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鈞窯,即鈞臺窯,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發揮到極致。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至今無人能仿造。

英國的《每日郵報》報道了這麼一件事:英國的一戶家庭有一件中國瓷器,這件瓷器一直放在抽屜上,用來給客人臨時放硬幣或者車鑰匙之類。這戶人家做夢也沒想到的是,他們全家的財產加起來可能都不頂他放零錢的這件瓷器 。

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鈞瓷從唐代興起,經過了兩宋時的鼎盛,進入元代後各地繼續生產。由於宋時宮廷對於鈞窯瓷器質量和數量的嚴格控制,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全國,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窯系,至元末才趨於衰落。鈞窯系的形成使得鈞釉瓷器的製作範圍在元代更加擴大,如河南的鶴壁集、安陽、淇縣、浚縣、修武、寶豐、魯山、禹州市、臨汝、內鄉、新安、林縣等,河北的磁縣、曲陽等,山西的渾源、懷仁、臨汾等,這時的瓷器製作已經不如宋代鈞窯瓷精細。

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元代鈞窯器多施以天藍、灰青、月白色釉,並塗抹含銅釉藥,經高溫還原後呈現紅、藍、紫色的斑塊。由於鈞窯釉質肥厚失透,刻、劃、印花不易顯露,所以除了飾以彩色斑塊外,也常採用堆貼花為飾。

元代鈞窯器的胎不如宋代細潤,特徵是胎質較粗松,呈色白、灰白、黃、紅、黑。積釉肥厚,渾濁失透,多棕眼,釉泡,光澤較差。施釉不到底,圈足寬厚外撇,內外無釉,足內胎面常留有尖狀痕跡。

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元鈞生產得最多的是碗、盤、碟、缽、盆、瓶、罐、香爐等,包括日常用餐、飲酒、飲茶、盛物、敬神、祭神、祭祖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使用。這一時期器物中以瓶和爐的造型最具特色,如玉壺春瓶、葫蘆式瓶、帶蓋式梅瓶及元代特有的連座大瓶等。從整體上看,元代鈞瓷造型突出的特點是,無論生活用具還是祭器都做得敦厚拙實,線條剛勁有力,構圖比較簡單。

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羅漢碗 元代鈞瓷中流行一種造型特別的碗,直口直壁,唇沿較薄,平底,圈足,這類碗規格不大,除口沿較薄之外,器壁和底均比較厚。直口深腹碗,比羅漢碗深,腹體成垂直形,平底,圈足。還有一些碗的形體比較小,口沿做成花口、菊瓣口形,腹壁略微外鼓,底很小,圈足,足心有一乳狀突起。

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盤 元鈞的盤形狀和大小規格很多,大型號的口略外侈,盤是直線形由上往下收束,平底,圈足,如菊瓣形折沿大盤。還有一些規格在10釐米左右,或幾釐米的坦腹平底小盤小碟,製作簡單但很實用。這些小盤小碟規格雖然小,但都是圈足,足心都有乳狀突起。盞託,元代鈞瓷中有一種盞託,盤體不太寬,緩慢向上彎曲,弧度很大,中央高起的託,呈弧形向上,比以往各個時代的盞託都高,盤下的圈足呈喇叭形向外撇出,比較突出之點是從口沿到底足是相通的。形體比較大,粗壯拙實。私信發圖免費鑑寶。

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罐 規格大小不同,造型上的共同特點是直口,口徑比較寬,比較矮,肩和上腹圓鼓,中下腹收得比較急,底部比較小,圈足比較厚,切削不太整齊。一些較大的罐有一個相當大的荷葉形蓋。

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瓶 元代鈞瓷主要是成型容易的圓器,即碗、盤、盞類器物,瓶罐類琢器相對少得多。瓶類器物有玉壺春瓶、梅瓶和連座瓶等。玉壺春瓶侈口翻沿,唇沿較薄,細頸斜肩,下腹圓鼓,比較誇張,平底,圈足。梅瓶,盛酒之物,小口細頸,肩和上腹豐滿圓鼓,下腹修長,平底,淺圈足。梅瓶一般都有蓋,蓋呈鐘形,上安寶頂。葫蘆形瓶,分段製作,上端是一小形圓罐,下端也是一較大的罐,黏接成型。

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香爐 元鈞瓷香爐有各種形式,基本是仿古代鬲形或鼎形。

2019年鈞窯走勢,如何鑑別,價值?


