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這個救死扶傷的職業,當今醫患關係複雜的今天,大家有什麼改善醫患關係的好主意?

言情譚


解決醫患關係,關鍵在於一個“鬧”字:

1.為什麼患者這麼愛“鬧”?因為“鬧”贏了就有錢拿,而且還都是大錢,我們辛苦工作好多年才能掙到的大錢,機會來了,只要鬧一鬧,就有機會得到,這就是所謂的“有棗沒棗,先打三杆子再說”。

2.醫生坐診給病人看病,可能病人看多了,還有那麼多人在排隊,就有些心浮氣躁,有些病人毛病多,愛問東問西的,醫生煩了就不給患者好氣,其實他們也不是針對哪個患者,病人那麼多,他們哪有時間跟病人嘮嗑啊!他們就希望醫生想問的,想知道的,患者就回答,醫生沒問的,患者一句也別講。

3.患者當中什麼人都有,也許有人平時受人尊敬慣了,所以面對醫生沒有給他應有的尊重,就無法接受,或者也有脾氣爆的,因而與醫生髮生矛盾。其實,總體來說,病人多,好醫生少,病人想多瞭解病情,但醫生還有下個病人。從趙醫生12:50還有病人在排隊就能知道醫生的時間有多緊張了!

4.有些病患喜歡給醫生送紅包,認為不送紅包,醫生就不會給好好看病。其實這都是錯覺,心理作用,現在醫鬧這麼頻繁,醫生自己也不願意出事故。但是,病患自己硬要送紅包,醫生收了是違規,不收病人心裡還不踏實,為了讓病人踏實點,醫生也就勉為其難冒著被處分的危險讓病人踏實了!當然,這是說笑!這世上不喜歡錢的人太少了!不過,到現在為止我還沒遇到過主動向病人索要紅包的醫生。



願做一顆小小草


樹有根,水有源,為何千年以來救死扶傷受人尊重乳水交融醫患關係會造成今天的複雜?任何沒有事實基礎的回答都是空洞的,大概是2014年,我父親因腦缺氧入住神經科,後經檢查是肺氣腫造成,卻不以轉科,為避免爭病人,要轉科必須辦出院手續再重新入院,並且無法當天辦入院手續,等侯呼吸科有床位後再能入院,而腦缺氧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腦細胞壞死,輕者痴呆,重者無法動彈自理,只好留神神科繼續治療,第三天早上打點滴不久,開始發高燒並出現痙攣現象,忙呼叫醫生,後來醫生重新開藥注射後漸漸恢復,但人已變得呆滯,變成老年痴呆症狀。據上分析得出結論:1.經濟利益:醫患關係惡劣複雜是經濟時代的產物,一切從利益出發,要醫患關係好轉就必須去經濟化,把救死扶傷放在首位;2.醫德、水平:開錯藥是責任心還是水平問題?不敢妄言,但把一個病人醫成痴呆,勢必影響醫患關係,醫生水平、責任心必須提高;3.醫院制度:不能為醫院內部利益而妄顧病人生死,發現科不對症必須自動轉科使病人得到更專業治療;4.重視中醫醫生培養:一個坐辦公室人員得了肩周炎,到醫院各種治療,花費數千,後遇一位老中醫診斷後說是氣血虛所致,開了一個單方,吃了三服便已基本好轉,不敢妄言中西醫哪個強,但中醫畢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有其所長,應重視中醫醫生培養,從根源上去除病患。


雲開山夫


免費醫療,醫患關係緊張關係會緩和些。患者的病沒治好,但自己沒有經濟損失。只是感到自巳病可能重一些,或者這個醫生水平不行。再換一個醫生,或者到另一個醫院去診治。如果花了很多錢,自己的病沒有起色,就怨聲大發…,醫患矛值就出現。一九五九年,我姐姐的小孩到醫院治療,醫生把小兒肺炎當作感冒治療,躭誤治療,一歲小男孩最後掄救無效死亡,當時和事後我們沒有對醫院有對醫生鬧矛盾。如果要是現在肯定作為醫療事故處理。(當時西醫水平,檢查儀器太欠缺)。當時人沒有現在人的脾氣,也沒有想到賠損失。再就是當時是計劃經濟,醫療,藥品推向市埸。所以把醫療推向市埸,醫患關係性質變了,形成矛盾對立面,之間關係自然不調和。為了自已利益不受損失,要進行維護,所有醫療糾紛最後都以賠償告終。所以說免費醫療如果今後實行了,可能醫患關係要緩和些。


張興祥6


現在上海醫院裡一個主任醫生每週只掛號四次左右,二次(二個半天),掛號費是醫保規定的50元,另二次掛號是大大超過醫保規定的特需號,價格為188~1200元。以前主任醫師一般每週掛號五次左右(是醫保規定的價格),有些主任醫師是每週基本天天掛號。現在醫改了,上有政策,醫院有對策,這不是更加造成看病貴,看病難嗎?醫患矛盾就是這樣造成,人民醫院應該為看病貴,看病難做點貢獻,如果主任醫師能夠每週掛四次號,雖然損失了點特需掛號錢,病人看病人數不是可以提高一倍,醫生也用不著那麼辛苦。現在民營醫院都把這些主任醫生請去,掛號費更貴,這也可以算醫院經費。


