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歌曲没有十多年以前的好听了?

胖脸帅


  • 看来大家都有同感啊!我也认同这个观点。

  • 十年,二十年前的歌曲,被大众熟知的歌曲太多了,经过时间的洗礼,依旧传唱至今,正说明当时的创作水平是很高的,并且大批的创作人都处在自己的创作黄金期,所以优秀作品的产出很大,李宗盛,罗大佑,黄家驹,刘欢,周杰伦等,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不像现在人心浮夸,现在不惜一些的刷流量,博眼球,哪有静心创作条件啊。

  • 如果有一首创作火爆市场,那么各种活动就来了,根本没有条件使创作人继续安心创作,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创作者很难有大量的优秀作品问世,当创作者没有了输出空间,那么自然而然的好听得歌曲就少了。

  • 以前还有听说创作者会去采风啊,体验生活,现在的创作者会做到吗?真说到体验的话,只能体验商家的宣传活动了。体验一次给多少钱。

  • 所以,如果不回到最初的创作初衷,以后好的作品最多也就是流量作品,能经典流传下去太难了。


nunotao


曾经有人把2018年的音乐排行榜和十多年前的榜单做过一个对比,结果发现近一年排名前十的歌曲几乎一首没听过,反倒是十多年前的歌曲在我们的音乐播放器中不断地单曲循环。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千禧年到2018,音乐排行榜所经历的变化正是如今娱乐圈演化的缩影,“流行”这一标准正在朝“流量”转向。

最后一个“流行音乐”的盛世是千禧年前后,当时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一批港台流行歌手打破了亚洲流行乐坛长年停滞不前的局面,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华语音乐黄金时代。

以当时绝对的扛把子人物周杰伦为例,从2002年至2006年,他连续5年获得最高销量国语唱片,连续8年成为台湾唱片销量冠军。和如今先有粉丝再有作品不同,那个年代的“流行明星”几乎每个人都有作品和销量等实绩傍身,是靠实力和作品让人们记住的,这是“流行”的真正意义

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横空出世,中国迎来了自己的选秀时代,“粉丝”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那个以“短信投票”为评选标准的节目中,作品和能力开始让位于“选手”本身。只不过在这个“偶像诞生”的过程中,除了粉丝的参与外同样包含专业评审的意见,所以最终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是保持在一定专业水准上的民意选择。

从那时起,中国的粉丝文化开始发酵,个体的粉丝开始走向集群化,粉丝本身的商业价值开始受到关注

到了2018年,在《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两档节目的推动下中国偶像文化与粉丝文化达到高潮。

在这两档完全由粉丝投票决定偶像命运的节目中,粉丝本身就意味着商业价值,粉丝经济的雏形开始形成,对应着偶像的商业价值被无限放大,为了抓住个体粉丝所象征的C端,商家/影视片方的资源开始向“新偶像”们倾斜,即使他们并不是最适合的人选。

深谙此道的粉丝开始用各种破纪录般的数据向“金主”证明偶像的影响力,于是乎“流量明星”诞生了,关于“流量”的追逐也开始在娱乐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流量逻辑下的另一个表现是音乐类综艺节目的过度营销与无尽煽情,似乎只有会炒作、有故事的音乐人,才能被更多的人关注,音乐节目变得像连续剧,原创音乐本身在这场“流量争夺战”中落败了,最典型的例子是最近一档很好看的原创音乐综艺糊了……

这个选秀综艺就是《这!就是原创》,本来打算随便看一眼却沉迷了一整天,把三期都补完了,收获了一个上百首歌的歌单。

这节目播出了三期,在朋友圈却一丢丢讨论度都没有……实糊了。

《这!就是原创》如其名,就是原创音乐选拔,挑选优秀的唱作人,是曾做过《中国好歌曲》的“灿星”团队打造的

,两者内核也有相似之处。

这节目在开播前就有一个105首歌的榜单,由听众投票,选出了top10,直接入围第二阶段,其他95组歌手直接淘汰……

恕我直言,这top10的歌曲一大半都被十强不入的歌曲吊打。

节目组就是要表达“不在榜单上的歌曲就是会被听众淘汰”的残酷,很现实了。(但村花作为独立音乐爱好者,反而不太听榜单歌曲的haha~)

萧敬腾、陈粒、王嘉尔三位队长也分别是流行、独立、嘻哈领域的创作歌手,但他们在节目里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导师了哦,他们的身份是音乐捕手,拯救那些被榜单淘汰的音乐遗珠。

