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到底是如何改革银行和金融市场的?

张必聪


区块链对金融跟货币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微观层面,即在金融和货币市场中需要多方认证的具体环节,引入区块链,要求各方对交易具体进行确认,以减少中心化系统中各种非授权情况下业务处置的情况发生。

第二个层次是在金融跟货币市场的业方流通方面。通过区块链这种去中心化架构,重构整个金融和货币系统的流程架构,以提高整体的业务处理效率。

第三个层次是在货币的发行和货币流通方面。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方式,对货币发行和货币流通进行整个的体系重构,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和货币市场的运行机制。


高博士区块链观察


区块链从2015年开始受到金融行业的高度关注。其最开始是在比特币白皮书中正式提出来的,“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基础,通过分布式算法可以实现金融行业的去中心化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中主要是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具有可编程和开放性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对交易和细节的记录,同时很多的数据和项目还可以通过代码进行表示,主要表现为:

1、在支付结算方面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在支付结算过程中的货币支付和划拨主要应用的都为银行体系,导致交易的成本高,效率低,在交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程序,包括开户行、收付款行以及代理行等流程。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需要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和流程交易,其建立在一个互相信任的基础上,通过一体化、扁平化的支付方式进行交易,有效的提升业务处理的效率。比如在中心化的支付体系下,汇款人需要通过汇出行向收款人进行汇款,如果在汇款的过程中两个银行具有往来账户,那么款项可以直接汇入,不需要中转。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随时入账,需要在银行日终交易处理后再入账,因此交易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如果汇款双方没有建立往来账户,那么必须要经过其他银行的中转才能够完成处理,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但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的实施中,则不需要银行汇出,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完成对接,保证资金的即时到账。

2、在票据交易方面

企业支付结算以及资金流通中主要应用的工具为票据,票据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对资金周转和商品的流通,同时使企业在资金的获得中成本比较低。票据业务在金融机构中也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有利于提升资产的回收以及资金的合理配置。但是票据市场的发展中,也会出现票据失真以及一票多卖等情况,或者将票据变为套利的工具。在数字票据的构建中,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抵御票据市场风险,保证票据交易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同时在区块链技术中数字票据可以有效预防一票多卖的情况,而可编程智能合约有利于对票据的转让、贴现、回购等,可以免去线下合同签订的流程,防止在具体的执行中存在违约的情况。

3、在证券交易方面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规模小,仍然采用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方式,导致直接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不合理,影响金融结构的平衡,进而导致银行系统风险。区块链技术在登记、交易以及结算等方面都更加便捷,有效的削减了中间环节和流程,不仅有效的提升证券的发行率,提升透明度,同时促进交易的公平性,降低对成本方面的影响,同时促进金融结构的标准化发展。比如,从结算流程方面来看,在中心化模式的发展下,证券的结算可以分为清算和交收两个环节。在数据的接收中,需要由中央结算公司对结算参与者进行应收以及应付证券的轧抵,并对应收和应付的净额进行确定;同时向结算参与人发送清算结果;然后通过结算参与人的确认后,对证券以及资金的交收情况做好准备;交由中央结算公司进行交收;最后,通过结算参与人对交收结果的核对,做好最终的结算工作。不仅过程繁琐,而且存在较多的风险。区块链模式的应用中,无论是结算的流程还是风险都可以获得有效的改善。在清算以及交收的过程中不需要中央结算的中间环节,结算的参与人员可以成为整个过程的中心,完成交易并达成交易的共识,确认交易的真实性。有效提升交易的计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产的流动。随着交易的全网公布,实现对结算风险的控制保证交易的安全。


颜值有礼


天然发钞权,消灭资本而以,恢复交易媒介的本质


老猫猫咯


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的一种,它既具备了多节点完全冗余的分布式数据库即“去中心化”的特点,又具备了“环环相扣”即“最长链共识”的特色,最终解决的是价值传输的问题(“最长链共识”即长链覆盖短链,每个新区块优先以最长的链尾作为新区块头部,因此区块链得以从最长端不断延续)。

