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股東業績變臉引監管問詢 青海省投或已資不抵債

2018年業績由盈利1億元左右到虧損20.63億元,西部礦業(601168.SH)在4月19日突然“變臉”的業績公告,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引發業績出現變化的原因,主要來自西部礦業投資的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省投”)股權存在減值。

西部礦業的業績大幅修正,引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關注,要求西部礦業補充披露青海省投的財務情況以及所持股份的後續處置計劃。

4月23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西部礦業內部人士處獲悉,近期北京一家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青海省投進行了資產評估,據此西部礦業判斷對青海省投的股權價值可回收金額為零。這也表明,青海省投現在或已經處於嚴重的資不抵債狀態。

西部礦業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針對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西部礦業和青海省投進行接洽,對相關的財務數據等資料進行補充。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25.22億元

西部礦業業績變臉源於其2013年的一起投資。

2013年10月,西部礦業擬以控股子公司百河鋁業、西海煤電、西部碳素的股權,下屬唐湖電力的整體資產,以及西部礦業對本次出資資產的債權,共計出資29.66億元,認繳青海省投新增註冊資本13.01億元,佔其增資後總註冊資本的35.89%。

2013年11月5日,上述增資協議獲得青海省國資委的批准。2013年11月30日,這一交易正式完成,西部礦業成為青海省投的第二大股東。

隨著青海市國資委和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另外兩位股東的增資,西部礦業對青海省投的出資比例下降至20.36%,但仍然為第二大股東。

在2013年進行這筆交易時,西部礦業稱,將旗下已經陷入虧損的煤電鋁碳聯相關資產注入青海省投進行整合,有利於降低公司電解鋁業務板塊的投資風險;同時,煤電鋁碳聯營產業已經在同行業中顯示出較強的競爭優勢,青海省投擁有大量優質資源,有望取得良好的整合效應,屆時將為西部礦業貢獻良好的投資收益。

根據此前的業績報告,西部礦業用於投資青海省投的企業,是業績表現較差的資產。其中,百河鋁業在2012年的淨利潤為虧損1529萬元、西海煤電虧損3627萬元、西部碳素盈利113萬元、唐湖電力虧損2.1億元。

這筆當年看似是甩出不良資產的股權投資,如今變成“燙手山芋”再次回到西部礦業手中,讓西部礦業2018年的業績出現問題。

在2019年1月30日的的業績預告中,西部礦業披露,預計2018年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1.6億元,同比減少61%左右。2017年,西部礦業的淨利潤為2.61億元。據此,西部礦業此前公告的淨利潤為1億元。

然而,根據4月19日西部礦業的業績修正預告,稱投資的青海省投存在減值跡象,經過評估,公司股權投資可收回金額為零,公司決定對聯營企業青投集團的全額進行計提25.22億元,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25.22億元,預計實現淨利潤為虧損20.63億元。

在上交所的問詢函中,提到了西部礦業一直沒有對青海省投的生產經營遭遇嚴重困難、公司可能遭受重大損失進行過任何信息披露,亦未提示過相關風險。

上交所要求西部礦業披露,青海省投的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等主要財務數據。同時,披露青海省投生產經營狀況何時開始惡化、惡化過程及原因。另外,西部礦業對所持青海省投股份的後續處置計劃及財務影響。

由於沒有及時披露青海省投的生產經營遭遇嚴重困難,上交所要求西部礦業披露公司是否在青海省投中擁有董事會席位,是否派任董事、高管人員在青海省投中任職。

西部礦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投資青海省投是股權投資,並沒有參與青海省投的內部管理運營,所以對青海省投業績惡化沒有進行提前判斷。

青海省投資金狀況惡化

2019年2月底以來,青海省投資集團兩筆債權出現“技術原因”的延時兌付、青海省投所持有的金瑞礦業(600714.SZ)股權被頻繁凍結或輪候凍結。就此,《中國經營報》也曾對青海省投資金狀況惡化進行了多次報告。

西部礦業人士透露,北京一家資產評估公司在3月完成了對青海省投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公司才修正了對青海省投的股權價值。

然而,根據青海省投2018年8月31日公佈的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92.12億元,淨利潤1598萬元;總資產為644億元,總負債500.6億元。

據此預計,青海省投在2018年下半年的業績出現較大幅度的惡化。

“2018年春節前,我們的煤炭貨款就一直處於拖欠狀態。”青海一家煤炭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向青海省投下屬的青海寧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寧北發電”)供應煤炭,合作已經有十年時間。

資料顯示,寧北發電是青海省投100%持股的公司,註冊資本17.13億元,主營火力發電。寧北發電位於青海省大通縣橋頭鎮工業園區,寧北發電生產出的電力主要用於青海橋頭鋁電的生產。青海省投和寧北發電是青海橋頭鋁電的兩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89.39%、10.61%。

據該負責人稱,2018年春節前,自己曾多次前往青海省投總部,要求解決欠款問題,最終經過青海省投的協調,給付了少量資金用於支付員工工資。現在,寧北發電仍拖欠相關聯的3家公司煤炭款達1100萬元,經過多次催要,始終未能履行支付貨款義務。

該負責人稱,煤炭貿易是一個對現金流要求較高的行業,由於現在公司上游採購煤炭需要進行預付款,而下游的電廠是先發貨驗收合格後才給支付煤炭貨款。但是由於主要客戶寧北發電拖欠煤炭貨款,導致公司的流動資金出現困難,公司經營業務甚至出現了“無米下鍋”的困境。

記者注意到,寧北發電不僅是拖欠供應商貨款,2018年11月也有寧北發電員工稱多個月工資出現拖欠。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作為一家火力發電企業,寧北發電本身應具有較為穩定的現金流。然而由於下屬的鋁業公司拖欠電網公司的電費,所以寧北發電產出的電費也被電網公司扣下,進而導致拖欠了煤炭供應商的貨款,形成了一個“三角債”。

寧北發電只是青海省投旗下眾多子公司中的一家,現在青海省投的主營業務涉及電力、煤炭、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房地產、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其中主要業務集中在電解鋁、發電和煤炭三塊。而電解鋁板塊整體出現的困難,也是拖垮青海省投的主要原因。

2018年4月以來,鋁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下跌,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滬鋁指數4月中旬從最高的15590元/噸下跌到2019年1月的13245元/噸。而另一方面,產品市場需求下降、鋁電解用煅燒焦價格上漲、環保監管加碼等因素,也讓部分競爭力較弱的電解鋁企業在2018年虧損嚴重。

針對青海省投的經營現狀,記者多次聯繫了此前曾接受本報採訪的青海省投相關負責人,不過其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2019年4月1日,青海省投在《關於近期化解金融債務風險工作進展情況的彙報》中提到,青海省投當前的重點任務是對企業實施必要的脫困措施,已經確定了國家開發銀行是青海省投債委會的牽頭行,青海省投將積極努力解決債務危機,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並在彙報中懇請各金融機構能夠繼續給予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