没有好声音好歌曲那种豪华大转椅,王嘉尔经常蹲在选手间听歌手演唱,三位捕手直到第三集才有了看起来挺简陋的椅子坐……整个节目就弥漫着一种原创音乐人互相分享音乐的氛围~

三位队长的人设也都很讨喜。

萧敬腾心里有一条金线,他的标准很严格也很简单——创作

比如这个叫印子月的选手,唱跳了一首制作得很成熟的偶像型歌曲(是为数不多的尬点之一),自以为看透了综艺节目剪辑手法的我,以为要留下一个争议选手来制造噱头了。

然鹅萧敬腾无情揭穿了她的创作能力不足,还淘汰她……难怪这个节目会糊了,不过让人非常神清气爽!

萧敬腾倾向于不选市场上已经饱和度很高的音乐,泛滥的小清新就很容易被他pass,他喜欢“未来”的音乐。

也有唱了一半被他打断的歌手,并不是要淘汰,而是要把可预知的惊喜留到下一轮。妹子一脸懵逼:我可是个唱将,很会飙高音的!

王嘉尔是个谐星担当,还是亲自为选手煲开嗓汤的暖男。

刻板印象让我觉得他可能更多留下嘻哈歌手,但他的审美足够多元

选手自选拯救区,一开始萧敬腾就在找雷鬼歌手matzka(村花也是他的迷妹),没找到就觉得他一定是去了陈粒区,没想到是去了王嘉尔区。而王嘉尔也没有错过matzka,大呼他是宝中之宝~

陈粒是感性的代名词,听歌会哭,听故事会哭,夜晚和孤独最能打动她,可能是同为创作歌手的同理心吧。

《这!就是原创》还有个优点就是不啰嗦,没有没完没了的悲情故事

捕手萧敬腾直接告诉选手,可以简单自我介绍,但不要说太多歌曲的背景,也不要聊童年的故事,这些我会从你的音乐里感受……总之唱歌就完事了。

王嘉尔显然跟萧敬腾不一样,想挖掘下选手的内心,然而连问好几个问题得不到回答,最后还被怼“我可以开始唱歌了吗”,让王嘉尔继承“你的梦想是什么”梦碎,满脸委屈。

不叨逼叨悲惨童年,惨痛爱情,就歌论歌,让整个节目节奏紧凑,密集的金曲轰炸,让我有了一种看北京台春晚的爽感!

不过爱讲故事的选手还是有的,提前为大家预警一下,邓见超的前女友生双胞胎故事,算是为数不多的尬点之二,歌也不太好听,快进掉不可惜。<strong>


《这!就是原创》的前身《好歌曲》让我觉得无聊的是,比赛后半程拿同一首歌不停改编有点让人看不懂。

本来原创歌手就是满满的库存难以得到曝光,拿出来的歌一定足够成熟,就算不够成熟也足够有特点。死逮着一首歌改的赛制,不仅让他们其他的音乐依然深锁仓库,令观众审美疲劳,也弱化消磨了原创音乐人的个性啊。

但《这!就是原创》不太一样,第二集pk阶段,第三集突围阶段,大家唱的都是新歌。有的人作品自成一派,有的人曲风多元……从听歌的角度来说,就是好听又新鲜~

舞台酷炫好看,歌曲多元又好听,节奏紧凑不拖沓,明星队长公平又可爱,但《这!就是原创》糊得很彻底。

我闺蜜追了“这就是系列”的街舞、灌篮、机甲,然而在我安利前完全不知道这档节目的存在,好内容死在了优酷的宣发手里,亏80亿真的不冤枉。

要炒作其实也不是没有点,回锅肉组的超女、吉祥三宝的女儿、南拳妈妈前主唱,网红组的学猫叫,YY前女友双胞胎的哥们,像王菲和陈珊妮合体的选手,学写歌四个月的天才少女……

明白专注内容不营销真的不适合这个年代了,这是《这就是原创》的命运,也是华语音乐如今的尴尬现状吧。


大笑村花娱乐


因为现在的所谓“歌曲”,普遍缺乏优美动听的旋律!

因此,远不如十多年以前的歌曲好听!

十多年以前的歌曲之所以优美动,其根本原因完全在于歌曲普遍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

人所共知,歌曲一般有“歌词”与“曲(乐谱)”两部分构成。

抽去了“曲(乐谱)”的“歌曲”,剩下的只有单纯的“歌词”。

而“歌词”除了具有文字联想意义上的优美之外,只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音量的强弱,是没有什么“好听”与“不好听”之分的!

