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流程的控制点,很重要!(附: 案例)

99%的投标人【关注】剑鱼标讯,都中标了!

剑鱼标讯

4000+万条招标信息免费看

100000+条项目信息日日更

1000000+万名投标人天天用

更有定制推送等各种功能0元享

想要掌握最新项目信息吗?

私信回复【中标】,剑鱼菌来告诉你!

普通企业不像政府、国企招标,没有义务把标的向社会公开。由于希望在满足技术质量的要求下获得最合理的价格、希望与满足企业标准的供方合作等原因,普通企业招标有这样几个特点:邀请、兼顾技术质量和价格综合评估、合格供方、潜在供方(合格供方的同级别竞争对手)、招标小组成员均为企业内部员工。这些特点和因素导致普通企业的实际招标是个四不像的招标模式,内部一般叫邀请招标或邀请评估,与政府采购的五种招标模式名称尽管相似,但实质不同。

招标流程的控制点,很重要!(附: 案例)

IS09000,IATF16949、API Q1这些体系认证时,一般会指导企业建立起符合本企业特点的采购流程;采购流程下层文件是规范或操作指导。采购体系比较完善的企业,往往会根据以往的招标经验和公司现状,输出《邀请招标/评估操作指导》。以我在D公司编写的《邀请招标/评估操作指导》为例,流程图如下:

招标流程的控制点,很重要!(附: 案例)

流程中几个关键点:

1、需求说明阶段,需要需求部门按照SOW或产品规格书方式明确提出招标范围。因需求不完善导致标书发出后重新变更招标范围,招标中遇到到过这个种情况,比如《TD-OS **软件招标》;

2、必须核实需求部门是否有预算,否则会导致招标组做大量无用功,甚至标书都无法发出;比如《**配置器软件招标》因为预算问题流标两次,导致潜在应标人没有意愿再次参与投标,同时影响公司的公信力。

3、招标小组成员:建议包含需求部门、财务、法务、内控、采购;让整个招标过程公平、公正。

4、可以发送RFI给潜在供方,确定潜在供方投标意愿;识别出积极投标的潜在供方,无意愿供方在反馈RFI阶段都会主动提出退出。简化的RFI举例:

招标流程的控制点,很重要!(附: 案例)

5、确定商务和服务分数的比重,正常为70:30 或60:40;也有例外情况,比如设计类招标一般为 50:50,甚至体检或员工福利类招标,固定商务价格选择应标人的技术方案,比例为0:100 。

6、现场评标时,涉及到的文档可以标准化,制作成模板;比如:

招标小组成员签到表、应标方签到表、技术打分表、商务打分表、总分汇总表;其中商务分数计算公式为:商务应答得分=最低有效价格/评估价格×70(70:表示为商务分满分为70分),各位可以琢磨一下这个公式,其中含义非常有意思。

7、企业内部一般要求招标结果在公司内组织(比如采委会或领导团队)评审通过后,才能发布中标函/谢标函;所以在开标会上,必须强调招标组成员不得透漏招标过程中的任何信息,直到公司内组织完成评审。这个环节不好控制,且控制不好提前透漏信息给应标人,往往会让应标人质疑企业招标流程的公平性,甚至影响应标人下次投标的意愿。

8、开工会kickoff材料中尽量把招标日程展示出来,让招标组成员对每个节点都有清晰的概念;另外从发送标书到开标尽量预留足够的时间,供应标方制作标书。Kickoff中招标日程举例:


招标流程的控制点,很重要!(附: 案例)

《案例分享》

按照上面介绍的流程进行操作,细节执行到位,基本都会获得满足质量技术要求的公平合理的采购价格。部分招标还需要一些技巧方法,以获得最优报价。下面以通过招标实现二次降价的案例结束招标系列文章。

案例《XX项目变频器系统招标》,因为应标方仅有两家,所以采取了营造竞争氛围的手段,保证顺利开标的情况下实现降本;供各位参考。

招标流程的控制点,很重要!(附: 案例)

先说一下这个商业模式。涉及到三方:供方、我公司、客户;我公司采购六套高压变频器系统,连同我公司的压缩机一起销售给客户。

根据客户需求,找到供方R和供方H两家业内知名变频器厂家;两家供方分别输出技术方案并且给出初次报价,R和H 基本在240万左右。

因客户预算问题,客户有迫切降价需求;采购、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联动与供方进行两次谈判,供方价格基本在190万左右。市场人员与客户也进行了拉锯式谈判,最终按照219万的成本价,加上公司的合理利润,与客户成交。

伴随公司向客户投标直到中标这个过程,借助采购和供方掌握信息不对称以及供方急于拿单冲销售业绩,与供方多次谈判。过程中采取“价格太高,最终客户无法接受”、“最终客户可选择较多,竞争激烈”、“优先选择贵司技术方案向客户投标”、“贵公司价格高于客户给我公司的价格”等与供方进行谈判,谈判后供方R和H价格分别为175万和157万。

数据已经表明,此时盖棺定论选择供方签署合同已经可以;但采购是个良心活,多一份付出多一份收获,深究成本组成达到最合理的价格进行采购。经过与需求部门沟通,细分采购需求;拆分为变频器、电抗柜、旁路开关柜、同期装置、切换柜,分项核算成本;经过分析主要成本集中在变频器主体上,但变频器主体的成本属于黑盒子,无法核算清楚。与需求部门、内控商议通过招标,获取最合理的市场价格。

经过策划发送了标书;邀请了三家,仅两家参与投标。在开标当天为了营造竞争氛围,预定了三个会议室。安排供方R在一楼A区的会议室,安排供方H在三楼B区的会议室,开标会场在一楼的B区会议室;这么安排的目的主要在于防止应标方之间接触和交流。

首先与供方H一起开标,按照流程供方H进行技术方案讲解,从13:30持续到15:00,供方H回到三楼B区的会议室等候通知。 为了营造多家投标的假象,此时并未立即找供方R开标,而是策略性的延迟到了16:00,才让供方R进入开标现场。

17:10完成供方R的开标,我司技术佯装要离开会议室,招标组长故意说了句“等我们开完下一家之后再休息吧”,这句话故意说给供方听的。供方R回到一楼A区的会议室等后通知。

因为标书中有“根据评估情况,评估方保留二次议价的权利”;18:00左右我们表明对目前的价格不满意,给了供方R和供方H每家一个最终价格确认条。

18:30左右,供方H递交了最终价格为151.5万元,供方R递交了最终价格135万元。

销售成本219万,通过招标最终采购价135万,节约成本84万元。

招标流程的控制点,很重要!(附: 案例)

关注剑鱼标讯或者下载剑鱼APP,获得更多最新招标采购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