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嘟嚕河溼地 東方白鸛詩意棲居地

黑龙江嘟噜河湿地 东方白鹳诗意栖居地

綠頭鴨離水起飛

黑龙江嘟噜河湿地 东方白鹳诗意栖居地

東方白鸛

黑龙江嘟噜河湿地 东方白鹳诗意栖居地

溼地不僅有水禽,還有狍子等野生動物在這裡生活

黑龙江嘟噜河湿地 东方白鹳诗意栖居地

東方白鸛佔巢

黑龙江嘟噜河湿地 东方白鹳诗意栖居地

白頭鶴種群在嘟嚕河溼地駐腳

黑龙江嘟噜河湿地 东方白鹳诗意栖居地

嘟嚕河溼地

“普京虎”造訪太平溝,東方白鸛“落戶”黑龍江省嘟嚕河溼地,野生動物的到來印證了蘿北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建設成果豐碩。近年來,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按照《國家級生態縣建設規劃》的總體要求,以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為目標,把生態文明創建融入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各方面,生態縣創建成果顯著,2013年被省環保廳命名為全省首批生態縣,2016年通過國家環保部驗收,成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黑龍江省蘿北縣委縣政府堅持生態立縣,全力打造生態環境保障體系,堅持規劃先行,全面制定生態縣建設規劃,構建了完備的規劃體系。成立由縣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各副縣長任副組長,各責任部門為成員的生態縣創建領導小組。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年終考核相結合,與幹部任用相結合,與獎優罰劣相結合的“三個結合”理念。

堅持功能轉型,全力打造綠色低碳經濟。把環境保護貫穿在園區建設和企業生產過程當中,通過與企業簽訂目標責任狀,要求企業在限期內完成除塵設施的更新改造及廠區內綠化、亮化、硬化等基礎設施改造。幾年來企業共累計投入環境整治資金3.2億元,實施清潔生產,生產廢水循環利用,實現了零排放,在全國石墨行業率先安裝使用了防風抑塵網,為打造綠色石墨產業園區奠定了基礎。

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打造了“蘿浴”水稻、“漁米河”、“黑龍峽”、“荷花塘”、“大鍋飯”等東北珍珠米系列產品和“古棧”牌綠色山產品等,蘿北大米、黑木耳、紅小豆已取得地標產品標識,一系列有機綠色品牌已享譽省內外。

將生態旅遊開發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依託自然優勢,發展龍江三峽、興龍峽谷綠色生態長廊、界江、溼地生態文明旅遊以及綠色農業觀光遊。構築了嘉蔭—蘿北森林界江探秘風情水路循環旅遊線路,打造了黑龍江省東部“龍江旅遊新幹線”。

堅持環保為民,統籌考慮城鎮居住區的汙染處理設施建設,加強集中供熱和汙水處理廠管理,截至2018年,共計建設汙水管網200多公里,集中供熱面積2萬餘平方米,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生態創建為轉型升級、城鄉統籌提供了強有力的後臺支撐,使得生態農業更具特色,生態工業更加壯大,生態文化豐富繁榮,全縣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

近年黑龍江省嘟嚕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實施溼地保護修復工程力度逐年加大,本著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通過汙染的治理,土地整治、地形地貌修復、自然溼地岸線維護、河湖水系連通、植被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和有害生物防治等手段,逐步恢復了溼地的生態功能,維持了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特別是2010年以來,溼地近1200公頃無水區補充了水源,植被得到了恢復。隨著積水面積的擴大,過去多年看不到的各種鳥類又重新回到了保護區。

2017年,蘿北縣林業局根據7月觀測數據顯示,嘟嚕河自然保護區每年遷徙候鳥約25萬餘隻,包括世界瀕危物種東方白鸛200餘隻,丹頂鶴20餘隻,白枕鶴30餘隻,蓑羽鶴40餘隻,白頭鶴30餘隻。近幾年,世界瀕危物種東方白鸛在保護區駐腳遷徙數量逐年上升,2017年就多達220多隻。2018年,林業局向縣委縣政府做了人工招引繁殖東方白鸛的計劃,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共建了二十座東方白鸛人工鳥巢,當年招引,當年築巢,成功繁育了10只幼鳥,是我國當年招引當年成功繁育的第一例。同時林業局與中國科學院簽署了研究世界瀕危物種東方白鸛鳥類衛星追蹤科學研究協議,併成功為7只東方白鸛幼鳥帶上了GPS全球跟蹤儀。目前,10只幼鳥已正常遷徙。2019年,保護區內有東方白鸛200只左右,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要求極為苛刻,目前全球僅存4000只左右,屬於世界瀕危物種。目前東方白鸛在保護區內已佔7巢,比去年增加了4巢。嘟嚕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繼洪河溼地之後,我國最北端又一處東方白鸛之鄉。

溼地保護區將針對國家的多種一級保護鳥類進行人工築巢自然繁殖的嘗試。在候鳥等野生動物的主要棲息地、遷飛通道、集群活動區等,增設保護站點和無線監控網,實現24小時監控,落實管護職責,加強了巡護和管護,死看死守,嚴防亂捕濫獵和損毀鳥類等野生動物棲息地等違法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