歌曲之所以“好听”,恰恰是因为按照歌谱在演唱歌词的同时,必须严格按照“乐谱”规定的优美旋律演唱歌词!

而这正是与单纯的朗诵“歌词”的根本区别之处!

也是本提问的答案。

当然了,演唱者良好的嗓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歌曲的演唱增色。

但这种增色,首先是建立在歌曲本身就具有优美动听旋律的基础之上的!

试想一下,一个具有良好嗓音条件的歌手,演唱具有优美动听旋律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自然是优美动听!

如果演唱没有旋律的《一封家书》,任凭你的嗓音条件再好,唱出的歌声仍然也不会“好听”!

再看看现在的所谓“歌曲”,除了凤毛麟角的几首拿得出手,唱的出口的真正意义上的歌曲之外,充斥歌坛的几乎都是些口水歌:

1.普遍缺乏作为音乐灵魂的曲调优美动听的旋律。

2.从曲谱与歌词的结合方面看,很多情况下曲谱中强弱拍与歌词轻重音的结合,违背了歌词轻重音的朗读规律。

就是说,在“现在的歌曲”中,处于强拍的曲谱对应的是本应轻读的词语,而处于弱拍的恰恰是本该重读的词语。

这样的词曲配置演唱出的歌声中,很难让人听清楚歌词唱得是什么!

3.某些所谓的“流行歌曲”,更接近于“说唱音乐”。

譬如上面提到的《一封家书》,称其为“歌曲”,远不如称其为“说唱音乐”更贴切!

4.歌词直白粗俗,有的连词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说的什么。

5.生命力短暂,昙花一现过后,立马烟消云散。

人们欣赏音乐,是为了获得美的享受,而绝非让耳膜遭罪!

既然所谓“现在的歌曲”不能给人提供美的享受,昙花一现过后立马烟消云散,也就成为流行歌曲的必然下场!

本来就是一堆口水歌式的垃圾,昙花一现过后立马被人们扔入垃圾箱,这也是其最恰当的归宿!

因此,歌曲本身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是其好听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现在的歌曲远远不如十多年以前的歌曲好听的根本原因!








千枝万叶74080886


为什么现在的歌曲没有十多年以前的好听了?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我之前也有这个疑问,但现在已经没有了,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十年前的时代

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之前的歌曲,当时我们基本都是使用3G手机或者MP3来听歌,最火的歌曲就是慕容晓晓的《爱情买卖》,几乎大街小巷都有人放。当时手机下载音乐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基本都是从电脑上下载然后传到手机里。当时一首歌曲要想火,基本是通过电视上的彩铃广告以及各大音乐类节目宣传出来的。

2.现在的时代

而当下,我们处于4G时代,即将迈向5G。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兴起,导致了网络歌手的层出不穷,通过直播走红的更不在话下,比如斗鱼的冯提莫、二珂等。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我们不得不感叹当下网红的打造速度,连街边流浪汉都能被人们如众星揽月般围观。快节奏的生活,使大多数创作者不想再沉下心认真创作。

这些网络歌手创作的歌曲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走红,但又能持续多久呢?

3.歌曲的深意

十年前的歌曲深意非常多,以Beyond的《光辉岁月》为例,这首歌是纪念南非国父——曼德拉的,歌词字里行间表露出一个黑人想要挣脱白人统治赢得独立的冲劲和斗争!歌词高潮部分是这样的: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

再譬如陈奕迅的《单车》,这首歌抒发了自己对父爱的理解以及怀念,但并不是直白的表达,而是通过单车的前后座关系来表达:孩子对父亲的依依不舍。

反观当下,各大网络歌手创作的作品火爆全网,譬如广东雨神的《广东十年爱情故事》,初听这首歌感触良多,但听多了就觉得没意思,缺少某种深意。


但是,音乐的进步是需要许多创作者凝神聚力的,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这个时代依然有好的音乐创作人,依然有好听的歌曲。譬如《说散就散》这首歌,无可否认,这首歌是由电影《前任3》火起来的,并且原唱JC陈咏彤被袁维娅翻唱的火热掩盖了,但这首歌对男女之间的纠缠描述得丝丝入扣,一起来欣赏这几句歌词:

