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包头日报》(2019年4月24日) 06版专版刊发了题为

《为土右旗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活力》的文章

□钟海滨 赵乘胜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的指示要求和中央统一部署,土默特右旗选派了一批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开展驻村工作。这些驻村干部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一路攻坚克难、啃下硬骨,扛起了脱贫攻坚的第一担当,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力量,为贫困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贫困群众精准脱贫提供了新思路,作出了新贡献。他们“舍得下、沉得住、做得实、干得好”,赢得群众好评,值得大家点赞。

把握精准脱贫去攻坚

——海子乡竹拉沁村驻村第一书记徐西彪

徐西彪,现任包头市公路局公路管理科科长。2017年8月,被组织选派任驻土默特右旗海子乡竹拉沁村第一书记。时隔4年,他又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2011—2013年他是海子乡乡长)。他入农户、搞产业、抓党建、促脱贫,扑下身子常住村里,埋头苦干精准帮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与认可,诠释了驻村干部驻村的成效。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2年的时间,徐西彪累计协调整合各类资金70万元,铺设农田砂石路2.5公里,解决了全村一直耕种出行难的问题,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养殖肉羊、肉鹅、水产,建设榨油加工厂,成立农机合作社,大力推广土地集约化种植,带动全村36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同时形成了扶贫资金+合作社+贫困户的长效机制,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2.26%下降到现在的2.29%。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严把识别、退出精准关口。2017年11月,按照土默特右旗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徐西彪带领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目标任务,艰苦奋战15天,走访摸排群众261户,召开相关会议7次,清退收入明显超高且住房、医疗、教育不存在任何问题的贫困户199户507人,明确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76人,其中共有36户69人稳定脱贫,新纳入贫困户2户5人,其中因大病致贫1户3人。最后张榜公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脱贫攻坚良好氛围。

用好产业扶贫资金,发展扶贫产业。2017年,竹拉沁村签订协议后把扶贫资金注入文庭合作社,发展了养殖肉羊、肉鹅、鲤鱼等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通过一年的运行,为贫困户分红27000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2000元,初步形成了扶贫资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长效机制。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2018年年初,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通过大量市场调研,结合帮扶单位的支持,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榨油项目。由文庭合作社投资67万元,结合产业扶贫资金20万元,新建榨油加工厂一座,年加工胡麻子、葵花籽20万斤,利润10万元。榨油厂既方便周边老百姓卖葵花籽,又提高了产业抗风险能力,为贫困户提供稳定分红。

2019年,响应土默特右旗“黄土生金工程”,竹拉沁村又成立了东满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种植管理,与竹拉沁村委签订协议后,东满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扶贫资金15万元。目前已签订土地流转合同5000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亩,每亩增收200元,户均增收1000元,同时为村集体增收10000元。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因户因人施策,脱贫路上不掉队。2018年4月,土默特右旗旗委、政府适应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重新调整了帮扶责任人,对竹拉沁村41户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精准帮扶,每人帮扶2到3户,因户因人施策,时时关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让国家的扶贫政策最快落实到贫困户手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村民过上美好幸福新生活。

贫困户周永清有劳动能力,2016年因妻子有大病,2017年农用车把自己砸伤、女儿上大学致贫,2017年在扶贫动态管理工作中,被识别为贫困户。今年通过生态扶贫,旗林业局海子乡林业工作站把周永清聘为护林员,年增加收入6000元,他除了自己的12.5亩责任田,又承包了30亩河滩地,还养了4只羊,今年种养殖将为他带来24000元的纯收入。旗教育局驻村干部赵孝永积极协调,为其女儿周眉办理教育扶贫,享受教育扶贫雨露计划1500元,儿子初中毕业后也被介绍到包头饭店学徒打工。2018年年底周永清一家稳定脱贫。

2018年11月的一天清晨,驻村工作队徐西彪、赵孝永等三人,开上自己的车把贫困户许尚才夫妇、雷文明夫妇接上,拉到土右旗医院进行残疾鉴定。到了医院又是借轮椅,又是搀扶,排队入病房,像他们的家人一样。一直到中午12点,才完成所有的检查项目。事后雷文明、许尚才他们逢人就夸驻村工作队,多次邀请驻村工作队去家中吃饭。多么朴实的老百姓,你为他们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们却始终念念不忘。

扶贫女将敢担当

——海子乡苗六泉村驻村干部杨婷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在同事和家人眼里她是工作狂,工作起来忘了给孩子吃饭,忘了接孩子;在群众眼中她是头小黄牛,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工作。2017年4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旗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作为土默特右旗纪委监委的一名80后女干部,杨婷被派驻到海子乡苗六泉村开展驻村工作。从她下基层的那天起,她学会了盘腿上炕、用此地话拉家常,诠释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的含义。

