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遇到水土不服,吃點土就能好?

“吃土”?

“記得到了學校以後,把這包土倒進水裡喝掉啊,不然要水土不服的。”

當年剛考上大學時,家裡的親戚特意從鄉下包了一小包土給我送來,說這是避免出現水土不服的方法。

闢謠:遇到水土不服,吃點土就能好?

我謝過了親戚,收下了。

到了學校,似乎我適應的挺好,沒有發生什麼拉肚子,吃不下等等這些水土不服的事情,後來同寢室的一個同學出現了一些過敏,腹瀉的情況,我才想起來親戚給的那包土,可是早已不知道被我丟到哪裡去了。

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現在聽到的很少,大概也是由於近些年來,我們國家範圍內的人群遷徙很常見啦。但是在十幾二十年前,在那個時候,我的印象中水土不服的現象還是很常見的,往往是一個人出差到另一個地方之後,很快就會出現一些諸如拉肚子、食慾不振甚至過敏的症狀。

水土不服主要是指人初到一個地方,對於當地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表現。

這最初見於《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在古時,有一些治療此類身體不適的方法,上面說到的“吃土”

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這還是有來源的,唐代陳藏器撰寫的藥物學名著《本草拾遺》中介紹了治療水土不服的方法,其中之一是:鞋底之土,兌水同服。

闢謠:遇到水土不服,吃點土就能好?

吃土也要有儀式感

這個和我親戚的“家鄉土泡水”的方法簡直就是異曲同工,想來也應該是從那時流傳下來的。

雖然說現在真的靠服用“鞋底之土”或者“家鄉之土”泡水的人幾乎沒有了,但是,不得不說,這些方法流傳了也有很久。

闢謠:遇到水土不服,吃點土就能好?

這種方法到底靠不靠譜呢?有沒有正經的科學依據呢?

隨著科學的發展,一些研究還真說明,這種“吃土”的方法,有那麼一丟丟的道理。

腸道菌群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 多數的“水土不服”和人體的腸道菌群有很大的關係。

人類腸道菌群由微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組成,這些微生物的組成及相對比例是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每個人都不一樣。當人們出門在外,旅行、工作或者學習,到了一個新的地方的時候,由於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人體腸道的菌群的生活環境也隨之改變,菌群的種類、數量等都發生變化,腸道菌群的微生態就可能發生失調,進而導致人體出現各種不適表現。

闢謠:遇到水土不服,吃點土就能好?

華中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曾做過一個研究,證實腸道菌群的動態變化有特定的變化趨勢,並且飲食長期的轉變可改變腸道菌群,飲食的恢復也可使腸道菌群恢復。說明,“水土不服”的症狀確實與腸道菌群的變化是相關的。

所以說,老法子中的“吃土”也是寄希望於利用土壤之中的菌群來對變化了的腸道菌群微生態進行改善,只是這種方法並不靠譜,土壤之中的細菌並不能夠悉知,如果含有有害菌,那麼不僅不能改善身體,反而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引發新的疾病。

闢謠:遇到水土不服,吃點土就能好?

如何應對“水土不服”?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既然知道了,水土不服與腸道菌群是密切相關,而腸道菌群微生態的變化又是隨著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習慣的變化而變化,那麼我們只要做到:

1.提前瞭解目的地生活環境,做好心理和生理的準備;

2.保持原來的飲食習慣,逐步適應當地飲食;

3.保證充足的休息;

4.一些益生菌產品可能會有所幫助。

闢謠:遇到水土不服,吃點土就能好?

此外,中醫藥在緩解水土不服之類症狀上,也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外出之前,可以通過中醫藥的方法,健脾益胃,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如果出現腹瀉,可以艾灸:天樞穴、足三里穴、神闕穴等


題外話

腸道菌群是現在的大熱話題,研究發現,人類的很多疾病都與腸道菌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近年來,人們發現了“腦腸軸”的存在,意味著腸道內的變化,甚至會在大腦中有所體現,人類的情緒變化或是與細菌息息相關。

闢謠:遇到水土不服,吃點土就能好?

此外,前一段熱起來的廣州一家醫院接受糞便捐贈,符合條件的糞便捐贈者可以到500元的交通補貼,一時間,大家都覺得似乎這些年上廁所拉掉了一部法拉利。這也是由於對抗疾病的科研需求,通過對健康人等糞便進行處理,分離出的菌群可以用來治療菌群失衡相關的疾病,比如炎症性腸病(IBD)等,這種治療方法被稱為“糞菌移植”。

闢謠:遇到水土不服,吃點土就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