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户家人土地这一点,那一点,为什么不能整合在一起?

老梁话三农


如果我们不在农村耕种土地,在我们看来农村的土地面积那么大,但是每户农民的土地却是这一点的、那一点的,有的离家还很远,要去耕种的话还要跑很远的路,而且零碎的土地还不便农业机械耕种,既然有这么多的不利因素,那么是什么导致的呢?

其实在外人眼中都一样的土地,在农民眼中那可是千差万别、大有文章。比如,村里有一大块地,这一大块地离水源近,土质肥沃,土层又厚,就是不用上肥料,用来种庄稼都可以生长的很好,那么不管是谁来种都省心不少,像这样的土地,也就是农民口中说的好田好地。

但是一个村里的农户可不止一户,大家都想种这一块省心的好田好地,如果只是为了方便而把它承包给某一农户,这对其它农户来说不公平,大家也肯定不会同意。

那么怎么办呢?最公平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这块地根据农户家庭人口的多少来确定面积,然后再根据每户确定的面积,把这一大块好田好地划分成若干块,再承包给每一户,这样一来大家都有好田好地种了,事情得到了公平的解决,只有这样大家才没话说。

事情是解决了,大家也没话说了,但是这样就导致了每户农户的土地这一点、那一点的现象发生,形不成规模。

为什么不能整合在一起?这也很好理解,我上文中也说了,农户的土地面积是根据家庭人口来确定的,确定下来以后,会在土地的四周起垄或埂,把农户分得的土地框进去,这样土地面积就被固定下来有了四至边界,大家都在各自土地界内耕种,互不侵犯。

如果整合了,势必会把土地的垄或埂毁掉,这样大家种植的时候就会出现找不到自己的土地,或是种过界的现象发生,容易引起混乱,产生矛盾。所以,在农村对土地进行整合,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


农村一山货


为什么不能大面积耕种,可举例来说明。

我村支部书记贿赂了土地局干部,把自己的地建了厂子,还有:办公楼,准备个人居住。这样他的承包田全部建了房,改变了土地用途,从来没人追究过,为什么,因为与别人没有关系,地是支书承包的责任田,谁也不会无事找事。

还有一村,离县城较近,开发商拉拢县干部买地搞开发,这户人家原四口人,两个女儿和妻子度日,这家就把地卖掉了,卖了一百万。后来两个女儿出嫁了,妻子死去,就按人分了一百万,分时只三个人,两个女儿一人一份,自己一份,现今那个男的去世,余下的款两女儿分了。

再举例。旧支书的儿子搞开发,买下村里一百多亩机动地。什么叫机动地,就是分田到户时没分完的,准备添人口的地。

在这块肥沃地上建楼房,地势低,买土埑地基,买了很多土来埑,。

那一家一户的,一听说有人买土,就把自家的地挖下一米半深,每亩地能卖到几千元,心想,地不是自已的,爱咋的咋的,以解燃眉之急。有人说那土地局不管吗,管了,下了指示,谁卖土扣了车辆,另外罚款,可开发的人的地有县干部的股分,拉土时夜间拉,白天停止,土地局洋装不知此事。

现在有人家承包的地已成了几亩深坑,要想连在一起,,根本不可能了。大家想想,个体户只是承包了地,而所有权不是她的,他得了卖土的钱就不管地貌如何了。他心想,成了坑,积了很深的水,活该,地反正不是我的,早晚要收回,什么时候上面的话落实过。

一段坑,一段平,一段厂房,有人还想奔共产,大联合,实际离这个主义落差很大,。

那些老实善良的农民:为了把土地留给儿孙耕种,一不卖土,二不卖地,但遇上了灾难,县里强征,盖跑马场地,建游乐公园,村支书找到户主,要不把你几亩地交出准备坐监狱,这是县长指示,听说有一村征地|57亩,建跑马场,抗征土地违法,居留了几天。现在没听到后果。


夕阳无限好126669730


根据你的问题,我就农户的土地来源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此回答纯【原创首发】

首先说,农户的土地,都是二轮土地承包时分得的土地,而二轮土地承包时都是以生产小组为单位,而一个行政村又是由几个小组组成,而每个生产小组的土地又不是连片的!

其次,小组为单位分土地,小组的土地又不连片,所以,各户的土地也就不能连片,这只是一个因素!

三,分地时是以小组为单位,而小组的土地质量有不一样,所以,为了公平起见,分地时要将一个小组的土地分得一,二,三等,这样就不会出现个别户一家分得的都是孬地!所以各户分得的土地都是三,四块之多!

四,当时分地时,基本做法是这样的,分地时,以小组为单位,每户都出一个说的算的,大家在一起,首先研究地的等级,留下百分之五的机动地,然后然后将剩余的95%分得三等,按本小组的人口,平均分的多少,然后按土地的三个等级,平均分三次,以抓阄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当时都是老农民,对自己小组的土地非常了解,所以,土地的等级分配,数量分配,大家都心知肚明,分完以后都没意见!

五,由于土地的等级不同,打粮多少以不同,所以,虽然家家土地零散,但是大家也无法将自家土地规整一起的,不是不愿,是无法!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同看法,欢迎光临评论区评论!


