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開封城內的校場上雖然鐵甲崢嶸,軍旗高懸,卻格外安靜,彷彿一頭安靜的鐵甲巨獸。

突然,高臺之上一個白髮老者令旗一揮,中陣突然裂開,向旁邊散去,原本兩側掩護的騎兵向中間聚攏,轉眼之間,中軍成側翼,破陣的箭頭反倒成了戰馬嘶鳴的鐵甲騎兵。

老者一邊注視著軍陣變化,一邊對著身旁的後生說:“鵬舉,行軍陣法,以正合、以奇勝,此陣,重點就在於騎兵突然作為中軍的衝鋒,在小區域形成壓制分割。”

一旁的青年將官似乎若有所悟,隨即應答:“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既強調了陣法在戰場上的重要性,也對老師強調根據野戰需求變陣的策略深表贊同。

旗幟的傳承似乎就在談話間悄悄的發生,而傳承的人卻是兩宋之交的兩代軍神,白髮老者正是獨木撐華北的東京留守宗澤,而少年將軍則是後來再造半壁江山的岳家軍主帥岳飛。

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岳飛作為民族英雄重整山河的故事世代傳頌,而他的老師宗澤其實也不遑多讓,本文主要所講就是宗澤老夫聊發少年狂,年近七旬守王土的故事。

宗澤(1060-1128),浙江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用大半生潦倒形容他一點不為過。直到靖康國難,他招募鄉勇,修繕城牆,在磁州給了南下的金兵一個下馬威。其後,金軍圍困開封,宗澤起兵勤王,孤軍奮進,卻捷報頻傳,從堅守磁州到開封勤王,短短一年,就令這個年近七旬的老人軍威傳遍天下,所謂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所以有陰影的地方也一定會有陽光。絕望的顏色越是濃厚,在那裡也一定會存在耀眼的希望之光。也只有在這種國將不國,山河易主的巨大絕望下,宗澤這樣的脊柱才會光芒萬丈,才會發現自己油箱裡的庫存還源源不斷。

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1127年,宗澤憑藉赫赫軍功,堅定的主戰立場被舉薦為東京(開封)留守,亮劍中州,而此時的開封全無往日帝國心臟,錢糧樞紐的繁華景象,胡馬南下,國都成危城,四野起盜賊,各路勤王軍自有盤算,軍令甚至到不了各營,可以說一個標準的Hard開局了。

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然而宗澤到任後,不為所動,做了三件大事,一舉解開了困局:

其一殺雞儆猴,宗澤到任後迅速捕殺了一些勾結金人的惡棍內奸,再憑藉巨大威望以及對國家的滿腔熱血招撫了大量迫於生計的盜賊,重新整頓了開封的治安。

其二有鑑於勤王軍各懷鬼胎,戰力低下的現狀,老成的宗澤展現了高瞻遠矚的一面,雖然金軍暫時打不過,那也得讓對手拖不起,用縱深換時間,人民戰爭永遠會讓外來的征服者不好受。為此他單刀赴會,以民族大義規勸周邊不奉王旗的的義軍領袖,眾綠林大將看到這樣一個垂垂老者仍堅定站在救國的第一線,紛紛為之動容,主動歸附,軍容立刻為之一振。

其三,群狼還得獅子帶,光有兵不夠,人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為此岳飛在眾多青年才俊中脫穎而出,一代軍神從此一飛沖天。

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經過宗澤短短數月經營,開封就從滿目瘡痍的廢墟成為大宋的堅城要塞,而對宗澤改善防務的大考也隨之而來,1128年春,萬物初生,金兵的馬蹄就踩著初融的積雪大舉南下,兀朮自領東軍,粘罕則從西側襲來,兩大金軍名將目標直指開封。宗澤也不慌張,從容應對,派部將劉衍率中軍在前搏殺,又精選勁卒數千迂迴側後,前後夾擊,大敗兀朮。攜此戰之威,宗澤轉戰西線,屢敗粘罕,徹底瓦解了金軍的攻勢。經此一役,金人被宗澤軍威震懾,不僅一時不敢再垂涎開封,甚至軍中士兵因為忌憚,對宗澤的稱呼也變成了“宗爺爺”,與後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流傳竟有異曲同工之妙。

