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吳三桂兵力是清軍的2倍之多,為何最終選擇投靠清朝?

無聊芒果


這裡先要說明的是,但是吳三桂的兵力並不是清軍的2倍還多,而是清軍的數量是吳三桂軍隊數量的2倍還多。

明清之間最後的決戰,松錦大戰期間,由於吳三桂沒有按照洪承疇的部署,現行離開戰場,就此引發了明軍一連串的潰退,這也直接導致了明朝主力在松山被全殲,主將洪承疇、祖大壽等人被俘後投降。而此時,率領著關寧鐵騎最後3萬人的吳三桂退守寧遠孤城。

在李自成即將打到北京的時候,崇禎皇帝急領吳三桂放棄關外地區的全部領土,回京勤王,但是吳三桂一路“緩兵慢性”,還沒有到達北京的時候,北京城就已經被李自成攻破,崇禎自縊,明朝滅亡。此時的吳三桂又重新退守山海關。

之後,吳三桂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率兵前往北京,但是路上接到家人遭到李自成迫害的消息後,是降而復叛,帶兵重新奪回了山海關,並收拾明軍舊部,此時吳三桂的兵力在6萬人左右。

李自成得知吳三桂背叛了自己的消息,隨即親率6萬大軍,號稱二十萬,殺奔山海關而來,吳三桂向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多爾袞“借兵”支援,接到吳三桂消息的多爾袞,安排少數兵馬拱衛盛京,其餘八旗子弟,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及漢軍八旗共計十多萬人,疾馳趕往山海關。山海關大戰即將展開。

而此時,多爾袞率領的清軍,是吳三桂的兵力的2倍還要多。


吳三桂的投降是當時他必須要做出的選擇,而他也是經過了從“借兵”到“復仇”再到“投降”的一整個過程後,最終歸順了大清。

吳三桂對李自成降而復叛,進而向多爾袞“借兵”。

重新佔領山海關的吳三桂所要面對的,一面是李自成的大順,一面是滿清,夾在中間的吳三桂只能選擇其一奉為新主,要麼就只能率軍南下突破李自成的重圍與此時在山東和蘇北的義軍匯合再圖他法。

已經佔領北京的李自成也非常明白吳三桂和山海關的重要意義,所以通過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對吳三桂進行招降,並且也許以了吳三桂高官厚祿。吳三桂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隨即拔營動身,前往北京去朝拜他的“新君”李自成。

就在吳三桂走到行至永平西沙河驛時,吳三桂遇到了從北京成功出逃的家僕,同時也收到了三個令他極為震怒的消息:自己的家被抄了,一家老小全部被關了起來;自己的父親遭到了劉宗敏的嚴酷“拷掠”,已經是遍體鱗傷,奄奄一息;自己的愛妾陳圓圓也為劉宗敏霸佔。而這便有了那句經典的“吳三桂衝冠一發為紅顏”,直接怒斥“李賊自送頭來”,就此與李自成反目。

在得知吳三桂降而復叛的消息後,李自成親率大軍征討吳三桂,而吳三桂一面一邊讓李友松、譚邃寰、劉泰臨、劉台山、黃鎮庵、高選等六人前往李自成營中,與李自成談條件的同時,也是在拖延時間,一面與清朝這面的多爾袞進行接洽,向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向滿清借兵,並許諾將與滿清“劃長江而治”。

然而多爾袞根本不買吳三桂的賬,執意要求吳三桂剃髮投降,而此時的吳三桂名義上歸順了清朝,確實打著為“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口號。

山海關大戰爆發之後,李自成和吳三桂的軍隊陷入了苦戰之中,大戰進行的是異常的慘烈,吳三桂固然是精兵強將,但是李自成這面是人多勢眾,雙方都已經是精疲力竭,都在苦苦支撐,只有多爾袞率領著滿清大軍在坐山觀虎鬥。

而已經支撐不下去的吳三桂最終也接受了多爾袞的條件,剃髮稱臣,正式投降了滿清,隨後多爾袞率軍直撲李自成大軍而來,瞬間扭轉了戰局。李自成大軍根本無法招架八旗鐵騎的衝擊,全線潰敗,主將劉宗敏負傷,不得以只得逃回了北京,在草草舉行登基大典之後,便率部撤出了北京。