风的浪漫gga1


在许多人看来,现在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方式分布分散、面积较小,已经不适应农村社会发展形势,而应该整合在一起,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那么,为什么不尽快进行整合呢?



现行的土地承包方式

我国现行的土地承包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1997年开始的第二轮土地承包,时间为30年,也就是1997年——2027年。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也就是说,现在的土地承包方式一直要持续到2057年。

为什么不进行承包关系调整



一方面是因为牵扯面广。在农村长大和有农村生活、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农村耕地也分为三六九等。就拿我们当地来说,有山坡地、有梯田地、有川旱地、有水浇地;而且由于农民个人对土地的重视程度不同,有的耕地肥力好、种植农作物长势好;有的耕地条件差、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如果推行土地整合政策的话,牵扯到的是所有农户的利益,谁都想要肥沃的“好地”,而那些山坡地、肥力差的“孬地”谁都不想要,所以,推行起来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是因为土地承包期限延长后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对于从事于农作物种植的农民来说,能够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静下心来对自己承包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地块平整等,不至于因为担心调整承包经营权而忽略维护土地。

对于长期外出打工的农民来说,可以将自家的耕地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流转之后,安安心心外出打工挣钱了,不至于因为担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而分心。

对于种植大户、合作社来说,可以在流转的土地里从土壤改良、土地平整、灌溉水利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而不用再为土地流转期限短、增加投入不合算来担心。

您认为应不应该进行土地整合呢?


农策分析


其实农民也不傻,肯定也希望将自家的土地能够整合到一起,这样一来耕种也方便,同时耕种面积也会增加(去掉田边地坎后),还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的特殊地势结构决定了实现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中国的地势结构以丘陵山区为主,而平原面积仅仅占国土面积12%,地势高低的差异,决定了土壤质地、肥力、保水性等存在千差万别,分到好地的没话说,可是对于分到差地的农民就不公平了,一碗水是很难端平。

记得最初分地的时候,为了追求公平,许多地方都是将土地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上、中、下三等,并且是通过抓阄的方式决定的,每个人获得的土地是一样的,具体远近就得看天意。其实现在有些地方在试行一户一田,但仅仅是在一些条件适宜的地方,而在丘陵山区为主的农村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


Power泡儿


农村目前农民确权的土地,每家每户都比较分散,东一块西一块不好耕种。造成这个存在的原因是第二轮承包地时为了公平公正,采取了好地赖地的搭配,还有的是近地与远地互分。现在农业实行机械化生产,由于土地零散给生产带来很多的不便。有很多农户私下相互间作了调整兑换,将一些土地连成了片,以利一家一户的机械化生产,但大多数农户有这个愿望而因种种原因不能实现。这个问题已引起政府重视,有些地区已试行的“一户一田”就是关于这一件事。这也是为了农民的利益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我们要积极参与并支持,这样对于我们每户农民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反正我是这样认为, 你说呢?


李增喜3


农村个人承包土地的整合,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现在在一些地区试行的“一户一田”政策,就是这个目的。

之所以“一户一田”政策还只是在一些地区试运行,就是因为农村个人承包的耕地整合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在没有探索出一条最简单、有效的运行方式之前,是不能盲目的开展“一户一田”政策实施的。

我国幅员面积较大, 地形也较为多样。很多的农村土地分配原则都是采取根据耕地的情况将耕地分为高岗、平地和洼地进行平均分配或者是肥田、中等田和贫瘠田等几种标准进行平均分配。每家的耕地都会均摊一些上述的几个等级的耕地。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区更是明显,在平原地区相对的要好一些。这也意味着如果进行“一户一田”的土地整合改革,那就会出现这家可能全是高岗地或者肥田,哪一家可能全是低洼田或者贫瘠田的情况。这样的分配原则是很难让老百姓满意的,特别是那些整合之后耕地条件相对差农民朋友,必然会有一些不满情绪的。

所以,“一户一田”政策现在只能是试运行、探索合适的推行方式。如果盲目的强制推行,必然会造成一些不利于农村稳定的情况发生。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农村在八十年代给农民承包了土地,当时承包地块的划分,按照遠近,山川,好差等撘配划分,当时给各家各户分的地块比较零散,地块划分的小,有一亩多的地块,有几分大的地块,如有的家分得五亩或十亩,在各个山上都有,川里也有,或一个地方就有几处,太零散,不便耕种。现在要把一家一户的土地归集成大面积,那不是很简但的事。当然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


一生平安0522


其实这种农民土地东一块西一块的现象,也是原来分地的时候为了平衡。

平原地区还好,在山区来说,土地有山地,平地,水浇地等等区别,当时分地为了显示公平性,把村里土地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地。也就是按土地肥沃程度分级。每户农民分到的土地都会有相应的一二三等地,这样才不会村民之间产生纠纷。

这种土地分配情况,只要是土地还在各位农民手中,还在由农民耕种,就不会有什么变化,不然出现你家全是好地,我家全是贫瘠土地,谁也不愿意。

如果整合,除非国家收回土地,或者土地集体流转,由承包人集中种植,否则不会那么容易的。


小明的农村


都是皇帝思想,这可能吗?只能当殖民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