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逆转,因为诸葛亮一时糊涂

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逆转,因为诸葛亮一时糊涂

看三国演义的人都会知道刘备对诸葛亮的言听计从,却很少人知道刘备对诸葛亮的言听计从并没有一直坚持到底,并且还是发生了逆转。

刘备对诸葛亮态度的逆转,是在刘备准备讨伐江东为关羽报仇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以前,不论是战争大小,刘备都全部让诸葛亮安排,自己当甩手掌柜的,根本不插手!

诸葛亮出山之后,第一次排兵布阵,张飞和关羽不怎么听话,刘备就把自己的佩剑当众交给诸葛亮,声明违令者按军法从事,强制性地让两个弟弟听从诸葛亮安排。

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逆转,因为诸葛亮一时糊涂

就连放弃新野那唯一的落脚地,刘备都不犹豫,他相信诸葛亮的眼光是对的,是长久的。甚至诸葛亮让他答应去江东相亲,那么危险的事情,他都听从。那时候,诸葛亮在刘备的眼中就是一尊无所不能的神。

可是在关羽死后,刘备准备兵发江东为关羽报仇,提出反对意见最坚决的却是赵云。而诸葛亮却只是提了一下,在刘备拒绝之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坚持。

这根先前相比,显然是两个人不是原来那种默契的关系了。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决阻挠刘备,而刘备又为什么对诸葛亮冷言冷语呢?

他们之间到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矛盾?可以肯定的说,矛盾肯定是有的,而且还很大,打到刘备如果不是白帝城身死,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诸葛亮。

这个矛盾得从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说起,这个矛盾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引起的。

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逆转,因为诸葛亮一时糊涂

当刘备占据了西川之后,江东的孙权就想要回荆州。结果,安排诸葛瑾去找刘备讨要,而诸葛瑾知道自己的弟弟伶牙俐齿不好对付,于是就自作聪明,让孙权把自己的家眷给抓起来。然后他一个人跑到西川,向诸葛亮和刘备诉苦。

诸葛瑾的这一招虽然没有瞒过诸葛亮,但也影响了诸葛亮。诸葛亮看着哥哥哭哭啼啼的可怜样子,要是自己不有点表示,恐怕自己的哥哥回去没面子,自己也没面子。

于是一念之差,为了哥哥的面子和自己的面子,他把原本需要他来解决的事情,耍了个手腕,把皮球踢给了镇守荆州的关羽。让刘备答应归还三郡,让诸葛瑾拿着刘备的信去荆州向关羽讨要。

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逆转,因为诸葛亮一时糊涂

而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主帅,职责所在,加上对刘备的忠诚,自然不肯把荆州的一寸土地让出去。于是拒绝归还,并将孙权强行安排赴任的官员给打了回去。

这样一来,不明真相的孙权自然将一切责任迁怒于关羽。那种怒火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同时也有了出兵荆州的借口。大不了抢了荆州之后,跟刘备说替刘备教训一下不懂规矩的关羽,然后也学学刘备装傻。

那时候,虽然孙权没动手,关羽已经危险重重了。孙权决心已经下了,只是摄于关羽的威名不敢乱动,没机会动手。而这时候,诸葛亮又来一步臭棋,竟然让关羽去攻打樊城。

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逆转,因为诸葛亮一时糊涂

结果关羽的出兵造成了荆州后方的空虚,被孙权钻了空子,果断出兵,跟曹操夹击关羽,并将关羽抓获后杀害。关羽被杀害的事情传到西川之后,还是诸葛亮告诉刘备的。那一刻,刘备对诸葛亮依然还是客客气气的,一口一个军师。

但刘备伤心之余,把整个事情的前后因果梳理一下,一下子明白了,都是诸葛亮让自己写信归还三郡惹的祸,要不是那封信,关羽不会得罪孙权,孙权也不会迁怒关羽,后面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这样一想,刘备杀诸葛亮的心思都有了,怎么还会听从诸葛亮的?而刘备的态度变化,自然也让诸葛亮反思,自然也会想到这件事,于是禁不住胆战心惊,哪里还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总之,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发生逆转,全是诸葛亮一时糊涂引起的,国家大事跟私人问题混为一谈,分不清轻重,不但给关羽惹来了杀身之祸,也打乱了他自己设计的整个路线部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