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考是什么意思?《知否》中齐衡为什么宁愿辞官也不让皇帝追封自己生父为皇考?

九月晴天


向敬之

一般而言,皇考为皇帝的已故父亲。如康熙驾崩后,雍正在即位颇有争议的情势下,一再强调皇考付托江山之重。这个“皇考”的前提,就是皇帝的父亲生前就是皇帝。

而在明朝,武宗暴卒,无嗣即位,首辅杨廷和议立武宗堂弟朱厚熜为嘉靖帝。《明世宗实录》卷一记载,朱厚熜是武宗之父孝宗亲弟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

朱厚熜是作为孝宗的嗣子即位,但是,少年老成的朱厚熜先是强调自己是嗣皇帝,而非武宗的皇子即位,即位后,与杨廷和、毛澄等文臣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大礼议事件。嘉靖帝要尊生父为皇考(皇帝法理上的父亲),而将原定的皇考孝宗改为皇伯考。这一场追尊生父的皇统争论,最后以嘉靖帝强势胜出,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睿宗献皇帝,升祔太庙,排序在武宗之前。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讲述宋朝婚姻继承制度和上层人物日常生活,其历史背景,则是北宋的仁宗、英宗两朝。仁宗后妃不少,却只生了三个儿子,先后早夭,其诸兄也早夭,景祐二年(1035)将叔叔赵元份之孙、堂兄赵允让第十三子接入皇宫,赐名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最终于嘉祐七年(1062)八月立为皇子(此间因仁宗生子而被遣还原宗),改名赵曙,第二年四月由曹皇后颁发遗诏,即位,则为英宗。

电视剧第59集情,韩相公上奏,请新帝(英宗)追尊生父为帝,上谥号,遭到以齐衡为首的台谏们坚决反对,即不让新帝追尊生父为皇考。

齐衡是儒家礼教观念和宗法继承制度的捍卫者,坚持原则,不惧辞官,甚至不怕死谏,这是封建士大夫坚守的道德英雄主义。

英宗即位之初,朝堂上确实闹过一场著名的濮议,即韩琦、欧阳修等提议追尊英宗生父(濮王赵允让)为皇考,更改原定的仁宗为皇考,反对者众。英宗在位时短,不了了之。

曹太后为宋朝难得的圣德皇后,于英宗朝长期处置军国大事,一度垂帘听政,深得英宗和后继之君神宗的尊重。倘英宗一意孤行强硬追尊生父之事,说不定早被曹太后废黜了:一旦英宗追尊生父为皇考,那么仁宗则成了皇叔父,而曹太后也就成为了皇叔母,自然不能垂帘听政、执掌皇权了。当然,英宗在位时间不长,没有熬到大权独揽的时候,继立的神宗也是想方设法讨皇祖母的欢心。


以礼观书


皇考是指死去父亲的尊称,与先考同意。古代用皇考、皇妣(先考、先妣)来尊称自己的已故父母。

《知否》中老皇帝亲子早逝,不得不过继宗室子为继承人,原本邕王已是太子第一人。但兖王杀邕王又逼皇帝写传位诏书。老皇帝临时决定将赵中全定为继承人,就这样原本不受重视的赵中全登上皇位。

按照礼法他是过继到皇帝名下,才有资格继承皇位。名义上他已经是先皇的儿子,应尊先皇为皇考。而先皇与赵中全的亲生父亲是兄弟关系,那他便应该称亲生父亲为皇伯。

但在拟定称号时,皇帝默许韩相公顾二等人提议将自己的亲生父亲称为皇考,那就意味着推翻了老皇帝与他的顺位关系。嫁接到普通人家,可以理解成有钱的大伯没有儿子,过继了已逝弟弟的儿子继承财产,大伯死后养子说我不要大伯当父亲了,我要认回自己的亲生父亲。

依靠认先皇为父才拿到权势地位,结果又想让亲生父亲获得先皇待遇,于情于理都难说得通,而不尊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则违背了孝道,韩相公等人就是拿着这个由头说事。但礼法与个人孝义相比,肯定是礼法为大,所以明兰与顾二聊天时才会说,在这件事上皇帝理亏的。

韩相公以及皇帝在禹州培养的臣子都支持皇帝,是揣摩出了皇帝的心思,想借机让太后还政。作为作为御史台代表的齐衡会反对这一举动的,是因这一决策违背礼法,这是文官们最重视的东西。

现代观众看来,赵中全救了先皇帝与太后的命,他对皇家有恩,他想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是合情的。但在古代礼仪制度中,赵中全救驾是作为臣子的本分,皇位给不给他则是老皇帝的权力。想通这个关系,就能理解为什么齐衡等人宁愿贬官也不愿妥协了,因为皇帝的确理亏在先。