安心驻,用心做。接到这个任务时,单位领导和她进行了谈话,担心她不愿意下基层,思想上有想法。再加上又是女同志,领导也不太放心。可她并没有像领导所担心的那样,反而跟领导说:请单位放心,在纪检系统这么多年,自己的政治觉悟还是很深厚的,干纪检干扶贫,都能干好。带着单位的信任与嘱托,杨婷开始驻村。不熟悉工作的她先跟其他驻村干部一起入户,详细登记群众和贫困人口基本信息。两个多月下来,她对全村220多户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她一边深入走访一边开始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思路逐步明确,脸上的笑容越来越自信。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苗六泉村文化队

踏实干,勤付出。杨婷是个典型的实干派,驻村工作队里她最年轻,电脑操作、核对信息、动手填表等活儿自然落在了她的身上。在整理出了2014年到现在的所有档案资料的同时,她戏称还兼着村委会的秘书。活儿没有白干的,资料整理中,他们也整出了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发展思路。依靠村里原有养殖基础和条件,成立养殖合作社,多方筹措资金30余万元,发展肉牛、大白鹅、珍珠鸡、非洲雁、大雁、红公鸡养殖。肉牛养殖每年能给贫困户分红16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给40只雏鹅分散饲养,累计分发2230只,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合作社代养,年终分红800元。村委会负责统一销售,每只鹅实现纯收益70元。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合作社里打工,激发其内生动力,引导其自主脱贫,当年就有2户稳定脱了贫。通过与哈木格能源公司协作,在本村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使每户贫困户年增收800元。与土默特右旗甜菜公司合作,签订订单的方式,在本村乃至全旗率先种植甜菜1300亩、高粱1100亩等经济作物,并喜获丰收,每亩增收110元。结合文明村建设,聘请贫困户当村内卫生员,打扫村内道路和环境卫生,帮助其增收自主脱贫。为全面落实综合保障政策,经过与村委会商议,报请乡党委批准,争取资金盖起了27户幸福互助院,安置空巢老人和残障人员,村里13户村民盖起了集中易地搬迁房。村里11个上学的孩子争取到交通补助,住校生补贴,大学生补助金,为贫困户送医送药,免费体检,给8户贫困户办理低保,给一户大病患者争取到了95%的医疗报销,减轻了他的家庭负担。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到了冬季,杨婷他们就开始帮助村里销售农副产品,共销售牛肉6400多斤,鹅1100只,大雁530只,红头雁380只,珍珠鸡340只,红公鸡300多只,非洲雁100多只,羊2006只,猪1890头,总价值80余万元。冬天的广场上,太阳正红,村里的广场舞队,没有寒冷,只有幸福的欢笑和对党的感恩。

现在,杨婷所驻的苗六泉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驻村工作成效显著。但杨婷没有满足,她说:“脱贫攻坚是一项持久之战,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作为80后纪检干部,要拿出纪检人的担当精神,勇做扶贫路上的排头兵。我们都是追梦人,希望我的青春能在脱贫攻坚中绽放出光彩。”

情系贫困村民无怨无悔

——将军尧镇善丹尧村驻村第一书记姜志平

2017年5月,姜志平被包头市政务服务局、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派到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善丹尧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自参加扶贫工作以来,姜志平满腔热情洒在贫困村民身上,深入了解群众,扎实做好与扶贫相关的每一项工作。驻村工作两年时间里,他每年驻村均在200天以上,从来没有一声怨言。两年来帮助村里42户92人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姜志平善于从抓党建、抓党员、抓阵地入手,积极发挥第一书记作用,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驻村以来,姜志平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严格落实国家“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政策。落实易地搬迁,两年来共帮助村里贫困户28户53人解决住房困难,村里旧房全部拆除,新房全部入住,不存在两头占的问题。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村里87人享受政府代缴每人475元的城乡居民医疗和大病商业保险,发放健康扶贫“小药箱”14个;智志双扶,健康先行,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这位驻村干部的心,他积极协调包头市现代医院,为全村村民进行免费体检,帮助村民节省费用 3.76万元。跟进教育扶贫政策,村里3名学生享受在校生每年500元交通补贴;2名贫困家庭应届大学生享受一次性3万元的教育补助;2名贫困家庭职业教育学生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雨露计划”补贴;6名学生享受包头市政务服务局、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每人800元助学金。加大政策兜底力度,全村享受低保20户38 人,五保10人,养老保险462人,政策兜底力度更大。扩展金融就业扶贫,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协调邮政储蓄银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6户30万元,贴息1.8万元。针对村里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落实产业帮扶政策,累计分红3.49万元。村里13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享受“菜单式” 扶贫政策;通过村里“志智双扶”主动脱贫先进典型的宣传带动,贫困人口主动脱贫意识进一步加强。

