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古樹茶嗎?

你真的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古樹茶嗎?


你真的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古樹茶嗎?

有關古樹茶,行業內的爭議也很多,因此,結合個人觀點,談些自己的看法:

一、古樹茶在2003年以前,其價值是被忽視的。

那時候,茶廠收購原料,主要看茶區和外形,尤其看重級別,基本上是以級別、季節論價,同樣一個茶區的臺地茶、古樹茶,臺地茶發芽時間基本一致,採摘成本低,級別容易控制,古樹茶發芽參差不齊,採摘不方便,級別也不好控制,形成古樹茶級別不如臺地茶,所以說,那些年代,古樹茶的原料價格,還不如臺地茶呢,沒人採來賣給茶廠。

但是,茶農自己還是少量採古樹茶來喝的,一是好喝,二是賣不掉的茶,自己留著喝,也是茶農勤儉的表現。

慢慢,茶客也有機會喝到這樣的“外形一樣,滋味更好”的茶,古樹茶的價值就逐步為外界所認同了,由於資源有限,顧客眾多,價格扶搖直上,古樹茶的價格就高起來了,把臺地茶的價格遠遠拋在後面。

所以,我們今天喝古樹茶,就不能過多強調其外形,應該更重內質:滋味、香氣、回甘。當然,整個茶行業,對外形都是很強調的,這種價值觀的改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二、古樹茶優於臺地茶的方面。

千萬不要以為古樹茶就是葉片大,也不是古樹茶就特別香,或者特別甜,或者特別霸氣。

不是這樣的。

總的來說,古樹茶比臺地茶最優秀之處,除了農殘等食品安全性方面的指標好之外,更在於茶品滋味的協調性、香氣的持久度、茶品的茶韻悠長等綜合指標。

從很多長期關注古樹茶的茶友經驗來看,古樹茶在後期轉化過程中,也比臺地茶更優秀,轉化快,表現好。

三、古樹茶的老茶,還要等三、五年後才大量出現。

我們知道,普洱茶的價值更多來源於時間,也是,很多無良茶人偽造時間悠久的老茶,還冠之以“陳年古樹老茶”,殊不知,違背了古樹茶的發展史,成為行業笑話,為人所不齒。

2003年之後,古樹茶才為世人所重視,才有商品化的古樹茶出現。三、五年後,商品化得古樹茶,也就有10歲了,可以稱之為老茶了。

四、拿古樹茶來渥堆發酵,行業中極為少見。

為了搞清這個問題,我曾諮詢過業內很多人士,有茶廠專門渥堆的師傅,有個茶辦的主任,有倒毛茶的大茶販子,他們告訴我,作為生茶,就很好賣了,還去發酵味熟茶嗎?

發酵為熟茶,古樹茶的特徵有可能會減少很多,其價值很容易就消失了,還如何賣得上價格呢?

偶爾,會有人少量嘗試古樹茶發酵為熟茶,以瞭解其滋味特徵,但是,基本不會有商業規模,要規模化拿古樹茶來發酵為熟茶,風險很大,商業價值上,可能很不合算。

因此,看到古樹茶發酵的熟茶,嚐嚐滋味就可以了,不必認真。

五、古樹茶的樹齡和季節。

考證古樹茶的樹齡,不是件容易的事。

必須藉助茶樹起源、傳播生態學、茶樹地理學等知識,結合古地理、古氣候、古生態學方法,以及當地農耕、茶樹栽培史,綜合考證。

一般認為,古茶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栽培性茶樹。有人又將古茶樹分為一、二、三級,一級古樹樹齡500年以上,二級古樹300—499年,三級古樹100—299年。

景邁的古樹茶,多為一級古樹,昔歸古樹茶,多為二級古樹,忙肺,就算是三級古樹了,很多人也把三級古樹統稱為大樹茶,以區別於古樹茶。

多數山頭的古樹茶只採春、秋兩季,古茶樹的發芽率低,產量小,夏茶很少見,採得不多。

一般做成緊壓茶時,春、秋季節的茶,是要分開的,春茶,比秋茶茶氣足,味厚,秋茶,香氣可能會更揚些。

六、古樹茶山頭的區域劃定。

很多山頭,過一道坎,滋味就不一樣,在景邁、老班章、昔歸,我都發現這樣的特徵,所以說,要限定好自己認可的山頭區域,才能控制好茶品的品質,保持典型風格的一致性。

所以說,山頭的界定,大的,可能是一個寨子,也可能是數個寨子,小的,可能是一個小山坡,不一而定。

眾多中外普洱茶愛好者只知道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易武(曼撒),對勐海新六大茶山——南糯、南橋、勐宋、布朗、巴達和景邁的茶卻所知不多。

勐海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縣境內,只有景邁茶山位於瀾滄縣,與勐海緊緊相連之處。新六大茶山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降水量為1200—1400毫米之間,年霧日達到128天,茶園分佈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帶,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茶樹生長季節終日雲霧繚繞,造就了大葉種茶樹最佳的生長環境,所產的茶品質極佳。

你真的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古樹茶嗎?

