤,栽赃陷害的手段攻击李鸿章及其下属的北洋将领。甲午战争时期,清流派处处和李鸿章作对,各种奇葩的借口不发援军。清廷内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就无法团结一致来迎战、保卫国家,导致最终战败。


Sylar弈


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排名时间是1888年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是,北洋水师亚洲第一,世界第八,其实这并非是经过战争得出的排名,而是当时杂志根据各国舰队的排水量大致做的一个排行,当时日本海军排名在11位左右。

所以不了解亚洲的西方人自然会认为清政府会战胜日本。

实际上,这个根据排水量的排名,并非1894年中日全面开战的时候排出的,而是在1888年北洋水师建成后进行的排名。

左宗棠西征结束后,清政府的财力得到了保证,而1883年到1885年爆发中法战争,虽然陆地上取得了镇南关大捷,马尾海战中却一败涂地。

从1885年到1888年清政府再次意识到海防建设的重要性,北洋海防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北洋水师购买了“致远”“经远”等级新式巡洋舰,是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

注意看细节,北洋水师快速发展,也就短短三年,购买两艘先进的军舰就完成了海军实力的提升,可以说19世纪80年代是世界海军军舰发展的快速迭代期,海军军舰发展一日千里,迅速迭代以清政府购置最先进的两艘铁甲舰,到甲午战争的时候已经是老古董了。

三年打造的北洋水师,六年时间竟然未添一艘战舰

前文已经说了,北洋水师的发展其实就是三年快速发展期,北洋水师建成后规定,北洋水师每三年举行一次大检阅。

也就是说,北洋水师一共有三次大阅兵,第一次是1888年建成时的北洋海军阅兵;

第二次1891年也是成军后对外大规模检阅,当年七月北洋水师还到日本马关去耀武扬威,当时一度震撼了整个日本,这也是北洋水师的巅峰时期;

第三次是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前的5月,这个时候北洋水师还是1891年那个模样!

李鸿章当时还表示要好好表现一番,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为什么1888年北洋水师建成后,一直到甲午开战前未能添置一艘战舰呢?原因就是1888年刚刚引进军舰,还没有到更新的时候,等到1891年之后应该更新军舰的时候,清廷却突然批准了一项奏请,停购海军军火两年的决策,实际也是无限期搁置海军军舰更新的方案。

在前面已经说的,在高速发展的海军迭代时期,北洋水师竟然未购买一艘军舰,想要打赢甲午战争,已是不可能之事。

1891年后日本海军整军备战,准备赶超中国

当日本7000吨级的定远和镇远号铁甲舰到达日本后,日本整个国内都感觉到羞愧,认为中国已经威胁到日本的发展了,在日本天皇接见丁汝昌的前一天,日本内阁已经通过一个5860万元的海军支出方案。

1892年日本著名首相伊藤博文上台,其最大的为政方案就是计划建造10万吨军舰。

1893年,日本天皇决定在之后的6年时间里,每年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拨出30万日元,甚至还表示一日不击败大清国,一天就只吃一顿饭,日本皇族积极筹资准备建设海军。

以当时购买日本购买吉野号的情况来说,不仅天皇省吃俭用,就连民众都积极捐款,当时日本还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筹集的资金可以购买三艘吉野号。

1893年的时候,日本海军已经可以和北洋舰队持平。

1894年清政府在进行第三次海军检阅的时候,日军已经派军舰来摸底了,再对清廷军舰了解的差不多的情况下,于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

黄海海战,日本海军彻底击败北洋水师,完成了赶超,时间仅仅是三年。

中日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在纵横看来,就是意识的区别,清政府不是拿不出钱来搞海军,左宗棠西征花费白银上亿两,北洋海军建成的时候不过两三千万。

从根本上来说,清政府的“海防”注重一个防字,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就疏于购买军舰,认为这是无底洞,在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85年中法战争后,他才想起来要发展海军。

实际上这就是自废武功的表现,想要保持国防永久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要有假想国,永远不能松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