这段朝堂之争看似突兀实则是参考了宋英宗时期有名历史事件的“濮议”之争,事件原由、反对势力分配都与历史原型一模一样,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查看相关事件记载。最终的结果也与历史大同小异。韩相公那句:“臣等是奸是邪,陛下自然知道。”“御史既然认为其与臣等难以并立,陛下若认为臣等有罪,即当留御史;若以为臣等无罪,则取圣旨。”都是史书记载中韩琦的原话。

这段借鉴了历史原型的剧情使《知否》朝堂之争高度得到升华,但也有一个改编,容易让观众产生混乱。电视剧中,因齐衡与顾二的对立关系,会让观众联想到他是否是为报私仇,太后谎称被韩相公灌醉误签诏书,也让一些观众理解成齐衡是被太后利用。

其实,即使没有与顾廷烨曾经的间隙,也没有太后加深矛盾,齐衡仍旧会反对。很难说齐衡与顾二谁对谁错,只是政见不同罢了。历史上,我们很熟悉的司马光与欧阳修在“濮议”之争中,就分别站了齐衡与顾二的对立阵营。当时几名御史被贬官也让皇帝很内疚,因为他心里清楚,御史并没有大错。

电视剧做了一些改动,皇帝默认韩、顾等人提出称生父为皇考,目的是为了逼太后还政。原本皇帝等人心中预期的结局的太后退让还政,皇帝也退一步放弃称生父皇考,双方可太平解决此事。

但太后看破了皇帝的意图,于是利用御史台与执宰之间的政见不一将众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表面上向韩相公做戏,既还政又下诏让皇帝称生父为皇考,可以说是无条件退让,皇帝等人心中肯定是大喜过望的。

背地里她又向齐衡哭诉韩相公等人行为卑鄙,做这场戏不过是再推御史台一把,让君臣失和陷皇帝于不义。待齐衡等人要求太后当面对质时,皇帝已经处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这时他想退步不称亲父皇考,已经来不及了。

至于目的,小七觉得,编剧让太后来这么一出,是让皇帝表面胜利却失了人心,名声也越发难堪,为后续剧情中太后扶植新王造反埋下伏笔。


七话影视


这一段故事写的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濮议之争,这一场争论贯穿了英宗皇帝执政史。最后以韩琦和欧阳修灌醉曹太后的方式结束。与电视剧中情节十分接近。

这场濮议之争长逾十年,严重影响了英宗一朝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就是朝臣的极力反对。追究其原因不外乎,礼和情两个字。

新皇继位,必然是承嗣,无论是子继父,还是弟及兄;从礼法上来讲,需要符合一对一合法继承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宗庙和祭祀上。如果皇帝另外追封先祖,这是和先皇帝分割的行为,如同改朝。那么新皇帝登基就有政变篡位的含义。这是士大夫无法接受的,清清白白的名声,在史书中成了篡位者的帮凶,谁受得了?这是礼

从情上来讲,仁宗皇帝在位多年,在朝野声望高,甚至在辽国声望也很好,历史记载仁宗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辽国,辽国皇帝为之痛哭,并且遥祭之。这样一位皇帝,朝中大臣对他是有追思的,而新皇突然要追封自己生父,将一个死了多年的太平王爷抬高到和仁宗皇帝平起平坐的位置,置老皇帝于何地?可以说。这是赤裸裸的侮辱仁宗,从情感上许多大臣也是无法接受新皇帝的做法。

所以濮议争论多年,朝野对这个问题博弈的精疲力尽,最后韩琦和欧阳修不得不用灌醉太后盗玺的方式结束这场争议。


长飞8


春节追剧看《知否》,看到59集,我问我家的的宝贝,“皇考”是什么意思?

大家猜猜答案是什么?相信大家肯定想不到,居然是“皇帝主持的考试”,把我乐的,忍不住发笑。

春节祭祀,我赶紧把他领上,去长长见识。

考在古代指的是已经死去的父亲,已故的母亲称为妣,普通人会称已故父母为“先考”“先妣”。我们在墓碑上,通常会见到这样的称呼。

而用皇考来形容已故父辈,意义与先考相同,只是更显庄重。皇在这里是形容词,意思就是美好,并无皇家皇室之意,切不可望文生义。

在电视剧《知否》中,在位皇帝赵宗全想把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舒王尊为皇考。

但齐衡作为朝臣,宁愿辞官也要坚决反对,这是为什么呢?有书君认为有以下原因:

1.齐衡作为谏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齐衡本身是言官,言官的职责就是监督与上谏,对于任何违法违规违背道德的事情,言官都是可以上奏的,而且古代有不杀言官的说法。

《知否》实际套了一部分明代的事情,其中言官的强势就是套的明代。

明代言官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大部分品级不高,但政治地位却极为突出。

这是因为,从朱元璋开始,明朝统治者便从制度上赋予了言官广泛而重大的职权,如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百官、按察地方等。

大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衙门、从皇帝到百官、从国家大事到社会生活,都在言官的监察和言事范围之内。

所以,明代言官身份独特,职权特殊,对明代的政治运作具有很大的威慑作用。

齐衡就是在履行自己作为言官的职责。他监督皇帝,宁愿辞官,也不让皇帝追封自己的生父为皇考,这也说明了他对太后的同情。

2.齐衡实际是同情太后,才舍官上奏。

《知否》中演到,之前逆王造反,使得宫中大乱,老皇帝临危授旨,将皇位传给了赵宗全,老皇帝死后,赵宗全继位。

但即使赵宗全登基,太后仍然不愿意放权,一直都在垂帘听政。正因为这样,宫里的官员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太后派,一派是皇帝派。

两派的纷争不断,矛盾逐渐走向高潮。

太后派们觉得,皇帝应该以先皇为父,称先皇为皇考,称舒王为皇伯。而皇帝派们则认为,应该称其生父舒王为皇考。

皇帝难处在于,称舒王为皇考,对先皇就失了仁义;可如果称先皇为皇考,又失了孝顺之道。

朝堂上争论不休,两派冲突激烈,太后便假装认同皇帝的说法,称舒王为皇考。

私底下,太后却找了齐衡,说自己是被逼签下的公文。齐衡想到自己曾在强权所迫下签婚书,现在太后被皇帝一派灌醉酒签公文,事情如出一辙。

此时的齐衡,一心想要为太后争一口气,自然要反对皇帝追封自己生父为皇考。

3.齐衡此举,也是为了与情敌顾廷烨争锋。

明兰选择顾廷烨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齐衡为了父母,为了家族,不得不放弃自己深爱的明兰,任由母亲作主娶了刚来东京不久的申氏作为大娘子。

可齐衡心理并不平衡,所以他在朝堂上才与顾廷烨这个情敌针锋相对。

既然顾廷烨是皇帝派,在朝堂上力挺皇帝追封舒王为皇考。那么齐衡当然就要与之唱反调,坚决反对皇帝追封舒王为皇考。

《知否》里所演的因为皇考问题,所引起的朝堂上的大争论,大振动,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

明代的宋英宗、宋世宗,都曾是皇族旁支,过继给皇帝后登上皇位。两人也都曾经因为尊崇自己的生父为“皇考”,而引起了朝堂内外的大争论。

说到底,"皇考"之争只是一个油头,究其实这是一种利益之争。


有书博物馆


皇考一般是在位的皇帝对逝去的父皇的尊称,但是在《知否》里,皇帝的亲生父亲是舒王并不是先皇,所以才会引起争议。


之前逆王造反,使得宫中大乱,老皇帝临危授旨,将皇位传给了赵宗全,老皇帝死后,赵宗全继位,但是因为太后之前一直看重邕王继承皇位,对赵宗全并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即使赵宗全登基了,太后仍然不愿意放权,一直都是垂帘听政,就因为这样,宫里的官员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太后派,一派是皇帝派。

齐衡的母亲从小在太后面前长大,齐国公府自然是站在太后一边的,而顾廷烨在禹州就已经为赵宗全做事,现在自然也就是站在皇帝这一边,这既是太后与皇帝的纷争,也是男一与男二的冲突。


两派的纷争一直不断,但是在对皇帝亲生父亲的称呼上,矛盾逐渐走上高潮。看过剧的应该都知道,先皇是没有子嗣的,所以只能从自己的几个兄弟里找继承人,赵宗全即位后,对先皇的称呼就成了朝中议论的话题。太后派自然觉得皇帝应该以先皇为父,称先皇为皇考,称舒王为皇伯,而皇帝派则认为皇帝不应该放弃自己的亲生父亲,应该称生父舒王为皇考。