说不上爱别说谎就一点喜欢
说不上恨别纠缠别装作感叹
就当作我太麻烦不停让自己受伤
我告诉我自己感情就是这样
怎么一不小心太疯狂

配合袁维娅独特的唱腔,将男女之间对爱情的纠缠表述的淋漓尽致。这首歌小编觉得挺不错的。

4.总结

著名思想家狄更斯曾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深处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网络的发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易浮躁,很难产出精品。所以,不是现在的歌曲没以前好听了,而是缺少经典歌曲!但我坚信,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属于它的经典,只是还未出现罢了。


胡侃音乐


为什么现在的歌曲没有十年以前的歌曲有感染力,好听呢?这就要说一下作曲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音乐是人类情感的终极表现,当我们用语言无法描述这段特殊的情感的时候,就要借助于音乐,可以说音乐是人类最高级的语言。而语言的描绘毕竟离不开现实,所以优秀的音乐作品绝对是时代的产物。因为音乐作品往往直接反映了一代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我们听十年前的作品,特别是经典的作品,有一种欣喜,有一种特别的满足。那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们充满了纯真与善良。并且在这种纯真与善良中,发自内心的歌颂生活,歌颂美好的事物。因此经典作品就在那个年代产生了。而当下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负面的情绪也在包围着我们。于是颓废的,疯狂的不知所措的,慵懒的。等等等等,感情的音乐作品开始大量涌现。这些音乐作品。主旨已经不在歌颂,而是在发泄和叹息。因为在当今的某些音乐家眼中,可以歌颂的事物已经越来越少。所以就选择做一个颓废的叹息者。因此,现在的音乐作品,特别是流行作品当中,充满了这种气氛。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一部音乐作品,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主观因素,第一就是作品的创作者,第二就是作品的欣赏者。二者共同决定了这首作品是否成功。就好比说。让不懂交响乐的人去听交响乐,即便是演奏的再好,那么观众也不会认为好。所以说当今的作品出现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魔笛浪子


这是公婆都有理的问题。在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诸如王昆,郭兰英等艺术家,创作《白毛女》等作品,后来音乐史诗《东方红》,《红珊湖》,《刘胡兰》,《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都是民族民情民俗浓厚的精典剧目。李谷一老师在此基础上,唱出了新的韵味,使音乐又有了新的气习。她唱出很多精典,人人都能唱的好歌曲。此后我个人知道了,什么民族唱法,什么流行音乐,西洋音乐。。。将音乐分的很细了。尤如服装的革命一样,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各树精典。现在很多人都说,现在的音乐,歌曲,没以前好听好唱好谱及。我个人认为是音乐的多极化,多样化,才引发如此感慨。顺便说一句,有些歌手将精典的歌曲,唱成与原曲韵很不相称腔调来,我是很反感的。


六0坚兵


刘欢曾经说过:我认为因为那个时候的歌是为了艺术而创作的,现在的歌是为了娱乐创作的。

知乎上有个回答特别好:薛之谦的歌路十几年没怎么变,最后因为写段子火起来,就好像一个讲课的靠相声火起来,民谣唱了那么久,最后靠董小姐南山南火起来,其实大家哪里有时间听这些,十秒内能让我乐呵就关注,不然就换下一个,可能是现代人娱乐方式多了,听歌不如打农药,看片不如约个跑,需求低了没钱了,干的人少了,质量就差了。


用户1622503899806088


今天看到这个话题,忽然想起人生当歌的情怀来,所以也不怕80、90、00后们嘲笑,驻足留言,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们毕竟也年青过。

说现在的歌没有十多年前的歌好听,我不知这种说法从何处来,是提问者个人感觉还是经过大数据抽样调查?

其实按过去的说法是十二年一个轮回就存在代沟,现在又有说五六年就存在"代沟",从这个意义及角度说,现在的歌没有十多年前的歌好听,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问题是判断歌好听不听,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个因代而异因人而异的事。当然有人拿流行歌曲月、天榜单说事,可还是有人并不这样看,依然坚持说他爱听爱唱的就是好歌。

这使我想起我的前辈,他们爱听《志愿军军歌》《生产队开大会》《读毛主席的书》《社会主义好》。还有我们这辈一一八十年代的年青人,爱听的《年青的朋友来相会》《我的中国心》《故乡的云》等。这些歌别说80、90、连00后都会觉的不好听,这就是代沟作祟。

其实对于听歌唱歌我是很"外"的,因五音不全如赵丽蓉小品台词所说是个"跟不上趟"的歌盲。好在年前某智能音箱使我找到了从前,同时也同90、00后一样在这个春节里喜欢听起流行歌来,但绝没有追星族星迷们的狂热。比如表现亲情感染力强的陆树铭《一壶老酒》、大平《孝敬爹和妈》、汤朝《妈妈我想你》,甚至祈隆《又见山里红》嫣然《梅花泪》。以及当下比较励志应景,并被广大青年喜爱且广泛改编的《沙漠骆驼》一一这首歌正能量滿满,经过各行业改编很有现实意义。

就像看多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视觉疲劳审美疲劳一样,大家要求都高大上,所以觉得一年比一年办得差了档次。同样对歌曲创作说没有十多年前的歌好听大抵也如此,其实真实情况好像并不是这样,问题可能是你真没有发觉吧?!

