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復原奶,就要“拒絕給孩子喝”?

牛奶是一種優質的食品,市場上不同名目的牛奶也很多。關於“哪種奶好”,除了行業之間的互相攻擊,消費者也根據自己的“理解”有許多爭論。比如社交媒體上經常能看到下面的說法。

闢謠:復原奶,就要“拒絕給孩子喝”?

復原乳是怎麼回事,真的“營養成分”很低嗎?

復原乳與巴氏奶和常溫奶的區別

按照加工過程的不同,商業化銷售的純牛奶被分為三類:

闢謠:復原奶,就要“拒絕給孩子喝”?

巴氏奶:通常也被稱為“鮮奶”,法規名稱是“巴氏殺菌乳”。典型的巴氏奶處理是72 °C加熱15秒(不同的廠家實際操作參數會有所不同)。巴氏奶沒有完全殺菌,需要冷藏,能夠很好的保持牛奶的外觀和風味。

常溫奶:法規名稱是 “UHT滅菌乳”(或者“超高溫瞬時殺菌乳”)。通常是加熱到135 °C上保持幾秒鐘,奶中的細菌被充分殺滅,能在常溫下保存數月或一年。

復原乳:一般是把牛奶先乾燥成奶粉進行儲存運輸,再加水衝兌而成。衝兌之後,還會再一次加熱滅菌才能進行銷售。

復原乳的“營養價值低”嗎?

所謂“復原乳營養價值低”是指它經過了高溫加熱,因而“營養被破壞”,理由有:蛋白質變性、可溶性鈣的含量降低和破壞維生素。

闢謠:復原奶,就要“拒絕給孩子喝”?

下面分別解析:

1、“蛋白變性”對於營養毫無影響。所謂“蛋白變性”,是指蛋白質失去了天然的空間結構。而食物中的蛋白質,都要經過消化吸收才能被人體利用。在消化過程中,不僅失去了空間結構,還被消化成了一個個的氨基酸或者多肽。變性不僅不會損失營養,反而會有助於消化液中的蛋白酶更容易靠近酶解位點,幫助消化。

2、牛奶中的鈣主要是跟蛋白質在一起,加熱中其結合狀態有所改變。加熱之後可溶性鈣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並不意味著明顯降低了鈣的吸收率。

3、牛奶中有一些不大耐熱的維生素,比如維生素B1、B2和B12,在加熱過程中會有比較大的損失。不過,它們只是牛奶營養成分的一部分,如果飲食全面,很容易從其他食物中獲得。

總而言之,跟巴氏奶相比,復原奶的維生素確實有所損失。不過,這些維生素並不是我們從牛奶中攝取的主要營養成分,損失了一些,對於牛奶的總體營養影響並不大。

截圖中提到復原乳“添加有大量的香精和糖”,是混淆了“復原乳”和“調製乳”的概念。與復原乳相對應的,是巴氏奶和常溫奶,它們都不允許添加其他成分。而“調製乳”是用這些奶為原料,添加其他成分“調製”出來的產品。它並不一定使用復原奶,巴氏奶和常溫奶也都可以從來生產“調製乳”。

關於復原乳的管理規範

常溫奶、復原奶跟巴氏奶在外觀和風味上有比較明顯的差別,在營養組成上也有微小的差異。在國家標準中規定,酸奶、滅菌奶及其他乳製品都可以用復原乳作原料,不過巴氏殺菌奶不可以。出於“傳達產品的真實信息”的原則和對消費者知情權的祖宗,應該在產品中明確標註原料種類。用復原乳為原料的產品,應標明為“復原乳”,或在配料表中註明“水、奶粉”。

闢謠:復原奶,就要“拒絕給孩子喝”?

為了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農業部制定了《巴氏殺菌乳和UHT滅菌乳中復原乳的鑑定》。也就是說,如果在產品中使用復原乳而不如實標註,可以通過檢測鑑定而進行處罰。

這也就是說,復原乳也是合法的食品原料。對它進行鑑定,只是為了貫徹“如實標註”的要求,並不是說它就是“假冒”“偽劣”產品。

在國外,復原乳也廣泛應用與加工食品中,也遵循著跟中國類似的監管要求。而在最近,有媒體報道歐亞經濟委員會修訂了《牛乳及乳製品技術安全性》技術法規,給了復原乳“飲用奶”的地位。

闢謠:復原奶,就要“拒絕給孩子喝”?

巴氏奶好,但復原奶也有存在優勢

跟復原奶和常溫奶相比,巴氏奶在外觀、風味和口感方面都要好一些,在營養方面也有一點點優勢。但是它在產銷中需要全程冷藏,這對於不產奶的地區,或者人口居住不夠集中的地區,實現起來難度就比較大。一旦某些環節沒有做到冷藏,就很容易出現安全問題。

在供應鏈成本方面,常溫奶和復原奶就有了明顯的優勢。

簡而言之,喜歡和追求巴氏奶無可厚非。但只要規範生產、規範標準,那麼巴氏奶和常溫奶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選擇。所謂“營養成分低”,是不負責任的指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