用戶8504628967274


這個世界自從有了人類,醫生的職業也許伴之而生。

古代醫學不發達,醫生治不好的病人司空見慣,不用說肯定比現代多,但沒有醫患關係緊張的問題,沒有醫患問題載入史冊。古代只有醫術高低的問題,只有神醫和庸醫之別,沒有醫德問題。醫德二字傳了幾千年。

古時的醫生不管醫術高與低,都是救死扶傷的。故醫術高超的被擁為神醫、藥王。扁鵲、孫思邈、華佗就是中華民族史上醫學聖人。

近代,也沒有發生過醫患問題,就是文革前,出現過醫院的問題,衛生部被批判為城市老爺衛生部,但也沒有出現醫患問題。

當今社會,社會富了。醫院這個救死扶傷的地方變成了醫療產業化之地。紅包、回扣,過度檢查,大額處方,依賴機器檢查,低效或無效治療廣泛是不掙的事實。

有些患者,辛勤一輩子,得了總想把病治好,可進了醫院就為人魚肉,任人宰割。一個家庭傾家蕩產最後人財兩空,還得不對說法!

現在有一種怪現象,醫院、醫生批評不得,一批評群起而攻之,我不相信攻擊者都是吃瓜群眾,批評的立場、觀點、措辭讀者自己去看,自己分析,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醫患關係當前處理不好,因為氛圍不對。要處理好靠國家,靠制度,靠法律。


古越2


醫生是最讓人尊敬的,其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就是治病救人,關係到每個人的生老病死。同時,我認為醫患關係緊張,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醫院與醫生有恃無恐,以追求利益為上,過度的檢查丶治療,導致病人從打心底裡認為醫德缺失,無可奈何。

例子太多了,比如因急診住院,急診時檢查確診了,科室必須再檢查一遍;住院後不管病人情況如何,各種檢查3天內是不會安排的,治療完後複檢也得排在3丶4天之後,沒有十天半個月出不院。最讓人可氣的是,手術不另給紅包就一拖二推,甚至還指責病人不會做人。關鍵是還不敢舉報,舉報了醫院也會坦護。以上只是冰山一角,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過。


山裡人家58606781


一提解決醫患矛盾的好“主意“,諸多朋友則首推“免費醫療”是個“良方”。借發達國家芬蘭與加拿大、美國實施全民醫保的例子頗友說服力。

芬蘭曾是全民享有醫保福利的國家、享名飽嘗醫療大鍋飯甜頭的典範,最近,芬蘭政府卻因醫療費增長超過國民生產總值而宣告終結這一福利。此事給加拿大、古巴、美國等乃維持全民醫保供給的國家敲響了是否繼續吃“大鍋飯“的警鐘。

眾所周知:所謂美國優越的醫保制度已把幾任總統逼入絕境。據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78%的個人破產,是因為付不起醫療賬單。

報載2017年一名“裸險”的中國女留學生在斯坦福大學醫院做個心臟手術,術後5天就出院回家,正當家人慶賀她康復的時候,收到了美國醫院和醫生的兩份賬單,一共170萬美元(約合1100萬人民幣)……有位去美國幫兒女照看孩子的中國大媽,在美國骨折只好忍著劇痛飛回國內治病,深切地感悟到“只有出國才能愛國”的道理……。

據2016年美國財政支出報告:單純醫療費支出項目已上升至3.3萬億美元,(人均花費超過一萬美元),消耗了美國近五分之一的經濟總產值,其中,聯邦政府的醫療支出超過1萬億美元,佔聯邦總開支的28%,此比例遠超美國的國防開支,且乃呈持續上升態勢……。

任何免費必將導致資源的浪費;任何缺自律的公費,不靠“加稅“支撐必拖垮“大鍋飯”的福利……。

所以有些朋友寄望在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實施“免費醫療“,藉此解決“醫患矛盾“的觀點是不切實際、亦不符合國情的,起碼在短時間內是行不通的。


陳恭5


醫患關係緊張複雜情況應該是從改革開放以後發生的。但不歸罪於改革開放。因為改革開放後很多企業開始放權,為的是激勵產品銷售人員創造業績,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藥企也沒有落後。這種情況下等於給醫藥代表放了更多更自主的權利。權利大了,腐敗就產生了。最近由央視新聞臺報導的漳州的醫院90%涉嫌腐敗。醫藥代表供認1元錢的成本藥,開到病人手裡已經13元。參加節目的中央醫改幹部說漳州只是個案,全國應該都是這樣。恐怖吧?看病貴的病源就在這兒。這種事坑的不僅僅是病人,醫保基金也同樣被撈走。