最后说说对于听歌的感悟:一首好歌闲来用心听用心品,即使听不懂也无妨,它是一定会愉悦你心情的一一有歌的生活真好!


山那边一鹰之梦


现在的歌曲确实不如以前的好听了,不是我们跟不上审美时代,而是现在的歌手没有以前歌手的匠人精神了。以前听歌听的是旋律,而现在听的是歌词。以前听的是励志,是激情,而现在大多数变味的鸡汤。10年前的歌曲要什么有什么,而如今除了歌词剩下的一塌糊涂。

歌曲是有由“词”和“曲”组成的。歌曲一旦没有曲就算不上歌曲了,歌词根本不可能撑起一首好听的曲。而且,现在的“歌词”也无以前的优美,现在很多人在唱歌的时候,只分抑扬顿挫,还有音量的强弱,要知道歌词的好听是在好的曲谱的情况下,按照乐谱带着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这就是十几年的歌曲和现在的歌曲的不同之处。

当然唱歌的人的声音,虽然会对一首歌曲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这个所谓的影响也是建立者有优美的旋律之上。现在所谓的流行歌曲,除了个别几个能拿得出手之外,现在很多流行歌曲大多都是口水歌。知道什么是口水歌吗?就是这首歌没有优美的旋律只有无聊的歌词和按照一定套路来的改变高低音产生的歌曲,这种歌曲就是口水歌。

如果看到这里还有人说自己还是不了解为什么很多人非常不喜欢,现在流行的歌曲。那小编就捅破那层遮羞布开说了,当然小编一下的话并不针对那一小撮能听的过去的歌曲。

第一:现在的歌曲,普遍缺少优美动听的旋律,甚至有些歌曲的旋律还是从其他歌曲的旋律中摘抄过来的,连改变都少。不要说创作难,如果创作真的难的话,那十几年前的作曲者是怎么活的?不行就是不行,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第二:现在的歌曲根本没有遵守歌曲应该遵守的轻重音的朗读规律。歌曲的轻重音,是在强拍重读,弱拍轻读。现在的歌曲,基本上都是强拍轻读,弱拍重读。这种歌曲要怎么听?

第三:歌词直白粗俗,不是小编说,写这些歌词的人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如果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根本不会出现如此粗俗的词语。

以前,大家听歌听的是一种享受,现在听歌完全就是在遭罪,有些人还非常疑惑,为什么有些流行歌曲,只能流行一段时间,并非像之前的歌曲,至今还是流行?为什么?这点,创作这种歌曲的人心里应该有数。小编听过很多人说自己的审美跟不上时代了,说自己还是喜欢以前的老歌,有韵味,值得品味。其实小编并不认同他的这种说法,真正跟不上时代的不是我们这些听众,是那些快餐式歌手,浪费自己时间敷衍众人,还嫌众人审美不到位,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跟不上时代的人。


音乐汇萃


老的歌曲之所以好听,是延续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再上合辙压韵的歌词和天籁般的民族歌曲演唱手法,听到这些歌曲,犹如在仙境一般。

比如:我的祖国·歌唱祖国·血染的风釆,牡丹之歌,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赞歌·敖堡相会…等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听了这些歌曲,对听歌者来说,即有了艺术享受,又可以鼓舞他们的斗志,

这一些民族歌唱家也倍受人民的尊敬。如:王昆·郭兰英·李谷一·蒋大为·胡松华乃至现在的云飞·乌兰图雅·阿木古楞·王二妮…,等一大批歌唱家或称歌手。这一大批歌者,不但歌唱的好,而且为人低调。我最喜欢音乐栏目是(歌从黄河来),一听这名字,就特别接地气,希望国家要大力发展民族声乐,让民族声乐占领中国的主舞台。因为这批音乐为(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初级建设)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至于近十几年的歌曲,我就不进行评论了,

我还是呼吁,加强我们的民族音乐,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国家加强民族音乐的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