皇帝的难处在于,如果称舒王为皇考,那么对于先皇则失去了仁义之道,如果称先皇为皇考,那么就失去了孝顺之道。

这个问题已在朝堂上引起争论,太后和皇帝两派的冲突已经藏不住了,太后就假装同意了皇帝的说法,让皇帝称舒王为父,同时将舒王称皇。然后再私下找了齐衡,对齐衡说自己是被逼签下的公文。想到当初自己被强权所迫签下婚书,如今太后被皇帝一派灌醉酒签下公文,如出一辙,此时的齐衡自然是不允许这种恃强凌弱的事情发生,更加一心想要为太后争一口气。


再加上,齐衡本身是言官,言官的职责就是监督与上谏,对于任何违法违规违背道德的事情,言官都是可以上奏的,而且古代都有不杀言官的说法,所以齐衡果断在朝堂之上说出了太后被迫签下公文之事,并请求皇帝辞去自己的职位,齐衡这一举动,其实如果只是齐衡的辞官不会怎么样,但是半个朝廷的官员都请皇帝辞官,这就让皇帝没有办法了,若皇帝再一意孤行,就会被扣上不听言官谏言,忘恩负义的名声。

这也是太后所用的曲折战术,她知道跟皇帝直接起冲突对彼此都不好,毕竟她未来还要在宫里过,真的得罪了皇帝,自己的晚年也过不好,只能利用齐衡和众多官员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当太后到朝前亲证的时候,太后虽然嘴上说手谕是自己盖的章,但是行为却在告诉朝堂上的大臣自己是被迫的,此时皇帝急于让太后回去,更是让众臣们觉得是自己心虚。

所以齐衡在这场争斗中,并没有忤逆皇帝的意思,只是他被太后当了棋子,就像齐国公所说的,很多事情,只有让他亲自经历了以后,摔了跟头,他才知道未来该怎么走。


90式青春


古代封建社会最重礼法,孔子就说过“名不正,言不顺”,古代士大夫在严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礼法中生活,一旦违反了这种经国大典,就是让整个社会秩序动荡。

而剧中,皇帝赵宗全的皇位是从先帝手中承嗣而来,而不是从生父舒王这里继承的,也因此先帝是赵宗全的父皇,但称生父舒王为皇考,则是置先帝于不义。太后是先帝发妻,当然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于是在内心正义满满的齐衡面前哭诉皇帝骗取自己的玉玺,欺负嫡母,获得了谏议大夫齐衡的同情,才有了朝堂上辞官的举动。

同时,在古代,谏议大夫因为维护礼法,和皇帝对着干,是忠臣的具体体现,会名垂千古的。如同在明朝,士大夫不怕死,反而博取名声。


佳木春生


皇考是在位的皇帝对自己去世的父皇的尊称。考是中国古代对自己去世的父亲的种尊称,而去世的母亲则称妣。成语如丧考妣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帝王的承继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一般没有皇子的皇帝都是在宗室里过继子嗣来继承皇位。《知否》里的新帝即是这样一个过继来做太子的。过继的儿子一般来说只能认自己的过继之父为考。因此,礼教森严的中国古代谁要是违背了这一条都会被打入不孝的另册。

历史上,过继皇嗣出现对皇考争议的,是明朝的大议礼事件。明武宗因为去世的时候没有儿子,所以,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商量之后,决定让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来做皇帝。为什么会找他呢?杨廷和有自己的算盘。



首先是朱厚熜年幼,而且他又刚死了爸爸。找一个没有了爸爸的孤儿来当皇帝就是认准了他比较好拿捏。可是,朱厚熜虽然年幼,人却并不傻,他一来就给了杨廷和一个下马威。朱厚熜走到良乡就不走了,因为他要从承天门进皇宫,而杨廷和却想让他从东华门进。朱厚熜甩下一句话说:我是来做皇帝的,不是来做儿子的。

等到他坐上了皇位,他就要追封他的父亲兴献王为帝。这一下,内阁首辅杨廷和不干了。他纠结了一帮文臣,还包括他的儿子杨慎一起来反对嘉靖皇帝追封他爸爸。最终闹出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大议礼事件。嘉靖皇帝靠暴力镇压文臣达成了自己的意愿,并且把这些文臣廷杖一顿之后,贬到了蛮荒之地。



电视剧《知否》实际上就是借了这个历史事件的壳来套用在其中的。作为御史言官,确实是有这样一些权力来规劝皇帝,但是宋朝比明朝好的地方就是不杀文官,因此,宋朝的臣子说话都是很重的。


傅斯鸿


这个题我看懵逼了,这个自己到底是指皇帝还是齐衡!


沃顿呼吸内科


其实,这是剧情需要特意安排的,剧情需要两方冲突,不然怎么演。如果称先帝为皇考,可以称亲生父亲为先考!


简夕


屈原,朕皇考曰伯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