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張獻忠劉備等人無法從巴蜀逆襲統一天下,劉邦卻做到了?

談文論史


簡單來說,是因為他們的實力不同、敵人不同,所面對的局勢也不同。

一提到巴蜀,就想到四川,在今天的語境下,巴蜀基本指代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但少了一個很重要的區域,即漢中。

想要從巴蜀地區入主中原,只有兩條路,一是入關中進攻中原,二是經荊州奪取中原,兩條路各有一個重點,即漢中跟荊州。

說劉邦從巴蜀逆襲統一天下是不對的,因為劉邦的都城南鄭在漢中,他的漢王名號也來自漢中,不過劉邦奪取中原的確仰仗了巴蜀之地的資源,

諸葛亮稱:“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比較起來,巴蜀之地可以提供安穩的大後方,漢中則是能夠迅速攻擊關中地區的戰略要地,沒了哪個,估計劉邦都很難成功。

這兩個,劉備都有了,他甚至還有荊州的部分,可以從兩條路出發奪取中原,可大戰提前了,關羽威震華夏沒多久就被咔嚓,荊州丟了,諸葛亮北伐只能走漢中,但卻沒有複製劉邦的奇蹟。

這就要提到實力、對手跟局勢的關係了,劉邦殺入關中,用的是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此時項羽分封引發的不滿正在發酵,齊地和趙地都亂七八糟,關中的三個王以為劉邦被鎖死在漢中,也怎麼在意,雖然派兵防守,但奇兵一出就迅速敗亡。

佔了關中,劉邦繼續在群雄並起的亂世中鑽來鑽去,拉盟友、打不服,最終滅掉了項羽,滅異姓王那是後話了。

而蜀漢在關中面對的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魏,只要曹魏不派廢物出戰,蜀漢硬攻拿下中原的可能性很小,就算拉上東吳兩面夾擊,也被曹魏擋了下來。

基本上,劉邦面對的是關中三個王,劉備面對的是整個北方,還要防備東吳可能出現的反水。

最後再說張獻忠,他連巴蜀之地都沒佔穩,火急火燎地就去搶漢中、佔關中,最後死於夾擊。

自元朝設立四川行省後,漢中就被劃歸陝西,跟巴蜀再不是同一個區域了,元末明玉珍就死在沒有漢中上面。

而張獻忠是從湖北湖南殺入巴蜀的,殺得很快,但他佔領成都後並不重視對巴蜀之地的經營,而致力於北上奪取關中,爭霸天下。

當時關中在李自成手裡,張獻忠跟李自成殺了半天,拿下漢中,可回頭一看,重慶北南明奪了,再一看,李自成被清軍廢了,他也很快死在了南明跟清軍的夾擊下。


平沙趣說歷史


首先張獻忠的地盤非常的小,看似佔領了蜀地,實際上之統治了蜀地一點,大部分地方是無政府狀態。而且面對的大順,南明,清朝實際都是非常的強大。


劉備和張獻忠差不多,人口少,而且曹魏多是中原地區,人口多,農業發達,隨著時間不短的發展,劣勢就會越來越大。


秦末共分為十八路諸侯,
那個時候基本窩裡橫,而且劉邦的蜀地在十八路諸侯裡面算是大的了。也和他能說會道朋友多,善於識人用人也有很大關係。


張獻忠和劉備在蜀地都是最小的地盤,而劉邦群雄並起,發揮空間很大。


小史微課堂


因為他們面對的敵人不一樣,所處時代的天下形勢也不一樣。

劉備集團面對的敵人是既實力強大,國家凝聚力也非常強的曹魏,還有與自己表面和諧但背後一直磨刀霍霍的東吳。在荊州丟失,隆中對戰略破產後,統一天下對劉備勢力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而張獻忠本身就是一股根本無戰略思想的農民起義軍,連李自成都不如。早早就在四川稱帝,只想趁明帝國病體虛弱割據一方。

而劉邦完全不同了,劉邦被封為漢王,據有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還有漢中谷地等三塊既遼闊又非常肥沃的土地,一面暗中積聚力量,一面挑撥項羽和其他諸侯王的矛盾,最後造成天下大亂的局面,揮軍東進輕鬆擊敗了項羽。原理上有點象秦始皇統一六國。


彭志策


西漢時四川地區發生過大地震,改變了地形地貌。諸葛亮的(隆中對),也被認為是著名的紙上談兵。所以也就劉邦佔蜀而得天下,後世再沒有人成功過。大地震的說法是很早之前貼吧看到過。


用戶174629721


事情只能發生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