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應該怎麼做市場?看看人家收廢品的怎麼改革,學學吧!


經銷商應該怎麼做市場?看看人家收廢品的怎麼改革,學學吧!


郊區的家裡有很多廢舊飲料箱子和雜物在儲物間堆著。我覺得堆得太多,就想找一個收廢品的收走。

結果,連續兩個星期我都沒有見到收廢品的。難道他們還過雙休日嗎?我正著急的時候,猛一抬頭看見一個收廢品的師傅過來了,我特別激動。

我說:“你是收廢品的嗎?”

他說:“是”

我說:“我們家有廢品”

他說:“你預約了嗎?”

我說:“沒有”

他不慌不忙地掏出來一張名片說:“先生,請拿著我的名片,別忘了預約”。說完,這位師傅轉身要走。


經銷商應該怎麼做市場?看看人家收廢品的怎麼改革,學學吧!



當時我就傻了,這是什麼年代,難道時空穿越了嗎?

我就趕緊幾步追上去,搭訕套近乎:“師傅,我沒有打預約電話,就不能賣廢品嗎?”

他說:“先生,我們收廢品的也與時俱進了。你別以為我們收廢品的的現在就是拉著車在街上亂走、亂吆喝。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現在創新了,而且有組織了。第二,我們成立了收廢品協會。第三,我們現在實行劃片包乾,不再滿大街轉了”。

"接照我們的市場劃分,你們這七個小區歸我管”。

我說:“你們什麼時候分的?”

他說:“分了有大半年了”。

我說:“我都沒怎麼見過你?”

他說:“你總是週末來。週末你們這個小區入住率只有62%,不是很高。一般旺季的時候,週末我都到入住率高的地方去,那兩天賣廢品的比較集中。週末誰在你這裡轉悠啊,你們這裡我一般都是週一至週五來”。

師傅接著說:“你們家是幾號樓的?”

我說:“8號樓”。

他說:“你是三單元303的吧?”

我說:“是的,你怎麼知道?”

他說:“你們這個小區一共住了1123戶。每個樓棟裡有多少戶,每個家庭大概有多少人口,誰家富,誰家窮,我都知道。”

我更加奇怪了,趕緊又問他:“師傅,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經銷商應該怎麼做市場?看看人家收廢品的怎麼改革,學學吧!


他說:“生活好的家裡,賣的都是鮑魚箱子、猴頭燕窩箱子、高檔營養品箱子。生活一般的家裡,賣的是礦泉水瓶子、方便麵箱子。大方的家裡賣廢品都不要錢,計較的家裡一點東西都要計較半天。”

他說:“過去我們滿大街跑,生意不好做。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們對當地城市並不是很熟悉,整天沿街轉圈,浪費很多時間。第二,我們也沒有客情關係,和物業也不熟,有時候很多地方進不去。現在不一樣了,進你們小區,不用刷門卡,保安見我都點頭哈腰的。”

我說:“為什麼?”

他說:“我們現在是有規律的,週一在哪個小區,哪個小區老年人多、小孩兒多,週五、週六在什麼地方,週日在什麼地方,我都是計劃好的。什麼人週末在家,什麼小區需要幾天去一次,我都有明細的計劃與安排的。”

我說:“你這個道理挺透徹,你們這個組織有什麼分工嗎?”

他說:“有啊。我們要跟物業搞好關係,要幫著物業幹活。什麼樣的廢品怎麼樣去收,都有規律。我不僅熟悉保安、物業,還有很多位戶我都非常熟悉,這樣很容易打交道,其他同行也不可能過來槍我的生意”。

然後我就說:“師傅,你幫幫忙,把我們的廢品拉走吧!”

他說:“不行啊,先生。今天上門收預約客戶的廢品,人家家裡剛裝修好房子,廢品足夠拉一車的。如果我把你們家的收了,就會耽誤他們家的,我要守時、誠信,你說對嗎?而且,你們家攢那麼多廢品,裝車估計不夠吧,我幫你們拉走,耽誤人家時間。我還做不做生意了,我還講不講誠信了,你還準備讓我在你們小區繼續做嗎?”

經銷商應該怎麼做市場?看看人家收廢品的怎麼改革,學學吧!


這是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縮影,但小故事蘊含著大道理。經銷商不妨對比著思考一下,我們的人員送貨怎麼樣?我們的市場開發人員怎麼樣?我們的後勤服務人員怎麼樣?有沒有服務觀念和服務意識。

我從這個收廢品師傅的案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市場轉型,各個行業都在變。主要表現在第一,都在調整思路和經營模式;第二,都在研究市場,主要是尋找市場機會;第三,都在研究顧客,而不是單純地研究競爭對手;第四,都在研究渠道策略,而不是單純地促銷;第五,都在做服務,因為經銷商本身就是服務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