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有哪些特殊的民族建築?

看看雲南


由於自然環境阻隔、社會經濟發展之後、文化交流與傳播艱難,雲南民族文化發展處於不太平衡的狀態,一些民族地區甚至處於文化封閉狀態,至今仍保留著較為原始的民族民居和原始宗教建築,存留著原生態的建築形式。如西雙版納州保留著的幹欄式建築;瀾滄江兩岸還保存有拉祜族母系家庭的住屋遺址;瀘西地區有完整的土掌房建築群;元陽一帶散佈的哈尼族蘑菇房。

又因雲南地處高原地區,地貌以山地為主,同時還分佈這壩區、河谷,因此居住在不同地帶的少數民族房屋形式也各不相同。

於此同時,雲南地處邊境,即是中華文明與古代印度文明的交匯處,又是青藏文化、中原文化與東南亞文化交匯的邊緣地帶。因此民族建築受外來文化影響頗深。許多民族建築都受影響而逐步漢化。如彝族的“一顆印”、白族和納西族的“三坊一照壁”等都有明顯的漢文化痕跡。

當然,造成雲南民族建築文化多元性的原因各式各樣,因果繁雜。外來文化、宗教信仰、經濟類型、分佈地形等共同促成了雲南民族建築文化多樣化的局面。盤點最具特色的民族建築,五一旅遊除了看山看水,在這些民族建築了住一宿也是不錯的選擇。

白族——三坊一照壁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建築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型式。三坊每坊皆三間二層,正房一坊朝南,面對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東、西廂房二坊由下輩居住。正房三間的兩側,各有“漏角屋”兩間,也是二層,但進深與高度皆比正房稍小,前面形成一個小天井或“一線天”以利採光、通風及排雨水。

大理白族是最早接受漢式建築影響的民族,民居建築主要是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合院。然後這兩類漢式合院建築仍明顯啊具有本民族的特點,如平面佈局獨特,多為硬山式屋頂,重簷斗拱,簷口山尖用石板挑出,照壁和門樓屋脊四角起翹,廊廈中多用栗色木柱,石雕柱礎,木雕門窗,屋頂配以青瓦,牆用鵝卵石砌築、石灰粉刷為灰白色配以天然大理石裝飾牆面。

傣族——幹欄式建築

幹欄式建築,是遠古時代的人群,特別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築風格。這種建築適合那些居住於雨水多比較潮溼地方。

雲南西雙版納州的民族建築集中為幹欄式建築,因西雙版納州地處熱帶北部邊緣,屬熱帶季雨林氣候,環境潮溼蟲蛇出沒,幹欄式建築以竹木為主要建築材料,兩層建築,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也能避免蟲蛇困擾。

彝族——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為彝族先民的傳統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層層疊落,相互連通,遠遠看去甚是壯觀,後期彝漢混居,融合了部分漢族民居的特點,逐步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築。 土掌房冬暖夏涼,防火性能好,非常實用。以石為牆基,用土坯砌牆或用土築牆,牆上架樑,樑上鋪木板、木條或竹子,上面再鋪一層土,經灑水抿捶,形成平臺房頂,不漏雨水。房頂又是曬場。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擔上墊木,鋪茅草或稻草,草上覆蓋稀泥,再放細土捶實而成。多為平房,部分為二屋或三層。

彝族的"土掌房"與藏式石樓非常相似,一樣的平頂,一樣的厚實。所不同的,是它的牆體以泥土為料,修建時用夾板固定,填土夯實逐層加高後形成土牆(即所謂"乾打壘")。土掌房分佈在滇中及滇東南一帶。

哈尼族——蘑菇房

住房狀如蘑菇。它的牆基用石料或磚塊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夾板將土舂實一段段上移壘成牆,最後屋頂用多重茅草遮蓋成四斜面。蘑菇房美觀實用,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屋裡也是暖融融的;而炎熱的夏天,屋裡卻十分涼爽。

雲南紅河、元陽等地的蘑菇房多為土牆草頂樓房,以石墊基,以木為柱,土基砌牆,屋頂鋪茅草,少數用瓦覆蓋。樓房分上、中、下三層,下層關牲畜,中屋住人並存糧食,上層堆放雜物。

(圖片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