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若是沒有得到諸葛亮,他未來的人生軌跡會怎樣?

90後女孩打工日記


我是生活問道。

《三國演義》的轉折點就是臥龍出山。因為諸葛亮出山,才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局面。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劉備在又一次遭到失敗後,投靠了當時他能依靠的最後一個地方------荊州。


荊州也是長江以北唯一一塊還沒有被曹操染指的樂土。劉備在荊州負責為劉表守護新野的安全,得以享受到了長達六年的難得的美好時光。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他的兒子阿斗(劉禪)出生。

之所以能有六年的美好時光,是因為官渡之戰中袁紹雖然大敗,失去了昔日的實力,但是袁紹家族經營日久,勢力盤根錯節。曹操聽從郭嘉建議,用了近六年的時間才將袁氏一族盡皆剿滅。經過長時間的作戰,曹操也達到了人生巔峰。因為在冀州挖出了銅雀,因此建銅雀臺以供享樂,並且聽從荀彧建議,開始分兵屯田。屯田制的開始,為曹操長期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曹操忙著征伐袁紹餘孽之際,遠在荊州的劉備也捲入了劉表的家族政治的勾心鬥角中。為了躲避追殺,遇到了隱士司馬徽,並通過司馬徽知道了臥龍鳳雛的存在。


劉備在兵敗漢江時曾和眾人說過:“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隨劉備。備之命窘,累及諸君。今日身無立錐,誠恐有誤諸君。君等何不棄備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這話的意思看似在責備自己,其實是變相的不認可眾謀士的水平。眼看著有許攸,沮授,郭圖等眾名仕的袁紹都被曹操打敗,多少也有些英雄氣短,心灰意冷的。

做為一敗再敗的劉備,太知道有能力的謀士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因此,才不辭辛苦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出山。他敏銳的感覺到諸葛亮將是他最後的希望。

果然。諸葛亮的到來,讓劉備有了奮鬥的目標。雖然荊州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曹操的塗炭,但緊接著,就依靠諸葛亮的縱橫術達成了孫劉聯盟,在赤壁一舉擊敗不可一世的曹操,為劉備的下一步發展迎來了時間和空間。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諸葛亮沒有輔佐劉備,那麼在曹操的大軍之下,荊州不戰而降,江夏獨木難支。劉備據守的新野無險可守,兵不過千的劉備可能連曹操鐵騎的一次衝鋒都難以抗住。這種情況下劉備即使能跑出去,也只有兩個地方可以選擇:

一是東吳。

東吳經營三代,根深蒂固。又有周瑜存在,不會給劉備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劉備即使去了,也只能被迫服從孫權的管理,很有可能會把三兄弟加上趙雲拆開,利用劉備牽制他們為東吳效力。

至於失去了劉備在江夏牽制曹操的東吳,能不能戰勝曹操,就是個未知數了。

第二條路就是一路向西逃竄投奔劉璋。

劉璋做為劉備宗室,感情上要近一些。而且,劉璋為人寬和,劉備仁德寬厚的賢名在漢室文化氛圍濃厚的西川更有市場,完全有機會東山再起。類似於張松,法正,孟達等人一樣會選擇依靠劉備這位心目中的明主。

問題的關鍵在與,如果不是諸葛亮的隆中對,劉備是不是知道西川有個劉璋還是個未知數。

綜其上,如果劉備在沒有諸葛亮的情況下只能選擇逃亡東吳,以他的性格這份寂寞容忍他是可以忍受的。可更關鍵的,他可能連新野都沒機會逃脫,就會被曹操大軍淹沒!


生活問道


二十八歲開始參軍,輾轉二十餘年,到了四十八歲依舊沒有什麼出息。人生的軌跡往往因為遇到了某一個人,而發生巨大的轉變。想必大家一定想到了劉備,因為他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諸葛亮,所以他的人生髮生了巨大的轉變。那麼有人問了,如果劉備沒有遇到諸葛亮,接下來他的路該如何走呢?

