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每年都上漲,到底如何繳納才最為划算?

現在大家的社保意識都比較強了,很多人即使經濟狀況不太好也要想盡辦法買社保。其實他們就是為了生活有基本保障,越沒錢,抗風險能力越不足;有了社保,就可以實現風險轉嫁,還是比較划算的。

作為沒有工作的人員,在繳納社保的時候,要繳納的就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個部分。可他們在面對社保繳費時,會發現每一年都是在不斷增長的,有的地方會提高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有的地方會提高醫保的繳費標準,有的地方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都會有些許的提高繳費標準。

繳費標準的提高就跟我們熟知的社保繳費基數有關,也就是繳費基數的上漲。相信那些自己參加社保的朋友是深有體會:可能我們剛開始參加社保的時候,一年才交六千多元,五年後每年就需要交七千多元。

社保繳費基數越高,也就意味著你的這個社保繳費繳得越多,影響最大的就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兩個保險都是多繳多得,少繳少得,不繳不得,這意味著繳的社保費越多,最後得到的越多。就養老保險來說,如果繳費多,那麼最終辦理退休的時候獲得的養老金也就是越多的,老來生活也越有保障。對於醫保來說,繳費基數越高,報銷比例也約高,去醫院看病的話自己出的錢也越少。所以說提高繳費基數,肯定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好處。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每年都上漲,到底如何繳納才最為划算?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的繳納費用對比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徵繳比例為20%,其中8%劃入個人賬戶、12%劃入社會統籌。

什麼是個人賬戶、什麼是社會統籌?說白了,就是你每交一筆養老保險費用,其中一部分是屬於自己的,社保機構給你專門建立了私人賬戶,相當於把錢存進銀行(按銀行利率計息),這個賬戶就叫做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另一部分劃撥給社會,由政府統籌調劑使用這邊錢,用來支付目前已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一旦交上,這筆錢就不再是你的了。如果退保,也僅僅是退前者。

醫療保險徵繳比例為10.8%,其中2%-3%劃入個人賬戶,其餘的劃入社會統籌。劃入個人賬戶的錢,就是每月打進醫保卡的費用。年齡越大,劃入比例越高。這個很好了解,年輕的時候身體健康,基本不怎麼生病住院,所以僅2%劃入個人賬戶;年齡大了,身體機能有所下降,難免在醫療支出上花費較多,所以劃入比例就相對高一點。辦理退休後,一般按照養老金的4.5%劃撥至社保卡(以上數據各地略有差異)。

近年來,我們都知道社保繳費標準一直在上漲,縱觀2018年很多地方都相應做出了調整,那麼2019年靈活就業者社保繳納金額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雖然很多人看到了五月一日起會降低社保費率等,這個是針對企業繳納社保費用的政策,基本上跟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2019年社保費用的上漲通常會在2018年的標準上,上漲7%--10%左右,那麼根據上一年繳費的情況,大概能算出2019需要繳納多少錢。而對於醫療保險的費用,一般是在年初時就要一次性繳納的,繳納的金額也是按照2018年的標準,上漲10%左右。

我們就拿2018年一些地方的社保費用上漲情況來舉例:

比如在2018年12月,陝西省西安市社會保險管理中心就發佈了最新的醫保繳費標準規定:

靈活就業人員2018年度醫療保險繳費基數分為60%和100%兩種,60%基數為3889元,100%基數為6481元。

2019年度進行了上調,預收標準分別調整為:4860元和8040元,繳費比例為9%,大額醫療補助保險8元/月。

在此要提醒大家,醫療保險記得要及時繳納,一旦停止了繳納,相應的報銷也是會被停止。要知道如果在醫保停繳期間生了場大病,那期間所產生的醫療費用是沒辦法報銷的,而現在看病都是比較貴的,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每年都上漲,到底如何繳納才最為划算?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基數年年漲,對退休後養老金有哪些影響?

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關計算公式中涵蓋了繳費年限、繳費高低、社會平均工資、退休年齡等多個因素,是這麼些因素共同決定了養老金。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這樣的,以本人的歷年平均繳費指數和1的平均數為基準×繳費年限乘以1%,乘以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很多人不明白繳費指數。繳費指數實際上是當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比如青島市2018年的社會平均交費基數是5309元,如果我們的繳費基數是3185元,那麼我們2018年的繳費指數就是3185除以5309元,結果是0.6。

實際上只要提高繳費基數,我們的養老金也會提高。比如我們有剛才所說的2018年的社保繳費基數是3185元,如果2019年將養老金基數上調至5309元,實際上基礎養老金將會增加0.2%的退休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但是我們目前並不知道退休時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所以這時具體說會養老金上漲多少比較難。

最後在跟大家說一下,影響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金額度的主要因素:

1、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月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在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不變的情況下,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職工平均工資越高,基礎養老金賬戶額度就越高。

2、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實行“多繳多得”的基本原則,繳費年限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賬戶養老金都會增加。

3、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一般按照最低60%的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對於部分收入較高,想年老時拿到更高的收入,那麼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狀況適當調整繳費基數,最高為300%。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和繳費年限不變的情況下,月基本養老金額度與繳費基數呈正比關係。

4、退休年齡:參保人退休年齡越高,繳費時間就越長,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額度也就更高。此外,大多數省市在調整當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時,都會針對高領老人和繳費年限較高的參保人員制定相應額度的補貼,適當增加自己的繳費年限,能直接提升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水平。

5、個人收入水平。在繳費比例和繳費年限不變的情況下,收入水平越高,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額度也就越高,進入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額度也會高很多。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每年都上漲,到底如何繳納才最為划算?

面對繳費基數的上漲,到底怎麼繳納才最划算?

社保繳費是根據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的,因為社平工資每年都在上漲,等於說是因為咱們的收入在增加的同時社保繳納的費用也更相應的增加了,換個角度想繳納的養老金同時每年也在增加。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有個“封頂保底”原則,即最高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以下簡稱社平工資)的100%,最低繳費基數為社平工資的60%。如果你按照最高檔次交,其實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說如果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按照最低檔次繳納的時候是最為划算的!

再一個,靈活就業人員在每年的7月份各地區政府會公佈下一年的繳費基數,到時候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注意一下自己的繳費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