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歷史上的高力士,並不是一味逢迎的奴才,而是賢良忠貞的大功臣。《舊唐書》記,唐玄宗常說:“力士當上,我寢則穩。”又稱他“順而不諛,諫而不犯”,他被後世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

  • 出身高貴,武功高強

高力士,本名馮元一,潘州人,今廣東省茂名市高州。他出身嶺南最有權勢的馮氏家族,是被奉為“嶺南聖母”冼夫人的第六世孫。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元 錢選《楊貴妃上馬圖》

因其父涉案謀反武則天,十歲的馮元一免死被閹,進宮做了小太監,侍奉武則天。

武則天按“佛家護法神將左金剛右力士”之意,改其名為力士。後來,因一小過失,他捱了一頓鞭子,被逐出禁宮。宦官高延福收其為養子,從此改姓高,稱高力士。一年多後,他又被召入宮。

708年,22歲的高力士與21歲的臨淄王李隆基相遇,甚得李隆基寵信,被其引為知己。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妖貓傳》劇照

高力士身高1.75米,文武雙全,頗有度量,有大將之風。史載:

“善於騎射,一發而中,三軍心服”。

一次,高力士扈從李隆基圍獵,碰到兩隻飛雕正在啄食一頭鹿,弓箭手奉命射鵰,未中,但見高力士拉滿月弓,箭呼嘯出,兩飛雕便應聲飄落。

  • 數次平亂

710年六月,武則天的兒媳韋皇后毒死了唐中宗,欲效仿武氏擅權稱皇。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清 丁觀鵬《明皇擊鞠圖》

高力士策反了韋后的近臣,配合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誅殺了韋后、安樂公主和武氏黨羽,扶助唐睿宗登上了皇位。李隆基隨即上位皇太子。高力士因功擢升朝散大夫、內給事,常侍太子。

睿宗執政時,太子李隆基遭排擠,支持玄宗的大臣、大將也都被貶謫流放。太子即位後,太平公主派判將伺機進入了武德殿,欲誅殺玄宗。

高力士有勇有謀,設三百伏兵,一舉誅殺了叛將,助李隆基平定了太平公主之亂,後被玄宗擢升為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大唐

每次平亂,高力士都是以少勝多,殊死戰鬥。憑藉武功與忠膽,他一生追隨李隆基,忠貞事君,以捍衛李唐王朝為任,功勳卓著。

  • 禮賢臣,排佞人

累官至驃騎大將軍的高力士,權傾朝野,成為唐玄宗最信任的人。當時太子呼之為二兄,諸王、公主呼之為阿翁,駙馬輩呼之為爺,李隆基也不直呼高力士的名字,而是稱他為“將軍” 。

但受寵的高力士卻不驕橫,他為人謹慎,善於審時度勢,行事中正,朝廷內外並無惡名橫議。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張果見明皇圖》

開元初年,百官奏表先呈高力士,然後由他進御,小事高力士自己就處理了。李隆基感慨萬分:“高力士當班,我才能睡個安穩覺啊。”高力士很少回府居住,累了就在皇帝殿側簾帷中休息。

宰相姚崇起初對高力士並不友好,因為他認為宦官不應參政。一次,他有事請奏唐玄宗,唐玄宗愛搭不理,姚崇惶恐不安。

高力士為姚崇說話,對玄宗說:“您沒有虛懷納誨。”玄宗解釋:“姚崇總是用小事來煩我!”

後來高力士把事情原委告訴了姚崇,姚崇消除了憂慮,更加勤政奉君,成為開元之治的一代賢相。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明人繪姚崇像

開元年間,唐玄宗家奴王毛仲與禁軍的首領過從甚密,又與禁軍將軍通婚,勢力漸大,多有不法行為。大臣曾勸諫玄宗要提防,玄宗猶豫不決。

開元十七年,王毛仲妻生子三天時,玄宗就封新生兒為五品官,派高力士去送厚禮。高力士回來後,玄宗問:“毛仲高興嗎?”力士回答說:“毛仲暗示臣,他的兒子配當三品。臣以為毛仲權欲越來越大了。”

玄宗這才下決心懲治王毛仲,開元十九年,王毛仲被貶流放。

  • 力諫唐玄宗

天寶三年,玄宗對高力士說:“我足不出長安城十年了,朕想清靜高枕,把天下託付給李林甫如何?”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長安

高力士叩回:“李林甫謀變弄權,不體恤百姓,多致天下不公。國家軍權不能假他人之手,只有陛下親臨圖治,才符合禮儀啊!”