任何發生的事情,人的因素第一。醫生,原本是受人尊敬的救死扶傷的天使。現在天使變成惡魔了。

由於醫藥的攻關問題,少了醫生這個環節,不開你這種藥,加了價的藥品只能打入冷庫。醫藥代表的下屬人員就專門負責攻醫生。醫生收了賄賂,當然拚命給病人開這種貴藥。

醫者仁心。醫生在金錢面前,終於名節不保。

有個段子說醫生的:一個病人到中醫看病,醫生看了看舌苔,搭了搭脈。說:開一副藥給你服了就好。花了十幾元錢。另一個病人去了西醫看病,醫生聽了病人講的病情,開了十多項儀器檢查。兩天下來,醫生看了看化驗報告單說:好了,沒什麼毛病。花了一千多元錢。

為了給醫院創收,醫生還給病人開輔助藥。什麼叫輔助藥,就是吃了不治病,不治也沒關係的藥。現在已經被國家禁止開。

說了這麼多。現在要答怎麼辦了。

一,廢除醫院以藥養醫的陋規,與藥物脫鉤。醫生只管開方,病人到藥店買藥。凡是納入醫保的藥必須明碼標價,並且標明藥品從藥企到藥店各個環節的價格。

二,禁止藥企設醫藥代表。凡是通過竟標進入省列藥品名單的藥品,必須將價格標明。而藥企所標價格必須經過物價部門審核通過。

三,醫生經過醫德培訓,培訓合格後與醫院定立醫德恊議,規定醫生看病不得怠慢病人,不得亂開藥品,不得收受病方錢財。以恢復救死扶傷的本來面目。凡違反醫德條款的,給以從警告到降級的處罰。

院領導受連帶責任。

四,醫保單位抓緊對醫院的開藥檢查。凡違規開藥和放大檢查範圍的情況,給予醫院相應處罰。院領導降薪。


荒山無泉


改善醫患緊張的現象要從根源上動手,

首先要取消藥品中間個人倒手環節,藥品要由政府部門主管經營,實行以前的藥材公司統一管理,採購和經營,不允許個人藥販子經營,從藥廠到病人手中直供,中間只加15%的管理費。(進口藥也一樣)

加強和規範醫院及醫生職業道德的教育,並從法律和職業道德上加強立法,阻斷醫藥回扣和加價的漏洞,醫院醫生收入要透明化,必須真正明碼標價。

繼續加大反腐敗的力度,建立建全醫療、醫藥部門有關法規法令,把醫藥企業,醫療管理部門,醫藥價格管理部門納入國家政府管理部門體制,這些部門必須由國家設立的專職部門統一管理。

醫療事業是大事,是全國13億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國家全民醫保每年龐大的財政支出,是真正用在全國人民的健康上了還是被暗地裡從黑道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了!


建康者


這問題存在由多方造成,一、社會、政策、醫院醫生、患者病人等。單靠那人那行解決難度大,想在短時內解決緩解根本不可能。自金錢至上道德滑坡,社會亂象叢生影響整體。醫療這樣,其它行業也這樣,錢的功能萬能無孔不鑽無隙不入、才造成當今社會眾多難解題。1,社會,在當今金錢主導誘惑各類人為了錢財及個人利益會使出奇招幹昧良心損德違法弄錢財,如,個別全額公費人買賣藥利已;2、醫院,在財撥資金不足以能維持正常運行時,醫院會巧立項創收入,如,設立專家醫療門診高門檻入、醫生績效工資等,收取高額掛號處置費及考核不按病人次態度質量考核,而以經濟收入額考量績效,故存有極少數醫生對病人過度檢查治療用藥,增加大了患者經濟負擔;3,病人對醫術期望值過高大,誤認為醫生能包治百病,只要病人進入醫院,醫生就能把病治癒好,殊不知,有些絕症病,意外傷害事故及農藥毒害,醫術在高明者也有迴天無力之時救治不了人命,一旦患者期望值失落,憋著的氣會即刻迸發指向醫生,有極數人還會以此找醫院賠付錢財;4、政策;自醫療面向市場藥品價格猛漲價氾濫,漲價離譜漲的患者吃不消。二、怎麼緩解?1、國家應加大力度以政治、道德、法制治理國家,學先烈、學英雄、弘揚正氣。教育國民遵法重德,提高整體素質,跳出金錢至上圈;2、合理佈局醫療機構及配置中高醫術人才,緩解病人看病難及人手不足易生醫患矛盾;3、規範統一醫療處置費藥品價格,改革醫生績效考核以服務為重心;4、加大財政對醫療機構投入,減輕患者經濟負擔;5、國家實行醫藥品包乾,從藥品生產加工製作及營運治療一條龍,減中間環節差額,零利潤供國民醫用;6、牢記醫療”救死扶傷“宗旨不得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