隨後的吳三桂跟隨英親王阿濟格一路南下,追擊李自成,終於將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徹底覆亡,而他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目的,得以 “復君父之仇”,自己也可以告慰崇禎的在天之靈。

在這之後,吳三桂才真正的將“明朝忠臣”的幌子摘下,成為了清朝滅亡南明小朝廷的先鋒。

已經成為大清平西王的他,轉而成為滿清大軍南下,蕩平南明小朝廷的先鋒,親手埋葬了明朝最後的殘存力量。特別是在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吳三桂親率大軍攻入緬甸,逼迫緬甸國王交出了流亡在緬甸的南明永曆政權的皇帝朱由榔,吳三桂更是將朱由榔及其家眷全部勒死在了雲南昆明的篦子坡,至此,明朝的皇統全部滅亡。

吳三桂用永曆皇帝朱由榔的性命作為了自己效忠於大清王朝的“投名狀”,更是給剛剛繼位的康熙皇帝送去了一份厚重的禮物,而吳三桂也憑藉擒殺永曆皇帝的功勞,晉封為親王爵位,鎮守雲貴,自己的兒子吳應熊還迎娶了皇太極的女兒建寧公主,吳家的權勢也就此達到了巔峰。


歷史證明,吳三桂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賭徒”。

早在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前,崇禎皇帝一直在等著吳三桂來親王護駕,但是吳三桂竟然從寧遠到山海關,120公里的路走了整整14天,眼睜睜的看著明朝滅亡。隨後對於李自成是降而復叛,對於清朝也是降而復叛,發動了“三藩之亂”,之後更是自己稱帝,過了一把皇帝癮。

這些都證明吳三桂是個徹底的“賭徒”和機會主義者,當機會到來的時候他就會將自己的一切全部押上,以換取權勢、地位與財富,所以在當時實力對比中,清朝的既有實力要強過李自成和張獻忠,南明政權又是前途未卜,所以投降清朝也成為了吳三桂必然的選擇。


雍親王府


反正和陳圓圓沒關係。

吳三桂並沒有兩倍於清軍的兵力,即便有也打不過清軍,更何況當時清軍的火炮部隊,無論裝備質量、數量、銃手專業性(葡萄牙銃師培訓一年),都已經絲毫不遜於明軍了,火銃、佛郎機也是如此。

《明季北略》:“吳三桂欲倡義復仇, 以眾寡不敵, 遂親往大清國請兵十萬, 為朝廷雪恥。”吳三桂請兵的數量是10萬,但多爾袞只帶6萬人,滿清騎兵確實戰鬥力爆棚,如果多爾袞玩陰的,6萬人足以把李自成和吳三桂一鍋端,而且真正參戰的只是阿濟格、多鐸各率的2萬精騎,共4萬人。劣勢是一晝夜急行軍,體力消耗過大。

吳三桂的兵力,根據各種史料上的記載是2萬-5萬之間飄忽不定,募兵+潰卒+唐通兵=2萬,我們就算他有5萬兵力,三方勢力中,部隊數量最少,兵勢最弱。兵勢弱也與糧餉有關,雖然李自成剛給吳三桂4萬兩白銀不久,但自吳三桂至底層士兵都對未來感到迷茫,軍心不穩,只是還不到一觸即潰的地步而已。

李自成開往山海關的兵力說法不一,且差異很大,有六萬、十萬、二十萬、三十萬、四十萬之說,莫衷一是,經過深入分析,當時李自成的兵力不會超過六萬。

吳三桂降清,國仇、家恨、陳圓圓都不是必然因素,甚至可以說放在一起都不能算是必然投降的原因,因為哪一樣他都根本不在乎。究其根本在於吳三桂這個人到底自私到什麼程度。雖然表面上打的是“復君父之仇”的旗號,其實誰都明白,吳三桂這個無君無父也不配談什麼愛情的人,腦中都是“自己”的利益,很純粹的“自己”,沒有別人,一個也沒有。