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某位蛋黃醬先生曾經說過:“每個人的心裡都有1個反坦克火箭炮。” 這個六十好幾的老頭也不例外,大勝過後的宗澤想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此他積極備戰,準備收復河北失地。聽聞消息,北人對王師翹首以盼,一時間兩河義軍紛紛響應,光復中原迎還二帝似乎指日可待。

為了早日實現這一目標,宗澤不斷上書請求已經即帝位的高宗趙構還都開封,主持北伐,然而二十四道奏疏,一子五孫的擔保依舊抵不過黃潛善、汪伯彥等奸臣的讒言,更抵不過高宗偏安的決心,隨著這二十四道《乞迴鑾殿》一起化為烏有的還有宗澤所剩不多的生命之火。風燭殘年的老帥,不但自知北伐無望更受到朝廷的猜忌,憂憤成疾,最終背疽發作,帶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高呼“渡河、渡河、渡河”後而死。

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宗澤的死無疑對當時的抗金事業沉重打擊,然而卻是高宗和近臣的喜事,宗澤死後,黃潛善、汪伯彥拜相,投降派杜充主理開封軍政,從此中原喪志,金人突入江淮再無阻礙。

似乎宋金強弱對峙的第一個拐點就發生在了天子還都與否上面,或許有人會問天子還都真的有這麼大的影響嗎,宗澤一人不能北伐嗎?

筆者認為高宗還都與否在當時的環境下確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光復中原的可能性,在當時中原就是天下正朔所在,而君主在家天下的時代則是國家和王朝存在的象徵,國家象徵卻不在國家核心區域,無疑會失去民望,長此以往,中原易統,再想收拾山河的難度可想而知。

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1111年局勢圖

唐玄宗時,安史之亂爆發,兩京淪陷,李隆基西逃巴蜀,然而太子李亨卻分兵北上親赴險境,我們試想一下假如玄宗父子一起逃進偏遠的蜀地,偏安西垂,給安祿山時間整頓好中原就再沒唐朝的天下了,所幸李亨作為抗戰的旗幟在北方登基稱帝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才有李光弼、郭子儀大量中興名將聚攏在新君主身邊,李亨的北上可以說一舉扭轉了大唐潰敗的趨勢。

而反過來說,南遷後的小朝廷依賴江河天險,沉溺於東南的安樂生活,將徹底打消光復的意志,晉朝衣冠南渡後,雖然屢有北伐,卻都是世家鞏固權力的手段,即使光復兩京,君主也沒有北上的想法,隨之而來的宋齊梁陳更是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了長江邊上,當退無可退時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1142年局勢圖

當時趙宋王朝所面臨的環境遠遠優於遭遇安史之亂的唐朝,金朝南犯最初本是欺負宋朝冗兵冗費,軍力不振,更多是想掠奪財物,對於中原大量的土地、人口它根本消化不了,唯有扶植傀儡政權進行統治。這些傀儡政權往往不得人心,本就沒有根基,一旦金軍北歸,失去了槍桿子支持,往往自亂陣腳。而此時的趙構只要作為旗幟在開封的城頭出現,一如他的先祖宋真宗一般,就可讓天下勤王之師群集,結合宗澤軍威,河北義軍紛紛響應的大趨勢,一舉扭轉乾坤並非不可期待。

可惜任誰也找不到時光機,任誰也回不到那個風雲突變的建炎二年,趙構一手放棄了中興的可能,選擇了安樂的時局,在江南延續趙宋的天下是他的功勳,然而也僅限於此。畏懼金人武力,畏懼迎還二帝搶奪皇位,使得他最終裹足不前,成為了一個投降派,更可怕的是他還活的很長,當了36年皇帝,25年的太上皇。

有時候時代要求劍客棄劍,但為靈魂所約束的大義之劍也不會被丟棄。宗澤乃至他的學生岳飛終其一生即使不為所用,被加上莫須有的罪名,也沒有丟棄他們恢復中原的大義,歷史也會最終銘記這點。

宗澤66歲才嶄露頭角,68歲就成為當世第一名將,為何死前高呼渡河

岳飛北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