第一,那個時候的他只能依靠劉表,在荊州地界上圖謀未來。

人生無常,劉備的一生是非常英雄燦爛的,但是他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在他二十八歲的時候,黃巾起義,他便投入了軍旅之中。可是到了四十八歲的時候,他手裡只有三千人馬,戰將也就三四個人,靠得住的謀士一個都沒有。還被曹操追著滿街亂砍,這個時候的劉備唯一的希望就是荊州劉表這裡。他十分希望自己能夠佔據劉表的地盤,劉表這裡兵強馬壯,又有長江天塹,足以對抗曹操。可是他做不到,因為劉表在這裡根深蒂固,又沒有人給他出謀劃策,他只能慢慢等待。

第二,跨江投靠孫權,未來難以預料。

終於等到了劉表去世的那一天,他發現劉表的地盤被他的二小子劉琮給繼承了,劉備一下子就失魂落魄了,因為劉琮背後的蔡家人跟自己的關係很不好。不用多少時間,劉琮集團就會對自己下手。所以劉備只能選擇離開荊州,當時最靠近的就是孫權的東吳了,劉備跨江來到東吳這邊。東吳群臣一定是兩種態度,第一就是抓了劉備獻給曹操,表示忠心。第二就是重用劉備,為他們防守長江沿岸,跟曹操決一死戰。這兩種結果劉備都經受不起,劉備只能選擇離開。

第三,荊州被破後,西走投奔劉璋,極有可能被劉璋抓了獻給曹操。

荊州被破了以後,劉備還可以像李嚴一樣,轉而投靠西川。因為西川的老大劉璋,跟劉備好歹也算是一家人,這個時候如果劉璋願意幫助劉備的話。那劉備依舊可以東山再起,不過他手裡沒有一流的謀士,而且歲數也逐漸大了,他到底能不能再次起來,這可是一個未知數。在沒有諸葛亮的日子裡,劉備不是不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不對。諸葛亮給劉備提供的不僅僅是謀略,而且是對整個局面的把控,是未來的指路人。所以劉備如果沒有諸葛亮,可能也就不是後來的劉備了。



江湖小曉生


不請自來

可以說,若劉備沒有得到諸葛亮會怎樣,這是永遠不可能的,劉備命中要得到諸葛亮,那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蔡瑁追殺劉備至檀溪,此溪深3米多,溪底有當年西楚霸王坑殺的30萬俘虜,紅色的血液流了幾年才流乾淨,劉備是踩著屍骨越過的,蔡瑁令人放箭射殺,可是劉備已經到了溪的另一頭,箭雨絲毫沒碰到劉備,所以此溪不僅深,而且還跟寬,很陡,劉備鬱鬱寡歡的投宿深山一草屋中,主要是被草屋裡邊的優美笛聲給吸引過去的,劉備將的盧馬放置馬槽,進屋中,一老者迎面而來,此人道骨仙風,特別熱情的款待了劉備,劉備問他,你是何人啊,老者只回答道:老朽無名,道號水鏡,劉備也沒多問,二人促膝長談,老者向劉備訴說了檀溪往事,又說到了劉備經歷的大大小小的事,劉備很震驚,後又說到了國家,一位深山老林裡邊的老頭子,竟然毫無壓力的說出了劉備的遭遇,國家的命運,說完這些,劉備又開始哭了,說:先生,能不能出山輔佐我,老者哈哈大笑,推薦了臥龍與鳳雛這兩位三國的頂級謀士,此時,劉備激動萬分,問老者何處尋得此二人,老者害怕天譴,沒有說太多,劉備失望透頂,回客房睡覺,但是沒睡著,心事重重,此時,劉備的第一位謀士徐庶登場,徐庶與老者簡簡單單的對話,讓劉備又一次激動萬分,徐庶的才華簡直太好,問徐庶是否是臥龍鳳雛,徐庶說,臥龍鳳雛勝我十倍,最終劉備得到了徐庶,打了人生中第一次勝仗,擊敗曹仁,後曹操設計,騙走了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說的就是徐庶。徐庶臨走之時,告訴了劉備,臥龍住處,劉備三顧茅廬得到諸葛亮,沒想到諸葛亮在此期間,已經為劉備規劃好了統一天下的計劃,也就是說諸葛亮早就知道了劉備會請他出山。

這一系列的過程都是冥冥註定,沒有假如一說,要是假如沒獲得諸葛亮,劉備會咋樣,那就是在檀溪,被蔡瑁萬箭穿心。


秘書外監


樹木只有陽光,及水源,但沒有肥料,會怎麼樣?有肥料後又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