無君

無君在於,崇禎十六年即經祖大壽暗通皇太極,雖未投降,但已經留好後路,話未說死,給了皇太極些許幻想,無異於保命之舉。皇太極當時也並沒有摸準吳三桂的“脈”,低估了吳三桂的野心,以為他是因為忠君而猶豫,其實吳三桂是在琢磨怎樣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皇太極和多爾袞打到山海關也不怕,礙於祖大壽情面,眾多漢臣的關注,多爾袞不好直接動刀,情勢不由人,你勸我就降,自身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無父

無父在於,雖然吳襄被追贓助餉,受盡折磨,沒有受到合作伙伴應有的優待,但好歹一息尚存,更有全家的性命也都攥在闖賊手中,吳三桂不會不知道,一旦他投降大清,李自成的報復手段肯定是滅其滿門。事實告訴我們,很明顯,吳襄的命他非常不在乎,甚至不想冒哪怕一點點的危險再去談和嘗試一下,最後還給將死的老父扣了好大一頂帽子:“父既不能為忠臣, 兒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 請自今日, 父不早圖, 賊雖置父鼎俎傍以誘之, 桂不願也。”我們不排除吳三桂有效仿劉邦救父的意思,很可惜,吳三桂可以學劉邦,但李自成卻不是項羽,親手把父親送上斷頭臺的終究是吳三桂。

不可能具備的“愛”

諸多條件中,陳圓圓這一項其實是最無關緊要的。對吳三桂來說無論父親還是陳圓圓都不比自己的性命和前途重要。衝冠一怒為紅顏?衝冠一怒是有的,自己心愛的小妾被人家免費徵用好多天,哪能不怒,收費也不行!但是為紅顏而降清,絕不至於。吳三桂做為總兵官,軍區司令一般的人物,真沒見過漂亮女人麼。

陳圓圓僅僅是其私利的一部分,同樣是可以捨棄的,簡單地說,有她更好,沒她也行,不影響生存,但是倒向哪一方勢力的問題卻是性命攸關的大事。無非算是錦上添花陳圓圓,並沒有人們傳言的那麼重要。

愛情?您容我扶牆緩一緩。對於崇尚利己主義到極致的吳三桂來說,愛情那東西屬於奢侈品,消費不起,因為他只愛自己。一切種感情都不會影響他的判斷和決定。

李自成招撫不力?

當然有這個原因,其實更多的是誤判:

不能把李自成和劉宗敏的行為完全歸為招撫政策的失誤,因為也有誤判的因素,他們都完全沒有想到吳三桂於無恥方面,根本未設下限,做為大明的守將,把太子拉來沒有震懾力,把你父親的命抵在這兒也沒有威脅作用,大老遠的跑過來你吳三桂還敢遞爪子,打就打吧,最可恨的是打了一天一夜最後好懸被多鐸、阿濟格廢在當場。

吳三桂的野心&多爾袞的狡黠

上文提過,吳三桂在崇禎十六年並沒有接受皇太極的招降,皇太極卻並不是太在意,松錦之戰後,能入眼的對抗勢力基本沒有,相比祖大壽、祖大樂、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這類軍界大佬,吳三桂只是小蝦米,無足輕重,所以對勸降並不怎麼在意,況且繞入內地多次,山海關形同虛設。

吳三桂當時猶豫則是因為他要的好處太大,他自己心裡也明白自己的分量,要不來太多好處,只能靜待時機,吳三桂的夢想----黃河南北分治。直至多爾袞前來救援,吳三桂還是一如既往的條件,最後放棄是因為實在頂不住大順軍,多爾袞落井下石,讓吳三桂放棄分治的念頭,改為投誠,無奈之下,吳三桂只能同意,還好,多爾袞沒騙他,騙他說可以分治,打跑李自成再反手給吳三桂一刀,那吳三桂哭都來不及,狡黠如多爾袞,還有2萬人沒動吶。

