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如果你是價值投資 不建議你投資新上市公司

某一行業顯而易見的增長前景,並不一定會為投資者帶來顯而易見的利潤。——格雷厄姆


坤鵬論:如果你是價值投資 不建議你投資新上市公司


坤鵬論堅持價值投資,所以,本文所討論問題也完全從價值投資角度進行思考。如果你是短線投機炒作,喜歡快進快出,本文可能不太適合你的胃口,這點提前說明一下。

一、什麼叫新股和次新股

今天我們聊的新上市公司包含兩部分:

新股:

提起新股,就不得不說說新股申購。

新股申購直白的解釋就是在一隻股票正式登錄二級市場進行公開交易前,向特定人群以一定價格銷售一部分股票。

正是因為有了“特定人群”、“以一定價格“及”銷售一部分股票“等一系列限制條件,新股不是每個投資者都有資格買,也不是每個有資格買的投資者都能買得到,因此,這也就導致了新股受追捧的現象。

從歷史上看,A股新股票上市首日,幾乎沒有跌破發行價的情況出現,以至於大多數投資者認為,在A股市場打新股是”包賺不賠“的投資。

其實,不只中國的A股,美股市場上市當天跌破發行價的股票也就在20%左右,相比來說安全性還是很高的。

廣泛的說法認為:上市一個月之內,或者上市之後持續漲停的股票叫新股。

次新股:

與新股相應對的就是次新股,它被認為是上市一個月但不滿一年的股票。

還有一種說法是從開板之後到上市滿一年,此說法實際上是接著”新股“定義來的。

網上還有說,上市半年之內是新股,半年到一年之間的算次新股。

不管怎麼定義新股和次新股,基本上都是指上市一年以內的股票。

二、為什麼不建議買新股

理解了這些基本知識後,坤鵬論再說說為什麼不建議購買新上市公司的股票。

1. 打新股掙的就是你虧的錢

不管是各方數據,還是投資者對股市的認知,大家普遍承認”打新股“是安全性非常高的投資行為。

也正是因為安全性高,才會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參與。

甚至坤鵬論身邊有些投資者專門打新,每年的收益率相當高。

在《 》一文中坤鵬論詳細闡述了股市是零和遊戲。

既然”打新股“的收益高、風險低,賺錢有保障,他們賺了誰的錢?

他們賺的錢是大風颳來的麼?是上市公司的分紅麼?是平白無故多出來的麼?

都不是。

他們賺的錢是股票上市以後接盤購買股票這些投資者的錢。


坤鵬論:如果你是價值投資 不建議你投資新上市公司


這些錢被上市公司和打新的人賺走了。

既然股市遵循”能量守恆定律“,那勢必會形成了一個虧錢的”窟窿“,由後來的投資者填補,擊鼓傳花尋找”最後一個傻瓜“。

沒有人願意做”最後一個傻瓜“,但只要你一直不離開賭場,早晚會成為”最後一個傻瓜“。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肯定會有人反對這個觀點。

基本上任何一隻新股票上市,至少都會收到幾個漲停板,多的甚至是十幾個、幾十個漲停板。

坤鵬論之前多年工作都與互聯網分不開,所以當年暴風影音登陸A股時還真關注了一下,從開盤時的7.14元,歷經36個漲停板,股價直接到300多塊錢。


坤鵬論:如果你是價值投資 不建議你投資新上市公司


按說這種暴漲的股票應該讓投資者大賺特賺了一筆,財富增值至少40倍以上。

買過暴風股票的同學可以站出來說說,誰增值了這麼多?

又有多少人在這隻股票上虧了錢?虧了多少?

打新股的投資者肯定是沒有虧錢,但半途上車的人呢?

冷暖自知!

2. 套現壓力大

坤鵬論不敢說了解所有創業公司,但工作原因確實瞭解一些,很多創業者把IPO當成自己創業的終極目標。

什麼上市只是剛剛開始,什麼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用戶價值最大化,什麼上市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都是扯淡!

上市首先就是為了創業者和一起創業的兄弟們實現財務自由。

其次才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為了人類發展,世界和平。

就是這樣誰都能喊、遠大而虛無的目標,還得是有良心的創業者。

沒良心的,甚至連創業夥伴都坑。

利益面前最見人心,所以真的不要去考驗真情,因為它最終的結果是,大概率讓你傷心,在金錢面前,真情往往都會變成虛情假意。

上市伊始,多年的苦逼創業生活終於結束了,早期投資者投進去的錢也終於能高價變現退出了。


坤鵬論:如果你是價值投資 不建議你投資新上市公司


還有公司各種的董、監、高,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想讓他們不減持?

難!

阿里巴巴當年上市的時候,N多手持股票的中高層員工離職。

華為一直不上市,任老爺子不希望員工特別有錢,太有錢就不奮鬥了,多年的狼性企業文化樹立起來不易。

上市都財務自己了,誰還努力工作?