但玄宗聽不進去,斥責高力士說:“你今天說的話,朕很不滿意。”高力士趕緊請罪:“臣該死,臣該死。”即便這樣,高力士仍然一再諫言盡忠。

天寶十三年,楊國忠發兵南詔,死二十萬人,群臣皆緘口。玄宗昏昏然還以為天下太平呢。高力士憂慮楊國忠弄權,擔心安祿山造反,就對玄宗說:“雲南喪師,邊將擁兵自重,一旦禍發,不可收拾。”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南宋 佚名《唐玄宗避蜀圖》

時年秋,關中水災,百姓受飢,楊國忠卻騙皇上天下無災,高力士再諫言玄宗:“自陛下您假權給宰相以來,法令不行、陰陽失度,天下怎能安寧呢?”

安史之亂期間,高力士痛心玄宗怠政,提醒他說:“天下大亂,百姓流亡,而陛下您還說沒有什麼可以憂慮的,臣不敢苟同!”

後來玄宗逃離長安時,悔恨當初沒有聽高力士的話:“卿以前說的話,正應驗了今天發生的事啊!”

  • 英勇護主

唐肅宗繼位後,太上皇李隆基住在興慶宮。一次,奸臣李輔國私自下詔,將太上皇遷至西內。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玄宗騎照夜白,側面望著貴妃

李隆基一行二十多人,正走在道上,突然,李輔國率五百武士,攔住了太上皇的去路。

五百武士個個露出刀刃,李隆基驚嚇得幾乎從馬上掉下來。高力士快馬衝到了李輔國面前,厲聲斥責:“無理的李輔國,還不趕快下馬!”

李輔國一驚,慌忙下馬,緩過神來後,仍然想圖謀不軌,他對高力士說:“你懂什麼!”

高力士也不回應,對著五百武士,他機智地高呼:“太上皇問眾將士一向可好?”眾將士終不敢造次,按下刀鋒,齊拜高呼“萬歲!”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高力士

李輔國頓失勢,敗退而去。回到西內後,唐玄宗拉著高力士的手說:“如果不是將軍今天相救,朕恐怕已成刀下之鬼!”

此次救駕唐玄宗,高力士得罪了李輔國。數十日後,李輔國上奏肅宗,於是高力士被誣,流放至巫州(今湖南懷化)。

  • 絕食七日,吐血而死

被貶巫州時,高力士已經七十七高齡了。他看到山谷裡的薺菜很多,而當地人不採食,心有所感,留詩一首:

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採。夷夏雖有殊,氣味都不改。——《感巫州薺菜》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唐玄宗李隆基

他以薺喻己,託物言志,說自己在長安、洛陽時很高貴,流放巫州卻無人理睬。但他雖不在主人身邊,忠心卻有如薺菜,“氣味終不改”,喻自己的忠心和骨氣永不改變。

762年三月,高力士遇大赦釋放,才知李隆基已經駕崩。他北望號啕痛哭,絕食七日,吐血而死。

後來,唐代宗認為高力士保護先帝有功,詔令恢復其官爵,贈封揚州大都督。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劇照

在陝西蒲城縣的玄宗泰陵邊上,有一個破敗且不起眼的黃土堆,相傳這是玄宗唯一的陪葬墓。黃土堆下,埋葬著正是玄宗最忠實的僕人——高力士。

“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驕,順而不諛,諫而不犯。進王言而有度,持國柄而無權。近無閒言,遠無橫議。君子曰:此所謂事君之美也。”——神道碑文

“高力士真忠臣也,誰謂閹宦無人。”——李贄

高力士:被趕出宮的小太監,為何皇上喊他將軍,太子叫他二兄?

唐 張少悌《高力士墓誌》(局部)

高力士繼承了馮冼家族愛國忠君的傳統,對唐玄宗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被後世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


  • 文案編輯:宗家秀、霞客
  • 文案審核:霞客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