吳三桂的權衡與決斷

崇禎舉國之力尚且不能應付兩線作戰,自己孤城無援,坐吃山空,軍心渙散無法抗衡任何一股勢力,甚至可以想象多爾袞或者李自成城下納降,關內就有士兵能反,沒有根基難以存活。

當初吳三桂勤王無果,從關外趕來的他,剛剛行進到唐山附近,就收到了北京城破,崇禎殉國的消息,無奈折返佔據山海關。

而李自成部隊開進北京收取造反以來最為豐碩的果實,其間並沒有忘記招降吳三桂,順便提一句,本來吳三桂的野心李自成完全可以達成,因為分治是多爾袞給李自成的合作條件,但李自成未與理會。

吳三桂出於幾點原因最終同意歸順:

  • 投降大清後,地位過低,別說滿蒙漢八旗,就是軍功在身的孔有德、耿仲明之流都比他強得多,更別提洪承疇和祖大壽了。
  • 和大明錯誤的民族政策一樣,對少數民族,心目中的蠻夷還有著不屑。
  • 雖然都是大明勁敵,但是歸順漢族勢力相對心裡壓力較小。
  • 從軍以來,與大清的戰鬥不曾停歇,是敵人,是對手,甚至是仇人,心理負擔偏重。
  • 即便歸順闖賊,最初的心裡還是想著南明王朝,只是因為不可跨越的阻斷,讓他無法聯繫而已。直至他自己決定死心塌地歸順大清,才放棄了扶持太子。
  • 李自成所給的條件不可謂不誘人,不僅高官厚祿,還未正式歸順就給了4萬兩銀子,救了吳三桂燃眉之急,否則恐怕不待大清、大順兩線夾擊,自己的部隊就已兵變四起。
  • 吳襄以及一干眷屬,一眾同僚的書信,讓吳三桂放鬆了警惕,覺得親屬、同僚們貌似過的很好。而一旦不降,親屬們性命堪憂。
  • 吳三桂對大順軍並不瞭解,錯誤的高估了領導層的各方面能力,包括政治統治、資源統籌、人員使用規劃、軍力等等,以為又是一個升級版的朱明2.0,前景一片廣闊。

吳三桂反悔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親人、財物、小妾,而是透過這些事情,看到了大順並非正規有序的成熟政權,比內廷規模較小的關外大清都不如,一盤散沙的管理外加一副土匪作派,坐擁天下了還忘不了搶劫。自己這麼重要的角色,不好好拉攏,能說李自成沒有戰略眼光麼,不久前還要高官厚祿給封賞,到如今連自己的家人都被清算,這嘴可是不大靠譜。反觀多爾袞,沾滿漢人鮮血的暴徒,但是對他吳三桂仁至義盡,說話算話,即便不同意吳三桂的條件也講在明處,如果多爾袞也像李自成這樣,那吳三桂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最重要的是,看這態勢,自己去了也未必善終,李自成所作所為,讓吳三桂感覺到了欺騙。如果李自成夠聰明,還可以緩和一下關係,再次拉攏,隨便找個人背黑鍋就行了。

但是由李自成所做作為和知道吳三桂反悔的後續的舉動來看,李自成真的非常有可能是在欺騙,本可補救但是卻沒有絲毫猶豫的果斷髮兵進攻,完全沒把吳三桂放在眼裡,根本不在乎吳三桂的重要性,由此可知那些所謂的高官厚祿是真是假。只想騙取山海關的他,對自己的軍力太過自信的同時,也讓旁觀者看清了他那充滿虛情假意的欺騙。

為什麼說欺騙?李自成是智障麼?明明知道要招降吳三桂,偏偏這麼縱容下屬殘忍對其家屬下手,擺明了就是假招降,可想李自成心裡是有譜的,而吳三桂一旦到了北京,後果將會非常悽慘。旁觀者清,吳三桂也很明白。

李自成行宮

在吳三桂看來,李自成是不能投靠了,如果也不投降多爾袞,那結果就是被兩面夾擊而死,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就怕不等來打就被餓死,更怕不等餓死,兵變就會爆發,別說吳三桂是個自私到極致的小人,就算他是天朝第一鐵骨錚錚的漢子,也沒機會戰死城頭以身殉國了。