行業數一數二的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明顯看好的企業,在上市時都有大量股東減持,更別提那些好不容易上市的公司。

所以,現在明白為什麼證監會要求上市前持有股份的股東和公司董監高在公司上市一年內不得轉讓或減持公司股票了吧?

用心良苦,良苦用心呀!

所以,你也明白為什麼好多公司剛上市就有董監高申請辭職了吧?

辭職以後就不受轉讓或減持公司股票的限制了,可以快速將股票變現。

同樣,良苦用心,用心良苦呀!!!

每家公司在IPO的時候都包裝得人見人愛,神見神誇,業績好得嗷嗷叫,不把自己包裝成下一個阿里和騰訊,怎麼把股價抬高?

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真要是公司有那麼好的發展前景,著什麼急減持股票變現啊?

這麼多公司高層都急著變現,作為個人投資者的我們,有什麼理由著急接盤呢?

你比這些公司董事、監事和核心高管對公司還有信心?

你的信心哪來的?大風颳來的嗎?

3. 前期都經過包裝

坤鵬論在研究股票之前是做媒體的,也做過很長一段時間互聯網營銷。

對於包裝這種事情,非常嫻熟。

但那些經驗與承銷商對上市公司的包裝而言,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承銷商各種眼花繚亂的包裝,專業得一塌糊塗,叫人想哭。

金融領域本來玩的就是空手套白狼,上市承銷商更是將這一套玩得爐火純青。

這種包裝,對付一級市場投資者或者需要點功力,對付二級市場股民,完全木有壓力。


坤鵬論:如果你是價值投資 不建議你投資新上市公司


之前坤鵬論就寫過,老鐵們可以翻翻《 》,上市這種與錢密切結合的事情,怎麼能少得了包裝呢?

上市承銷商乾的都是收人錢財,與人消災的活兒,他們心裡很明白自己的屁股坐在哪,誰是錢他二大爺。

而他們的專業性也不只體現在金融知識領域,他們更明白什麼是“屁股決定腦袋”。

但包裝這種事情,IPO的時候包裝可能不會被投資者發現,在上市一兩年的時候包裝不被發現,不可能持續包裝十年還不被發現。

4. 沒有經過市場的充分檢驗

坤鵬論看到網上支持大家投資次新股的一個說法是:

次新股上市時間比較短,雖然前期股價也會隨大盤出現同步震盪,但相對於其他個股而言,次新股的上漲阻力比較輕,反彈行情一旦展開,次新股將表現出更強的彈性。另外,由於次新股沒有進行過擴股,所以次新股往往會有高送轉預期。

如果只是分析股票本身,這種思路並沒有錯。

但價值投資的我們還得關注企業經營,甚至說更關注或只關注企業經營。

所以,我們認為,新上市的公司還缺少在上市監管下保持持續競爭力的檢驗。

比如:公司沒上市之前,只要是有利於企業發展,很多手段,甚至是陰招損招都能無所不用其極。

上市以後,很多信息都需要公開,這本身對企業經營就是一個考驗。

只有具備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才能在長期運營中一直保持贏利。

比起缺乏長期競爭力的公司,那些擁有良好的長期經濟原動力和競爭優勢的公司往往具有持續較高的毛利率。

哪些公司具備持續競爭優勢?

通過IPO時包裝過度的招股說明書是根本看不出來的,這是需要經過長期市場檢驗的,是企業長期在市場競爭中真刀真槍拼出來的,絕對不是包裝出來,也包裝不出來的。

所以,實踐和時間同樣也是檢驗真理,股市鍊金的唯一標準。

坤鵬論認為,上市五年以上、每年都保持收入和利潤持續規模性增長、經過市場充分檢驗以後的企業,安全性才能體現出來。

這樣的企業才值得投資。


坤鵬論:如果你是價值投資 不建議你投資新上市公司


美國老牌投資銀行基德爾·皮博迪曾調查了1983年到1988年中超過100只初次發行的普通股業績。

其結論是:從發行日到1988年中期為止,全部初次發行股票中,三分之二股票的表現低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幅。

雖然小公司的股票比大公司的股票有更好表現,但結果表明,這一現象僅限於股票二級市場,而非發行市場,由於只有三分之一的股票表現能超過道瓊斯指數平均水平,所以投資者們最好謹慎對待新股發行。

想控制風險,把風險降到最低,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參與。

可能有人會說了,怕風險就遠離股市,股市本來就是風險大於收益,股市本來就是賭場。

如果你是這個態度,坤鵬論勸你可以再看一遍我們之前的文章《 》、《 》、《 》、《 》。

在股市是不是賭場這件事情上,坤鵬論自信我們還是有些發言權的。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江禮坤,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6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1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