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怎样对待父母才是孝顺?

从容阅天下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上有老,下有小,就是身不由己的原因,即要让老人舒心,又要考虑后代的前途规划,从长以计。看似不矛盾,其实,都涉及到钱和精力。



前几日,妈妈打电话来,因为我的手机摔坏了听筒,所以,我没有接。后来妈妈就发来短信,说要换个大房子,现在住的房子60平,太小了,被亲戚笑话。其实,以前这个小的房子,也是我们姐妹三个给了一大部分钱,他们自己出一部分买的。现在因为面子而要再让拿钱买房子,我心里说实话是特别排斥的,因为我父母就是农民出身,现在已经65岁,感觉再为了换个大房子而耗尽我们姐妹还有他俩的养老钱,那以后一旦有生病长灾又该如何呢?最主要,我为了我自己的孩子上个好的学校,刚刚交了定金,买个学区房。这两者就是这样碰巧发生了,我自己也没和父母说,我的父母就觉得我们每人再拿出几万元也不是事,他们觉得把我们供出来大学就是很不错了。现在该是我们报答的时候了。实际上,哪个八零后的生活不是在步步紧逼?看似事业有成,看似风光背后,都是在焦虑中度日。怕失业,病不起,死不起!



所以,人到中年,孝顺父母不是说说,或者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的。如何有更多的精力陪伴父母,如何在经济上让他们过的更宽裕,活的更舒心,好难啊!只有不断努力吧,为了爱我们的他们。


情感ID


孝顺父母不能一切都顺着父母,但也不能出于好意,出于孝心,强迫父母按我们说的做。

比如我父亲,80多了他还要上山挖土种菜,我们说过他很多次,怕他摔倒,我哥哥甚至把他挖土的工具藏起来了,他偶尔还是会偷着去。

哥哥退休后进城住了,有条件把父母接进城照顾他们,想让他们享享清福,可父母住了一个月不到就硬要回乡下,说城里的人太多,太闹腾,又没有熟人唠嗑,住不惯,没办法,只有让他们回乡下了。

所以,中年人有能力孝顺父母了,也要看父母怎么接受。


一叶草73


人到中年,怎样对待父母才是孝顺?

回答如下:人已到中年,父母近迟暮,做到以下几点,均为孝顺:

一、如果身在外地工作,不允许经常回家,那就每周多打几个电话问候下父母,让他们电话时常响起,以便有个念想;

二、逢年过节,带上礼物多拜访拜访隔壁邻居,有他们的照应,重大情况你能及时知道;

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父母请个保姆,这样生活,身体上能兼顾到;

四、如果条件允许,可把父母接到身边,尽份子女的孝心多陪陪他们;

五、逢年过节回家,应该学会自己下厨房,让父母享受到儿女回家的快乐;

六、如果有时间,请打开父母记忆盒子,听听他们以前那些感人励志的故事;

七、在探亲过节的日子里,多听听父母亲唠叨,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要在他们心里走丢;

八、给父母讲讲,大千世界外面的故事。

人生即是一个轮回的对视:

一个过去,一个现在;我曾是你,你终会是我。

孝敬父母永远不要等……



用户104300912988


“百善孝为先。”忠孝是治家之宝,在我们这个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国度,恪守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极力倡导的,儿女的行为不应当违背父母,长辈的意愿,这是一种稳定的伦常关系的表现。

有一则孝子为母出仕的典故——“毛义捧檄”。

“东汉毛义家贫,以孝出名,府檄召义为守令。义捧檄色喜。后其母死,辞职不干。”――《后汉书·刘平等传序》

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个叫毛义的人,家里十分贫寒,母子相依为命。朝廷听说毛义极其孝顺,于是送檄文封赏他为安阳县令。为了安慰母亲,毛义迎至“临仙桥”喜接檄文。然而时隔不久母亲病逝,朝廷派人前来看望,岂知毛义却跪拜于“临仙桥”上,将原赏封安阳县令的檄文双手奉还,不愿为官。毛义称得上是为人之子恪守孝道的典范。

那么,子女怎样才算孝顺?

精神上的需求才是最大的需求,有空没空陪父母聊聊。

如果你问老年人最怕的是什么,更多的回答可能是孤独。老年人的精神寄托,要么是夫妻,要么是子女。抛开夫妻关系不说,在这个世界上,子女心中分量最重的未必是父母,但子女必定是父母心中分量最重的那一个。

就拿我的母亲说吧,虽然我已经40多岁,但母亲称呼我依然一口一声“我匣子”(匣子是我们当地对小孩子的称呼),满满的温馨感,幸福感。平常我和妻子都朝九晚五工作,白天母亲和我们说不上几句话。但每天我们下班踏进家门的那一刻,母亲就开始打开话匣子,讲述着一天小区里发生的在她看来算得上是新闻的琐事,母亲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刻母亲的愿望很简单,把积攒了一整天的话说给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听。这是多么的简单,多么低等的需求。

尊重父母的习惯,不应当一厢情愿安排他们的生活。

我在外地工作的时候,一年也回不了几趟老家,于是把父母接了过去。我发现父亲经常下楼,开始我以为是下楼散步,可有的时候半夜也下楼。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不习惯使用家中的卫生间,每次大解都是到楼下一里之外的公共蹲厕。

住了一段时间以后,父亲执意要回老家。他说,不习惯城里人的生活,呆在楼上闷的慌,在老家可以左邻右舍串串门。作为子女,虽然我们也希望父母能够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享受老少三代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但习惯了农村生活的父母住在城里倍感种种不自在不自由。于其如此,不如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父亲前后三次跟我们住在一起,后来就一直住在农村老家,直到他离世。