山海關大戰後,吳三桂已經沒有了挑選的餘地,為了活命,他放清兵入關,也就只能投降滿清,獻關後的他,作用大幅降低,為了體現價值,所以才呈虎狼之勢掃清流寇,扼殺南明。

李自成失敗的原因主要是部隊素質良莠不齊,智囊團更是菜瓜一片。再有類似劉宗敏,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抵制李自成登基,竟然心懷抱怨喊出了“同是響馬,為何......”。

進駐北京後李自成沒有及時調整自己一直以來追贓助餉的行政、軍費來源方式,沒骨頭的官員是多,好歹安撫一下為我所用遠比搶些銀錢意義更為重大,根本沒有政權意識。

攻陷京師後還在進行土匪頭子的行徑,城內不光官員,連帶商賈,富戶,包括大街上長得胖些的人都被抓起來嚴刑拷打搶劫金銀,這種流寇勢力坐不得天下也就不是怪事,同樣也沒什麼可惜的了。


古今通史


兩個問題。

第一,清軍入關的兵力有10萬人。是吳三桂軍的兩倍還多!

很多印象中,以為清軍人數很少,其實不然。早在1592年,明軍抗倭援朝的時候,努爾哈赤就給明朝皇帝寫信,要求抗擊日寇。他說到,有馬步軍共計六七萬!


其後的幾十年,清軍收服蒙古諸部,組建了蒙古八旗,又招降很多漢人,組建了漢八旗。

1644年,清軍主力部隊達到10多萬人入關。

此時,山海關的明軍,只有四萬多人將近五萬人。清軍不但在戰鬥力上超過了遼東的明軍,在數量上也佔壓倒性優勢。


第二,吳三桂為什麼要投降清軍?

據說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後,吳三桂原本要投降大順朝廷。而且已經從山海關出發,但是走到半路,突然跑回了山海關。究竟是為什麼,世人眾說紛紜。

一種說法是,因為李自成軍隊在北京城催餉,榨取明朝官員財富。吳三桂的老爹吳襄也被打了,吳家的錢也被搶了。消息越傳越歪,吳三桂以為全家被殺。氣憤難當,決心投靠清兵。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碩士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將霸佔,吳三桂氣憤難當,投靠清兵。

我們分析,吳三桂作為一個成熟的軍事將領,絕不會因為一點瑣碎的小事,就輕率的決定他自己和幾萬將士的命運。

吳三桂應該是在向北京進發的過程中,收到了很多關於李自成起義軍的信息。經過分析判斷,他認為這些人軍紀敗壞,難成大事,終究不會是清兵的對手。與其跟著李自成,最後一起失敗。不如趁早投靠清兵。


上將噯福斯


吳三桂是個漢奸混蛋無疑,但是他的兵力要是真有清軍的兩倍多,那麼也不會投降了。

清軍入關是順治五年,也就是公元1648年,這個時候八旗壯丁共346931人。其中滿八旗壯丁55330人,蒙古八旗壯丁28785人,漢八旗壯丁45849人,另外包衣阿哈尼堪壯丁216967。八旗雖然做不到全民皆兵,但是兩丁抽一還是沒問題的,必要時候還可以三丁抽一,這樣清軍即使只算八旗,也可以抽出6、7萬戰兵,加上包衣,那就是16、7萬人了。

而吳三桂的的部隊根據史料記載是有“五萬眾”,不過這個是總兵力,戰兵的話佔比一般不會超過一半,那麼最多就是2.5萬的戰兵,此外吳三桂當時還招募了鄉勇3萬多人,這樣總兵力大約8萬,不過鄉勇的戰鬥力比較差,實際派不上什麼用處。

當然,多爾袞入關的時候並沒有大規模動員,他所率部隊大約是10萬人。如果吳三桂依託山海關等要塞,加上大炮,而且明朝沒有滅亡,有關內的不斷增援,那麼擊退清軍進攻問題不大的。不過在李自成進京以後,依靠山海關這個孤城是沒可能長期抵抗的,軍心士氣不去說他,武器和彈藥也是問題,所以吳三桂必須在降清還是降順之間選擇一個。

