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半夏有哪些形態特徵和功效?

有緣相逢知己人


〔識別特徵〕多年生落葉草本。高不到一尺,地下塊莖球形或扁球形,下部生須報根;莖直立不分枝,葉自塊莖生出,具長柄,為三出複葉,小葉片卵圓形或廣披針形,先端尖銳,全緣,葉柄下部常生肉芽,初夏抽花莖,頂生肉穗花序,外有綠色或紫色大形佛焰花苞,花序上部為雄花,下部為雌花,花軸頂端呈鼠尾狀,突出苞外。

〔藥用部份〕球狀塊莖,以粒大,色白的為好,粒小色灰稍次。(半夏有毒,經炮製後可降其毒性和對粘膜的刺激作用。〔功效主治〕辛,溫;有毒。燥溼化痰,止嘔。用於痰飲,咳喘,胸脘痞悶,噁心嘔吐,眩暈;生用外治癰腫。

〔用法用量〕一般炮製後用,3~9克,搗碎;外用生品適量,研末用酒調敷患處。〔注意〕孕婦慎服。

〔配伍禁忌〕反川烏、草烏。


春華秋實141335758


半夏歸於毒草類。

別名:水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夏、青鹽半夏、竹瀝半夏、仙半夏、珠半夏、野芋頭。它為天南星科半夏的乾燥塊莖。我國大部分地區有野生,產於四川、河南、湖北、貴州、安徽等地。

半夏味辛,性溫,有毒。

半夏為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釐米。塊莖近球形。葉出自塊莖頂端,葉柄長6~23釐米,在葉柄下部內側生一白色球芽;1年生的葉為單葉,卵狀心形;2~3年後,葉為3小葉的複葉,小葉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光滑無毛。肉穗花序頂生,漿果卵狀橢圓形,綠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長特性:野生於山坡、溪邊陰溼的草叢中或林下。它是夏秋季釆挖,洗淨,出去外皮及鬚根,曬乾,為生半夏。一般用生薑、明礬等泡製後使用,稱為制半夏,用時切片。

藥用功效: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等。


東日暖陽26



一葉輕舟85


.1.半夏的形態特徵:塊莖圓球形,直徑1~2釐米,具鬚根。葉2~55枚,有時1枚。葉柄長15~20釐米,基部具鞘,鞘內、鞘部以上或葉片基部有直徑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發;幼苗葉片卵狀心形至戟形,為全緣單葉,一長2~3釐米,寬2~2.5釐米;花序長25~30釐米,管部狹圓柱形,長1.2~2釐米;綠色,有時邊緣青紫色,長4~5釐米,寬1.5釐米,鈍或銳尖。肉穗花序:雌花長2釐米,雄花長5~7毫米。漿果卵圓形,黃綠色,先端漸狹為明顯的花柱。花期5~7月,果8月成熟。2.半夏的主要功效:燥溼祛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常用於咳喘、痰飲、嘔吐和痞證,可用於中風、癲狂;痰厥、瘰癧、鬱證、癭瘤、眩暈、不寐等病證。3.用法、用量:外用:生用搗敷;內服需制用,內服:3~6克,大劑量可用至15克。4.使用注意:①烏頭反半夏,不宜配伍。②陰虛燥咳、咯血、吐血、內熱津傷者,忌用;孕婦慎用。③生半夏內服易中毒,輕者口舌燒灼發熱流涎,重者胸悶、昏迷。解救方法,可用蛋清、麵糊、果汁、醋、薑汁和服或冷漱;亦可用生薑30克、防風60克、甘草20克煎湯內服或含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