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合併高血壓,應該怎麼辦?

高血壓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或伴發病之一,與糖尿病類型、年齡、是否肥胖以及人種等因素有關,發生率為30%~80%。我國門診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30%伴有高血壓。1型糖尿病患者出現的高血壓常與腎臟損害加重相關,而2型糖尿病患者合併高血壓通常是多種心血管代謝危險因素並存的表現,高血壓也可出現在糖尿病發生之前。

糖尿病與高血壓的並存使心血管病、卒中、腎病及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和進展風險明顯增加,也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反之,控制高血壓可顯著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和發展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合併高血壓,應該怎麼辦?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一般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者降壓目標應<130/80mmHg;

老年或伴嚴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考慮到血壓過低會對患者產生不利影響,可採取相對寬鬆的降壓目標值,血壓控制目標可放寬至<140/90 mmHg。

鑑於糖尿病患者易出現夜間血壓增高和清晨高血壓現象,建議患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家庭血壓測量和24h動態血壓監測,便於有效地進行糖尿病患者血壓管理。

生活方式干預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合理飲食、規律運動、戒菸限鹽、控制體重、限制飲酒、心理平衡等。

對糖尿病患者血壓升高的初始干預方案應視血壓水平而定。

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水平如果超過120/80 mmHg即應開始生活方式干預以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血壓≥140/90mmHg 者可考慮開始藥物降壓治療。

糖尿病患者血壓≥160/100 mmHg或高於目標值20/10 mmHg時應立即開始降壓藥物治療,並可以採取聯合治療方案。

由於糖尿病患者易存在夜間血壓升高,可在24h動態血壓評估的基礎上指導及調整藥物使用,必要時可考慮睡前服藥。

優選長效製劑有效平穩控制24h血壓(包括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以減少血壓晝夜波動,預防心腦血管病事件發生。

五類降壓藥物:ACEI(XX普利)、ARB(XX沙坦)、利尿劑(氫氯噻嗪等)、鈣拮抗劑(XX地平)、β受體阻滯劑(美託洛爾等)均可用於糖尿病患者,其中ACEI或ARB為首選藥物。

為達到降壓目標,通常需要多種降壓藥物聯合應用。聯合用藥推薦以ACEI或ARB為基礎的降壓藥物治療方案,可以聯合鈣拮抗劑、小劑量利尿劑或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也可使用固定複方製劑。

糖尿病患者合併高血壓,應該怎麼辦?

要點:

•一般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應低於130/80 mmHg;

•老年或伴嚴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採取相對寬鬆的降壓目標值;

•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水平如果超過120/80 mmHg即應開始生活方式干預以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的血壓≥140/90 mmHg者可考慮開始藥物降壓治療。血壓≥160/100 mmHg或高於目標值20/10 mmHg時應立即開始降壓藥物治療,並可以採取聯合治療方案;

•五類降壓藥物:ACEI(XX普利)、ARB(XX沙坦)、利尿劑(氫氯噻嗪等)、鈣拮抗劑(XX地平)、β受體阻滯劑(美託洛爾等)均可用於糖尿病患者,以前兩類為糖尿病降壓治療藥物中的核心用藥。

參考文獻: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