開始吳三桂還是多少要點面子的,畢竟投降韃子太難聽,不過李自成在京城拷掠明朝降臣後,吳三桂就迅速反轉,改投了清朝,這也是他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至於陳圓圓什麼的,不過都是藉口而已。


不沉的經遠


這數據是錯的!吳三桂的真實兵力不會超過4萬人,累計10萬人跟著投降是包含山海關的其他軍戶居民。當時的山海關是軍事重鎮,朝廷除了派重兵之外還會派後勤補給人員給山海關輸送糧草,這部分大約有20000多人;明軍是衛所制度,也就是建設兵團。明朝為了保證前線軍隊的給養還遷入了8000戶軍戶,大約有40000多人,這些人平時負責糧食生產,戰時則負責搬送巨石滾木等等城防武器。

吳三桂的軍隊組成大約是一個騎兵衛,也就是一個戰鬥旅,按著當時的兵力推算大約是4800~5800人之間;步兵5個衛,總兵力大致在27000左右;山海關城防兵3千戶,也就是大約3600人,這是山海關的固定駐軍;吳三桂自己的親兵大約有兩個千人隊,當時的每個千人隊大約是1200人,合計2400人。所以疊加起來山海關軍力在37000~39000多人之間。

清朝在入關以前總兵力大約是123000人左右,這是純戰鬥部隊,大約是吳三桂的三倍。其中包含滿八旗騎兵8個旗,總兵力在59000人左右;蒙古旗兵4個旗,總兵力19000人左右;漢軍旗8個旗,總兵力39000~40000左右;朝鮮高麗軍5000~8000人左右。


優己


因為清兵太狠,沒人性,到處屠城。沒進關的時候就開始屠城。

進了關,到了江南接著屠城,屠揚州,屠嘉定,屠江陰。

有個鐵嶺老賊,叫趙爾巽,是個遺老,民國時任清史館的總裁,《清史稿》主編。此老賊為了給滿清入關遮醜,不敢把所有屠城的事都寫到《清史稿》裡。

即便老賊趙爾巽對滿清入關做的事有所隱瞞,可是翻開《清史稿》,滿清屠城屠兵的記錄仍然屢見不鮮。

《清史稿·太宗本紀》記載,皇太極繼位後,多次跟大明大戰,侵佔明朝城池,捲走明朝國庫金銀錢糧。

明朝派監軍張春、錦州總兵祖大壽等人合兵一處,去收復被滿清佔領的灤州,此時佔領永平四州的滿清將領阿敏和碩託二人不敢去救援灤州,後又聽說明軍炮轟了灤州滿清軍,此二人嚇得殺掉他們攻佔的永平州明朝降將白養粹,並盡屠城中軍民。然後棄城逃往關外。

群僚連平民老百姓都屠殺。如果說戰場上的互殺在所難免,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下毒手,則罵他們是畜生都不為過。

屠城屠民還不夠呢,阿敏此賊還將永州的婦女留下沒殺,把他們分給滿清的賊兵為妻為奴。雖然《清史稿》說,後來被皇太極制止了。

不僅如此,阿敏此賊不但自己屠城,還讓別人也屠城。阿敏逃回關外時,還下令讓遵化守將固山額真察哈喇也屠城。這幫畜生殺掉明朝的降兵降將以後,將遵化屠城,然後捲走遵化城裡的金銀珠寶和國庫錢糧,從冷口關逃竄回關外。

以上《清史稿》都有明確記載,不服的自己去查。

此賊犯下如此無人性的滔天罪惡,皇太極竟然僅僅只是幽禁了他,還給此賊留下莊園八所,奴僕二十,羊五百,牛二十。

包庇罪惡如此。

皇太極天聰六年正月,滿清將領嶽託上奏說:“前克遼東、廣寧,漢人拒命者誅之,後復屠灤州、永平,是以人懷疑懼。今天與我大淩河,正欲使天下知我善撫民也。臣愚以為善撫此眾,歸順者必多。”

什麼意思啊?在此之前滿清的政策就是你漢人不投降,不歸順,那好吧,滿清就屠城,看你們投不投降,歸順不歸順!

