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长大后会感激你的

孩子小时候不能明白的道理,不能坚持的正确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帮孩子作出正确的决定,怕孩子长大后责怪你。

电影中《摔跤吧,爸爸》,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因为打架而展现的摔跤天赋被爸爸马哈维亚发现了,于是强制女儿学摔跤,既为了继承自己的摔跤事业,更为了女儿不被世俗的枷锁禁锢住。

为了训练女儿的体能,要求凌晨5点起来跑步,不准吃咖喱等辛辣食物,甚至是将长发剪成短发...

这些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长大后会感激你的

女儿们一开始极不适应,也多次恳求父亲“放过”她们,几次故意调慢闹钟来逃避训练,反而训练更加重了,于是女儿们放弃抵抗,乖乖训练。

正是一年多的训练,让大女儿吉塔一路从省冠军到国际冠军,拿到世界冠军的那一刻,吉塔首先感谢的就是自己的父亲,由衷地对爸爸说了句:谢谢你,爸爸

这些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长大后会感激你的

我想,吉塔是感谢父亲逼自己学了摔跤,走上了世界舞台,成为了耀眼新星;更感谢父亲的坚持没有让自己成为世俗的牺牲品,不然自己和大多数印度女性一样:一个整日围着锅炉灶台,伺候丈夫,照顾孩子的家庭主妇。

而父亲想的是若是任由孩子舒适地发展,很可能以后会吃尽苦头。

很多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很纠结,既想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又不想让孩子被别人比下去,毕竟社会的竞争很残酷。

很多家长喜欢说“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让他自己决定”、“我不想逼着他学,看他自己的意愿”云云。

但却忘记一个事实,孩子没有成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选择的太多,又不用承担后果,如果父母不加以正确地引导,很可能孩子是学啥啥不会,做啥啥都没兴趣。

所以,有些东西必须得家长来把关,不能完全放任孩子自由地发展,就像小树苗,不加修剪,容易长歪。

以下几个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长大后孩子会感激你的。

1、一定要让孩子有一个才艺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如今的时代,要是没有一两个才艺很容易被淹没在人群中。

想要掌声和鲜花,还是坐在下面为人家鼓掌?如果是前者,就要让孩子有个才艺傍身。

这些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长大后会感激你的

有一期《向往的生活》中,刘宪华拉完小提琴后,Angelababy问刘宪华的问题,让人印象深刻。

Angelababy:你小时候是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的么?

刘宪华说:对,被逼着。

Angelababy: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刘宪华: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岁,就一直不想拉,后来我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Angelababy:那你现在感谢父母吗?

刘宪华:非常非常感谢。

Angelababy怅然若失,心里想的是为什么父母小时候没有逼我一把?

孩子小时候学东西觉得苦,觉得累,想要逃避都是本能反应,家长如果舍不得孩子吃苦,孩子长大后就真的没啥能拿得出手的。

就像我上大学后,才发现身边的人会跳舞,会唱歌,会滑冰等等,反观自己啥都不会,看着舞台上的他们神采奕奕,我一直在想我要是他们该多好,我要是有一项才艺该多好。

这些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长大后会感激你的

借用《向往的生活》中一句话,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很难先知先觉,父母的逼迫可能严厉,却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2、逼孩子认真读书

读书是投资最少,回报最高的行为,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完全不一样,不管是生活还是精神层面,当孩子不想读书时,一定要逼着他读。

总有些人喜欢用名人读书少却成功了的例子来堵父母的嘴,孩子不懂事,家长一定要明白这是极少数的例子。

就像龙应台说的,读书求的不是大富大贵,而是未来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被迫的选择。

这些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长大后会感激你的

你也许能看到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和高中毕业生的差不了多少,但是差距是随着时间慢慢拉开的,在一份工作前,谁的选择更多?肯定是大学毕业生。

我有一个表弟在深圳上班,他初中毕业,只能进厂里,住的是宿舍,8个人挤在一起,每天要上10个小时,没有周末,然而工资加起来不到我的一半,况且我是8小时制,双休,这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

昨天我写了一篇《当孩子吵着不想去学校时,给他看看这个纪录片》中讲道,想读书的人翻身越岭也要去,如果你的孩子觉得读书累了,不妨给他看看这个纪录片。

告诉孩子,读书不为别人,只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选择。

3、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

孩子到了能自己整理房间的年纪,父母千万不要插手,这件事很小,但对孩子的影响却很大。

有一个孩子一直想不通,每天早上起来就要叠被子,收拾房间,反正在自己家,又没旁人来看;直到上了大学才发现,当室友的被子乱七八糟、桌子脏乱不堪时,她才明白了父母的苦心。

室友总是以她为榜样,别的寝室来串门时,总是惊奇而敬佩的眼神赞许她,她很感激父母让她养成了这个习惯。

帮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时间长了就会内化为孩子的行为习惯,改不掉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看清一个人都是从小细节抓起的,能认真对待生活中的小事情,说明他做其他的事情更加认真,相比别人更有竞争力。

4、不要让孩子沉溺手机

昨天下班路上我看到两个小学生低头玩手机,带个眼镜,在想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我都是上大学后才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他们现在就有了。

但他们又何其不幸,才上小学就已经带上了眼镜,等到上大学后不得上千度?想想都觉得可怕。

这些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长大后会感激你的

有数据显示,孩子每天连续玩半小时手机,平均每分钟会眨眼超过7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小于5秒,长此以往,视力将急剧下降。

正常人的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秒,所以孩子玩久了手机视力一定会下降。

手机除了能影响视力外,还会影响学习。

试想下这个场景:

当正在为一道题冥思苦想时,突然想起一句歌词,于是拿起手机来听歌了;

做作业累了,看到手机心想休息一下,于是不知不觉玩了一两个小时;

拿起手机想要查资料时,突然被手机弹出的一个新闻吸引了。

孩子的控制力差,手机又很精彩,家长一定要逼孩子改掉沉迷手机的坏习惯。

5、让孩子学会社交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上生存离不开朋友的帮助。

从小让孩子去社交,多认识些朋友,对他的发展很有好处。

这些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长大后会感激你的

跳脱自我中心,视野更宽广

孩子从出生时就一直被家长视为珍宝,容易给孩子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觉,如何来改变?交朋友是个不错的选择,让孩子学会分享,认识更多的人,视野更加宽广。

不会孤僻

一个人的人格总是在社交中不断地完善的,性格也是在社交中渐渐开朗的,父母只能给无私的爱,而朋友能让自己发现未知世界。

增进人际关系

当孩子能够以开放的心和其它的小朋友互动,自然而然地能认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逐步地拓展自己的交友圈,而人际关系在如今社会太重要了。

不要担心孩子被欺负,小孩子能打成什么样?无非就是抓个头发,抢个玩具,但却能让孩子找到玩伴、增进感情,何乐而不为?

放任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和鼓励坚持克服困难后给孩子的快乐是截然不同的,这些习惯一定要逼孩子养成,要知道比起孩子小时候无比自由,长大后无比自卑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