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之間”的融券業務也抵擋不住買科創板的心

“虛實之間”的融券業務也抵擋不住買科創板的心

今天科創板又“火”了 一把,不過“火”的是官方出來澄清。

4月25日上午,上交所在其官方微博中表示,已關注到有媒體報道科創板融券業務將實行T+0償還等制度安排,相關報道存在不實之處,可能對市場參與人造成誤導。科創板融資融券及轉融通證券出借相關制度安排目前尚在研究制定中,將於定稿後及時向市場公佈。

“虛實之間”的融券業務也抵擋不住買科創板的心

關於這波操作,說實話,金小鵲是有點看不懂的。

“虛實之間”的融券業務也抵擋不住買科創板的心

然而,市場的反應最直接。早盤券商逆勢拉昇,午後直接跳水。

“虛實之間”的融券業務也抵擋不住買科創板的心

有效市場理論認為,在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上,各種證券的價格能夠充分反映各類信息,且價格信號是資本市場中有效配置資本的內在機制。它是以信息為核心的現代金融經濟學理論基石。

那麼,如上交所所說:“相關報道存在不實之處,可能對市場參與人造成誤導”也能理解了。

只是這“虛實之間”,讓韭菜們情何以堪啊。

兩融業務的槓桿和風險

關於科創板的融券業務為何會受到如此大的關注,金小鵲的理解是,可能還是因其槓桿性和風險性。

簡單來說,融資融券可以理解為券商送你的信用卡。

兩融的優勢,最明顯的就是槓桿作用。

比如你手上只有100塊錢,但你想買200塊錢的東西,於是你就借了100,這借的錢就是槓槓。而融資融券其實就是一種加槓桿的辦法。

假設 ①自有資金普通買入10萬元;

②自有資金和融資資金共買入20萬;

當某股票從10元漲到17元時,不同的兩種操作方式所獲得盈利是不同的。

具體表現可以參考下圖:

“虛實之間”的融券業務也抵擋不住買科創板的心

也就說,當市場處在上漲的過程裡時,加槓槓之後獲利會更大。

那如果是市場在下跌的過程中呢?

這時候可以考慮選擇相對應的券源進行融券賣出,以此來對沖持倉的損失,當然也可以作為熊市裡“做空”的一種方式。

據瞭解,在現行的兩融制度中,券商應在T+1日通知達到平倉線的兩融客戶,T+2日才進行平倉,但科創板股票上市頭五天不設漲跌幅限制,如果股票當天波動很大,T+2日來不及平倉。

這也就意味著,現行的兩融制度要是在科創板裡玩的話,分分鐘會被“秒”,這風險稍微沒控制,那真的是難以想象。

據說如果有券商在對接系統過程中認為風險不好把控也可以選擇暫時不做。

不過,既然上交所澄清了還在研究中,具體規則咱們還是坐等官方公佈吧。

雖然兩融業務暫時進展不了,但是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的投資其實絲毫不受影響。

本週五可首購科創板基金

科創板基金箭在弦上,投資者蓄勢待買。

據悉,首批7只科創板基金陸續宣佈將在本週五(4月26日)及下週一(4月29日)開售,從4月22日拿到證監會批文到基金正式銷售,僅僅用了不到兩天時間。招募說明書顯示,易方達科技創新基金將是最早上線的一隻科創板基金。

據瞭解,該7只科創基金首募規模均限額10億元,也就是說,首批科創基金合計募集總規模將不超過70億元。

考慮到當前權益基金髮行市場熱度尚可,且科創板本身具有天然流量。業內預期,首批科創板基金具備“爆款”潛質,可能會出現“哄搶”的情況。

如果不符合適當性管理要求的個人投資者,也可以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投資。

不過,由於科創公司的高成長性與高波動性並存,科創板基金相對應的風險也較高,所以投資者還是要注意投資風險。

私募備戰科創板

如此大的投資盛宴,私募自然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

一方面,私募基金積極展開針對科創板申報企業的研究,有私募更專門招攬有科技創新背景專業化人才。另一方面,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對科創板都產生了極大的熱情,頻頻問詢其科創板的動作。

“虛實之間”的融券業務也抵擋不住買科創板的心

據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個人投資者對科創板的投資熱情主要有兩類:“一類人士認為,科創板是國家戰略佈局,從長期看有巨大投資機會。另一類人士認為,在二級市場上還有價格投機、短期獲利機會。他們尤其關注上市打新機會。”

面對即將到來的科創板,雖然各路投資者興趣很高,但究竟會拿出多大的資金,一些私募基金人士還未確定。也有私募人士表示,在他們的一些產品中,由於託管機構要求,在合同投資範圍中,明確了投資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的比例,未涉及科創板企業。這類合同可能需增加投資範圍,對其他產品應該影響不大。

此外,由於科創板在發行規則上實現較大程度突破,在盈利性等硬性指標上相對主板公司有明顯不同。這對機構如何估值、如何選擇標的構成了挑戰。因此,專業化能力也對私募基金在投資科創板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深入的調查研究將會成為私募基金盈利的最重要因素。

文章內容來源於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證券報等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文由頭條號鵲說財金編輯整理,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請讀者僅作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涉及圖片及文章內容版權問題,請立即告知,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