许多青年人试图用自己“科学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去影响、去改变父母的“不良”习惯,比如子女的教育,饮食习惯,人际交往等。殊不知父辈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岂能说改就改。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尊重父母的生活习惯也是衡量你孝不孝顺的一把尺子。

大事小事多听听父母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老年人时常把年老不中用挂在嘴边,这既是他们渴望为儿女分忧解难的心理诉求,也是他们寻求自身价值的迫切愿望。

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工作上的烦心事告诉父母会让他们牵挂担心,所以在父母面前只字不提。表面看这是替父母着想,为父母分忧,实际上是对父母的冷落,对他们的漠视。

作为孝子孝女,应当把父母参与家庭生活、个人工作决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遇事多问一问父母的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仍然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

孝顺是民人初始的教育,行孝道就是养亲,养亲不难,难在恭敬;恭敬行于自身,不给父母留恶名,就叫能孝敬到头了


半知舍


问,人到中年,怎样对待父母才是孝顺?

答,孝顺父母不是从中年开始的,而是从童年开始的。子女是否孝顺父母?不取决于子女说了什么,也不取决于子女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父母的心态。天底下父母都是有偏心的,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此事古难全。如果一个子女,到了中年才去想怎样孝敬父母?已经来不及了。父母的原始偏见已经根深蒂固,他们不喜欢的子女,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会领情。他们喜欢的子女对他们再待慢,他们也不会报怨。这是家庭生活两代人之间关系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大家庭的江湖就这样,越是不讲道理的人,越是在自以为是中理直气壮。越是通情达理的人,越是在顾全大局中忍辱负重。家庭永远是卖力的人不如卖乖的人!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人在中年这个阶段,怎样对待父母才是孝顺?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断章取义了。为什么说是断章取义?因为童年有童年的孝敬内容,少年有少年的内容,青年有青年的内容,中年有中年的内容。中年的内容建议如下:

1,尽心尽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别让老人为此担惊纠结。

2,条件允许的话,常回家看看,条件受限的话,要常通电话,问寒问暖问饥饱问身体。

3,对父母传递的信息,要注意没说出来的部分,要分析言外之意,要弄清楚父母真正的动机。

4,一定要关注父母参与社群活动的动向,特别要预防父母被骗子盯上,中年人条件较好的父母,是最易上当受骗的群体。

5,大冷大热、季节转换之际,要特别留心父母衣食住行的细节。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老年父母过得好赖,就看中年儿女会不会做有心人了?

回答完毕,信口之言,不满可喷。


0老三两0


人到中年,怎样对待父母呢?

讲教顺,好象是为了博名誉,父母的今天就是中年人的明天,想想看,我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然后就要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

父母老了,养育之恩不能忘,我们是最希望父母长寿健康的人,所以别过早地让父母退出社会,更别让他们过早地退出我们生活的圈子,让他们跟周围环境,跟家庭成员多些接触,有自信心,有存在感,这才是活着的乐趣吧。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已安排自已的生活,做些乐意做的事,多鼓励,多表扬。拿出耐心象父母对待小时侯的我们一样对待他们。

对于病痛中的父母,尽自已所能给予生活上的照料,在他们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已的病情,甚至作出哪种程度治疗的决定,充分尊重其独立的人格。

往往,水往下流,我们无条件接受婴幼儿无来由的哭闹,对待老人却有日暮沉沉的苦恼,是人类趋利避害的基因在起作用。

理智之余,有时需要用感情来引领我们前行的脚步。


斯伊斯


人到中年,自身担子及重,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之顶梁柱。一切事情都得靠自己支撑。只有把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给撑起过好日子,尽心尽责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不给父母增加思想压力和负担。好让父母放宽心。工作之余多多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就算工作中再忙也要时常打个电话问寒暖,可别以忙为理由从心里把父母给抛弃。养育恩情大于天,终身难报养育情。没有父母那来的你?可就有这么一批傻子!什么不闯出一片天或者干不出一番大事业就不回家!甚至音讯全无恩多年都没见父母。你可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道理?父母要的幸福不是住着洋房吃山珍海味,也不是要你有多富裕,而要的是一份真心的牵挂与陪伴,要的是你一生建康和平安。你对父母有牵挂和陪伴吗?有就是孝顺。你自己建康平安吗?有就是给父母最大的幸福。孝顺其实就这么简单。


☞挑战放飞自我☜


人到中年,随着阅历和社会经验使我们也成熟,稳重了很多。自己也有了家庭和孩子。从而明白我们的父母当年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

使我们也明白了我们的父母到了老年更需要我们照顾,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衣食给父母到位后。我们更不能疏忽精神上的需要,好多做子女的为了生计忙于奔波。从而冷落了父母的感受。尤其是丧偶的孤独老人。我们更不能大意。我们要常常打电话问候或常回来探望。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关注父母。看看老人需要什么?身体状况好不好?

我们的父母就是家中的宝。家里的精神支柱。愿我们的父母健康长寿!



倚梦石


今年的我已经28岁了

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中年人了

说句实在的,陪伴固然重要

但是金钱的问题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绊脚石了

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付出70%在努力赚钱养家上,30%陪伴父母聊天吃饭解闷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兼顾到

尤其是成家以后有老婆有孩子,就更加艰难了。

但是这是每一个男人都要经历的阶段不是吗?

累了就自己一个人买点酒菜,大醉一场。醒来继续为了父母,为了孩子去拼搏!

你的父母是爱你的,她们更愿意看到你过着温馨幸福的生活,你能做的就是闲暇之余多多陪伴,如果异地,请经常打电话给他们。


老赵微影视


给钱。意见可以不听,钱一定要给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