新六大茶山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海拔及其氣候不同,各茶區茶葉形狀、色澤、氣味和滋味方面都有區別。

1、南糯山茶山:

坐落於勐海縣東北側,屹立在流沙河東岸,茶品特點: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回甘、生津好,湯色桔黃透亮,具有花香、蘭香和蜜香。

2、南橋茶山:

位於勐海縣勐遮最大的壩子,茶品特點: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香氣花蜜香。

3、勐宋茶山:

位於勐海縣東部,東與景洪市接壤,南接格朗和鄉,西南接勐海鎮,北與勐阿鎮交界。茶品特點: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成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香氣一般花香。

4、景邁茶山:

位於瀾滄縣惠明鄉與勐海縣勐滿鄉緊緊相連,茶品質特點:屬喬木大葉種,苦澀重、回甘生津強,湯色桔黃剔透,香氣花蜜香。

5、布朗茶山:

位於勐海縣南80公里處,南部與緬甸山水相連,主要聚居布朗族為主,總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茶品特點:屬喬木大葉種,較苦澀,回甘快,生津強,湯色桔黃透亮。香氣獨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特別是以老班章茶為代表,是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6、巴達茶山:

位於勐海縣城西58公里,這裡生長著成片的栽培型茶樹和野生茶樹林。賀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長著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樹王。巴達山茶品特點:屬喬木大葉種,茶葉味苦澀,回甘、生津快,湯色桔黃晶瑩、透亮,條索墨綠油亮,香氣好,有梅子香、蜜香等。

所謂普洱茶耐泡,指的是茶經過多次沖泡後,其湯色口感沒有太大的變化。普洱茶確實經久耐泡,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為普洱茶所內含的物質在起作用。喬木普洱茶樹歷經了數百上千年的生長,它的葉芽上積攢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在飲用時必然要經過很多次的沖泡才能釋放完畢,這就是我們感覺到的它經久耐泡的緣故。

一般來說茶梗影響了茶葉的美觀,於是人們往往忽視了茶梗的優點,對茶梗總是不屑一顧,然而,人們卻不知,茶梗對茶葉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茶梗中含有相當數量的香氣物質,茶葉香氣由第一葉至第三葉逐漸下降,而茶梗的香氣最高。茶葉香氣物質主要在茶梗和嫩葉的主脈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於嫩葉。莖梗中的維管束是養分和香氣的主要輸導組織,所含物質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葉在加工過程中,香氣從梗中隨水分蒸發轉移到葉中,這些物質轉移到葉片後與葉片的有效物質結合轉化形成更高更濃的香味品質。

所以,要有適當的茶梗才能製出香高味濃的茶葉,茶梗的長度根據茶類品種和花色不同而要求不一樣

你真的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古樹茶嗎?

一.茶葉基本成份:

兒茶素類: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 咖啡因: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 礦物質: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

二.茶葉基本成份之功能:

兒茶素類: 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在茶湯中可與咖啡因結合而緩和咖啡因對人體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

咖啡因: 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紅茶茶湯中,與多無酚類結合成為複合物;茶湯冷後形成乳化現象。茶中特有的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故喝茶可使長途開車的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

礦物質: 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於鹼性食品。可幫助體液維持鹼性,保持健康。 1.鉀:促進血鈉排除。血鈉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多飲茶可防止高血壓。 2.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3.錳: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強免疫功能,並有助於鈣的利用。因不溶於熱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維生素: 1.類胡蘿蔔素:在人體可轉換為維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飲咽才可補充。 2.B群維生素及維生素C:為水溶性,可由飲茶中獲取。

其他機能成份: 1.黃酮醇類具增強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2.皂素抗癌、抗炎症功效。 3.胺基酪酸於製茶過程中強迫茶葉進行無氧呼吸而產生,使喝茶可以防高血壓。

普洱茶指的是產於雲南省大葉種的曬菁茶,由於雲南省各地都有普洱茶出產,加上各處的氣候環境等許多因素,使得各處的普洱茶外形,口感,香味等都不是很一樣。

每個地方的普洱茶都有其獨特的產地印記,而品茶正是要細品這些差異所在,尋找到自己比較喜歡的茶品,同時也為各處的普洱茶品悟出一個“特性”來,就像我們人也是一樣,各省的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有一個大概特點,雖然不一定很準確但卻是一種濃縮。而且每個省內各市的人的性格特點也不一樣,各市內每個縣的人也有差異,所以普洱茶也如人一樣都有一個深深的產地特點,這就是我們品喝普洱茶的文化底蘊所以,透過茶瞭解當地的人和民風民俗,環境等。

而這些只能通過品喝純料的普洱茶才能實現,正因為這種差異才會有所謂的班章茶,景邁茶,南糯茶等等具有鮮明產地特色的茶,而如果將這種具有鮮明產地特色的茶加已混拼,它給我們的感覺將會是模糊不清的,混亂的,只能是單單茶品本身的一種品飲,已經使去了茶品本身所具有的產地印記,這也使我們對於普洱茶的瞭解是簡單的,片面的。

普洱茶就像一本書一樣,我們不單單只是看到作者在書上單個的字符,更要看到這些單個的字符串起來之後,向我們傳達的內容及感情所在,而這些又因不同的人產生出不同的理解,所以普洱茶也是一樣千人千感,只有品喝純料的普洱茶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