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统一王朝享国不到100年,速灭祸因:一个不知所踪的外国女人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全中国的封建王朝,享国不过短短的97年,但在整个元朝的历史中,皇后和皇太后等女人在整个政权的建立或者皇位的继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北方游牧民族生产方式决定了该社会男女的分工,以游牧生产为主的社会男性从事放牧、狩猎、从军、服徭役等。而女性则更多地承担了家庭生产生活的重担。游牧生产方式淡化了男外女内的家庭模式,古代蒙古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越重要,她们享有的权力也就越大。由于蒙古族社会形态的特点,11至13世纪的蒙古部落处于父权家长制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但还保留了许多母权制的特点。

这个统一王朝享国不到100年,速灭祸因:一个不知所踪的外国女人

由于古代蒙古妇女在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上同样占有一定地位,所以后妃能够干预朝政,这是有其经济原因和社会根源的。蒙元皇后对政治影响的时间之长,干政的人数之多、形式之复杂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是绝无仅有的。蒙元皇后对政治的影响贯穿整个元朝的历史:蒙元称帝的皇帝共有13人,而严重干政的皇后多达11人。其中,摄国称制者有之、 垂帘听政者有之,甚至有支使皇帝、威震数朝者,并且皇后对朝政的影响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到顺帝完者忽都皇后发兵东攻高丽,扰乱朝政,导致全国一片混乱;同时皇后与皇帝之间展开了了一系列的夺权斗争,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对于蒙元的这一重要问题,以前虽有文章提及,但都是其中的一两位,都未对整个蒙元时期的皇后对政治的影响做一个系统而具体的梳理。

这个统一王朝享国不到100年,速灭祸因:一个不知所踪的外国女人

由于古代蒙古妇女在社会经济中起重要的作用,她们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蒙元时期皇后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大致说来,在蒙古帝国时期到元朝前期,皇后还能积极地辅佐皇帝并为之献计献策,特殊时期代理皇帝处理政事,为国家的治理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到元代中后期, 皇后可以植立皇帝, 甚至临朝称制,怂恿宦官,袒护权臣,干预朝政,并同皇帝展开了一系列的夺权斗争,激化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使元朝中后期的政权更迭频繁,政治更加腐败,加了元朝的衰亡。

元朝前期即元朝的建立者世祖忽必烈在位到元成宗铁穆耳即位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元朝政治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皇后只是在皇帝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参与政治,出谋划策,辅佐皇帝。而在忽必烈薨后,成宗铁穆耳的母亲阔阔真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表现出了机智和大度,帮助铁穆耳平稳的登上了皇位。

但到了元朝中期,即铁穆耳即位到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妥欢贴睦尔(顺帝, 1333—1368年在位)即位之间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元朝是一个政治风云变幻无常的时期,在这 39年中帝位快速转换,这一时期蒙古皇后利用自己的手段和势力来操纵忽里勒台。皇后或在在旧帝去世时摄国称制治理国家,或在选立嗣君的时候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并且在皇帝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参与政治,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有些甚至把持朝政,如成宗铁穆耳皇后卜鲁。

这个统一王朝享国不到100年,速灭祸因:一个不知所踪的外国女人

到了元朝后期,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但他在位长达三十五年。虽然他逼死了卜答失里母子,独揽了大权,进行了改革, 但元朝大势已去, 积弊难返。 元朝中期的诸帝留给元顺帝的,是一个因统治阶级内部经常爆发的激烈斗争而严重削弱了的国家,还有三个势力不可小觑的女人:答纳失里皇后、伯颜忽都皇后、完者忽都皇后。而其中完者忽都皇后又最为传奇,即“奇皇后”。

完者忽都皇后,奇氏,高丽人。出身贫寒,被徽政院使秃满迭儿进为宫女,专事皇帝。奇氏是高丽朝的贡女,宫女制度的推行对高丽和元朝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高丽女子奇氏则是影响了元末中韩外交关系的特殊人物。奇氏为妥欢帖睦尔所宠爱,至元五年( 1339)生子爱猷识理达腊,故益为妥欢帖睦尔所宠。伯颜罢相后,即立为第二皇后。到至正二十五年( 1365)十二月,伯颜忽都皇后死后,奇氏改为肃良合氏,才立为正后。

随着爱猷识理达腊的成,善于心计的奇后干预朝政也日益严重。一是迫不及待为皇太子谋内禅。此谋先出于哈麻,哈麻败死后,奇后则亲自出马进行活动。以扩廓贴木儿为外援,百般庇护朴不花、搠思监等,强令扩廓贴木儿拥兵胁迫妥欢帖睦尔让位。她还蓄养许多高丽美人,“大臣有权者辄以此女送之。京师达官贵人必得高丽女,然后为名家” 。

这个统一王朝享国不到100年,速灭祸因:一个不知所踪的外国女人

她一方面通过赠送高丽女拉拢达官贵人,使之支持其谋内禅;另一方面也通过高丽女探听高官动态。所以她在元末政治风波中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二是干预高丽政事。奇后既贵,三世均追封王爵,其家族在高丽怙恃骄横,高丽恭愍王尽杀奇氏家族。自从奇氏干预政事、 谋内禅后,与妥欢帖睦尔关系渐渐疏远,甚至两月不见。

完者忽都皇后的干政搞得全国上下不得安宁,至正二十四年七月,孛罗帖木儿称兵犯阙,皇太子出奔冀宁;监察御史武起宗弹劾皇后外挠国政,宜出于外,顺帝没有答复。元史记载:“及孛罗帖木儿死,召皇太子还京师,后传旨令廓扩帖木儿以兵拥皇太子入城,欲胁帝禅位。廓扩帖木儿知其意,至京城三十里外,即遣军还营,皇太子复衔之。 ” 用武力胁追顺帝禅位的计划又宣告失败;同时顺帝与完者忽都皇后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所以当伯颜忽都皇后死后,中书省上奏认为完者忽都应正位中宫,而顺帝迟迟不肯答应,直到又奉改资正院为崇正院,中政院亦兼主之后,帝乃授之册宝,封奇氏为皇后,至正二十八年,顺帝北奔,奇氏不知所踪,宣告了元朝皇帝与皇后矛盾和斗争的终结。

元朝的统治也因此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