元鈞瓷的胎體粗厚,堅硬結實,與宋代為宮廷生產的用品灰青胎鈞瓷完全不同,胎色發黃發白,顆粒粗,小孔及裂隙易覺察。

元鈞由於燒造地域寬廣,不同窯口生產的鈞瓷,胎體質地也不相同,元鈞有一類作品成型修坯比較粗糙,質地像陳年的老瓦,人們稱為瓦胎,其實這種貌似瓦胎的鈞瓷也很堅硬,並不像普通房頂上用燒陶器的普通泥土燒成,也是瓷土的一種,只不過挖泥和燒成達不到一般鈞瓷的水平。由於產地不同,原料成分有差異,燒成工藝和溫度、氣氛控制的不同,燒成的鈞瓷露胎部分顯色有很大差別,所以鑑定元鈞的真偽時沒有宋鈞那樣單純。有的為黃白色,有的為灰白色,有的為褐灰色,有的火石紅現象顯著,有的則淡淡的有一點,有的看不見火石紅現象,但胎體厚重粗糙則是無論什麼胎所共有的,充分體現北方廣闊的黃土地文化濃郁的地區特點。

由於胎體燒結不夠充分,釉質不如宋代時細潤,多閃藍色。釉面又達不到宋鈞時漂亮多彩的顏色,故注重釉面裝飾。有的元鈞的釉層施得很厚,從流釉和胎壁顯露的胎釉交接處可看到釉是反覆多次施的,故光亮度一般均比較好,普遍有乳濁現象。由於釉層厚,流釉、積釉現象很普遍,在器物下腹,釉層的邊緣呈垂珠狀,釉面有蛋白石的光澤,普遍有粗大明顯的棕眼,在積釉的地方有大小不等的氣泡,有的產品氣泡還破裂。鈞窯的地釉為青釉,所以元鈞釉色很複雜,有灰青釉、天青釉、天藍釉、乳(月)白釉、灰褐釉。有的有紫紅斑、褐紅斑、灰黑斑,這些斑紋和釉層流動浸潤,有的像天空中的片片彩雲,有的像流動的岩漿,與粗獷厚重的胎體、凝厚的釉層很協調地配合,產生一種趣味天成的渾厚凝重的效果。

那麼如果有想收藏鈞窯的卻害怕收錯的藏友應該如何去鑑別?

一、造型 要全面研究鈞窯瓷器,必須瞭解鈞窯所處的歷史環境。正如前文所述,鈞窯的興盛與宋徽宗密切相關,他的審美情趣愛好,直接反映在鈞窯瓷器的造型之中。如尊、匝等仿古代青銅器的造型,與宋徽宗好古之癖相關,洗子等文具則與他愛好書畫相關,而花盆等則是為點綴艮嶽園林用的特定產品。

二、胎釉 宋鈞窯瓷器胎體厚重,顏色為淺灰或灰白色,因燒成溫度較高,故而胎體堅硬,敲擊時發出悅耳的金石之聲。元鈞胎體顏色多為黃白色,雖敲擊時也發金石之聲,但在感觀上給人一種粗松之感。

三, 釉色 鈞窯瓷器釉色變化十分豐富,有灰藍、月白、青藍、玫瑰紫等多種顏色,其釉層凝厚,沒有耀眼的玻璃質感,類似今日的無光釉,給人以濃而不溢、豔而不跳之感。當代新仿鈞窯產品,無論仿得多麼完美,但那種含蓄的釉質感卻仿不出來,總給人一種生硬之感。這是因為新仿產品的釉料配方中的玻璃質料含量過高,且燒成工藝又未能達到宋鈞水平,故而僅能得貌似。

所以各位藏友收藏需要謹慎哦!

鈞窯瓷極其珍貴,這在民間有眾多的說法,比如“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等等。對於鈞瓷的商業價值,當地民諺說:“進入西南山,七里長街現,七十七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進斗金錢”。所以無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鈞窯的價值都是非常高的!

理性對待藏品,理性對待市場,希望這篇對大家都能有所指導和幫助。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少跑一些冤枉路,少花一點冤枉錢,藏品都能早日成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