区块链的特点包括:维护一条不断增长的链,只可能添加记录,而发生过的记录都不可篡改;去中心化,或者说多中心化,无集中的控制,实现上尽量分布式;可以通过密码学的机制来确保交易无法抵赖和破坏,并尽量保护用户信息和记录的隐私性。

现代商业的典型模式为,交易方通过协商和执行合约,完成交易过程。区块链擅长的正是如何管理合约,确保合约的顺利执行。

随之带来的业务特性将可能包括:

1、可信任性: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天然可信的分布式账本平台,不需要额外第三方中介机构。

2、降低成本:跟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更短的时间、更少的人力和维护成本。

3、增强安全:区块链技术将有利于安全可靠的审计管理和账目清算,减少犯罪可能性,和各种风险。

金融服务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产业链条中存在大量中心化的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减缓了系统运转效率,增加了资金往来成本。

区块链技术公开、不可篡改的属性,为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提供了可能,具备改变金融基础架构的潜力,各类金融资产,如股权、债券、票据、仓单、基金份额等均可以被整合进区块链账本中,成为链上的数字资产,在区块链上进行存储、转移、交易。使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在跨境支付、保险理赔、证券交易、票据等方面有了典型的应用。

在(跨境)支付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转移,尤其在跨境支付业务上的潜在优势格外突出,在跨国收付款人之间建立直接交互,简化处理流程,实现实时结算,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业务成本,由此推动跨境微支付等商业模式的发展。典型的应用案例是Visa B2B Connect。国际银行卡组织Visa与区块链公司Chain共同开发的B2B跨境支付项目,计划于2017年推出服务,目前已经在10个国家的30家银行中进行了测试。Visa和Chain联合开发的区块链系统可以实现支付交易的实时处理,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保险理赔方面,保险机构是传统保险业务的核心,负责资金归集、投资、理赔,往往管理和运营成本较高。通过智能合约的应用,既无需投保人申请,也无需保险公司批准,只要触发理赔条件,实现保单自动理赔,支付理赔金额。区块链上数据真实、难以篡改的特点,可有效简化保单理赔处理流程,降低处理成本,降低索赔欺诈的概率。此外,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个人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简化信息认证,有助于更为清晰地披露历史情况。典型的应用案例是LenderBot,是2016年由区块链企业Stratumn、德勤(Deloitte)与支付服务商Lemonway合作推出,它允许人们通过Facebook Messenger的聊天功能,注册定制化的微保险产品,为个人之间交换的高价值物品进行投保,而区块链在贷款合同中代替了第三方角色。

在证券交易方面,传统证券业务需中介机构深度参与,才能有效完成股票发行与交易。将股权整合进区块链中,成为数字资产,可实现无需通过中介机构,直接发起交易。资产发行可根据需要,采取保密或公开方式进行。股票资产交易通过区块链代码表达相关各方一致达成的合约,实现合约的自动执行,保证相关合约只在交易对手间可见,而对无关第三方保密。此外,通过相应机制确保证券发行和交易符合监管要求和框架,进一步降低监管合规成本。典型的应用案例是Linq平台,由纳斯达克与区块链企业Chain合作,于2016年1月上线的私募股权交易平台,促进私人股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转让和出售。。通过Linq平台私募的股票发行者享有数字化所有权,同时Linq平台能够极大缩减结算时间,降低资金成本和系统性风险。且传统发行和申购材料所需的审批流程也进一步得到简化,提高交易和管理效率。交易方身份、交易量等信息被实时记录在区块链上,有利于证券发行者提高决策效率;公开透明、可追踪的系统有利于证券发行者和监管部门进行市场维护,减少暗箱操作、内幕交易等的发生。

在票据方面,基于区块链技术架构建立新型数字票据业务模式,借助分布式高容错性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可实现票据价值的去中心化传递,降低对传统业务模式中票据交易中心的依赖程度,降低系统中心化带来的运营和操作风险。通过区块链的可编程性,有效控制中介市场中的资产错配,借助数据透明特性促进市场交易价格对资金需求反映的真实性,控制市场风险。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和全网公开的特性,有效防范“一票多卖”、“打款背书不同步”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