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行政区划

官渡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位于昆明主城东南、滇池北岸,东邻宜良县,南接呈贡区,东北与嵩明县交界,西南濒临滇池,西北与盘龙区相接,西与西山区相连。界于东经102°38′~103°03′、北纬24°54′~25°17′之间,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全区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88.76万(2016年末)

[1]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行政区划

“官渡“系指官渡古镇曾为滇池古渡口,因此而得名。战国时期,楚将入滇在滇池沿岸建立“滇国”。 建国后,现今官渡区属武定专区昆明县的一、二、三、四区。1953年,昆明县并入昆明市,今官渡区辖区为昆明市的第五、六、七区。

境内著名景点有:官渡古镇、金马寺等。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发布,官渡区排第52名。

区划沿革

1950年4月6日,昆明县人民政府成立,隶武定专署,县政府驻如安街12号。全县分为6个区,今官渡区属县之一、二、三、四区。区设区公所,乡镇袭旧。8月30日,昆明县由武定专署划归昆明市领导,县辖区建制因之。区下设乡,今区境内有54乡(“土地改革”时划为79乡)。

1958年,将划入城区的7个乡分别划归官渡区,龙泉区。12月21日,撤龙泉区建制,并入官渡区。

1960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小哨片区(小哨种畜场属集体的7个生产大队)由嵩明县成建制划归官渡区。

1962年9月,昆明市国营一农场、二农场、三农场的部分生产大队划归官渡区,分别成立联盟公社、金马公社、矣六公社。

1980年1月,撤销区革委街道革委会,分别建立关上、茨坝、小坝三个街道办事处;1981年3月,新置牛街庄街道办事处,均以驻地命名。

1981年前后,各公社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名称。6月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区人民政府。

1982年,金马公社东华大队建制撤销。全区大队仍为135个。

1984年2月,进行机构改革,将15个公社改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农村)办事处。前135个大队部分合并后为122个乡(小乡),其中12个彝族乡。各乡设乡人民政府。

官渡区

官渡区

2004年6月3日,区划调整后,官渡区行政区域面积552.21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面积67平方千米,辖4街3镇4乡。

2006年1月12日,撤销小哨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板桥镇,镇政府驻原大板桥镇政府驻地。同年4月17日,撤销官渡镇和小板桥镇,分别设立各自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迁回官渡街道。

2008年5月,阿拉彝族乡由 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

2010年1月,阿拉彝族乡撤销,设立阿拉街道。

2014年, 昆明空港经济区与大板桥街道划入 滇中新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16年7月末,官渡区辖10个 街道,1个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街道名称统计用区划代码备注

关上街道530111001000

太和街道530111002000

吴井街道530111003000

金马街道530111004000

小板桥街道530111005000

官渡街道530111006000

矣六街道530111007000

六甲街道530111008000

大板桥街道530111009000昆明空港经济区

阿拉街道530111010000

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30111402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