根据善丹尧村的实际情况,姜志平率先创新地提出了第一个政企合作的光伏扶贫计划,协调资金18.2万元,建设26.19KW光伏发电站,收益年限25 年,总收益共计40万元左右,全部用于村里精准扶贫工作。光伏发电站的建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变输血为造血,为村集体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扶贫收益。2018年,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以国家“扫黑除恶”为契机,将村集体192.2亩土地成功收回并流转,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4万元。他协调旗审计局、中信银行共同出资12万元,为村里修建了28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硬化水泥路1.1 公里,完善了村基础设施,方便群众出行;协调资金6万元,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和牲畜的饮水困难,保障了饮水安全。为村委会争取价值 2.7万元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有效提升了村“两委”的日常办公条件。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他始终把贫困户和村民的生产生活困难放在首位,在入户走访中发现贫困户高龙患脑出血,家中由于长年看病无力承担住院康复治疗的费用,他马上协调包头市现代医院,经过几番周折,医院终于同意免去高龙治疗报销外的费用和家人食宿费用,为因病致贫的家庭从根本上解决了看病的困难。贫困户王文厕所年久失修,视力不好,姜志平带领村“两委”成员帮助修建旱厕一所,又协调土右旗医院,为村里因残致贫的贫困户进行了伤残鉴定。另外,他协调帮扶单位,为困难群众送去8头猪仔、60只鸡苗、800斤饲料和20吨水泥,帮扶困难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协调包联部门为村里贫困户送去了电饭煲、生活物资等价值 2.6 万元的慰问品,协调帮扶单位以高于市场价认购贫困户肥猪8口,总价近5万元。协调包头义工组织为困难学生捐助价值4000元学习用品,通过组织中心党员干部、协调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为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捐款2.8 万元。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由于姜志平一步一个脚印,带领村民逐渐摆脱了贫困状态,他的努力也让村里的困难和矛盾逐步化解,善丹尧村也由原来的告状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潜心寻找稳定脱贫新载体

——双龙镇召牛营村驻村干部李景瑞

2016年5月,李景瑞被包头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土默特右旗双龙镇召牛营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投身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扶贫事业当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近三年来,协调投入扶贫资金、物资等累计150多万元,帮助村域修桥造路,形成了优质高效、一村一品、规模订单的新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和农户良性发展、长期增收、稳定脱贫找到了新载体。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严格落实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政策,为易地搬迁户与敕勒牛签订入股分红协议,每人每年保底分红500元。对走访中发现的李二奴、王生小等易地搬迁户屋顶漏水、电路等问题及时反馈镇政府予以妥善解决。

多方联系协调,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先后筹措资金45万元,专项资金50余万元,为村里修路1.5公里、扩渠2500米、清淤6000米、修筑桥涵8处,极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也有效提升了对下一步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开展“志智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组织双龙镇相关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参观考察蒙德润集团生鲜加工厂和圣鹿源种养殖基地;连续两年六一儿童节,在土默特右旗三道河中心学校,组织开展“呵护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暨包头市编办携手蒙德润集团帮扶贫困生”捐赠仪式,陆续为在校学生捐赠93套夏季校服、食堂桌椅40套、全体教职员工20个水杯、30套科教读物,为校食堂捐赠蔬菜、猪肉百余斤。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防汛期间,切实把防汛救灾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主动参与制定全村防汛救灾应急方案,与村“两委”成员和群众共同值守,巡堤查险,累计动用土方300多方,装填沙袋200余包;与镇防汛救灾领导小组紧密联系,随时通报最新汛情,高效衔接后勤保障。

为谋求全体村民收益,提升村里农务机械化,积极联系市编办、市水文局筹集资金8.8万元,争取产业帮扶资金15万元为村集体购买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耕犁设备。目前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下一步将由村两委征求意见研究决定运行模式。

积极联系市、旗两级农牧局,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以及检疫、屠宰、运输等相关工作。并帮助该村养殖户开拓销售渠道,带领养殖户任银洞考察了蒙德润屠宰场和天赋农贸市场,从而了解了市场,为来年的生产做好目标和打算。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一审:门晓霞

二审:高 丹

终审:胡春燕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头条】领头的大雁在哪里, 重德重才“强班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