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掏出“定海神針”!北約潛艇從北極進攻的方案化為泡影

在去年年末,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文中詳細闡述了關於海洋控制權的話題,在文章結尾,他是這樣說的,未來關於海洋控制權的爭奪戰只會發生在中美兩國之間,其餘各國都只是兩大勢力的陪襯。但是實際上,進入21世紀以來,關於海洋、深海控制權的問題中美兩國持有截然相反的態度,美國大力宣傳,而中國則是保持緘默。而兩種態度的背道而馳,引發的是更頻繁的研究與爭論,轉而淡化了俄羅斯在這方面的成就。

俄羅斯掏出“定海神針”!北約潛艇從北極進攻的方案化為泡影

圖:廣袤的海洋是各國競爭的重點

其實,對於廣袤的公海而言,想要增加在該區域的影響力最廉價也是最有效的辦法莫過於發展自主式無人潛航器,在這一領域上,上文所說的兩大國均有著不小的成就。不過,在該項目上中國一直相當保密,外文的報道大多是捕風捉影。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從事深海研究的軍事專家曾介紹說,目前我國對自主式無人潛航器的資金投入基本上與核計劃相持平,因此僅僅從資金投入來看,無人潛航器絕對是我國海軍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與中國截然相反的是,美國曾不止一次的以各種方式對外宣傳自己在該方面的成就,如此一來,五角大樓的海洋藍圖就在一筆一筆地對外勾勒。

俄羅斯掏出“定海神針”!北約潛艇從北極進攻的方案化為泡影

圖:美國五角大樓

以目前海軍發展的方向看,無人潛航器將會是未來深海以及海面多層次實施以網絡為中心的海戰工具和最主要環節之一。而所謂的以網絡為中心也就是將所有的作戰信息統一到一個戰鬥系統中來,即海軍戰鬥系統。在海戰之前,無人潛航器在水下不斷巡邏,由數千個無人潛航器所組成的信息網絡將所有的位置和作戰信息直接傳送給潛艇的指揮官,這對於海戰的勝利極為重要。

俄羅斯掏出“定海神針”!北約潛艇從北極進攻的方案化為泡影

圖:美國所投放的無人潛航器

不過,所謂的無人潛航器聽起來似乎並不複雜,但是實際上,無人潛航器的功能絕非收集信息這麼簡單,它將會作為一個無人化的水雷、魚雷等武器的載體,一旦條件成熟可以直接發動攻擊。也正是由於對它的要求不斷提升,各國真正成熟的無人潛航器少之又少。據統計,目前世界各國主要的無人潛航器適航深度只能在500米以內,一旦繼續下潛,潛航器的功能將會受到破壞,這對於以深者為王的海戰而言極為不利。基於這一要求,俄羅斯從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相關研究,世界上最先進的專門從事無人潛航器研發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海洋技術研究所設計生產出了L-2號無人潛航器,而直到30年以後,美國才推出能與之相比的設備,而它也是公認的20世紀最為優秀的深水潛航器。

俄羅斯掏出“定海神針”!北約潛艇從北極進攻的方案化為泡影

圖:遊弋在深海中的無人潛航器

在L-2號無人潛航器誕生以後,俄羅斯並沒有停止該項目的研發,隨後更是推出了更為先進的“大鍵琴”號無人潛航器,令美國羨慕不已。但是實際上,俄羅斯在深水潛航器的造詣遠不止此,去年7月19號,俄國防部曾發佈了一段新一代核動力無人水下航行器“波塞冬”號的測試視頻,就在前段時間,俄羅斯媒體公佈了它的主要數據,據瞭解,該潛航器為核動力推進,可以在水下以時速200千米的速度航行,並識別出需要摧毀的目標。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攜帶核彈頭變身超大口徑魚雷,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摧毀敵方的航空母艦甚至海軍基地。

俄羅斯掏出“定海神針”!北約潛艇從北極進攻的方案化為泡影

圖:“波塞冬”畫面

今天的俄羅斯經濟日漸低迷,軍事影響力也在不斷萎縮。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海洋戰略逐漸由全球化開始逐漸轉向北冰洋,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向北冰洋深海中投放了眾多的潛航器,它們成了美國軍艦在北冰洋遊弋的最大障礙。而俄羅斯最新型的“波塞冬”號最大潛水深度可以達到14千米,再加上攜帶的核彈頭,北冰洋可謂是固若金湯。北約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觀點:一旦發生衝突,北約潛艇可以隱藏在北極冰層下慢慢靠近河海岸,待到時機成熟可以配合水面部隊共同發起進攻,但是實際上,一旦“波塞冬”號成功服役,這種想法最終只能是痴人說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