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兒綻放百姓心頭 ——山陰縣傾力推進民生工作綜述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深刻體現了民本主義思想。2018年以來,山陰縣委、縣政府本著“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宗旨,大力發展民生事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民生保障工作,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奏響了一曲催人奮進的民生進行曲。

脫貧“摘帽”讓百姓走上富裕路

增進民生福祉就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抓民生就是抓發展。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貧困戶有安全住房、安全飲水、基本農田、增收產業、有基本社會保障、家裡有餘糧、手頭有餘錢“七有”目標,切實保住基本、兜住底線,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

脫貧質量進一步鞏固提升。在貧困縣“摘帽”的基礎上,按照“已脫貧的要鞏固、未脫貧的要攻堅、整體上要提升”的總體要求,持續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年退出貧困人口154戶、343人,貧困發生率降為0.009%。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撥付資金766萬元,全面提升29個貧困村基礎條件;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952.3萬元,精準實施“八大工程二十個專項行動”;為327戶貧困戶發放小額信貸1583萬元,為1195戶貧困戶累計貼息230萬元;實施“雨露計劃”,為369名學生髮放助學金73.8萬元;為貧困戶繳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住院津貼保險5744人、39萬元,理賠金額47萬元。

教育衛生文化事業取得新進步。繼續實施與山西省教科院合作的教育質量提升工程,2018年高考二本以上達線675人,同比增長5.8%。

社會保障讓百姓生活有底氣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讓民生工作更接地氣,更通民意。

大力推進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科學合理配置衛生資源,基層服務逐步完善,持續推進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新建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綜合門診樓投入運營,縣人民醫院通過二甲醫院複審、中醫院通過二甲醫院評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建立了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按病種付費病種數達到101種。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五項社會保險擴面工作超額完成。社會救助紮實有效,調整完善保障救助項目,全年投入各類保障資金9384萬元,做到了應保盡保、應補盡補。養老服務不斷完善,新建中心敬老院、25所農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

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免費送戲下鄉104場,農村電影放映3084場,農家書屋補充圖書近2萬冊,建成電視無線數字化接受傳輸發射基地,城鄉居民可免費收看12套中央電視臺節目。

生態建設讓百姓日子美起來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成效突出。山陰縣始終堅持生態立縣,加快推進全域綠化,推動全縣生態文明建設。該縣打響大氣、水、土壤三大汙染防治攻堅戰,共取締散亂汙企業75家,對全縣27家重點行業企業燃煤鍋爐進行了限期改造,完成居民“煤改氣”用戶4078戶,全年重汙染天氣降低到了12天,同比減少7天。桑乾河“清河行動”強力推進,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西山礦山生態修復工程開工建設,全縣完成整體造林2.5萬畝,栽植各類樹木250萬株。2018年,中央、省委環保督查和2018年中央環保督查“回頭看”問題全部辦結,一大批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整改落實。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府東街跨線立交橋、世紀大道、王澗路等工程開工建設,虎山線鐵立交橋通車運行,完成駿馬路改造和21條小街小巷硬化,南山引水複線投入使用;完成永皓電廠設備更新改造和擴容,徹底關閉第二供熱站區域供熱鍋爐並與熱電聯供主管網對接,新建供熱主管網4條8公里、二次管網8條3.7公里,熱電聯供集中供熱擴容101萬平方米。

民生工作大如天,一枝一葉總關情。當前,山陰縣以“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為契機,結合全市萬名幹部入企進村服務工作,把讓百姓過上富裕幸福美滿的生活作為政府不懈的追求和奮鬥目標。來源:朔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