通過屠城來威懾明朝守軍和百姓。

《清史稿·列傳五》有一段話,“王宣諭當建都燕京,戒民毋信流言搖惑。又訛言八月屠民;未幾,又訛言上至京師,將縱兵肆掠,盡殺老壯,止存孩赤。”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這裡的“王”是指多爾袞,“上”是指小皇帝順治。整段話大概意思是,清兵在多爾袞的帶領下,還沒定都北京呢,北京的老百姓就開始流傳清軍要屠城的流言了。

清軍屠城的惡名不可謂不大,清軍屠城的威勢也不可謂不強,把老百姓嚇得屁滾尿流。

以上都是《清史稿》裡的明文記載,老賊趙爾巽都不敢否認。他能否認江南屠城,可是江北屠城他不敢。

何況,野史筆記裡關於滿清在江南屠城的記載非常多,稍微撿拾,滿清入關時的罪惡就罄竹難書。

面對如此真正沒人性的“虎狼之師”,吳三桂這種大漢奸,別說兩倍兵力,就算十倍兵力,說不定也嚇得兩腿發軟了。


西堤君


與清朝合作,是吳三桂當時可選擇的最佳方案。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崇禎上吊自殺,明朝已經滅亡,吳三桂獨守著山海關。南邊面對李自成的威逼利誘,北邊面對清朝的軍事壓力,吳三桂進退兩難。

山海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不論是清軍南下還是中原政權禦敵國門之外,山海關都是一定要拿下的關口。吳三桂若處理不好,容易腹背受敵。

在當時的情況下,可供吳三桂選擇的方案無非就三種。

方案一:投降李自成

李自成代表的是農民階級,率領的是一群烏合之眾,攻陷紫禁城後勸降過吳三桂。吳三桂是地主階級,雙方立場不一致。

李自成進入北京後,如同土匪進城,到處燒殺搶掠,對待明朝舊臣毫不留情,這就足矣讓吳三桂感到憂慮。在勸降的過程中,李自成殺了吳三桂父親,縱容手下奪取陳圓圓。吳三桂面對亡國之痛、殺父之仇、奪妻之恨,註定難以與李自成合作。

兩邊都不投降,依舊奉明朝為正統。

如果吳三桂實行方案,拒不投降,與明朝共存亡。那會面對南北夾擊,最後以身殉國。

明朝末年,文臣武將大多已經斯文掃地,難有忠義的氣節。

此方案,可留名千古,但吳三桂是機會主義分子,沒有精忠報國的決心和勇氣。

方案三:投降清軍

清朝已經基本完成封建化,成了地主階級的代表,與吳三桂是統一立場。

大樹底下好乘涼,相比李自成的部隊,無疑清軍更為強大。清軍如同團隊,李自成如同團伙。清軍進入中原,勢必橫掃千軍,發展前景更好。

權衡利弊得失後,吳三國選擇了投降清朝。


秋媚讀史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糾正一下,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時兵力並非清軍2倍之多,據史料記載,大概5萬人左右,至於最終選擇降清,花木童君覺得有三大原因。

第一,為了他的愛妾陳圓圓,話說李自成部將劉宗敏將美豔的陳圓圓擄了去,並獻給了李自成。吳總兵還是很痛愛他的愛妾,聽到消息,“衝冠一怒為紅顏”,正式跟李自成決裂。但個人認為這個因素不是他降清的主要原因。

第二,李自成攻進北京後,因為缺少糧餉,縱容手下四處搶劫,那些達官貴人還是重點對象。其中就抓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及家人三十多口,還對吳襄嚴刑拷打,想逼降吳三桂。

第三,當時崇禎吊死在煤山,明朝也滅亡了。吳三桂只能在皇太極跟李自成二者之間做成選擇,覺得李自成的所作所為能成大事,加上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已經降清,並享受高官厚祿。仔細權衡後,吳三桂選擇了降清。

吳三桂算是一代梟雄,有著巨大的野心和政治抱負。為了自身的利益及保存實力,我覺得第三個原因才是他降清的最主要原因。


花木童說史


不知道題主這個數據哪裡來的?松錦之戰吳三桂和王僕兩人半夜不遵事先約定先行拔營脫逃,先逃杏山後奔寧遠,中途被清軍伏擊幾乎都是隻身而脫。事後王僕被朝廷斬首,而吳三桂由於在寧遠收攏了松錦之戰逃脫的潰兵阻擋了清軍攻破寧遠而被革職留任戴罪立功。李自成進京後寫信要求吳三桂投降,吳再三寫信給闖王虛與委蛇,答應投降後又中途反悔,回師山海關擊敗了前來接收山海關的已經投降李自成的前明總兵唐通的三千兵馬並收編了這支人馬。此時吳三桂總兵力加上新收編的唐通人馬不足五萬,面對的是李自成進軍山海關的精銳六萬。吳三桂連夜寫信給多爾袞請求援助,而這時多爾袞得知北京被闖軍攻破正打破原先三丁抽一的規矩八旗幾乎傾巢而出進軍密雲,企圖再次破關而入。得到吳三桂的求援信後多爾袞改變行軍路線急行軍向山海關開拔,前鋒到達一片石戰場時至少有先鋒七萬人馬。在李自成大軍和吳三桂血拼一天後,吳三桂逐漸不能支撐,吳於是親自趕到多爾袞大營答應了陣前剃髮歸順。和吳三桂達成約定後,第二天乘著濃霧多爾袞全軍出擊瞬間擊垮了疲勞的闖軍。這就是一片石之戰的前後大約經過。所以題主所問的前提不存在,吳三桂沒幾倍於多爾袞的兵力,反之是清軍遠多於吳三桂。


遠處吹來陣風



準確來說清軍兵力是吳三桂兵力的兩倍才對。

李自成滅明以後,吳三桂同山海關總兵高第一共只有五萬人馬。清軍當時擁兵十萬之眾,入關時留下鄭親王濟爾哈朗率領滿蒙八旗三分之一的兵力留守瀋陽一帶,多爾袞所統領滿蒙漢八旗軍隊約為七八萬人。

以總兵力對比,吳三桂擁有五萬兵馬,清軍擁有十萬,達到了1比2的比例。

就是以山海關一片石吳三桂對戰李自成之時,多爾袞率領的清軍也有七八萬,也對吳三桂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當然最關鍵的不是在於兵力,像很多亂世梟雄起兵還不是從無到有嗎,更何況吳三桂擁兵五萬,戰鬥力還很不錯。

主要因為吳三桂的勢力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政權或者說自立門戶自給自足,他的兵餉和後勤都來源於明朝。明朝滅亡以後,先不說兵餉問題,畢竟可以通過以戰養戰。但是後勤呢,總不能一直以戰養戰飢一頓飽一頓吧。(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更何況李自成從西安一路勢如破竹的攻進明帝國的帝都,大有取代明朝一統天下之勢,這時候吳三桂北有關外新興戰鬥力強悍的滿清,南有大有一統天下之意的李自成之大順政權,根本沒有發展的空間。

所以吳三桂面對的局勢就是,只有五萬人馬,無論是對於滿清還是李自成都是不夠看,更要命的是還夾在兩大新興勢力中間,沒有從容發展的時間與機會,山海關一隅之地難以籌備糧餉,一時之間是“維時內無軍需,外無援旅,人心洶洶,不保朝夕”。

至於南明,當時弘光小朝廷還沒有建立,江南溫柔鄉里的軍閥們和東林黨並沒有第一時間組織兵馬北伐報君父之仇,而是一方支持福王一方支持潞王,一時之間還沒有定出勝負。就算弘光小朝廷建立了,當時北方已經是李自成的天下了,吳三桂同淮河以南的南明相距太遠,音訊不通是指望不上的。

所以吳三桂要麼為大明盡忠到底,戰死山海關。要麼選擇降李自成或者降清。

毫無疑問吳三桂是三姓家奴不是盡忠到底的忠臣,最終選擇了降清,開始了自己遺臭萬年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